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灵宝市97年高中毕业证

访客102024-02-22 12:46:37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首推彭雪枫,其次吉鸿昌、杨靖宇、吴焕先、高敬亭、叶成焕、陈锦秀、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王秉璋、张祖谅、侯镜如、王凌云、郑廷珍等。彭雪枫文武全才,军政并茂。吉鸿昌、杨靖宇、叶成焕、陈锦秀四位将军伟大的抗日牺牲精神,令人敬仰。

近代史上河南籍名将都有谁,谁能排第一,灵宝市97年高中毕业证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就是四战之地。

在近代,河南成为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主战场,河南近代史上的名将,我说六个,开国将军三位,其他将军三位。

三位最有名的开国将军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这三位将军都是河南新县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别担任广州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大军区司令员。听我给你一一介绍。

1,许世友。

许世友是人民军队历史上最具有传奇性的将军。据说他是年轻时曾在少林寺学武术,被人叫做许和尚。许世友和徐海东、钱钧、孙继先并成为开国将帅中的四大高手,当兵作战能力超强。许世友在红军时期7次参加敢死队,后来当了军长还是冲锋在前,独树一帜。抗日战争中,许世友担任129师358旅旅长,屡建奇功,后来许世友开辟的胶东抗日根据地,成为培养主力队伍最多的根据地。解放战争中,许世友在华野任职,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许世友的传奇性,在于他和毛主席不打不相识,从1937年的风波后,许世友下定决心“生前为毛主席尽忠,死后为老母亲尽孝”。许世友担任南京军区和广州军区司令员期间,带领警卫员和秘书一起种菜种地,保持了农民本色。许世友还是唯一开会允许带枪的人,是唯一土葬的人。许世友长期穿粗布衣服,去世时按照临终遗愿穿军装下葬,让工作人员大费周章。

许世友的棺木是用南洋的楠木打造,为了给许世友修坟墓,工程队不得不给新县许家洼修了硬化水泥路。这算是许世友最后对家乡的一点贡献吧!

2,李德生。

李德生1930年参加红军,从一个传令兵做到了连长,抗日战争中李德生从排长一直做到了团长,解放战争中,他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参加了上党战役、兰封战役、襄樊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屡建奇功。抗美援朝期间,李德生曾担任师长、上甘岭前线总指挥,指挥了上甘岭战役。

1955年李德生被授予少将军衔,先后担任第十二军军长、南京军区副司令员、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司令员、国防大学党委书记、军委副主席重要职务,1988年李德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3,郑维山。

郑维山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分队长、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是红军中的少年英雄。抗日战争中,郑维山在晋察冀根据地任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和“五一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中,郑维山担任晋察冀三纵司令,参加了张家口保卫战、石家庄战役、涞水庄疃战役、察南战役、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和挺进大西北的战役、战斗。解放前夕,郑维山担任了第19兵团副司令员,和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共事。

新中国成立后,郑维山还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领导19兵团,20兵团在朝作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他担任过北京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务。

民国时期河南走出的另外三位将军,最有名的应该是袁世凯、吉鸿昌和杨靖宇。

1,袁世凯

袁世凯是河南安阳人,少年时期屡试不第干脆投笔从戎,26岁就带兵平定了朝鲜内乱,成了朝鲜事实上的太上皇。这样的功绩,相当于汉朝的班超、陈汤、唐朝的王玄策,可惜清政府的军事改革在庚子国变之后才进行,袁世凯靠着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等职位,积蓄势力最终在辛亥革命时顺利推翻了清政府。

如果袁世凯在辛亥革命后不久去世,拿他一定会被尊为“中国军事改革先驱”“清末新政领衔人”“警察制度建立者”“封建帝制掘墓人”等荣誉称号,甚至极有可能被称为民国第一伟人,甚至是国父。但是历史不能假设,袁世凯在清帝退位后一系列的倒行逆施,让他成了罪人,甚至被扣上看告密者、窃国大盗、卖国贼等帽子。

