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不愿露面联系,很多人其实有难言之隐”,你怎么看-拿高中毕业证会遇见同学吗知乎

访客32024-03-20 19:15:39

“老同学不愿露面联系,很多人其实有难言之隐”,你怎么看

最近也老是看到关于同学聚会方面的事情,曾经青春年少阳光无限的美少年少女。多年以后再次相聚时,青春也只剩下了回忆!有些聚会能让多年不见的同窗挚友再次重逢,让同学之间回忆起曾经的往事。但从现实看到大多数都是各种炫富会,也可以说同学聚会就是炫富会,拆散会。个别同学甚至是互相利用。

“老同学不愿露面联系,很多人其实有难言之隐”,你怎么看-拿高中毕业证会遇见同学吗知乎

当年的同学在步入社会后,所经历的路程不同,每个人的人生工作也各不相同,所以所取得成就也就各不相同。同学之中总有得意者又有失意者,不可能仅仅是叙旧怀念同窗友谊。再次相聚时,也许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诚挚,更多的是世故。

一,男同学见面讨论谁的官大,谁的生意做的好,谁开什么车来的。女同学看谁的穿戴好,皮肤好,身材好,谁嫁得好。等等

二,有些人在在学生时代属于高材生,聚会后发现自己混的不如当时的差等生,甚至越来越落魄产生自卑心理,不愿聚会。

三,步入社会后有些人在某些关键部门任职,怕通过聚后被个别同学求情办事。

四,同学分别多年后,时间会冲淡一切,感情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淡漠。步入社会后所处的阶层也会不同,各自的朋友圈也不一样。加之现在生活节奏快也就不愿意抽出时间来过多联系!

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原因有很多,既有自己性格的原因,也有自己见识及与同学感情的原因,下面我就从多方面来分析老同学不愿露面联系的原因。

一、首先,老同学不愿露面联系,很多人其实有难言之隐,也有这方面的因素,比如有的人毕业后混的可能不太好,内心多少有些自卑,不想昔日的同学们看不起自己,所以对同学聚会不愿意露面。还有就是性格比较低调,不管自己混的好与不好,都只想好好过自己的生活,不希望被打扰。

二、其次,我觉得第二个原因有可能是时间久了,大家的感情淡了,步入社会,已经没有大学或者高中友谊那么纯粹真诚,时间久了,大家的感情也就淡了。

三、然后第三个原因,我觉得时间久了,大家经历不同见识也就不同,俗话收人没有等级之分,却有阶级之分,或许有些人觉得同学处于什么阶层的都有,老同学联系,不在一个基层的话,确实无话可说,不想进行无意义的社交。

四、最后一个原因,我觉得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大家毕业后都有自己的圈子,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大多数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确实是比较忙,联系约的时间或许刚好没空,总结一个字就是忙。

仅此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欢迎探讨!

我在不少平台上看见过各种各样的同学聚会,现在的同学聚会说好听点是好久没见聚一下,说不好听点就是一场攀比会没,看看那个在学校嫌弃的那个人过得好不好,怎么样,每个同学聚会的人都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就是不想让他们看不起。越来越多的人都讨厌起同学聚会,不愿意去。

其实我们都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同学聚会,就是要联络一下感情,毕竟这么多年不见了,现在却搞得乌烟瘴气。

同学之情,是我们年少时最美好的回忆,而我们却利益化,让同学之前变得淡薄如纸。

如果可以,我希望,同学之间要好好的,不要太复杂[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老同学不愿相见可能有好多原因,也不见得全都是有难言之隐,当然也不排除这样的原因,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一、同窗情谊淡

同学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中的一小部分,它当然带有社会属性,因此,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免不了带有一些世俗的影子,只是在校园这个特殊的、比较纯净的氛围里,这样的关系相对比较单纯而已。除了一个寝室的室友和男女朋友外,其他的同学也就是上课或参加集体活动能露个面,其余时间交集还是比较少,这种情况在研究生当中更加普遍。

