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楚雄州武定高中毕业证图片

admin52024-03-24 10:50:41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

1936年,一直对蒋校长不以为然,心怀不满的广西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联合广东军阀“南天王”陈济棠,逼蒋校长“出兵抗日”。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楚雄州武定高中毕业证图片

实际上,两派军阀就是想迫使与他们矛盾重重的蒋校长下台。因为此时蒋校长正在全力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剿灭红军才是他唯一的工作重点,谈“抗日”就是与他作对。

一拍即合的两广军阀开始大造声势,各自准备。当时抗日是民心所向,是正义之举,所以两广的部队也要把自己塑造成正义之师。

桂系主抓军队工作的“小诸葛”白崇禧头脑精明,足智多谋,他下令各部必须做好宣传工作,振奋军心,增强斗志。

桂军头号主力第七军,打仗勇冠三军,政治工作也是一马当先,不甘人后。时任军长廖磊得到白崇禧命令后,马上全力执行,他亲自前往各师组织动员工作,每到一处便主持宣誓大会。

第七军打出了“抗日反蒋到底”的口号,而且“歃血”为证,以表决心,“歃血”就是咬破手指吸点血——廖军长也许认为人太多,弄动物血太麻烦,用自己的血方便一些。

这一活动果然使第七军群情激奋,军心大盛。但“反蒋”也让桂军彻底与蒋校长撕破了脸皮。

第七军“歃血宣誓”的行动很快得到白崇禧的赞誉,并传令在全省推广。很快,不仅在部队,连机关、学校都兴起了声势浩大“歃血宣誓”活动。

但活动正在如火如荼之时,被老谋深算的李宗仁泼了冷水,他对白崇禧说:“不能太过火了,事情还没有结果,搞得太大了,没有退路”。

多谋善断的白崇禧经李宗仁一提醒,马上冷静了下来,立刻对“歃血宣誓”活动进行降温处理。

事情果然不出李宗仁所料,就在桂系全力备战之时,“南天王”陈济棠的内部出了问题。

蒋校长被红军弄得寝食难安,大伤脑筋,但对付地方军阀还是很有办法的,他一手大棒一手金钱,基本上出手必胜。陈济棠正在雄心勃勃地准备“反蒋”时,自己的空军却已经被重金收买,飞进了蒋校长的怀抱,他眼见部队已军心大乱,无法收拾,便远遁他乡,一走了之。

陈济棠一跑把桂军坑了,李宗仁、白崇禧独木难支,根本无法独自与蒋校长抗衡,就在李宗仁埋怨白崇禧搞什么“抗日反蒋”、“歃血宣誓”的嘴上功夫,导致现在无法收场时,蒋校长派人前来谈和。

蒋校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和军阀们大动干戈,刀枪相见,收为己用才是上上策。李宗仁、白崇禧虽心有不甘,但慑于蒋强大的实力,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军队被改编的条件,无奈唯蒋校长马首是瞻,听从其驱驰。

偷鸡不成反蚀米,颇有戏剧色彩的“歃血宣誓”让桂系军阀得不偿失,“小诸葛”失算了,只不过这次不是在战场上,喊口号、咬手指,都是嘴惹的祸,祸从“口”出,白崇禧只能认栽了。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上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么,我来说个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段确童鞋怎样尬聊把自己聊死的事吧。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豪杰蜂起。有一位割据军阀朱粲(音can)兴起于江淮,湖北一带,自称“迦楼罗王”。

此人生性残暴,其部下也军纪极差,所过之处无不残灭。更灭绝人性的是,此人是一位杀人魔王,攻城掠地之外,凡其所过之处,除放纵部下奸淫掳掠之外,连活人都不放过,往往被制成肉干以充军粮。

当时战乱饥荒连年,江淮一带虽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连年征战之下也是民穷财尽。朱粲的军队找不到给养,军中无粮,朱粲就下令让部下四处掠夺妇女婴孩为食,还称:“人肉就是最好的干粮和给养,到处都有,又易于制作携带,何必为粮食为愁!”。其暴虐凶残至此。

