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中毕业证能考护资(没有高中毕业证能考护资证吗)

访客02024-05-03 01:35:25

孩子以前成绩很优秀,现在沉迷游戏,有厌学情绪该怎么沟通

我曾经听过一个讲座,主题就是关于孩子沉迷网络的。专家讲的一个办法我感觉特别有用的,印象特别深。我也曾向好几位家介绍过,效果不错。

没有高中毕业证能考护资(没有高中毕业证能考护资证吗)

专家告诉我们她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她的孩子也曾沉迷网络游戏,好话歹话说尽了都没用。她越禁止,孩子逆反心理越强。最后,甚至母子反目,孩子根本不和他说话。

绝望的她甚至想过自杀。最后走投无路的她决定陪孩子一起玩。看看这款游戏魅力到底在哪里。尽然让孩子迷的神魂颠倒,连母亲也不认了。

于是,她向单位请了一个月的假。她也学习了孩子爱玩的游戏。告诉孩子:“既然你喜欢,妈妈陪你。一个月为限。除了吃饭,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打游戏。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能睡。”

孩子一听,半信半疑,还有这等好事?她郑重的向孩子承诺,绝对是真的。

于是,孩子愉快的开始了打游戏。一天、两天,孩子玩的开心极了,终于可以无拘无束的玩游戏了。

但是,第三天、第四天,一切开始变了……

孩子央求妈妈,能不能让他睡一会再玩?专家妈妈告诉他,是男子汉说话就要算话。不能睡。孩子刚一打瞌睡,她就叫醒孩子,逼他继续玩游戏。

第五天,一切彻底变了……

孩子哭着求她,让我睡会儿吧,我再也不玩游戏了。看着游戏就吐了。

从此以后,他的儿子再也不碰电脑游戏了。说看见游戏就要吐。

有时候我们转变一个策略,一切也许不一样。好多时候越禁止,孩子越想玩,不如换个方式,利用他的逆反心理,逼他去玩,不停的去逼。直到他丧失对游戏的所有兴趣。

孩子以前学习成绩挺优秀,说明他在认真学习的情况下可以超越其他同学,而且成绩并列前茅,是可塑造之才。

孩子现在的状态就像一个成长的树苗,不能过于求救,需要慢慢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会长出一些无用的枝条,需要正确的修剪,方可成为栋梁之才。

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挫折,走弯路,家长要正确的引导,能及时发现孩子的曲折点,帮助改进即可。

对孩子玩游戏家长不以大惊小怪,因为现在有好多小孩都会玩游戏,这也不习以为常,成年人也会玩游戏,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外界有很多吸引,比如电视剧、某些有趣的短视频、它们都会吸引孩子,小孩子没有毅力,很容易就上瘾,但是把游戏放在学习前列不是好现象,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当你发现孩子的不良嗜好,就需要监督,监督孩子学习,给孩子安排一个合理的学习表,完成学习后可以适当的玩一会游戏,每天学习时间要大于玩游戏,适当的放松一下。

没收掉玩游戏的手机、电脑、等设备,多给孩子讲一些玩游戏的弊端,不能直接掐掉,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或者给孩子定一个目标,多鼓励孩子,完成目标给孩子一个承诺,比如说考试全班第几可以玩多久游戏。孩子还小正是接受教育的时候,不要打孩子,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避免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玩游戏最好是在家长的陪同下,这样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在做快乐的事最能建立友好的关系,游戏不是不可以玩,成年人工作累的时候也可以玩放松一下心情,但是不能过于沉迷游戏,耽误了学习和工作。

想想看,我们成年人是不是也有拿着手机放不下的时候?有的人在刷抖音、快手,有的人看小说,有的人玩游戏,为什会陶醉?为什么难以自拔?就是因为没有发现别的事情可做。孩子也是一样,为什么疯狂的迷恋手机、迷恋游戏?因为跟家长缺少互动,既然我们知道缺少了什么那我们可以补上。