所以,同窗情谊淡,毕业后加之联系更少,相互不在露面联系也在情理之中。

二、基于攀比心理

从学校毕业的那刻起,大家进入社会各个岗位开始自己的人生旅途,有的人获得成功、荣誉和金钱,有的人事业惨淡,大家的经营生活的能力和经济状况差距较大,基于人攀比的共同心理,一般自认为混的不好的同志不愿参加同学聚会,一方面是内心过于自卑,觉得自己能力不行,去露面有点自取其辱的感觉;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嫉妒,自己过得不如意,但又看不惯别人过得比他好。索性就不去露面了。

三、确有难言之隐

毕业后各奔东西,生活会发生各种变故。遭遇疾病、灾祸、家庭矛盾、情感纠葛等问题,他们已经将自己厚厚的包裹在自己设定的壳里,不愿意去扒开展示给别人,尤其让老同学知道。他们宁愿把自己装在套子里默默无闻的在同城的某个角落里过着自己相对平静的日子。这样的人心里曾经多多少少受到过创伤,所以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不幸。

综上,老同学不愿露面很可能有上述一种或几种原因,但,不论是何种原因,请给予没有露面的同学心里上留有一丝牵挂和记忆,毕竟同窗几年,只是因为生活,大家各自走的远了些,仅此而已。


我是85后老生,如是同道中人,如若喜欢我的文字,可关注@斐尘书屋,与您一起触摸人生。

我觉得可以回答一下,因为我从来都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

个人来说,我的性格不是属于太张扬,我就属于比较那安于现状,乐于平凡的人。

先下面以下几点了说一下。

第一,是觉得怕遇上自己曾经喜欢的人或者是已经分手的人。感觉前任比较尴尬吧。

第二,是可能混得不太好吧。就是属于那种不上不下。就是饿不死又富不起来。

第三,没有真正的玩到一块去。现在作为大人,眼睛没有从前的那种天真和浪漫,都是被现实磨平了菱角。

第四,不喜欢看炫富的人。因为对比就会有伤害呀!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第五,人太多了的话,反而变成无社交意义。真正玩的好,一个电话就一起出来,几个人交流起来说话也不用那么拘束。

不愿意联系有以下诸多原因:

1,有的同学有自卑感,觉得混得不好,不如别人。

2,有的同学有自大感,觉得不能为伍,非自己圈内人。

3,有的认为,真情不在,都世俗化了,不是当初的纯洁同学了。

4,有的认为,成家立业了,再联系容易旧情复发。

5,有的认为,露面没意思,话语权被混得好的同学垄断,自己不想当配角,想活得自尊些。

6,有的认为,自己混得好,同学们必然求自己,过得不安静,还是少露面为好。

7,有的认为,利益所驱,同学情变成了拉关系,相互利用。所以和世间其它人一样,没什么特殊!也不愿露面。

8,有的认为,自己容颜不再,不如把自己的以前定格在同学之间,留个美好记忆吧!


现实中有没有真正的男同

这是肯定有的

同性恋虽说在数量与异性恋相比少很多,但我们生活中还是经常会遇到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高一时对同性恋有了些模糊了解,高三隔壁班有一对拉拉,高中毕业后一个高一同学向我出了柜,大一的时候遇到三个gay友,接着我发现自己也是。

兜兜转转我又向一个好朋友出了柜,她沉默一会儿,回复道:“那以后不用担心你被女生骗了。”还感叹了一句,终于有gay蜜了。

大家都是人,只不过喜欢的人不一样,什么都没做错却还怕别人无故的眼光。我有一次故意问室友对同性恋的看法。

他半开玩笑地说:“现在直男才是弱势群体吧,而且同志还不一定看得上我呢。”

每个人的圈子都多多少少有彩虹的存在,因为有很多同志都不愿意公开。总不可能根据面相,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来判断一个人的性向。异性恋也好,同性恋也罢,一人一个命理,一人一个活法。