公元619年,李渊自太原起兵反隋后节节胜利,平陇西薛举薛仁杲,败宋金刚刘武周取北方并汾之地,军威大振,天下归心。当时朱粲虽有20万军队,但长期流动作战,没有根据地,再加上名声太差,难以立足江淮,只好派使者到太原向李唐请降。当时李唐在河南,河北等地仍有王世充,窦建德等大敌,北方未定,也需要在江淮一带扩展势力,牵制王世充,因此李渊接受朱粲投降,并封其为楚王,并派使者---时任散骑常侍的段确前往江淮劳军。

段确这个人呢,好酒而无量,好色而无胆,结果一不小心就把自己作死了。

在朱粲迎接钦使的宴席上,段确喝多了几杯,就管不住自己的嘴了,缠着朱粲问:“听说大王喜欢吃人肉,不知人肉是什么滋味?” 朱粲开始还不以为意,架不住段确反复纠缠,也有点上火,直接怼他:“醉鬼的肉嘛,味道就像酒糟猪肉一样,美味得很啊!”

不知死活的段确一听这话就上火了:“狂贼,你已经投降我大唐,往后不过是个奴仆头目而已,还能吃人肉吗?” 朱粲本就是桀骜不逊,穷凶极恶之辈,哪能受得了这口气,听了这话大怒,就在席间下令将段确及随从数十人全部拿下,当即将其做成了人肉羹,与部下分而食之。当然,投降的事情自然也就泡汤了。

只可怜段确童鞋,酒量一般就算了,情商还低,不会聊天吧还使劲尬聊,结果祸从口出,直接就杯具了,还连累了数十位随从。

不过朱粲降唐而又复叛,难以立足,只好去投奔占据洛阳称帝的王世充。两年后,李世民攻克洛阳,生擒王世充和朱粲等人。

为平民愤,李世民下令将朱粲等人斩首,杀人魔君终于获得了其应有的下场。

行刑之日,围观百姓难掩对其的痛恨,争相用瓦石投击他的尸身,片刻之间瓦石堆积如山。

1960年大队在地里开生产现场会,那时没有手机,记者们背着照相机,带着摄影机,当记者问一位老农民,“老人家,你们现在产量那么高,亩产上万斤,食堂吃饭不要钱,这生活太好了。”老农民就说了一句,前三天我们就把周围十几块田的谷子集中到这块地了。如果都有这种好事,那前三天就不会饿饭了。上级领导和大队主任听了脸色很难看。等现场会结束,领导和记者们走后,这位老农民三天没吃上饭。

谁能想到,大唐年间,几个年轻人日常里的一番吐槽,最终害了自己的性命不说,还直接坑了一代女皇武则天,让其退休的年龄,直接提前了好几年。

这恐怕是唐代时期,影响力最大的祸从口出了。

祸从口出

大唐,长安元年的一天,三个年轻的皇室成员,在府邸之内聊天。

年轻人嘛,又是在私密场所,因此聊得比较随意。聊着聊着,有人忍不住吐槽了一下对当今圣上武则天的看法,而武则天当时在皇室内的人品,大家也都懂的,暗地里跟着骂几句,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本来几人也就是在背地这么一说,发泄一下,平时明面上也都是乖乖仔,然而谁能想到,隔墙有耳,这么隐秘的话,最终竟还是传了出去。

这话传到了武则天的耳朵里,随即便引起了一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唐走向的惨剧。

“太后春秋高,政事多委张易之兄弟,邵王重润与其妹永泰郡主、主婿魏王武延基窃议其事,易之诉之于太后,九月壬申,太后皆逼令自杀。”

当年被逼自杀的这三位年轻人,当时的年龄都不大,李重润(19岁),李仙蕙(16岁),武延基(21)岁,英年猝逝,除了逝者的不甘之外,更多的是其身后的家长、朋友们的悲伤。

而这三个人的身份也是非同寻常,李重润是唐中宗的长子,皇太孙,武则天的孙子一辈,毫不夸张地说,未来最有资格继承李唐皇位、第三梯队领导人,便是他。

李仙蕙是中宗的第七个女儿,他所嫁的夫婿武延基则是武承嗣的儿子,在李家、武家之间徘徊许久的武则天,如果一旦下决心将皇位传给武家的话,武延基便是未来皇太子的大热门人选。

这俩人是李、武两派,最有希望的“潜力股”,就因为抱怨自己奶奶、姑婆几句,就被生生弄死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在通往权力的道路之上,手段狠辣,有目共睹,然而,此刻她的痛杀,却让李、武两家,都有些慌了。

把两家继承人都杀了,您老是啥意思?难道真的要将江山拱手让给外人?

