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合川太和中学高中毕业证盖章(合川太和中学毕业证样本)

访客42024-02-29 22:23:15

清代科举考试阅卷严肃吗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釆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重庆合川太和中学高中毕业证盖章(合川太和中学毕业证样本)

一般来说,十年寒窗苦读的士子要想应科举而求功名,必然要经过县试,乡试和会试,来完成自己从秀才到举人再到进士的身份转变。

科举制度作为朝廷用于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它的严谨严格自不待言,历来被各朝各代所重视。就阅卷而言,我们不妨以清朝的乡试为例,来一探究竟,看看它严肃到了何种程度。

清代乡试每省分正副主考各一人,由皇帝钦命简放。除正副主考外,另有八名到十八名不等的同考官帮助阅卷,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房官"。所有的阅卷工作都由以上人员完成。

士子应试用墨笔作答的原卷,又称墨卷。出场交卷之后,马上就有相关人员将墨卷上的姓名籍贯弥封。然后再由专门誊录的人员用朱砂将墨卷誊录一遍,这誊录后的朱砂卷便称朱卷。

这当然不是无谓之举,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考官通过辩认考生笔迹或留下的暗记来进行作弊。朱卷誊录之后,和墨卷校对无误,分别编号套封。再由人将墨卷存放在外帘,将朱卷送入内帘交由房师阅卷。

房师阅卷之后,会把认为优秀的试卷提取出来,作为荐卷向正副考官推荐。乡试分三场进行。正副主考批阅房师荐卷,一般以头场的试卷为主,然后再结合二、三场试卷的情况,仔细斟酌,最后取定中榜名额。

到了放榜之日,按照中榜朱卷的编号去外帘调取墨卷,当众开启墨卷上的弥封,填写中榜者的籍贯姓名,再行张榜公布。

即便如此,阅卷工作犹未完结。各省中榜试卷在放榜之后,还需封存上交礼部复查,又称磨勘。只有磨勘结束,方才大功告成。

由此可见,当时朝廷对科举的重视,单是阅卷一项,其手续之多,工序之繁杂,其实就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防止作弊事件的发生。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学子们步入仕途的阶梯,考试、阅卷都非常严格。 清代学子考状元,要经过乡试、会试,最后是进行殿试。以清代末年最后一次科考为例,1904年7月8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殿试在保和殿举行。殿试毕,第二天由8名阅卷大臣(俗称“试卷官”)开始阅卷。 这天,监试大臣和阅卷官齐聚在文华殿。阅卷官座位前面是一条长案,收管官把卷箱取来开封,将试卷先取出一捆打开,按照阅卷官的官职,一卷一卷地分送到阅卷官的面前,直至分完。 每位阅卷官收完试卷后,即开始阅卷。每看完一份,便在试卷上写下自己的姓氏(不写名字),同时标上优劣符号。待把自己分到的试卷阅毕,再阅评他人看过的试卷。这样,逐一轮流传看,每位阅卷官都能看到考生的试卷,均写出优劣评语,这种阅卷方法称为“转桌”。 评定试卷的优劣,不用文字表述,而是用不同的符号标示。标示符号分为五等,即“圈”、“尖”、“点”、“直”、“叉”,分别画作“○”、“△”、“、”、“‖”、“×”。每位阅卷官在先后评阅同一份试卷时,有不同的评价,但这种差别不能太大,即只有上等与中等、中等与下等的微小差异;如果发现同一份试卷评价悬殊太大,就得另派大臣查阅试卷,以防“各存成见,有上下其手之弊”,查实后要受处分。 有了这种制约,在同一份试卷上如果第一位阅卷官画的是“○”,以后再阅卷的人绝不能用“、”,但可用相邻的“△”;如果第一位用的是“‖”,以后的人一般就不能用“△”了,所谓“圈不见点,尖不见直”。 8位阅卷官“转桌”完毕,最后是总核,由首席阅卷官专司其事,其他阅卷官可参加意见。 前3名(一甲)的试卷必须是8个“○”,稍逊者为二甲,如果试卷中“○”、“△”、“、”间杂,即为三甲;有“‖”的便排在三甲之后了。 阅卷必须在两天之内完成。 待评定、检核完毕,将前10名晋呈皇帝钦定名次,前3名为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皇帝评定之后,再把其余的试卷依照名次列出,交由填榜官正式写榜。 榜用黄纸裱成里、面两层,称为“金榜”,有“大金榜”和“小金榜”两种,“小金榜”由奏事处呈进宫中保存,“大金榜”由内阁大学士捧到乾清门,加盖“皇帝之宝”,待到宣读典礼时公布。嗣后,用红线张挂在太和门,悬挂3日,交与内阁。

清朝科举考试阅卷不仅严肃而且严格。

严肃是指只要抓住作弊的,判刑很重,腰斩,廷杖,抄家,罚钱,流放,不一而足。

严格是指阅卷流程环环相扣,步骤繁琐,效率低下,这也是清朝科举制度注重考试形式,而不注重人才选拔的弊端。下面我从两方面来具体带大家体会一下科举考试的到底有多严肃和严格。

严格的阅卷制度,清代科举考试时科举制度发展最完善的时期,阅卷制度也是发展到了顶峰。因为清朝科举主考官负责考试出题和审阅两大职权。其间有很大的作弊空间。这就不得不建立严密的制度,防止考官与考生之间徇私舞弊。