就像我们高中班主任开班会时说:“某些感情不被承认并不是因为它的错误,而是现有的社会条件不满足,他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有啊,我室友就是,寝室里目前只有我知道。 也没感觉和普通男性有什么不同。脾气很好,做事细致周到很有心的一个人,平时一起上课,吃饭聊天什么的也都很正常,顶多就是有点小洁癖,还有就是皮肤白很瘦弱不足100斤,但是屁股翘哈哈哈经常被另一个室友调笑说他身材好。 怎么知道的呢,有一次老师要求做个PPT,他挺积极的我没做呢他就好了,为了省事,我就直接用他的电脑了,我还没做完他有个急事出去了。当我做完后准备关机,忽然看到了他桌面上的百度云盘,想了想还是点开了(我知道不对,但就是好奇啊😆这哥们总是一副冰清玉洁的做派,很想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点开之后,亮瞎了我的狗眼,卧槽整整三页的gay片资源,TMD还有父子情节的💀.....下巴都快惊掉了赶紧关了电脑,心有余悸久久不能平静,没想到身边就有同性恋还天天头对头睡觉😓。 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他,一想到他可能是个gay就不能自然地和他勾肩搭背乱着玩了。不过后来时间长了,发现他还是没啥不同的,索性就不芥蒂了,就算他是同性恋也不喜欢我啊,怕个啥子哟。哈哈哈哈,最后作为男同志的室友 真没感觉他们有啥不同的,都是普通人而已。

如果别人知道我是同性恋,会对我有哪些影响

活出自己精采不必顾忌别人,同性俩人合适就真心诚心去爱去珍惜,现在一起的生活的同性朋友很多,不过有幸福的也痛苦的,关健俩人经营怎么样,男男一起是真爱可必须互珍惜理解包容努力工作阳光生活。希望一起的男男朋友们幸福开心。

你好,我是老岳,我觉得这种情况无所谓有什么影响,就要看你的心态是否健康了。同性恋在中国的社会上比较少见,不过在外的国话比较多,因为人们的观念不一样。咱们中国社会在恋爱观上还是比较传统的,谈恋爱结婚讲究是男欢女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组成我们中华文化、文明的基本成份。

不过,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些属于西方的恋爱观念也进入到我们国家里,让一小部分人的恋爱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步入同性恋这个群体当中。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接受同性恋的人,肯定会认为这不是一种病态,不接受的人肯定就回认为是病态,很多同性恋是从出生就是这样的,他也无法控制这种出生造成的取向,我觉得这类人是应该可以理解的,还有一种是被掰弯的,这类人可能是因为寂寞孤独造成的。

很多年轻人好奇心强导致很容易受到别人的诱惑,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同性恋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接受。在落后国家不接受。一个比较封建的国家,人的思想都是随大流,同性恋在人的脑海里都是无所谓的。如果同性恋自己认真一点,坚强一点,就接受了。同性恋自己不认真坚持,不去争取,不去管,大家都不会管。

今天在中国说同性恋是可有可无的状态,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没有人会在乎你,只有没有宽容的人才会说同性恋不好。只有落后的人,无知的人,抱着死黄历不放的人,才不承认有同性恋。同性恋自己也不敢主张,只想等待别人来支持自己。

别人被生活都压得喘不过气来,还要来支援你同性恋吗?还要来管你吗?中国接不接受都是那么回事情。无知的人导致了什么都是无知。

同性恋和异性恋不同,异性恋是大众认可的,千百年来延续到现在,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异性恋人没有思想负担,对彼此的感情投入或许也不是很多,有可能就像网上说的异性只为繁衍后代。

对于同性而言,如果真的遇见,并且不是炮友这么简单的关系,而是真的相爱了,那么这份爱肯定比同性更稳固。因为同性的爱面对的不仅是彼此,还有彼此的家人,还有社会的压力,如果承受不了这双重压力,还是不要这幸福的好。

最后总结;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有的只是两个人刚好相爱了,就这么简单。希望每位朋友都能获得浪漫、真诚、永恒、平等的爱情。

你可以不支持但请沉默不语,让他们爱想爱的人,那是他们的权利。你可以不接受但请视而不见,让他们过想过的生活,那是他们的人生。

你可以不理解但请听而不闻,让他们呼吸自由的空气,这是我们共同的世界,一个本就多元精彩的世界!尊重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对生命的尊重,尊重一个人的性取向是对人性的尊重!
农夫老岳:2019.11.30.

同性恋在中国还是很难让人接受和改变的事实。我们是传统的国家,无法接受同性婚姻的。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隐私告诉别人,不但不会得到帮助 ,反而会在你的伤口撒盐,让你痛苦欲生,生不如死。因为盼别人好的人不太多!如果真的被人知道了,就要勇敢的面对 。因为性取向是天生的,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朋友勇敢一点,不要害怕,向前看,没有回头路,相信明天的天空会更蔚蓝。加油我的朋友!