那俩小白脸,真的就这么重要?

二张的威胁

当年为了抑制李氏皇族,武则天引进了武家人,平衡势力,后来李氏衰微、武家兴起,而武则天的传位心思又偏向李家,同时对自己那几个儿子们又颇为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之下,年迈的武则天最终选择了再扶持一支势力,把枕边人——张氏兄弟拉起来,推到了前台。

张氏兄弟虽然对权力的滋味很迷恋,但帮着武则天干了那么多血腥事儿,得罪了那么多人,包括这次揭发李重润等人的吐槽,弄死了李、延两家,这算是彻底把两家得罪苦了,没给自己留半条退路。

眼看着武则天的年龄越来越大,张氏兄弟的焦虑也愈发急迫起来,对权力的扩张要求,愈发明显起来。

而此时,他们的上蹿下跳,对于原本等着摘桃子的李、武两家看来,太过分了。

这就像如今一群不孝子,守着一个老人等着瓜分财产,突然保姆在老人身边殷勤不已,而且老人还因为保姆的关系跟儿女们闹得很僵,你说说儿女们是啥心态?

原本尔虞我诈的双方,在张氏兄弟的夺权面前,最终也不得不捐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而促使他们联合的重要事件,恰恰正是这三位李、武家最优秀的年轻人们的陨落。

武则天原本设计的李、武互相提防,张氏兄弟与其形成三足鼎立的维稳趋势,这种态势最终以李、武联合而崩塌,武则天和张氏兄弟顿时成为了孤家寡人。

四年后,神龙元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联合武家在洛阳紫薇城发动兵变,率军诛杀张氏兄弟,最终包围了集仙殿。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众叛亲离之中,黯然退位,在她前往上阳宫的路上,不知会不会想到,那三个因言获罪的年轻人。

张宗昌就是典型的祸从口出,乱说话给自己招来了杀机。

张宗昌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名人,他出身草莽,热衷权力,参加过辛亥革命,投靠过冯国璋,后来在张作霖手下飞黄腾达,出任了山东军务督办,成为割据一方的一个军阀。在山东任上张宗昌勾结日本人,大肆搜刮地皮,扩充部队,以不知道兵多少,不知道钱多少,不知道老婆有多少的“三不知”出名。

然而张宗昌最终难逃失败的命运,在北伐战争中被北伐军击败,率兵一路败逃到了山海关。张学良担心他的部队大多是土匪出身,军纪不好,拒绝让他出关。最后在山海关下张宗昌的部队被北伐军全歼,他仅以身免,逃到了日本,后来寓居北平。

这军阀混战时期兵败下野的军阀不在少数,大部分下野的军阀都在租界寓居,享受自己搜刮来的财富,颐养天年。这张宗昌却热衷权力,一直想着东山再起。所以在北平他不甘寂寞,长期和军政大员厮混,想找一个出山的机会。

就是在这时期,张宗昌认识了时任山东省主席的韩复渠。张宗昌江湖习气重,这交谈时就吹上了,说自己当年在山东多威风,手下兄弟众多,一旦回到山东振臂一呼,就可以召集起人马。

韩复渠听了心里就留下了一根刺,他本来就和盘踞胶东的刘珍年明争暗斗,再加一个张宗昌岂不是更麻烦。于是韩复渠以请张宗昌商议大事之名把他骗到济南,让在北伐战争时期被张宗昌所杀的郑金声之子郑继成出面,以为父报仇之名把张宗昌枪杀于济南车站。