2,吉鸿昌。

吉鸿昌是河南扶沟人,1913年加入了冯玉祥的军队,1932年加入共产党,在冯玉祥的军队中,吉鸿昌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旅长、师长、军长、宁夏政府主席。冯玉祥失败后,吉鸿昌也被排挤失去权力。

吉鸿昌加入共产党的第二年,就和冯玉祥一起召集旧部发起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取得了收复多伦等战果,最终被蒋介石抄了后路失败。1934年吉鸿昌被蒋介石集团杀害,临终前写下了绝命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河南,中原大地,名将辈出。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我军首次授衔中,河南就有2名上将、13名中将和51名少将,现介绍几位将军。

△许世友(1906.02.02-1985.10.22),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

△洪学智(1913.02-2006.11),生于河南省商城县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李德生(1916年4月—2011年5月8日),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曾任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徐立清(1910.04.05-1983.01.06)河南商城,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政治工作领导人 ,历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干部管理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郑维山(1915—2000),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历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

△尤太忠(1918-1998.07.24)河南光山,南信阳光山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七军副军长、军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纪委第二书记。


河南是北方出将军(解放军)的大省,没有名次,只有英名。

安阳:

王秉璋,张步峰,赵冠英,余潜,

焦作:

马宁,王文英,李雪三,常仲连,

濮阳:

铁瑛,郭奇,张西三,郭宝珊,

漯河:

吉合,苏进,张万春,赵晓舟,

郑州:

刘放,曲竞济,郑大林,

信阳:

吕清,赵杰,钱钧,黎原,潘焱,杨恬,杨森,陈奇,陈波,尤太忠,王大华,王才贵,王世仁,毛和发,叶泰清,叶道友,朱致平,许世友,刘少文,刘德海,成少甫,李士怀,李德生,李迎希,宋治民,肖永银,肖德明,肖志贤,杨明山,吴世安,吴华夺,吴钊统,扶廷修,张百春,张世功,张池明,张吉厚,张祖谅,余成斌,余克勤,余述生,陈成义,邹善芳,范朝利,范朝福,郑维山,官宗礼,胡立声,胡立信,胡贤才,高立忠,高厚良,唐少田,徐长勋,徐明德,黄光霞,常玉清,曹思明,程世清,鲁加汉,傅家选,鲍启祥,蔡炳臣,谭友夫,谭知耕,廖政国,熊作芳,潘寿才,

济源:

李健

开封:

李毅,王阑西,

南阳:

孔令甫,王黎生,栗在山,曹诚,

周口:

方中铎,

洛阳:

王学武,王静敏,赵章成,雷英夫,

商丘:

白辛夫,孙端夫

新乡:

靳来川

许昌:

周吉一

驻马店:

周庆鸣,胡炜,赵峰,柴成文,

三门峡:

刘丰,张汝光,

介绍几位河南抗日名将:

1.杨靖宇,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原是一位老红军,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任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带领东北军民在冰天雪地与日伪搏杀,敌强我弱,困难重重,坚持了抗日火种不熄灭。1940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杨靖宇孤身一人被日伪军重重包围,在外无救兵,断粮多日的情况下,坚持了几昼夜,严词拒绝了劝降,对劝降的人说: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最后壮烈牺牲。敌人剖开杨靖宇的遗体,发现胃里只有棉絮草根,没有一粒粮食,连日本军官都被深深震撼,甚至怀疑日本侵略中国不可能得胜。

2.吉鸿昌,河南扶沟人,绰号吉大胆。原为西北军将领,因为作战勇敢深受冯玉祥赏识,晋升很快。中原大战后西北军瓦解,吉鸿昌面对日本侵略,坚决抗日,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并入党。1933年,他与冯玉祥等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任前敌指挥,率部收复了伪军占领的多伦等多处失地。1934年,他被国民党北平军分会逮捕,并污蔑以叛国罪,英勇就义。写下了: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3.彭雪枫,河南南阳人,红军和新四军高级将领。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带领部队纵横江淮,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和顽固派,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他文武双全,创办了《拂晓报》并亲自写稿数十篇。1944年在一次战斗中牺牲。1989年,他被评为我军36名军事家之一。