活出自己的生活,懒得管别人怎么看,再说了又不需要谁养,只要不做违法的事,就是喜欢同性呀,又不比别人少什么东西,别人看不起自己只是见面时,自己看不起自己,是一辈子,又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呢。爱要说,爱要做,做个男人应该洒脱,不后悔,不自责,做个男人应该出色。不要跟着别人走一条路,要把路走好,上别人没路可走,活出人生精彩,活出自我。

我高中闺蜜的发小就是一个男同,我闺蜜刚知道他是个同性恋的时候也不理解,他们是那种从小玩到大的邻里,两小无猜。我闺蜜骨子里是那种传统的女孩子,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选择了理解和支持。她是一次醉酒谈心时候无意让我知道的。最开始我也很排斥,后来我读了柴静的《看见》之后,理解了他们的世界,他们也是这个世界的弱者,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很多同性恋者他们也再被自己和外在的世界折磨着。我们应该做的是理解和支持,没有必要用鄙夷的目光去看待。真正的友谊就像金子一样不惧烈火的的练造。2017年冬,她的发小怀疑自己感染了HIV,他当时特别无助,我闺蜜在晚自习的空档去看望他,我闺蜜用自己的筷子喂他吃麻辣烫。她对我说她当时啥都没有想,这大概就是那种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友谊吧。我想说我们没必要去在意别人如何去想,真正在意你的人是不会在意那些东西的

如果别人知道我是同性恋,会对我有哪些影响?

如果放在过去,或许关注的人会很多,现在,大家的眼界真的不一样了,或许真的不会太在意。

在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就听身边同学说,××和××事同性关系,我还认为大家只是拿这对闺蜜开玩笑(当然,具体是否,真相我们也我从得知)。直到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性质,才会对这种情况多了解了一些。一次坐公交车,身边的两个女生的谈话,让我很快辨别到:其中一个女孩应该扮演着男友的角色......

其实,同性恋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倾向。尤其当两个人本身都是女生来说,走在街上,即使有亲密的举动,也不会引起众人的目光。

同性恋,可以有,也可以没有X行为,但大多对于异性的人无相关倾向(双向恋的除外),在某些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可能其中一方仍然与妻子或丈夫保留着X行为,但明显有减弱的倾向。同性恋,与异性恋二者之间可以看做是一个连续的带谱。以同性恋X爱倾向为主的人被称为同性恋,对同性恋持续表现X爱倾向同时对异性毫无X爱倾向的一类被称作真性同性恋。

同性恋会被接受吗?

我国大陆地区对同性恋者的婚姻权利采取"不承认、不保护、不反对"的模糊态度。我国法律虽然对同性恋实行非病理化、非罪化处理,但是社会生活中的歧视排斥仍然存在。立法对同性恋群体持不反对不保护的态度,该群体的权利保障处于空白。

同样情况,发生在美国就不一样,经调查:美国的男性同性恋约占男性比例的10%左右,成年女性约占4%

目前考虑同性恋可能与遗传或者家庭中的成长环境有关。有学者认为,同性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同性恋不会被公然接受,但同样也没有被明确禁止。然而处于医疗卫生方面考虑,同性恋之中,尤其双方都为男性者,HIV的传播率极高。除此之外,还要面对诸多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心理痛苦。所以,同样又有相关调查发现:男同性恋者较女性同性恋者关系维持要短。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将持续更新相关医学常识

公办和民办的大学毕业证书,在找工作时有什么不同

经常听人说,民办大学的毕业证就是用钱买来的,民办大学只要有钱就能去读等等言论,说出这种话的人真的了解民办大学?还是无脑的喷子而已!我个人认为是属于后者。

有些人认为民办大学是野鸡大学,读了四年换来一张没有用的毕业证,在学信网上都查不到毕业证的信息,所以就一口认定民办大学是野鸡大学,骗人的而已。但是我想说,只要是通过高考正规录取进去的大学,而不是那种交智商税的大学,它们所颁发的毕业证都是有效的,都能够被国家。被社会所承认的。