我们建议您可以尝试做以下几种事情来调整孩子的专注点:

1、让孩子多参与家庭生活,三餐帮厨、洗碗、打扫房间卫生、整理个人衣物……家里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多让孩子去做,多参与,这样孩子更能知道什么是家庭责任;

2、定期陪孩子走到户外,现在不管在哪个城市都有广场、公园、景区,不妨半个月带孩子走走,一是增进亲子交流,二是家长趁这个机会也放松放松心情,不能把心思老放在赚钱养家上,适当放松一下,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父母多聆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把想表达的说完,说透。我们遇到过很多的父母,孩子这边刚想说什么,那边父母直接就是打压式的回答:“你就是个孩子你懂什么?”,“就你考的那点分,还玩什么玩?”……孩子完全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就彻底不想说了,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孩子沉不沉迷网络游戏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叛逆、逆反等等,家长碰不得说不得管不得。

最后,送您一句话: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会经营家庭,搞好家庭教育才是每个父母终身的事业!

题主您好,看着孩子沉迷游戏,出现厌学情绪的情况,我很理解家长“想管,但是没有办法管,不管又怕事情严重化”的无奈。

作为老师,我在此给您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首先,查找根源。作为家长要分析孩子沉迷游戏、厌学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内部原因造成还是家庭或者社会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找到孩子玩游戏的心理动机,做到对症下药。

其次,耐心教导,步步为营。作为家长,发现孩子玩游戏不要一上来就劈头盖脸的就一顿痛骂、批评。而是悉心引导教育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呵护。

最后,“狸猫换太子”。找准时机,适当的引导孩子,让孩子在其他方面花时间,从而取代游戏所占用的时间。

希望这三条建议能为您分忧,具体下文详述:

建议一:查找根源。通过观察孩子的学习态度来分析孩子沉迷游戏的主要原因。

态度一:学习第一位,每天都是写完作业才玩的游戏,游戏是学习之外的第一。显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不可直接批评教育孩子,那样可能会适得其反。而是应该对孩子学习之外的课余时间安排进行干扰,干扰的方式可适当考虑以下这几种方法:

方法一:假期带孩子旅行或者参加各种有意思的课外活动;

方法二:课外陪同孩子做一些体育运动;

方法三:可以根据周边条件来报名课外兴趣班,舞蹈、书法、绘画、音乐等等。

态度二:偷偷玩游戏,控制不住自己。偷偷玩游戏,就说明他内心深处父母对他还是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一方面控制不知自己玩游戏,另一方面又害怕被父母发现自己在玩游戏被批评教育。由此看来,孩子内心具备是非观念,只是心存侥幸,完全可以通过做思想工作纠正过来。

建议二:悉心教导,步步为营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然而现实总是很残酷,时不时的给添油加醋,让人心焦让人烦。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知道,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最好的人生,真正的人生不仅有璀璨火花还会有一道道闪电。当遇到火花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孩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当遇到闪电的时候,我们应当耐心的给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直接批评教育。

建议三:狸猫换太子

当我们引导孩子利用课外时间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做到“狸猫换太子”了。此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在领域内发展,不要再次遁入“游戏的深渊”。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厌学:让孩子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

对待厌学的孩子,家长一定要仔细了解他之所以厌学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改变孩子厌学情绪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孩子身上的亮点来引导他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案例:

“小A,你获奖了。”同桌跑来找小A的时候,他正在教室的角落里呼呼大睡。“明天开颁奖大会了,小A明天就要上台领奖了啊。”同学们纷纷跑进了教室。

小A迷迷糊糊地看着闹哄哄的大家,“真的,你参赛的画得了全校第二名呢。”小A站起来,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身边的同学们。

“对,小A给我们班级争光了,让我们为他鼓掌。”班主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在同学们的身后,班主任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我真的获奖了?”从来都是看别人领奖的小A因为是第一次获奖,发愣地笑起来,但是表情充满了喜悦和渴望,怎么看都不像是班里的差等生。