下图吉鸿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至1964年授衔的将领中,河南籍的有上将许世友,中将8名:他们是:王秉章,刘少文,张池明,张祖谅,范朝利,郑维山,李雪三,钱钧。少将97名。

蚌埠有哪些历史名人?他们有哪些历史故事呢

蚌埠又称”珠城”,历代名人不少。

大禹,五帝之一,因治水有功,被提拔为领袖,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启,大禹之子,夏朝建立者。

卞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石收藏家。

陈胜,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被司马迁载入《史记.陈涉世家》。

桓温,东晋政治家,文学家。

汤和,明朝开国功臣,军事家。

常遇春(1329至1369),字伯仁,号燕衡。明朝开国元勋,历任统军元帅,马步兵大元帅,封鄂国公,与徐达同称“才勇”。

林之望(1811至1884)为清末高官,诗人,有《洗蓬仙馆诗.文集》等传世。

年羹尧(1679至1726),进士及第,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

朱能(1370至1406),字士弘,明初名将。

徐介藩(1901至1983),大校军衔,1961年升少将军衔,政协三,四,五届委员。

还有韩成,耿再成,敦肃皇贵妃,马文波,李远,宋玉琳,常茂,仲米辉,孝康皇后等

感谢应邀。蚌埠历史名人----可惜没有我!
大禹:禹会诸侯于涂山   启:大禹之子。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陈胜:秦末固镇人。与吴广在蕲县大泽乡(在今安徽宿县)发动起义。 常遇春:明怀远人。明代开国元勋。   林之望:清怀远人。湖北布政使陕甘总督。   林介弼:清怀远人。内阁中书。出使日本和英国。   宋玉琳: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程良:怀远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史玉柱:怀远人。巨人投资董事长。 2004年新财富富豪榜34名。   蒋雯丽:蚌埠人。影星。   孙国庆:蚌埠人。歌星。星空卫视主持著名脱口秀节目《人小鬼大》。04年孙获亚洲广播机构大奖。   祖海:蚌埠人。中国民歌“四小花旦”之一。   田祖恒:怀远人。上海电影制片总公司导演。  陈光标:祖籍安徽五河县,中国企业家、慈善家。被温家宝称为“有良知、有感情、心系灾区的企业家”,被称为“中国首善”。
走在蚌埠的大街小巷,哪里不是美女!更有祖海、蒋雯丽、马思纯、郑莉……这些全国有名的美女。
蚌埠作为容器,盛放了几千年来蚌埠人民的智慧,也盛放着蚌埠名人的闪光点。蚌埠名人辈出,从远古时期的大禹,到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再到明代君臣,以及现代各界的优秀人士,如马文波、史玉柱、田祖恒、刘同庆、高泉、张穹、蒋雯丽、孙国庆、祖海、唐韵、解晓东、郑莉等。他们改变着蚌埠的历史,引领着蚌埠的发展,宣传着蚌埠的形象。名人资源可以为蚌埠带来社会、文化、经济上的效益。
蚌埠流传着一个说法叫做蚌埠有三怪,“青头萝卜当成水果卖,一条腿比两条腿跑得快,女人比男人坏”。这“女人比男人坏”可不是贬低女性,这个“坏”指的是能干的意思,夸得就是蚌埠人能干,尤其是女性。蚌埠人自古直率豪放、刚强好胜、不畏艰难,这些品行在女性身上同样存在,只不过在旧社会里,她们没有显露头角的机会。而且,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地的文化资源本身就是由居于此地的人民创造,民众永远是文化资源创造的主体,今天的蚌埠人民正是蚌埠文化资源不竭的源泉。

谢邀请。

安徽省蚌埠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说它古老,是因为此地数千年之前就有人类活动,并且很早就形成了城市。说它年轻,是因为一直到1947年,“蚌埠市”这个名字才开始有。