张宗昌就这么因为话太多送了自己的小命。

这事儿必须得有写《陋室铭》的刘禹锡一席之地,这位仁兄把祸从口出这个成语演成一出连续剧,在历史上也算旷古烁今的。

刘禹锡出生在唐代,出生地是中山,故此这哥们和三国时期那个大耳朵共同声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出身这玩意大抵他怎么说别人就怎么信,可恨的是现代一些吃饱撑坏的考据党,他们论证出“刘郎”可能有匈奴血统,这就比较卡脸了。

至于吐槽机叫他“刘郎”的原因,这就得从第一个故事说起了。

First Blood

刘禹锡这哥们当然很有才华,不然写不出那些千古名篇,更气人的是他刚出道时候官运就非常好。一路从太子校书直升监察御史,在大靠山支持下开始搞改革。封建时代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的,无论成败,主持的人基本没啥好下场。

很快刘禹锡就被人秋后算账,赶出了京城,好在他还算人缘不错,没过10年就又被召了回去,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继续官运亨通。然而这位仁兄玩儿了一手神操作,丫跑去玄都观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啥意思呢?基本上就是群嘲这10年来的后进新贵们。爷走了10年,你们嘚瑟坏了吧?如今爷又回来了,可以继续看那群孙子作妖啦。嗯,基本上没人觉得舒服,宰相武元衡是个干脆人,一脚又把新晋“刘郎”给踢了出去。

Double Kill

说来也巧,这次刘郎被踢出去的时间还是十年,老皇帝也驾崩了,新皇帝唐文宗觉得老刘应该还可以再榨取一些剩余价值,就又把他召回京师,给了个主客郎当。这是个礼部官职,说来也不算大。

你们猜得没错,回到长安的刘禹锡没能控制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他又一次跑去玄都观,理所当然的又写了一首千古名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你们这帮孙子走马灯一样的换,最后也没个毛用,偏偏大爷我今天又回来啦!够嘚瑟了吧?这还没算完,关键刘郎先生还给诗写了个序言。序言的最后一句是“以俟后游”,大概意思就是爷先把诗写好,等以后被贬直接就能拿出来用。

那么结局已经很明显了,朝里那帮官员这辈子都没听过这种要求,齐心合力的把刘禹锡再次踢出京师,到苏州当刺史去了。


没有Triple Kill了,刘郎再没回过长安,当他变成刘老汉的时候去了洛阳,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狂躁的一生。吐槽机觉得虽然刘郎这半辈子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但他依然是条汉子,扯淡完毕。

朱棣最后找到建文帝了吗?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

清修《明史》,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一百多年,最后由乾隆御批,大学士张廷玉主编,几百名文人参加编修,对建文帝朱允文的结果,並无定论。《明史》记载:“乙丑,燕兵犯金川门,左督徐增寿谋内应,伏诛。谷惠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葬之”。帝不知所终,是编纂人员的最后结论。燕王在八天之后为建文帝和皇后下葬是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並不能证明下葬的尸体是建文帝。《明史》又有如下表述:“或云帝由地道出亡,正统五年有僧自云南至广西,诡称建文皇帝。思恩知府岑瑛闻于朝,按问,乃钧州人扬行祥,年已九十余,下狱,阅四月死。……自后滇,黔,巴属间相传帝为僧时往来迹”。由此可见在当时建文帝生死已传为悬案,也许下葬的就是建文帝本人,但是因为对燕王起兵谋位不满,同情建文帝而故意造谣,扰乱人心,是大有可能。燕王朱棣起兵时主要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帜,讨伐主张消藩的齐泰,黄子澄二人。靖难成功燕王当上皇帝,一下子就列出左斑文人二十九人是奸恶,不仅有兵部尚齐泰,太常侍卿黄子澄,还有礼部尚书陈迪,文学博士方存,副都御史练子宁,户部尚书王纯等重要大臣,进行大清洗,自然引发强烈不满。流言四起,扰乱人心,文帝未死的传说,对朱棣心里上的打击应该是最大的。《明史》结论是:“帝不知所终"又给了人们更多的想向空间。就连郑和率二万八千人的强大舰队巡航亚非时候,也被人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明史》“帝不知所终”和种种传闻,至今並无定论。


朱棣最后是否找到建文帝,我们可能不得而知了,但从《明史·胡濙传》中朱棣“至是疑始释”的记载来看,他应该是得到了关于建文帝的确切消息,并且还是自己最为满意的结果!