小A是一个内向、忧郁、做什么事都漫不经心的学生。

上课无精打采,课内作业完不成,留他补课,他常趁机逃跑。由于小A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他成了一个厌学的孩子。小A的父母都是工人,工资收入只能维持一家人的日常消费。小A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只能勉强及格。父母没时间,也没能力辅导他,父亲性格急躁,如果小A稍有失误或成绩不够理想,父亲就会指责他“这也不行,那也不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基础差,小A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上课时,小A经常趴在课桌上睡觉。老师监督他学习的时候,小A就请假上厕所,出去大约半个小时,下课也不见人影。不带练习本、不带笔是小A习以为常的借口,经常不写家庭作业,偶尔交作业,也写得很乱,根本看不懂写的是什么。

国庆节快到了,学校组织了一次画画比赛,因为老师家访的时候知道小A喜欢画画,就推荐小A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

获奖以后,老师找小A谈话,并且开展了班级画画比赛,并让小A负责班级黑板报的插图绘画工作。以前,由于小A学习成绩不好,同学都瞧不起他,他很孤独。但自从开展了这些活动后,小A与许多同学交上了朋友,做事用心多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最主要的是很少迟到、睡觉,也不偷偷逃课了。

看到了小A的变化,老师趁热打铁,鼓励小A给自己和同学们画肖像画,而让同学们帮助小强提高学习成绩。由于小A在学习方面的基础太差,写作业的速度比较慢,每天完成作业的时间很长,为了让小A消除失落情绪,老师每天单独给他留作业,作业留得少,内容也简单些。

因为作业简单、数量少,小A完成得又快又好,遇到不懂的问题或做错的题目,学习值日生还能及时进行讲解纠错。从此,小A每天都能完成家庭作业,偶尔还会得满分。小A就是这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鼓励下,逐渐改掉了厌学的坏毛病。

分析:

小A因为学习吃力,和同学们疏远,导致不喜欢学习,最后达到厌学的地步。老师却发现了小A身上的闪光点,利用小A的优势,使得他不再厌学,且提高了学习成绩。孩子厌学的表现大同小异,而厌学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厌学主要是因为家长的不当教育和无意的行为所致。现在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形成了这样的惯例:全家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妈妈每天唠叨学习,爸爸板着脸训孩子,“学习去”“不许看电视”“考试考多少分”“排名多少”……这些话时常挂在厌学孩子家长的嘴边。由小A的事例可见,孩子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无药可救,找到落后的根源,对症下药才是关键。所以,孩子厌学需要家长找到其症结所在,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

关注灵通,和懂你的人倾诉。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1.说教没有用。居高临下讲道理只会让孩子讨厌,关上和你交流的大门。

2.榜样作用极大,但绝不是拿邻居家的孩子来说事,那可不是孩子心中的榜样。要在孩子认可和你认可的人中取个交集,这样的榜样你们才能聊到一起。

3.诚恳地沟通,入情入理地谈话不会招人烦,切记,越短越好。开头要尊重,结尾要自然而然给出期望和信任。

4.要花时间了解孩子,别以揣测代替了解。他的同学、老师、每天的喜怒哀乐,秘诀,别往学习上扯,一触到学习,要主动说咱不聊学习,聊点别的。

5.和孩子聊较重要问题前要备课、备情绪、备东西。

先说这几点吧,您若让孩子觉得您变了,那就有希望。

中专护资证和大专护资是一样的吗

中专护资证和大专护资证是不一样的。
1.中专护理专业课程相对于大专护理专业课程来说更加基础,涵盖的知识范围也更为有限,所以获得证书的难度也更小一些。
2.而大专护理专业课程则更加专业,涉及到各种方面的医学知识,难度也更高,所以获得大专护理资格证书的价值和认可度更高。