清朝的阅卷主要分为两个部门,内帘官和外帘官。内帘官是主考官,外帘官是负责考试递送试卷的官员

  1. 负责考试阅卷流程的外帘官

考生考完试由受卷官(专门收管试卷)收集考生试卷,每封试卷盖上自己的印章,表示自己收集试卷成功,然后再整理10份试卷成一封送给弥封官,弥封官将考生个人信息(姓名,籍贯,家世)弥封糊住隐藏,弥封官还要将试卷编号排序,再盖上自己的印章。

弥封官完成工作后将试卷送入眷录所,由眷录官(专门誊抄试卷)誊抄一份试卷副本,这里声明一下,因为害怕主考官和考生私下核对过字迹,怕主考官认出考生字迹舞弊,为此设立誊录官,誊录官用朱笔誊抄考生墨笔写的试卷,这样原卷墨笔和誊抄的朱笔也好辨认,方便以后核对。

誊录官誊抄完试卷,也得盖上自己的章,写上自己的官职,不能抄错试卷,也不能自己乱修改。(此处应该心疼一下这些人,抄数百封试卷,估计都快抄吐了)。

誊录官抄完试卷,再送给对读官。对读官细细比对这誊抄的老哥有没有抄错字,如果誊录官写的和原卷有出入,对读官会用黄笔,画出记号。对读官对比完,也写上自己名字盖上章,将这原卷和誊录的一份送给收掌官。收掌官专门保管原卷和誊录试卷,收掌官收完所有试卷,将这些试卷再送到提调堂,由专门负责监督的监临官审核盖章后,送入内帘。至此外帘官的流程才算全部走完。

内帘官批阅流程

内帘官中也有收掌官,将誊抄的试卷分为若干束,阅卷官则根据《五经》分为若干房,主考官和副考官抽签决定哪一房阅哪一束。每一房阅卷官将自己拿到的卷子先审阅,觉得文章出彩的圈出来交给主考官,非常出色的便会写上高荐,相当于这一卷答高分。不出彩的也得写上理由,为啥不给人家给高分。主考官再审核那些出彩的卷子,定出次序来,就此阅卷才结束。

这套流程看似极为严格,丝毫没有作弊空间,其实不然,要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清朝人情关系盛行,就算这样,仍然有作弊的人。为此朝廷不得不出台严格的反作弊手段,甚至杀一儆百。

严肃的作弊处罚

清朝作弊不仅处罚考生,而且会连带家属以及考官,顺治时期共处罚考生及家属244人,考官25人。康熙时期考生及家属6人,考官6人,雍正时期考生及家属47人,考官4人,咸丰八年考生及家属15人,牵连考官达76人。作弊考生一般直接处腰斩,抄家。徇私考官,轻则革职流放,重则斩首抄家。但是就是这样严格的惩罚制度,考试作弊盛行不衰。因为这是通向飞黄腾达的唯一出路,要么站着生,要么跪着死,何其悲哀。

总结,清朝的阅卷制度不仅严肃,而且严格,但是还是漏洞百出,这就是主考、批阅皆由一人负责的弊端,尤其在清朝后期,这些流程繁杂,执事之人不能很好的奉行,虽然朝廷出台严厉打击作弊政策,但是仍然无法杜绝。作弊考生铤而走险,科举制度成为要么站着生,要么跪着死的一道天堑。

我认为整体是严肃的,但任何事情不能绝对!

说说严肃的理由:

其一,清朝以嘉庆皇帝为界限,上半场康乾盛世,选拔人才相对严肃公平,下半场慈禧专权,皇帝成了摆设,科考舞弊也多有记载,但抛开满族专权人际关系后整体还是按照考卷按照文章质量拼仕途。

其二,科举制度经过多个朝代的发展,从隋唐盛行到清朝晚期,都在逐步完善和规范,科考规定统一使用八股文,八股文就是一种文章规则,必须按照这种文体去写,不会出现考试有人写诗歌,有人写小说,或者有人写散文的现象,或者说不会写文章随便画几个字交卷的现象,这样就大大方便了阅卷人员的评分规则,就比如现代高考作文打分一样,突出了主题给10分,字体工整给5分等等,阅卷人员也必须遵守相应的打分规则。所以说抛开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没有人际关系干涉的假设下,科举阅卷是很严肃的,不行的卷子一定会被打压下去,最终到达殿试,皇帝亲自看的试卷绝对是精品。

其三,科举试卷是要存档的,而且有追责机制,科举是寒门进仕途飞黄腾达的唯一方法,凡是英明的朝代都很重视科举的选拔,都是选择公正无私的大臣主持。对试卷也有多次阅卷机制。防止好的试卷被渎职阅卷官错过。

其四,对于清朝来说,每年所需的大量公务员,选拔获得还是其主要途径,所以相对公平的科考阅卷环境是必须的。否则选拔就没有了意义。

综上,抛开一些皇亲国戚,富家子弟的影响,相对寒门学子清朝的科举阅卷还是整体严肃公平,但任何事情不能绝对,清人何刚德写了一本书《春明梦录》就记录了多起科举舞弊事件,就包括咸丰八年八月柏葰主持科考乡试,阅卷存在怒虚作假,御史孟传金上疏弹劾,后咸丰帝命人核查试卷,发现有五十多份试卷评分有问题,咸丰帝震怒,夺柏葰官职并处斩,《清实录》亦有记载。该事件说明再好的规则怒虚作假还是存在的,不能绝对,但咸丰帝的作为也说明,最高统治者是需要严肃公平的科举阅卷。需要选拔真正的人才。《春明梦录》还有其他舞弊记载,不再一一列举,因为这些记载所以说不能绝对说清朝阅卷是严肃。可能时间万物都不能绝对,包括1+1=2.但相对清朝科举阅卷还是严肃可信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