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中,有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都有谁,汨罗网约车证哪里考

访客22024-03-26 00:22:51

在中华民族中,有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都有谁

谢邀。

在中华民族中,有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都有谁,汨罗网约车证哪里考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民族气节的当属伟人毛泽东。

中国在遭受列强践踏蹂躏时,毛泽东带领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军队,还有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列强,毛泽东主席傲然挺立,打败了各种挑衅的敌人,铿锵有力地宣布不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中国土地上,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扬眉吐气。

在这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中,革命家们都无愧于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称号,像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等。

在历史长河中,让我们尊敬的富有民族气节的人物太多了,如:岳飞,文天祥,辛弃疾,陆游,苏武,于谦,郑成功,戚继光……他们就像星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进的路。

在中华民族中有许多有节气的人一一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确实出现一些有骨气有节气的人。远期的不谈就近代史上,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他们有:毛泽东主席第一任妻子杨开慧。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妇女运动领袖向警予。广卅起义领导者张太雷。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瀚。东北抗日联军司令员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爱国将领吉鸿昌、杨虎城。铁血将军张自忠。英勇不屈的江姐。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等等很多很多革命先烈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前扑后继英勇不屈,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他们永远名垂青史。

谢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有气节的英雄不胜枚举!有苏武、关羽、文天祥、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玉可碎,不可毁其志;竹可焚,不可毁其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

林则徐在面对英国向中国运输的鸦片,侵害中国人们健康的时候,他依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大义。在虎门把英国人的鸦片给收缴,然后焚烧后,直接排泄到了大海之中。

这样的林则徐,就是中国人民的气节所在。中国有这样的人在,这个民族就会有希望,这个国家就会希望。

林则徐还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人。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坚船利炮的猛烈进攻时,一时之间,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陷入到了恐慌之中。

国共开始合作共同抗日,中国共产党改编为八路军,跟随朱德总司令奔赴前线抗日。在这期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零五个团和日军展开了猛烈的厮杀。战争进行的异常的激烈,并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次战争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国全民抗日的斗志。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书写了一段悲壮的历史传奇。

中国的革命中正是有了像朱德,彭德怀这样的人,所以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最终迎来了胜利。

杨靖宇在东北战场上抗日,他也是最早投入到抗日战场上去的将军。曾在东北牵制住了日军的大批量军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杨靖宇带领着团队,和日军厮杀几个昼夜,直到弹尽粮绝,最终剩下一个人还在战斗。

当杨靖宇壮烈牺牲之后,日军很好奇,没有军粮的供应,他是如何度过的这么多个日日夜夜的。

结果他们抛开了杨靖宇的肚子,发现他吃的是树皮,是草根,就是靠这些东西,维系着生命和日军做殊死拼搏的。

这样的杨靖宇,让我们想起来怎能不落泪,中国有这样气节的人在,怎么可能会亡国。

在中国像林则徐,朱德、彭德怀、杨靖宇这样有气节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气节。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才转危为安,迎来了最终的统一与和平的。

我们如今取得的幸福生活实属不易,无限缅怀这些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过的先烈们。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经典的文学书籍是人应知;新中国🇨🇳缔造者、人民的大救星、第一代领导人丰功伟绩人民永远不会、不能忘啊!!!人民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我们高唱国歌;国歌的歌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新时代的人、80、90,以至新一代的人,唱国歌、念、记歌词的韵味深长

汨罗网约车证哪里考

关于汨罗网约车证的考取地点,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地区和政策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考取地点选择:

1. 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通常,汨罗网约车证由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颁发和管理。您可以联系所在地区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了解具体的考试要求和考试地点,以便进行合规的操作。

2. 考试培训机构:有些地区可能要求在指定的考试培训机构进行相关培训和考试。您可以咨询当地的网约车服务平台或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了解是否有指定的培训机构,并咨询他们的考试安排和地点。

请注意,不同地区对网约车从业资格证书的考取要求和流程可能有所不同。因此,最好向当地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或相关的官方渠道咨询,以获得确切的信息和指导。他们会向您提供最准确和最新的考试规定和流程信息。