不愿面对的结果

建文四年(1402年),随着燕王朱棣的北军攻进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心灰意冷的他,做了最后的挣扎与任性,在宫中放起了一把大火,随后,自己也就随着大火离奇失踪了,这场历时4年的叔侄大战最终以朱棣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历经4年的生死大战,朱棣总算夺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皇位,可这样的一个结果,对他来说是不算圆满的,因为,他还是得到了一个自己实在不愿面对的结果,那就是关于建文帝的下落。

在最后关键时刻,建文帝竟然离奇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对朱棣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说建文帝死了倒也罢了,可万一要是没死,而是逃出生天了,将来某一天在某个地方振臂一呼,高举反攻大旗,反过来讨伐他,到时胜负就难说了!

因此,建文帝的离奇失踪,令朱棣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明暗两线寻踪迹

不行!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稳坐皇位,高枕无忧,必须要找到建文帝才行,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再不济,至少也要掌握对方生死的确切消息,如此方能心安!

于是,朱棣做了这样两件事。

首先是对外宣布建文帝已死的消息,以断了建文遗臣将来有一天东山再起的念想,其次是派出明暗两拨人马追寻建文行踪,明的一拨就是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暗的一拨则只有一个人,这个肩负特殊使命的人名叫胡濙。

根据根据史料记载来看,真正得到建文帝确切消息的应该是胡濙这一路,因此,郑和这一路本文不做赘述,单说胡濙这一路。

16年的翘首以盼

胡濙领命之后,于永乐五年(1407年)正式出发,踏上了艰苦的探寻之旅,而朱棣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而这一等,竟然足足等了16年之久!

据《明史·胡濙传》记载,这16年间,胡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甚至连母亲去世了都没来得及回家奔丧给老人家送终,直到找到了找到了建文帝的确切消息才回来。

朱棣也因此翘首以盼地苦等了他16年!

终于回来了,“至是疑始释”!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胡濙终于回来复命了!

当时,朱棣正在北征蒙元,在宣府驻扎,胡濙赶到宣府时,已是夜晚,并且朱棣早已就寝,可当他听说是胡濙回来了之后,便立刻从床上翻坐了起来,并且立刻召见,听取了胡濙的汇报。

《明史·胡濙传》记载:

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大概意思就是说,胡濙将十余年寻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统统向朱棣做了汇报,谈到很晚才告退,而朱棣听了之后,也终于释怀了!

为何“至是疑始释”?

那么,胡濙当晚究竟向朱棣汇报了些什么内容,能令朱棣“至是疑始释”、彻底释怀呢?

我想,答案无非就是以下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就是建文帝确实已经死了。甭管是死在当日的火海之中还是这么些年的逃亡生涯中,总之就是死了,这样的答案,对朱棣来说,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了,因此他“至是疑始释”。

第二种可能就是建文帝没死,胡濙不仅见到了他,还与他作了交流,并从他口中得到了能令朱棣满意的答复。如果是这样,那么建文帝的答复应该是:事已至此,我也无心在与你争雄,只想平平静静地生活下去了,我不会再对你构成威胁,你安心做你的皇帝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心了,就这么着吧!因此,朱棣“至是疑始释”。

小结

关于建文帝的结局,其实早就成为了明朝历史中的一段迷案,自始至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关于文中的两种可能性,只是根据史料记载做出的推测而已,纯属一家之言,但从《明史·胡濙传》中的记载看来,确实有可能是以上两种可能性当中的一种,并且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点,如果真是这样,那朱棣和朱允炆叔侄之间的这段恩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得到了和解吧,毕竟,他们各取所需,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局!

参考材料:《明史·胡濙传》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