有的答友质疑生活在蚌埠市1947年前的人不算蚌埠名人,因为那时没有蚌埠。这是不对的,炎帝,黄帝的时候也没有中国的名字,你不能说炎黄不是中华始祖。

蚌埠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而且往往有不少世家门第,连续两代甚至几代都是名人。这里找了四对青史留名的父子,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一对父子:家天下的始作俑者——大禹和夏启。启废除了之前的部落禅让制,建立了世袭制的夏王朝,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第二对父子:东晋权臣——桓温、桓玄。桓家是东晋的世家大族,权臣桓温领导了北伐中原,取得了一些进展,晚年曾逼迫晋室给自己加九锡未能得逞。他的儿子桓玄则走的更远,自立楚国,被称为桓楚,很快失败。

第三对父子: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常茂。常遇春是明初的大军事家,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他坚持并统军多次北伐北元势力,把他们赶回了草原,居功至伟。他的儿子常茂也是一员虎将,在评书《明英烈》里面有他,不过和史实不完全一样。

第四对父子:雍正王朝宠臣——年遐龄、年羹尧。年遐龄为官低调,做到了方面大员,被封公爵,即使是其子年羹尧获罪也没有牵连他。年羹尧是其次子,名气比父亲大很多,本来是雍正最为信赖的大将,作为大将军平定了青海,稳定了雍正王朝。但是他不像其父那么低调,居功自傲、卖官鬻爵,引起了朝臣嫉恨和雍正猜忌,最终身败名裂。

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出了两个有名的人物。一是兵部尚书单安仁,家居卫西二里西岳庙旁,今孙嘴子村。单死后,亦葬在故乡。二是与单安仁连亲的明代燕山侯孙兴祖,孙的长子孙恪后封为骠骑将军,死后亦葬在故土。



 

蚌埠,位于安徽省北部,下辖怀远、固镇、五河三县及禹会区、淮上区、蚌山区、龙子湖区。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即有东晋名门望族——龙亢桓氏,又有为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的一门忠烈——怀远常氏。还有黄花岗起义中牺牲的的两位烈士。

历史名人有:

汉 代经学大师一一桓荣:字春卿,怀远龙亢人。东汉经学大师。据《续汉书》载:“荣本齐人,迁于龙亢,至荣五叶”。又据《东观记》载:“荣本齐桓公后也”。刘庄即皇帝位(汉明帝)后,封其为关内侯。并赐墓地于首山之阳。桓荣早年跟随老师朱普学习《尚书》,荣将四十万言删减为二十三万言。

怀远龙亢,原有桓荣故宅,碧云宫,道旁尚存碑一块,上书“桓公故里”四个大字。洗砚池。在龙亢北二里唐庄东,仍有桓公墓。

桓郁,字仲恩,桓荣的次子。永元四年(公元93年),代为太常。桓郁再度将《尚书》删定为十三万言。

曹魏谋士——蒋济。字子通,怀远县平阿(今唐集)人。为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代辅臣。大将曹爽专横扬扈,轻改法度,蒋济诛恶除暴,以法绳之,加封都乡侯。谥封景侯。

桓温,字元子,龙亢人。312年生,东晋宛陵(今宣城)太守桓弈的长子。娶明帝长女南康公主为妻,拜为驸马都督。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升为征西大将军,封其为临贺郡公。他进行的三次北伐战争,在历史上留下丁重要的一页。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前秦符坚率兵攻晋,屯兵洛涧(今淮南市洛河镇)。桓温率兵二万自广陵(今扬州)迎敌到此,大破秦军。

桓温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而且是一个文学家,书法家。著作有文集二十卷传于后世。对于桓温的评价,历史上有褒有贬。郭沫若称他“是一个颇有作为而又野心勃勃的人”,范文澜称他“是当时最有才干的野心家。”

常遇春(1330——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怀远县常家坟人。
釆石矶常遇春大脚印

1355年,釆石一战,常遇春飞身跃上三丈多高的矶上,众皆披靡,从此威名大震。此后十五年,跟随太祖,戮力中原。封鄂国公。1368年与徐达一起北伐,扫平北方。1369年班师途中,暴疾身亡,年仅40岁。追封开平王,谥日“忠武”赐葬南京钟山北麓。常言:“我能将兵十万,可以纵横天下”,军中称“常十万”。朱元璋称他为:“奇男子”。人称:“怀远黑太岁”。可谓有明一代开国之殊勋者也!