网约车证所有的考试均在户籍所在的交通局的考试中心进行。

拓展了解:

报考网约车则需要进行两门考试,一项是全国公共科目考试,一项是区域科目(理论+实操),出租车转岗的滴滴车主则只需要进行区域科目考试。

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满分100分,80分(含)以上为考试合格。区域科目又分为区域理论基础知识和区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实操)考核,前者满分40分,32分及以上为合格,实操环节满分60分,48分及以上合格,只有两部分全部合格才能视为区域科目考试合格。

汨罗残疾人证办理多久拿证

一个月之内

办残疾证多久能拿到,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办理下来。具有当地常住户口,符合国家务院制定的《中国实用残疾人评定标准》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的人员可以到当地残联办理残疾证。

办理时间因地区和类型的不同而异,一般在3个月左右可以拿到。

因为残疾证办理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和评估等多项程序,这些程序的完成需要时间。

而且由于不同地区的政策和常规不同,所以时间也可能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在办理残疾证的过程中,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所以提前准备这些材料可以有助于缩短拿证的时间。

同时也可以咨询当地残联或者残疾人协会,了解具体的流程和时间安排。

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竟渡”你知多少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提起端午,你会想到什么?吃粽子、诗人屈原、小长假?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端午节,还有许多你不知道的事。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节的别名有二十多个,除了包粽食粽,端午还有许多丰富的节日习俗,特别是端午节期间,各地要举行一项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历史的传统文化活动——龙舟竞渡。端午赛龙舟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水上竞技活动。在有些地区它又称“划龙船”或“龙舟竞渡”。

1.龙舟竞渡的起源

赛龙舟起源于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和吴国发生战争,越王勾践战败被俘。他在吴国忍辱负重三年,归国后他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报仇雪恨,而在雪耻过程中,他五月五日成立的水师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这种坚强的毅力和决心。感动了不少的人,后来人们仿效他以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划船竞渡作为纪念。

另有龙舟竟渡起源的说法。一说为纪念屈原。二说为纪念吴国大将吴子胥。吴、越都处在江南水乡之地,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船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竟渡的风俗。

2.什么是龙舟?

龙舟首尾具龙形,长可三五丈,狭长如苇,舵窄仅容二人对坐,底尖。轻巧便捷,滑行如飞。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同向坐,各执短桨,如百足虫。船尾一人执梢,指挥进退。船上另有三人,一人执旗,一人击鼓,一人敲锣,以助赛威。比赛前,有祭龙头的仪式。

3.龙舟竞渡赛前仪式

随着一串串鞭炮声,一队队头扎白头巾,身穿白衣白裤的桡手,由扛龙头的“头桡”,以及棒着香烛、鞭炮、贡品的舵手领着,擎着船旗,打着锣鼓,扛着桡桨进祠堂而来,这是邻村“白龙”船队的人们。他们把用香樟木雕制的龙头摆在供桌上,便毕恭毕敬地向屈原神像磕头礼拜。待主祭人将一条红绸布系上龙头,头桡扛起龙头跑至江边,连人带龙头一块跳进江中洗澡,其他桡手也跟着在江里洗澡,然后才把龙头安于船头。据说,祭过屈原,又给龙头洗了澡,龙舟竞渡赛,便能平平安安了。而洗过“端午澡”的桡手们,也可托屈原的福,消灾祛病了。随后,“赤龙”、“青龙”、“金龙”……名船队先后进祠堂,祭龙头。

4.龙舟竞渡比赛

竞渡的风俗在诗歌中也得到充分的表现,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红啼晓莺;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刀。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为一千多年前的龙舟竞渡赛做了生动描绘,热闹的场面或紧张的气氛跃然纸上。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首《竞渡曲》记述了在沅江州刺史主持下的一次赛龙舟的活动,胜者欢欣鼓舞,败者沮丧气馁。

