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2021年身份证可以在不同的区县办理吗

访客42024-03-18 03:57:34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

“安史之乱”的主角安禄山死后,是谁领导叛军坚持了八年?

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2021年身份证可以在不同的区县办理吗

战争不是儿戏,不是想要停止,说停就停下来的。

安禄山和史思明可以说是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也是以他们两个为主,才造成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造反的资本,其实都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给他的,这也是出于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毫无根友的信任,也是毫无防范。

安禄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辜负李隆基的信任,选择了起兵造反。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当了一年的皇帝,就被自己的儿子杀害了。

自从安禄山起兵造反以后,这个所谓的“大燕皇帝”一直流传,是叛军的领袖。

756年,安禄山僭越称帝,国号大燕;

757年,安庆绪杀父安禄山,自立为帝;

758年,史思明杀安庆绪,称“大燕皇帝”;

761年,史朝义杀父史思明,即位称帝。

这样的一个所谓的“大燕皇帝”,就这样随着阴谋与背叛兜兜转转,最终在史朝义身上,兵败自尽。

安禄山确实是死了,但是由安禄山挑起来的“安史之乱”,却没有结束。天下间数不尽的野心家,也在这一刻,揭竿而起,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野心。

再加上,唐朝内部唐肃宗、唐代宗,都不是特别贤明的皇帝,不能给予将领充分的信任。而朝廷军队内部分裂也比较严重,仅仅只是几个藩镇的军队拼凑起来的,也不是一条心。所以,“安史之乱”绵延日久。

“安史之乱”结束了,但是,带给百姓的是深痛的苦难。而唐朝也由盛转衰,陷入藩镇割据之中,再也不复之前的辉煌。

我是春秋百晓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安史之乱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一月,安禄山被安庆绪、严庄、李猪儿三人合谋杀死,安庆绪自立为帝。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史朝义走投无路之下,自杀而亡,为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在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被杀后,战乱没有被迅速扑灭,又延续六年多,原因就是大唐混乱的朝政及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一次次延误战机,使叛军一次次得到死灰复燃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至德二年,安庆绪兵败洛阳

安庆绪从弑父登基以来连连失利,先是丢了长安,接着又丢了东都洛阳。连失两都,叛军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在唐军的高压势态下,安禄山的死党严庄投降,尹子奇被杀,河内、开封收复。接着大将张镐又收复了河南郡和河东郡。

整个河南地区,半数光复,并对身在邺城的安庆绪形成合围之势。此时,如果唐军集中力量,围剿安庆绪,收复整个河南,乃至河北地区都不是不可能。但,唐军竟然偃旗息鼓了,原来,满朝上下都在忙着一件事:迎太上皇归长安!

唐肃宗李亨不经唐玄宗同意,灵武擅自登基称帝,硬把唐玄宗升级为太上皇。估计心里多少有点发虚,所以李亨要在父亲复归长安这件事上大做文章,以向天下表示,他的皇位得来是正当的。所以,满朝上下,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如何奉迎太上皇这件大事上了,安庆绪的事不紧急,丢在一边没人管!

就这样,如丧家犬的安庆绪获得了喘息之机,他汇合上党、颍川、南阳各部,几个月内,又筹集了6万多部众,度过了危险期。

第二次机会:消灭史思明不力,史思明复叛

本来史思明与安庆绪反目,率8万大军投降大唐,唐肃宗应该妥善安置,并好好利用这一支军队。可惜唐肃宗忌惮史思明手上的军队,想在史思明内部搞策反,杀了史思明,结果行事不密,计划失败,导致史思明重新与安庆绪联手。

史思明这次复叛,本该是可以避免的,完全是唐肃宗策略不当,既不能安抚史思明,又不能让史思明为我所用,采取行动还计划不周。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史思明的复叛,让势穷力孤的安庆绪实力大增。

第三次机会: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邺城之战失利

邺城之战,安庆绪和史思明总兵力不到二十万,唐军以七位节度使兵力,总计六十万,围困邺城。1:3的兵力配比,唐军处于绝对优势,结果却失败了。

原因就是唐肃宗不信任前线指挥官,六十万大军究竟没有统帅,七位节度使各自指挥,各自为战。这还不算,还派了宦官鱼朝恩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