那么民办大学的毕业证跟公办大学的毕业证在找工作的时候会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社会上存在着学历的鄙视链,一般来说对于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企业永远都会先选择公办大学的毕业生,民办大学的毕业生永远是排到公办大学的后面。

对于公办大学毕业出来的人,大家都会有一种靠谱,更专业,水平更高的错觉。而民办大学的毕业生在应聘的时候更容易受到不公平待遇。而这种不公平的待遇多数体现在毕业生毕业五年内的求职路上,但是一旦过了五年的期限后,公办跟民办大学的区别会缩短甚至消失了。因为你到时候你去应聘,企业看的更多的是你的能力与行业的经验,与你从哪里毕业没有多大的联系了。

而在于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工作的话。就不会出现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区别了,因为两者都是属于本科层次。民办大学和公办大学的毕业生处于同一条起跑线,同一个等级上面。

民办大学的毕业生不见得比公办大学差,公办大学的毕业生也不一定就见得比民办大学的好。大学只是给你提供一个环境,一个平台而已。至于你能够掌握什么,学到什么,纯粹靠的是你自己。

公办和民办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是会遇到不同待遇,但不是毕业证书的不同,而是所就读院校及专业的不同。

一、公办和民办的大学毕业证书样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校名。比如:某单位在招聘时限招一流学科或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而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并未在毕业证书上体现出来,只是蕴含院校名称中。所以,只有那些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院校的毕业生才有资格入围,其他,不管是公办或是民办,都不会入围。

这就是院校的差距,而不是公办与民办的差距。

二、公办与民办大学毕业证书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所学专业。如果一个单位只招某专业的毕业生,而你所学又是该专业,且你的成绩足够吸引人,不管是公办还是民办,都会被录取。反之,你没有机会入围,并不因为你是民办院校毕业生。

这就是所学专业的差距,也不是公办与民办毕业证书的差距。

总之,找工作要么你有引以为傲的院校,要么你有足够打动人的成绩。

开学季将至,又有一批孩子要走进大学校园,层次各异,有本科专科之分,也有一二三本之分,那些上了三本的孩子及其家长都担心的一件事可能是,孩子毕业后能不能享受和公办大学同等的待遇,下面笔者就这件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本分民办和独立院校,性质类似。民办院校是由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是正规办学。它的资质相关机构审批并承认,与无资质的野鸡大学不同。只要是统招录取,就没什么好担心。

整体说来,公办和民办大学的差别不仅在毕业证上,还有这些重要方面。

民办和公办大学的毕业证都是教育部认可、颁发的学历证明,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当然由于具体建制的不同,毕业证盖的印章还是有所区别,公办大学的印章就直接是某某大学,民办院校也冠以某某大学之名,但是后面还要添加某某学院。

除了毕业证上的微小区别之外,毕业生在择业上也可能遭遇不顺。有种说法是除了985、211,公办和民办也没什么不同,这要看具体的学校、专业和用人单位了。

一般来说,公立大学的师资力量远强于民办院校,但是很多民办院校为了自己的发展,也会在教师聘任、硬件建设、就业出路等方面想办法加强。

虽然如此,很多企事业单位在用人上也会优先考虑公立学校,毕竟按照我国的现状,私立大学并没有国外那种享誉全国,甚至影响世界的强校。再说,民办院校考试的录取分数一般情况下也低于公立大学,从生源质量上,很多企事业单位更信任公立大学的毕业生。

那么,作为民办院校的学生是不是就低公立大学学生一等呢?

我想也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学校的优劣并不能完全决定学生人生的格局。民办院校录取的学生并不一定完全就那么差,有些同学比如高考发挥失常、偏科等原因,又不愿复读,所以选择民办院校。

笔者的一名学生高中一直很优秀,但是由于临近高考时出现了一些波折,后来上了三本,经过三年的努力,她考取了一所211的研究生。

进入民办院校的学生,如果能够抓住机会,努力学习,让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得到提升和锻炼,在用人单位面试的时候,也会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公办和民办大学的不同,不只是体现在毕业证上,还有这些地方。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回答系原创,权益受保护,请勿抄袭、搬运。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