5.结语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活动和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舟夺锦标更是十分重视。他们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夺锦标回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龙舟竞渡风气不改,但它活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这有利用从基层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遗产,使传统文化精神代代相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谢邀请,说实在的我真不知道有哪些文化传统活动。只知道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经上网查了才了解端午节的内容,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还有挂菖蒲、饮黄酒、佩香囊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活动。

大家好,我是乔冠钧。

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即将来临,吃粽子、挂艾草、系五彩线都是我国传统习俗,更为重要的就是端午龙舟了,接下来让我们更了解龙舟。

龙舟的起源

龙舟竞渡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称做竞渡游戏。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拯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龙舟竞渡的释义

龙舟竞渡,又称扒龙舟、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川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项体育活动。

龙舟起源于屈原家乡湖北,在龙舟竞渡前都要进行祭拜,将龙头扛到江边洗澡,这才开始赛龙舟。

龙舟竞渡的影响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龙舟作为传统习俗也影响到了后人,对于后人来说龙舟不仅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了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龙舟更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对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每年的端午龙舟仪式感是不会变的,让我们对风气和文化有了更深的见解,也有利于我们发现更多的文化遗产,使其世代相传。

我是乔冠钧——干货的生产者。文风多变,活力无限,关注我,让思维开花。

01 引 言

去年我单位参加了行业在昆明湖的龙舟竟渡,我有幸参加了。

午饭后,观众人声鼎沸,像潮水般涌进湖岸,江面十九艘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睁大龙眼。

“咕噜!”轻炮一响,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桨上挥动着浪花,我和队员们伴着雄壮的鼓声动作整齐有力地划桨向前飞去。一条龙船追着我,不肯示弱。

“加油,加油”两岸的人有的穿着橙色衣服,有的穿红色衣服,有的穿白色衣服,有些人干脆气焰熏天挥舞着上衣,投入啦啦队喊声震天。

队员们竭尽全力向终点喊:“哦,赢了!”我们这一组的队员们脸上流露出胜利的喜悦。

今天想起,比赛的那个场面还历历在目。

激烈的龙舟比赛,看到了一种精神!奋力作战,积极合作的精神!

02 “龙舟竟渡”的源起

屈原投江后的一天晚上,家乡的人们突然梦见屈原回来了。和以前一样,他的脸有点悲伤和憔悴。村民们喜出望外,冲上前去向他致敬。屈原还了礼,笑着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楚人爱憎分明,没忘了我。我死了没有遗憾。”

谈话间,人们发现屈原的身体不像以前那么好时关切地问:屈先生,你吃了我们送你的米了吗?”

屈原起初很感激,然后叹了口气说:“对不起,你给我的米饭都让水生动物吃了。”

村民们听后都很着急:“我们怎么能不让鱼和虾吃呢?”

屈原想了一会儿说:“如果把米包在箬叶里,做成尖角,水族看见了不敢吃,以为是菱角,这就好了。”

第二年端午节,村民们把米包在箬叶里,扔进河里。

然而过了端午节,又梦见屈原说:“我吃了你送我的很多米,但是很多又被水族偷了。”

每个人都问他:“我们还能做什么?”

屈原说:“有一个办法。你可以在丢米的船上加上龙的标记。因为水族都属于龙管理,到时候他们认为这是给龙王送来的,再也不敢去抢了。”

从那以后,包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从屈原的家乡传到了全国,从古至今。

03 “龙舟竟渡”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条小而肮脏的河流。一天,一个渔夫在洒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很特别,尾巴上有9个发光的鳞片。渔夫把手放在鳞片上,蛇的眼睛里就有乞求的光,很可怜。

渔夫突然产生了恻隐之心,抚摸了鳞片,又放在了沟里。谁知道那九个鳞片突然掉了下来,小蛇和长身体跳舞,变成了小龙。

它是天上的神,违反了天条,因此被玉皇大帝惩罚,变成了这个形状,它的尾巴上贴着九把锁。就是小蛇尾巴上九个发光的鳞片。

玉皇大帝说:“如果得不到人的阳气,就要打开这把锁。”