鱼朝恩这个处置使权力很大,相当于总协调人。可惜鱼朝恩伺候皇帝行,打仗不在行,听不进去郭子仪的建议,胡乱指挥,导致大败。

战事失败后,郭子仪被鱼朝恩当做替死鬼,解除兵权,回家养老。史思明乘机得以喘息,他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来安史之乱应该可以早早平定,唐肃宗无能的指挥和朝政的混乱,导致军事上丧事战机,让战乱又多持续了几年。

安禄山虽然起兵造反后一年多就死了,但大唐朝廷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歼灭叛军,平定叛乱。安禄山死后先后三个叛军首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期间,叛军主力尚存,虽然凝聚力越来越差,但一直到安史之乱结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也是半拉子工程,是靠认可叛军残余势力实际割据地方结束的。叛军残余势力形成的河北三镇,之后一百多年一直是大唐朝廷最头疼的问题。

天宝十四(755年)年十一月初九,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起兵造反。跟随安禄山起兵的边军编制兵力有范阳镇(兵力91400人)、平卢镇(兵力37500人)、河东镇大同军(9100人)等部,多达138000人,是全部大唐边军的三分之一左右。安禄山还驱使了同罗、契丹、奚等胡人部族共同叛乱。安禄山叛乱时的实力,在中国历史上的体制内造反中,堪称空前绝后了。

安禄山虽然兼任河东节度使,但大部分河东镇兵力没有跟随安禄山造反。安禄山起兵前派人劫持杀害了在太原的北京副留守杨光翙,让河东镇暂时陷入混乱。安禄山横扫河南河北时,各路边军都没来得及回援,内地没啥有战斗力军队,安禄山很快一路占领洛阳、直逼潼关。边军陆续回援,战线在潼关一带稳定下来。

(安禄山)

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以河西军陇右军边军为主力的哥舒翰部20万人出关作战,遭遇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唐军最大的一只重兵集团河西陇右军基本覆灭。

潼关惨败后,叛军进入关中,唐玄宗逃往四川。唐玄宗逃亡途中,发生了马嵬坡之变,杨国忠杨贵妃被杀。马嵬坡之变后,太子李亨前往朔方军大本营灵武,唐玄宗继续前往四川。李亨到达灵武后自行继位,成为皇帝,史称唐肃宗。

安禄山晚年是个大胖子,身体其实很差,应该有严重糖尿病之类症状。安禄山起兵后,很快就病重不能正常理事,喜怒无常,宛如疯子。至德二年(757)正月,安禄山儿子安庆绪、谋士严庄等人合谋杀掉了安禄山,安庆绪成为新的首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开始到被杀,不到13个月,事后看造反对他自己其实毫无意义。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叛军内部开始四分五裂。

至德二年(757)九月和十月,发动反攻的唐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安庆绪逃往邺城。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军九家节度使在围困邺城的安庆绪数月后久攻不下,原本已经降唐的史思明重新背叛唐朝,起兵从范阳南下救援邺城。唐军与史思明交战中惨败,诸军皆溃,这是哥舒翰惨败后唐军又一次战略决战失败。

史思明进入邺城后杀安庆绪,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再度占领东都洛阳,唐朝形势又重新回到安禄山起兵初期危在旦夕的时代。唐军此时的主要军事将领李光弼(郭子仪邺城惨败后失去兵权在长安为官)还算得力,局面还能维持。

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李光弼在洛阳附近的邙山与史思明大战,因为唐军内部李光弼与仆固怀恩等人的矛盾,唐军大败。史思明乘胜直逼潼关,看起来很有机会再次占领关中。

上元二年(761年)三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杀史思明成为新的叛军首领,叛军内讧自然不再威胁关中。史朝义的号召力更差,叛军内部实质已经四分五裂。

广德元年(763年),叛军首领史朝义被唐军斩杀,安史之乱表面上平定。但安史叛军残余势力并没有真正被剿灭,唐军也无力彻底消灭叛军。叛军余部向唐军投降,但实际继续割据一方,形成四个河北藩镇。其中的三个藩镇被称为河北三镇,一直是唐朝后期的心腹大患。

安史之乱前后经历了整整七年两个月的时间,但是让人觉得搞笑的是,安禄山带人打了一年多的乱就一命呜呼。

为什么乱党能捣那么长时间的乱呢?其实,朝廷本来是有很多机会一举端了他们这些乱党的,我们都知道在战场上的机会可谓是稍纵即逝的,不会多停留在你面前一秒钟。朝廷一次又一次错过这样的机会,反而是和打持久战,想要把他们这些人拖死,每一次基本上都是表面上平息了叛乱,但是还没有起到根治的作用,叛乱得不到彻底的平定,只有接着打下去的。

