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么,江苏普通高中毕业证皮套

访客52024-04-02 07:12:27

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么

现在已经进入热武器时代了,冷兵器已经过时了。 但是仍有一些冷兵器依旧效果惊人。

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么,江苏普通高中毕业证皮套

1.匕首,这个很熟悉

2.弩,这个很熟悉

3.三棱军刺,让越军闻风丧胆

56式三棱军刺刀有一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外号,叫“放血王”,而且据专业医生的评判,世界上的任何一种军用刺刀都比不上56式军刺刀的威力巨大。但是三棱军刺刀除了捅人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用处。刺入人体以后,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主要是堵住了通往脑部的血管而使脑部产生循环障碍。这把军刺刀被称为战俘刀,是战后清理战场,用来处死未死敌军和清理战俘的,用这种无声的杀人武器来处理,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血管形成空气栓子,主要是堵住了通往脑部的血管而使脑部产生循环障碍,进而造成脑组织缺氧,然后迅速死亡。后来《日内瓦公约》禁止屠杀战俘,所以“战俘刀”也就不用作清理战俘了。

而这把军刺表面使用了磷化处理,使用了砷添加,据说鳞涂层掉了之后,里面的砷会氧化形成三氧化砷,也就是砒霜,有剧毒。因此56式军刺在刺中目标之后,目标的伤口很难会自动愈合,甚至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江湖上会流传出种种“军刺浸泡过毒素”的传说。

4.工兵铲:居家野战之必备

除了比较基本的铲、挖、刨,还能用来砍

不仅在野外实用,把它置于家中也有英雄用武之地

切菜、削皮什么的,它统统都能搞定,用来煎鸡蛋也完全ok

功能多到想都想不到

开啤酒瓶、用作船桨也完全能胜任啊

除了之前提到的那些敲敲打打、剪剪切切的功能

还可用于格斗,能防弹

威力最大的冷兵器

要分一下肉搏兵器、单兵远程和重型装备,如果不加个限定不好说。按这个分类,最强的冷兵器分别是陌刀,神臂弓(弩),投石机

肉搏兵器,应该是陌刀了。

虽然唐代陌刀的具体形制已经不可考,但其实一种型制巨大的刀剑,是没有异议的。《旧唐书》记载,齐州临济人阚棱,善用大刀,长一丈,施两刃,名为拍刃(陌刀),每一举,辄毙数人,前无当者。《新唐书》则记载,安史之乱中,史思明引众攻城,猛将张兴擐甲持陌刀重十五斤防御。“贼将入,兴一举刀,辄数人死,贼皆气慑。”

基本上,历史书里的陌刀是一种刀身两面开刃、长3米、重20斤(唐代一斤约为680g)的武器。当然这可能是猛将兄所用的加大加重版本,普通士兵的陌刀应该小一些。

但历史上充满了关于陌刀强悍战斗力的表现。

《旧唐书·崔光远传》,“光远领百余骑持满扼其要,分命骁勇持陌刀呼而斩之,杀贼徒二千余人,虏马千疋,俘其渠酋一人”; 《旧唐书·辅公祏传》: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所遣千余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两唐书·李嗣业传》:“选嗣业与郎将田珍为左右陌刀将……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宋史》,“又步兵之中,必先择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斩马刀,别以一将统之,如唐李嗣业用陌刀法。遇铁鹞子冲突,或掠我阵脚,或践踏我步人,则用斩马刀以进,是取胜之一奇也。”宋《奏郾城捷状》:“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敌手拽厮劈。”(提刀当为棹刀之误,一般认为是陌刀的变种)。

虽然历史记载里,“人马俱碎”的描述可能有些夸张,但当陌刀军“如墙而进”时,几把陌刀一起惠东,将敌人连人带马砍成碎块还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是单兵远程武器,自然是弩啊!

比如居延汗简中记载了七条汉代弩射程的数据:

力五石二十九斤射百八十步(一步大约1.5米)

力四石四十二斤射百八十五步

射百一十六步

力四石射二百

射百五十步

五石具弩射百二十步

三石具弩射百二十步

《新唐书·兵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诸军招收弩手,“凡伏远弩自能施张,纵矢三百步(约540米),四发而二中;擘张弩二百三十步(约414米),四发而二中;角弓弩二百步(约360米),四发而三中;单弓弩百六十步(约288米),四发而二中

再比如著名的神臂弓(弩)。

这种由投归宋廷的党项酋长李定(李宏)于北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献上的强弩。弩臂长约98厘米,弩弓长约140厘米,弦长约77厘米,能“入榆木半笴(即箭杆的一半深透榆木)”,射及在二百四十余步(超过372米)。历史记载,西夏名将察哥曾说:“国家(西夏)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

金国大将完颜兀术也曾说:“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大斧,外无所畏。”(《遗行府四帅书》)

至于重型装备,那肯定是古代的投石机啊!