汤和,(公元1326一1395年),字鼎臣,凤阳东湖村人,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名将,明朝开国元勋,也是朱元璋的里党同乡。终年七十岁,是明初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唯一一个得以善终的大将,鸡笼山功臣庙排第五位。追封东瓯王,谥襄武。葬原籍蚌埠市龙子河东岸,曹山南麓。

花云,明朝名将,怀远人。1321年生。貌伟而黑,骁勇绝伦。136O年5月,陈友谅以舟师入寇,围攻太平。花云被擒俘,至死仍破口骂敌,其声犹壮。敌人砸碎了他的头颅。年仅39岁。追封为东邱郡侯,葬上元县(今当涂)南五十里之水桥。

常荣,常遇春再从弟,从岐阳王李文忠(常遇春副将,朱元璋外甥,鸡笼山功臣庙排第三。),战死阿鲁浑河,年仅三十五岁,赠怀远将军。明初英烈之一。葬贾村。

常茂,常遇春长子,封郑国公。

常升,常遇春次子,封开国公。

征南将军朱能,字士弘,怀远人,父亲朱亮。靖难之役,劳苦功高,册封成国公。永乐四年14O6年,外兵侵犯边境,明成祖朱棣用兵安南(今越南),以朱能为征夷将军,西平侯沐晟,新城侯张辅为左右副将军。9月,明军抵广西龙州,朱能病死,追封东干王。谥武烈。

李远,(?——1409年),龙亢人。袭父职为蔚州(今河北省境内)卫指挥佥事。在靖难之役中,为燕军战胜南军上下了赫赫战功。封安平侯。追封莒国公,谥忠壮。儿子李安,嗣伯爵。朱棣赞日:“将军以轻骑八百,破敌数万,出奇应变,虽古名将不过也”。《明史》评价:“远,沉毅有胆略,言论慷慨”。

年富,字大有,別号谦斋,生于1395年,梅桥乡杨家楼人。永乐年间,会试中乡贡。明户部尚书。1464年卒。赐谥恭定。葬杨楼村青沟南岸。

杨应聘,怀远县涂山脚下下洪村人,(1556一162O年),字行可,号楚璞,民间俗称杨都堂。祖父杨时秀,字叔茂,号禹峰,曾仕山东按察司佥事。父杨逢辰(贡生)。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历任光禄寺少卿,太仆寺正卿,宁夏巡抚,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制三边(宁夏,甘肃,陕西)军务等。世人对其有“柱锁玉门,增雄百万”之赞誉。追赠兵部尚书, 杨应聘墓在荆涂风景区下洪,邑人称“杨都堂坟”。

林之望,字伯颖,又字远村,怀远人。1844年中解元,后中进士。三年后入翰林院,1856年升任御史,后官至都察院。历掌江西道,京畿道监察御史。累迁刑科,户科掌印给事中。晚年任陕甘总督。与侄林介弼合称“江左二林”。

年羹尧,(1679一1726年),字亮工,号双峰,祖籍怀远县北,后改隶汉军镶黄旗,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宋玉琳,字建侯,亦名豫琳,光绪五(1879)年生。同盟会员。191O年秋,率97名江淮志士奔赴广州。1911年农历3月29日下午5时许,起义爆发,宋玉琳约数人,加入黄兴所部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带头冲锋陷阵,后弹尽力竭被捕, 残遭酷刑。讯供时,慷慨陈词,大义凛然,遂英勇就义,时年32岁。宋玉琳烈士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并将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民国后,怀远人民在白乳泉左上方建起了双烈祠,纪念宋王琳,程良两位烈士。

程良,城关人,原籍常坟区岗庙乡瓦房村。1883年生。1911年3月29日下午,起义爆发,程良与宋玉琳同至小东营出发,攻打两江总督衙门,后又转战华宁里。战至日暮,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奋力枪杀,血殷襟袖,直至弹尽被缚,后被水师提督李准杀害。就义时,年仅28岁。程良烈士的忠骨葬于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墓,并将英名列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碑记。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