当年安禄山是忍不住皇帝对他的不信任才突然起来造反的,但这个时候的安禄山今非昔比,手上的人马无语有十五万之多,虽然在这么多人中,不能说任何一个都愿意听安禄山的话,但是很大一部分还是誓死追随安禄山的。除了这些人之外,安禄山还自己招募了不少人,所以他才对别人说他手中一共有二十万人,这么多人一起向着南方打来了,刚开始皇帝还在梦中,不信安禄山已经反叛了,结果看了这么多人已经行进了一段距离后皇帝才真正从梦中醒了过来。

没过多久洛阳就落到了安禄山的手里,而且在潼关堵截安禄山的另外二十万人也是被安禄山轻轻松松的打败了。

马嵬坡兵变,促成了大唐的转点。在兵变之前,太子已经和皇帝就不在同一条战线上了,皇帝忙着赶紧逃跑,而太子忙着赶紧收复失地。

后来,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弄死了,这对那些对收复失地有着信心的人又增添了特别大的鼓舞,随后,在太子的带领下,集合最大能力,对安禄山的傻儿子进行了猛攻,安庆绪本来就没什么能力,那么强悍的进攻他的人根本就挡不住,这样一来,朝廷军队就把北方的很多失地都给收复了。

不久后史思明重新反叛,朝廷军队又开始起兵镇压,但是朝廷中又出现了矛盾,这时的皇帝对平叛不想原来那样紧张了,反而放松了很多,他排出20万人去攻打叛军,但是没有设置主帅,让这20万人像一盘散沙一样,开始还比较顺利,但是时间长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组织是不能有多大作为的。

后来史思明直接把安庆绪弄死了,史思明的能力让朝廷特别头疼,这个时候宦官掺和进来了,但把主帅陷害了,也使得皇帝和副帅产生不信任,这就让朝廷军队越打越没劲,平叛之路越来越艰难了。后来,史思明儿子把史思明弄死了,朝廷皇帝也换了,话说唐代宗还真争气,一上任就把史朝义给打败了,还逼着史朝义自杀了,这样经历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下来,大量叛乱军都向朝廷投降了,可以说这次镇压真的太不容易了,简直让大唐的国力倒退了几十年。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就不是安禄山一个人领导叛军。“安史之乱”自755年12月16日至762年2月17日,历时7年2个月1天。之所以大这麽久,叛军先后出现了四位领导人物,分别是安禄山、安庆绪(安禄山次子)、史思明(安禄山部将)、史朝义,唐王朝内部也是互相掣肘,期间断断续续才打了这麽久。(安禄山剧照)

唐玄宗、杨国忠和安禄山叛乱

安禄山在唐玄宗时期是唐朝东北方向的三个节度使,拥有精兵15万。河北这样一地区由于“五胡乱华”的动乱,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聚集区,民族矛盾比较集中。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假借讨伐杨国忠的名义起兵叛乱,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攻克了洛阳。唐朝名将哥舒翰和安禄山的部队对峙在潼关,哥舒翰坚守待变,叛军也攻克不了潼关,唐玄宗和杨国忠却执意哥舒翰出战,结果导致唐军大败,长安城也没有积极布防,随即丢失了都城长安。

潼关之败,丢失长安非将领不能战,兵不够强,而是唐玄宗、杨国忠的错误指挥造成的

安禄山之死和安庆绪

安禄山在打下长安后,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特别的肥胖,有眼睛疾病,脚部也有溃疡,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对和自己一起领兵儿子安庆绪也不例外,身边的侍卫也饱受其苦。安禄山有一个宠妃段氏,生了一个小儿子安庆恩,特别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安禄山的帝位,安禄山也有意费除掉自己的儿子安庆绪。

安庆绪知道后,担心自己的帝位和性命,于757年正月初五,安庆绪和安禄山的侍卫谋杀了安禄山,安庆绪自己称帝。(郭子仪剧照)

安庆绪没有安禄山的威望,众多的叛军将领们抢夺了大量的财物和美女后无心恋战。这时唐肃宗李亨没打招呼给唐玄宗就自己称帝了,唐军在郭子仪、李光弼等率领下,纷纷击溃安庆绪的叛军,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安庆绪的部队溃散,大部依附了史思明,而安庆绪只带了1300人逃到邺城(河北邯郸临潼)。

邺城之战和唐肃宗的策略

757年陕郡之战,唐军大败安庆绪,安庆绪只带领1300人逃到邺城。按道理,应该快速进军消灭安庆绪,可是邺城之战在一年后才开战,这是为什么呐?