中国古代称其为机石、投石、发石、飞石、抛石,或写作“礮”、“砲”,在火药出现以后又演变为火字旁的“炮”,是金属火炮成熟之前古代最具威力的重型远程攻击武器。

其应用杠杆原理,由数名乃至数百名拽砲手同时用力拉拽砲索,炮梢后段就会像跷跷板一样猛地翘起,系在尾端的皮弹兜一端脱钩,将“砲弹”发射出去。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在围攻洛阳宫城时,所使用的“大砲”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唐制五十斤约等为34公斤,“二百步”约为295米。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受命讨伐高昌,山东凡善造攻城器械者皆征召从军。攻打高昌时,“飞石如雨,所向无敢当,因拔其城”。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唐军的抛石机可以“飞三百斤石於一里之外”“列车发石以击其城,所遇尽溃”。乾封三年(668年),李勣率军进攻高句丽,“列抛车,飞大石过三百步,所当辄溃。”

中国历史上厉害的冷兵器不但种类非常之多,涉及门类也非常广泛,其中可能相对为人们所忽视的是攻城器材和设施,以下,谈古论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1、云梯

最早的云梯由先秦著名工匠公输般(即鲁班)创制,在文献上首见于《墨子 公输第五十》:“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由于当时筑城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城墙的外部已经是一个陡峭笔直的状态,这时的云梯形制上已经包括两根并列的钩援和足踏的横樘,下部安装了车轮,人力抬起云梯靠近城墙,推动车轮仰搭到城墙顶端。到了魏晋时期,云梯已经通过依靠大型车辆靠近并搭附到城墙之上,同时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和相当大的承载量,十分不容易倾覆,可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大量士兵,是非常实用的攻城器械。

当然,云梯也具有缺点,主要是作为重型登城战具,其过于笨重,也要求比较苛刻的通行条件;因为重型(笨重),其目标显著,很容易受到矢石包括火箭的攻击造成损毁。


飞梯与云梯相比,是一种轻型登城战具,其优缺点与云梯正好相反:轻便,很方便通行抵达城下,但是稳定性差,士兵无法腾出手进行有效自卫,单体士兵通过数量有限,可能因后继乏人而使先登者被守城方歼灭。

2、湮和穴——土山和地道

湮和穴是先秦时候使用的名词,指的就是(堆垒)土山和(挖掘)地道。湮就是在紧靠城墙的地方堆积土山,在达到和城墙相等的高度时攻城士兵就可以顺着土山的斜坡登城;穴就是在城外通过地下掘进到城内或者城墙下,潜入城内或者破坏城墙。土山这种攻城方式简单有效,缺点是战术目的过于明显,并且工程量和耗时较大,守城一方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从容对付;地道相对土山要隐蔽得多,但是也需要将挖出的土方堆放在地面,某种意义上守城方也能发现意图,采取针对性的对策。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孝静帝武定四年,546),东魏权臣高欢率军攻打西魏大将韦孝宽驻守的玉璧(今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西南),先后采用土山和地道战术,均被韦孝宽挫败。

3、堑壕

堑壕是由守城设施转化而来的攻城设施,主要用于攻城方具有相对优势的兵力,时间上又不是特别急迫的条件下。

用堑壕将坚固的城池团团围住,会使得守城方突围或者待援的幻想完全破灭,在心理上也构成极大的打击,假以时日,即使金城汤池也必将不攻自破。

建安九年(204),曹操乘官渡之胜的余威攻打袁氏集团的根本重地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采取的就是堑壕之法,邺城守城方主帅审配一时不察,曹军就搞出了一条深二丈宽二丈(根据东汉晚年度量衡数据约为5米不到一点)的堑壕并以漳水(漳河)之水灌之,最终袁尚回军援救和审配试图突围均被曹军和堑壕所阻,最终城中人心崩溃出降,审配被斩,曹操以较小的人员伤亡代价攻克邺城,实现了统一北方的战略意图。

4、登城车等

《梁书 侯景传》记载:

梁太清二年(548)“十二月,(侯)景造诸攻具及飞楼、撞车、登城车、登堞车、阶道车、火车,并高数丈,一车至二十轮,陈于阙前。”

侯景攻打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的时候,还使用了木驴、尖顶木驴等攻城战具。

这一部分涉及的攻城冷兵器较多,谈古论金还是以后和大家再详细聊。

总之,这些和攻城有关的广义上的冷兵器,体现出古代军事领域的工程素养,可以说是很厉害了。


一,床弩,这个肯定能排上号,用绞车上铉,春秋时出现,汉朝时大规模应用,唐宋时达到顶点。小的床弩5到7人,大的要上百人,射程可达五六百米,一发入魂!绝对的大杀器!见过肯德基的骨肉相连没有,用来杀人就是这种效果,像糖葫芦一样可以一箭串几个。还可以用来攻城,射在城墙上可供步兵攀爬而上。

二,陌刀。唐朝时为了对付突厥骑兵的大杀器,长8到9尺,“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

陌刀由汉代斩马剑发展而来,刀刃长而锋利,战争中主要用来对付骑兵的冲击力,可以劈,砍,刺,削,“如墙而进,人马俱碎”,陌刀制造复杂,工序繁多,虽然威力强大,但不适应大规模装备,后逐渐失传。


三,苗刀。

苗刀长5尺,因刀刃似禾苗故名苗刀,可双手握持,兼有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杀敌时,刀随人转,势如破竹,杀伤力极大。苗刀一直是皇家御林军所使用,明代戚继光抗倭借鉴了日本武士刀的特点,将苗刀改进后再次发扬光大。

古代最具威力冷兵器,并非“吹毛断发”的利刃宝刀,或者是项羽的霸王枪与吕布方天画戟,更不是传说中李元霸的铁锤;而是在演义情节里从来不曾受过重视的铠甲与强弩。

“十八般武艺,以射为先。”

而铁铠坚甲能防飞箭,强弩硬弓能透重铠。这一攻一防,就是几千年来历代最具威力的冷兵器装备。

冷兵器时代的中国历代王朝,一般不禁民间弓刀枪矛剑等兵器,独禁铠甲与强弩。

铠甲与强弩,被历朝视为军国重器。

这两种装备,只许朝廷官军才可拥有,由官府组织统一制造、并储藏于武库。

凡官民未经允许私制、私藏铠甲强弩,一律以“谋逆”论处。

谋逆罪,那是轻者杀头,重则族诛的大罪。

那么先讲一讲,为何古代允许民间佩刀带弓,却要严禁官民私藏铠甲?

例如西汉名将周亚夫,扫灭七国之乱,官拜臣相,位极人臣。最后却以府中私藏铠甲而论罪下狱。由此可见,古代对铠甲管制之严。

那么,为何要管得这般严?

是因为普通人一旦披上了坚甲重铠,则胆气横生,再也不怕白刃相争。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只有官军才能有铠甲。

所谓民间的剑客,武林高手们,在官府甲士以铁铠长矛刀弓结阵,列队推进面前,实质统统弱的不堪一击,如同是渣。

铠甲上身,再不畏惧刀剑砍刺;二层重铠披上,甚至不畏强弓,长矛也捅不进。

所以古代战争中,铠甲就是士兵敢于在刀矛如林、箭矢乱飞的战场上,与敌军白刃格杀争锋的底气所在。

这样一来,如果允许民间铠甲遍地,那么朝廷官府武装的威力,岂不就要大打折扣了?

由此,铠甲必须严禁!

别信武侠小说吹嘘的精妙武艺。真实古代战场上,没有铠甲遮护的武林高手,在枪矛密集攒刺下,没几下就会被捅成血葫芦。

所以历代官府对民间武林高手从来是不屑一顾的,也不怕民间人人有刀枪。

但是,唯独坚决禁止民间拥有可防刀枪的铠甲,历代王朝皆是如此,决不允许官民私藏铠甲。

下面再讲,为何冷兵器时代也是允许民间可以有良弓的,却为何又偏偏要严禁官民私制私藏强弩。

良弓难制,百步穿杨的射术武艺更需十年之功,非一日可成;而能拉开可穿透铠甲的硬弓者,皆为百里挑一之士。

而这样的人,自幼苦练文武艺,为的就是卖与帝王家,一般都是进了朝廷,入了体制,鲜有甘愿流落江湖的。

但强弩不一样!强弩操作简单易学,也易瞄准。

能开一石以上硬弓者百里挑一,能用一石弓准确射击的更是千里挑一。

但只要是成年壮汉,皆能用腰背之力给二石以上强弩上弦。而妇孺手持上弦强弩,也能从容瞄准击发,并一发而透铠甲,轻松击毙百战大将。

这样一来,如果允许民间有强弩,官军的威慑力将荡然无存。

而官军没有了威慑力,朝廷法令就会形同虚设。

如此,岂不就要失去秩序,天下大乱了?