刚才渔夫偶然从龙身上打开了千年的镣铐。龙为了感谢渔夫,在沟渠里不停地滚动,嘴里不断喷出水,灌注在小沟里。渐渐地,小沟变成了大河,河水给岸上带来了丰富的粮食。为了纪念这条龙,在龙升天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举行“龙舟竟渡”庆祝。

04 小 结

“龙舟竟渡”是中国民俗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流传2000多年,各民族的龙舟比赛略有不同。大部分在庆典时举行,是多人集体划船比赛,船长通常20-30米,每艘船约有30名船员。历史书上记载, “龙舟竟渡”跑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发生的。“龙舟竟渡”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而且更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05 描写“龙舟竟渡”的诗句

《缘识》——宋代宋太宗

金明水上浮仙岛du,画舸龙舟非草zhi草。

世宁清静验如然,老者携小少随老。

释义:这两句诗是出自宋太宗之手,宋太宗给人描述了一个盛世,龙舟似草一样,轻快而且数目很多,将赛龙舟的湖中心比为仙岛,写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释义:人们在端午节这天都围坐在江边,又惊又喜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缺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端午东湖观竞渡》——宋代黎廷瑞

记得当年年少时,兰汤浴罢试新衣。

三三五五垂杨底,守定龙舟看不归。

释义:作者遥想以前的日子,在江边为了为了庆祝节日换了新的衣服,江边的杨柳树轻轻低垂着头,似娇羞的小女子一般,在那用心看着龙舟何时归来。


作者:方广 。不喜可喷,喜请关注,谢谢。

端午节即将来临,节日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笔者结合河源市区及乡镇实际,回答对龙舟竞渡的认识。

龙舟竞渡,又称扒龙舟、赛龙舟、扒龙船、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指出:古代的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是“龙子”的身份,借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

传统民俗的传承对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舟民俗为切入点,以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为例,介绍河源龙舟民俗与龙舟精神对当代继承宗族关系,创新性发扬 龙舟精神 ,强化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龙舟竞渡习俗历史久远,自古流传,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龙舟大小不一,桡手人数不一。一般是狭长、细窄,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的颜色有红、黑、灰等色,均与龙灯之头相似,姿态不一

如:河源市区及乡镇端午节举办龙舟竞渡活动

龙舟作为中华文明的一种载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人文。龙舟不仅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蕴含着团结、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和理念。

古代龙舟也很华丽,如画龙舟竞渡的《龙池竞渡图卷》(元人王振鹏所绘),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如果是写实的,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又如《点石斋画报。追踪屈子》绘芜湖龙船,也是龙头高昂,上有层楼。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很精丽。

画面很美一一展示团结、拼搏、进取精神

队员很拼

↓↓

河源林寨人过端午,举办龙舟竞渡这项活动

每年端午节,林寨镇石江村数千村民总会相聚在浰江河畔,观看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龙舟赛)。3艘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的龙舟在浰江河溯流而上,以赛龙舟这种传统方式庆祝端午节。

简单的祭拜活动之后,龙舟赛正式开始。阵阵鞭炮声中,40多名桨手在舵手的指挥下,喊着嘹亮的号子挥桨竞渡。浰江河两岸,站满了前来观战的村民,为桨手加油喝彩。

此地彩龙舟最为华丽,不参与竞渡,人人都争着看

据村中82岁的黄观托老人讲,浰江河上的划龙舟,最早源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那年,林寨春夏大旱, 村民请来东莞人表演划龙舟以求天降大雨。后来,林寨石江车头村黄姓外出撑船的人多了,见识也广了,受到珠三角龙舟赛的影响,船工们就从顺德引进赛龙舟。

清咸丰九年(1859年),林寨船工成立了龙船会,建起了龙船社,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是求龙王爷保佑浰江河两岸的人民平平安安。村民商定,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龙舟赛。

随着村民的喜爱,后来龙舟赛由镇内商家出面组织策划,渐渐地成为镇内传统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