这时唐肃宗在迎接太上皇李隆基回归长安,忙着权利分配,如何控制唐玄宗这个爹。控制好了 内部权利。唐肃宗又担心了另一件事情,假如叛军被打败了,打败叛军的将领们要是成为第二个安禄山怎么办?唐肃宗特别宠信了一批宦官,如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等,让太监鱼朝恩监军。(史思明剧照)

安庆绪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收拢溃败的军队,迅速壮大起来。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路人马,围攻邺城,奇葩的是这么多的唐朝军队居然没有统帅,粮食后勤也供应不足。尽管这样,唐军仍然击溃了安庆绪的主力部队,安庆绪龟缩在邺城等待史思明的救援,并许诺让位给史思明。号称60万的唐军与史思明5万精锐部队激战,此时突然刮起了大风,天昏地暗,唐军溃败,九路唐军各自回归各自的驻地,史思明乘势夺去了洛阳。

这次唐军的溃败主要原因是唐肃宗对将领们的不信任,宠信太监造成的。不过这一战后,史思明诱杀了安庆绪和他的主要将领,自己成了老大。

史思明之死和叛军的覆灭

758年史思明为了麻痹唐朝政府,假意归降,暗地里却在收拢溃散的安庆绪部队,积攒力量。唐朝对史思明也是不放心,暗地里也在积极谋划消灭史思明部队。史思明觉察到了唐军的计划后,与安庆绪相互为援,邺城之战后,诱杀安庆绪以及他的主要将领,自己回到范阳,自称“大燕皇帝”。(仆固怀恩)

761年3月,史思明又犯了和安禄山一样的毛病,自己也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干死了,史朝义自己称帝。不过史朝义的威望也不如史思明,军队的战斗力大大下降了。

762年,唐肃宗因为太监李辅国、程元振处理了张皇后,自己也被吓死了。唐代宗即位,启用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统帅,联合回鹘军队,合击叛军于洛阳,打败了史朝义的固有部队和主要援军,史朝义败。史朝义的残部被原来叛军的其他将领所不容,最后自缢在范阳城外的树林中。

这次,唐代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议,大赦投降的叛军,叛军投降的主要将领被封为节度使。

唐廷任命降臣田承嗣为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节度使,李怀仙为卢龙(今河北北部)节度使,李宝臣为成德(今河北中部)节度使,薛嵩为相卫节度使。

从此开始了宦官专权和范镇割据的时代,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2021年身份证可以在不同的区县办理吗

身份证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办理。

申领居民身份证

1、申领人本人携带:户口簿、本人的学生证、毕业证、结婚证、驾驶证(其中之一)或贴有本人近期照片的其它证件或证明,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照相点免费采集数码相片。

2、在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窗口填写《人口信息核对表》,核对人口信息。

3、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4、人口信息有误、需要更正:非审批项目凭提供的相关材料直接更正。审批项目(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凭提供的相关材料申请变更,按规定审批后予以更正;审批期间暂缓办理身份证。

5、人口信息正确无误,受理窗口受理后直接打印《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

6、申领人在《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上签字确认,交纳证件工本费,领取《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和收费收据。

7、30个工作日后本人携带《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到指定地点领取证件。

82年的历史文化名城,你去过几座

毕业于1983年,作为郑州大学外语系英美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秀生,我有幸被分配到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彼时中国旅游已经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舞动起来了,所以,不等我在外事办公室接待处坐下来,我已被中国国际旅行社郑州分社的领导抢到了欧美科,自此走上潇洒旅游人生路。

因此,在接待中外友好协会代表团和欧美旅游团的过程中,我几乎走遍祖国大地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国务院1982年公布了24处历史文化名城,我多次到访过其中的16处。遗憾的是从事旅游三十多年,我竟然从未到访过承德、大同、扬州、绍兴、泉州、景德镇和遵义!我曾经的科长,陪同过近欧美百次旅游团却从来没有去过苏州!!!