所以,强弩与铠甲并列,为官府管制兵器;也是为古代最具威力的冷兵器。

除此外,未经证实的据说,长度在六尺以上的长矛,也是严禁的。

这是为何?

无他,因为:“一寸长,一寸强。”长度,就是威慑力!

由此民间自备枪矛,必须比官军所用长予短一半。

任他武艺高强,想凭一杆六尺短矛在整队的十几杆丈二长矛刺击之下,十分武艺也最多只能发挥出二三分。

而电影中的“八斩刀”与“峨眉刺”以巧力短打破掉丈二霸王长枪的故事,在现实中的成功机率,只有百万分之一。

所以,如果官府禁止民间有长矛,也是符合逻辑的。

由此,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且威慑力的兵器就是:强弩硬弓,重甲长矛。

《荀子·议兵篇》说魏武卒选拔: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三属之甲便是重铠,十二石强弩,再加长戈长矛,以此结成军阵,便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无坚不摧之势。

(图片来自网络)

有网友问: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的冷兵器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具威力那就是骑射。从赵武王胡服骑射开始,我国汉朝,唐朝,乃至,明朝都拥有大量弓骑,而且是军队当中的绝对主力。

北方民族建立的辽朝,金朝,元朝和清朝更是以弓骑为核心主力,在战争当中导致上亿人死亡。其实,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骑射大国。出土的汉朝咸阳杨家湾兵俑方阵,可以看到在汉文帝时期,汉军20%都是弓骑。

晁错在《言兵事书》中记载“材官驺发,矢道同的,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由于马镫还没有发明出来,动辄出动十万,二十万出战的汉朝骑兵主要都是装备环首刀和弓箭的弓骑兵。

唐朝更是继承了北朝遗留下来的中亚-草原骑兵样式。包括精锐的具装重骑兵和使用弓箭为主的轻装弓骑。唐朝骑兵在盛唐时期,在辽阔的北方和西部荒原对突厥等对手,打出了一次又一次经典的骑兵闪击战。

弓骑的威力在于,可以在5-20米距离,快速射击,达到一个比较高的精确度。如果攻击远距离目标,还可以进行45度角密集射击。在很多情况下,无需进行血腥的白刃战,就可以靠快速精确射击优势击垮对手。

另外就是,无论长途奔袭,还是战场机动都比较有优势。可以自由选择战斗时间和场地。比如在对方行军的时候突然发动冲击。比如在萨尔浒战役,明军最精锐的刘廷部队就是在行军的时候,突然遭到八旗弓箭密集攒射,还没来得及摆开阵型,施展自己的火器硬弩长矛大刀,就已经全军覆没。

铠甲勇士飞影铠甲的扮演者

饰演:

吴昊泽,1987年3月24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05级表演系本科班。

2010年,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铠甲勇士刑天》,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

(徐霆飞)飞影铠甲主要召唤人

井东(阿瑞斯巡警)(铠甲勇士猎铠)

近藤孝宜(皮套演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有哪些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很多,我认为铁画是最具中国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

芜湖铁画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与创造。关于铁画的诞生,当前人们一致认为由清初安徽芜湖铁工汤鹏(字天池)创造所创。传说汤鹏和画家萧云从毗邻而居,艺术上受到熏陶,自己试验以铁片仿制书画,经剪、锻、焊漆等工艺程序制成的铁画,形成一门别出心裁的金属工艺,诗人赞之曰:“百炼化为绕指柔,直教六法归洪炉。”