不完全一样。
1. 中专护资证和大专护资都属于护理类的证书,所以两者在某些技能和理论方面是相同的,例如基础医疗护理技能、病案管理、医学伦理等方面。
2. 但是在学历和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同。
中专护理证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学历, 只有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生才能参加考试,而大专护理证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必须具备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取得一定成绩方可录取,因此综合能力相较于中专护理证有更高的要求。
3. 此外,就就就业和晋升而言,大专护理证书的含金量相对更高,对于求职和职业发展会更有优势。

不完全一样。中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可以取得护士资格证,也叫执业护士证、护理师执业证书,属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在全国通用。而大专护理专业毕业生取得的则是高级护士资格证,或者叫执业高级护士证书,拥有更高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但是两者都可以从事医疗护理工作。

差不多

中专和大专护士资格证没有区别。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护士执业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须的护理专业知识与工作能力的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实行国家统一考试制度,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合格标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作

中专和大专护士资格证没有区别。

回答如下:中专护资证和大专护资不是一样的。中专护资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护理资格证书,而大专护资则是指大专学历护理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护理资格证书。两者的学历层次不同,对应的职业发展路径也不同。

一样。护资证是护理资格的证书,无论是中专文凭,还是大专文凭,实行的是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合格就获得护资证。

这个证书,虽与文凭关联不大,但其能力还是靠习得而来,没有一定文凭,专业知识与技能,想获得护资证还是不容易的。

省外的护资考生去哪盖报名的章

对于省外的护资考生,盖报名章有两种情况:
如果是有单位的报考者,护理人员若是在医院、诊所等工作者,或者是其他单位工作者,需要盖所在单位的章以示单位同意报名者报名参加护士资格的考试。
如果是没有单位的报考者,可以到当地的人才交流市场寄存档案,然后让人才交流市场帮助盖章。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可以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或者机构获取准确信息。

医学是不是超难学

医学首先需要良好的记忆。因为医学课程中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运动解剖等,全身静脉,动脉,神经的解剖走行等都是需要记忆的,没有多少可以推理的。神经解剖中光大脑的结构,就是厚厚的一本书。大脑的每一横断面,矢断面还有冠状面等有哪些核团,哪些神经,运动,感觉,交感,副交感神经的走行,相互关系,反射路径等都需要无条件记忆。另外医学中还有生物化学,病理生理等,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关系,加之内分泌,免疫等。临床症状分析等,及心理社会层面,人文等,要当个好医生是不容易的。

"德不近佛者不能为医,才不近仙者不能为医"

这句话说明学医要德智双全。

医学课门多,外科学,内科学,诊断学,解剖学,眼科,妇科,等等,能叫上名的二级学科都有门课,都得考试。我当年读的七年制英文班,多数考试课都用英语考,想想,解剖,生理,生化那些无聊冗长的专业词汇,背住,还得会写,还有问答题,现在想想还头痛。

学医过程有几大必须越过的考试,毕业考,职业医师考试,规培结束考试,这些考试都是分技能和笔试,而且是包括所学的全部医学课程。虽然我是神经科研究生,但是执业医考试内外妇儿全考。

如果你以上考试都顺利通过,恭喜你你是个医生了,有证的。但是不代表你会看病。

进入临床后你会发现上学时学的和现在最新的治疗方法差距在五到十年,而且疾病诊治也不是一成不变,还得从头学起。内科医生还好些,记住,运用就行,外科医生不但要记住,还得动手,需要灵敏度,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拿手术刀,实时上的确有人半途而废,放弃了。

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逐渐会看一些疾病,如果不继续学习,还是成不了大医生。别的科室不知道,仅就神经内科而言,不容易出大医生,所谓大医生就是那种俗称打通任督二脉的大牛,把各种疾病融汇贯通,这样的人少之又少,需要刻苦学习体会至少十年,还得看资质,愚钝的还不行。

以上步骤都达到,你就成为一名受人尊重的医生了。

至于难不难,自己体会。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