但是,任何伟大的发明发现,都不是在真空试管里进行的,都有其厚重的社会文化背景。我国古代渊源流长的科学技术和工艺美术史表明,中国人的智慧就在于能够适应变化着的需要,自觉地适应一切对象,并把自身固有的标准运用运用到对象上去,有意识到进行创造活动。我国古代的青铜文化,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之一,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是冶铸与艺术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应当看到,青铜的锻造、焊接、雕镂诸技,特别是不同质的铜铁复体器的锻造技术,比锻造铁器难度大、技术水平高,铁画所需的技术水平如冶炼、锻造、焊接、镶嵌、雕镂、镀金等技术,在三千多年前,均已相继发明问世。如是,至隋唐时,创制铁画的综合条件已经完全具备,专家考证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名叫马待封的能工巧匠首创铁画,后来由于战乱失传了。

我在从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工作,因为国家提倡,全国各地也在整理中,目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很多,初步统计有约70多万个项目,其中包括已经申请成各级非遗项目的、正在申请的、适合申请的项目。

所有非遗项目中,国家级非遗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已先后分四次通过了一千多项项目的审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先后批准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5月20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

2008年6月14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

2011年6月10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

2014年7月16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

其中宜兴紫砂壶和唐卡等项目是第一批就通过了国家审核。

国家级目录中包括以下大类: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民间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

(附图是我的工作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复兴呈现出两种态势,一是前非遗时代的生产复兴,二是面向非遗实践的文化复兴。

截至2013年12月开始,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1.刺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分丝线刺绣和羽毛刺绣两种。就是用针将丝线或其他纤维、纱线以一定图案和色彩在绣料上穿刺,以绣迹构成花纹的装饰织物。它是用针和线把人的设计和制作添加在任何存在的织物上的一种艺术。

2.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3.宜兴紫砂陶

宜兴紫砂陶,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4.皮影

皮影戏(Shadow 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5.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6.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章。


就我们西藏来说,非物质文化工艺品西藏有许多的特产,西藏工艺品非常的精美,做工非常的精致,下面为您介绍西藏特色工艺品:

1,天珠

天珠是一种含玉质及玛瑙和晶体矿成份的沉积岩,有极强的磁波,有天然形成的规则图案,以眼球形为主,辅以三角形、四边形等,据称可辟邪。琢磨后的成品凸显眼珠状纹饰,是价格无法估量的佛教圣物——天珠。最早发现于西藏、尼泊尔等被当地人尊为“天降之石”,后来在外蒙也有所发现。

2,藏刀

藏刀,又称藏腰刀,它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藏刀的刀身是以钢材锻制而成,通过手工精心加工,刀刃锋利,刀面净光。藏刀从规格尺寸上大致可分为长刀、短刀和小刀三种。长刀最长的有一米多,短刀约四十厘米左右,小刀则仅有十几厘米长。藏刀的刀把多用以牛角,牛骨或木材制成,较高档的刀把用银丝、铜丝等缠绕,刀鞘则更为讲究,除较简单的只有木鞘或皮套外,多数是包黄铜、白铜,甚至包白银,并且上面刻有各种精美的飞禽走兽及花草等图案,有的还镶嵌各种宝石、镀金等,显得格外华丽和富有。(不容易带走,现在查得很严)

3,唐卡

唐卡即卷轴画。这种画通常绘在丝绢或布帛上,因多描绘宗教内容,加上易于携带,所以在藏区广为流行。唐卡是西藏地方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之一。唐卡表现题材广泛,除宗教外还包括大量的历史和民俗内容,所以唐卡又被称作是了解西藏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是用彩缎装裱的一种卷轴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

4,绿松石

绿松石以天蓝色的瓷松,犹如上釉的瓷器为最优。如有不规则的铁线,则其品质就较差了。白色绿松石的价值较之蓝、绿色的要低。在块体中有铁质“黑线”的称为“铁线绿松石”。西藏大街上卖的价格便宜的绿松石一般都是合成的,这类所谓的绿松石,一点天然绿松石成分都没有了,当然也没有天然的灵性了。如果购买绿松石是为了获取灵性能量,万万不可买这类合成的绿松石。所以购买绿松石还是得到正规店面买。

5.藏药

藏药是我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有上千种以上,其中包括冬虫夏草,贝母,三七,天麻,灵芝,红豆,鬼臼,八角连,软紫草,纤细雀梅藤,野百合等等。十二味金丸,二十五味珍珠丸。五味松石丸。七味铁屑丸,七味红花殊胜丸,九味牛黄丸,二十五味绿绒蒿丸等都是藏药

1.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紫砂陶制作技艺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

2.界首彩陶烧制技艺 界首彩陶烧制技艺,安徽省界首市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界首彩陶烧制技艺源于唐代,是淮北手...

3.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