大家应该记得克林顿总统来中国访问时,也只是参观了北京、西安、桂林和上海。 你们不知道的是,中国旅游四十多年来着力推广的旅游线路一直是经典北京、西安、桂林、上海,丝绸之路,长江三峡。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有太多太多极具风情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鲜为人知或养在深山人未识。完全依靠政府力量不足以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

让我们普通中国人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响应习主席“讲好中国故事”的指示精神,从我们熟悉的家乡和朋友开始,讲述美好的中国旅游故事吧[微笑]

这是个好问题。1982年国家公布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4个,我到过13个,任务过半,有点小骄傲,但距离远地方去过少,以后退休了一定要去,“诗和远方”的故事,还要继续抒写自己的传奇。

先说本省,南京、扬州、苏州三家,省会城市南京开会、学习培训必到,游览观光机会多多,夜游十里秦淮河,欣赏乌衣巷。扬州瘦西湖五亭桥上看风景。扬州灌汤包天下一绝。苏州江南四大名园留身影,周庄、同里古镇逍遥游。

再说近邻,圣人故里曲阜,孔府孔庙孔林名气大,孔府家酒也不差。开封“清明上河园”再现汴梁繁华,包公祠前回味传奇。洛阳城欣赏牡丹花,白马寺看佛教传入中国历史。忆杭州,最美之处是西湖,晴湖、雨湖皆见过,唯独未见雪湖风姿。绍兴,名人鲁迅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茴香豆一定要吃的,要带的。江西景德镇,一进城连路灯柱都是瓷器做的,别具一格。

我爱北京天安门,首都一定要来的,开会曾住过中央电视台对面的京西宾馆,有点吹牛的资本了。延安革命圣地,红色旅游,革命传统教育必达之地。西安盛唐首都,兵马俑、华清池、法门寺、华山个个在中华大地上熠熠闪耀。

“桂林山水甲天下”,曾到过三次,漓江到阳朔,一路欢歌一路激动,夜游西街目瞪口呆,偏僻之地竟有“洋人街”,桂林三花酒喝了不少,正宗过桥米线也吃过了。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24个城市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是,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保护和延续古城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继承和发扬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此后,又公布了2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增补名单,共计110座城市。

截止目前,我去过其中十二座城市,毎个城市各具特色,评入这个名单实至名归。篇幅关系,今天我只介绍一下北京、承德、洛阳、成都。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7处)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北京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其中国家级5A景区有七处。除了这些有名的景点,北京的胡同、名人故居、特色书店彼彼皆是,周边的跑山路线也很多。来北京旅游不怕没有地方去,只怕时间不够用。

承德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国家甲类开放城市,中国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中国摄影之乡、中国剪纸之乡。承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最著名的景点非避暑山庄莫属。木兰围场、塞罕坝、金山岭长城都是非常优质的旅游区。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都是必打卡的地方。洛阳牡丹甲天下,每年牡丹文化节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成都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先后有7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等众多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宽窄巷子、周边古镇也是热点旅游目的地。在成都旅游,除了欣赏美景,更能品尝各种美食,品种繁多的小吃会让你停都停不下来!


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82年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4座: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截止目前为止我去过二十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我介绍单车骑运河(京杭)沿途经过省、市(水系、湖区)。

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大家熟知且公认应该加以保护的历史城市。

城市,即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反映人与自然互动的文化景观,我国历史悠久,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的区域中心,是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着大量的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的重要体现,比如:2012年我单车骑游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河,了解、重温自公元前486年至今2500年中华历史与传奇。

我们路经:杭州、桐乡、嘉兴、嘉善、吴江、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坐汽船)到扬州、高邮、宝应、淮安、泗阳、宿迁、枣庄、徐州、沛县、济宁、曲阜(坐车去)、梁山、台前、阳谷、聊城、冠县、临清、夏津、武城、德州、吴桥、东光、泊头、沧县、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北京。

我们途经五省两个直辖市,五个主要省份(浙江、江苏、山东、河南、河北)。两个直辖市(北京、天津)。经过:杭州市、嘉兴市、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徐州市、枣庄市、济宁市、聊城市、临清市、德州市、沧州市、天津市。

我们过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我们见四大湖区(微山湖、骆马湖、高邮湖、太湖)。

因篇幅关系,今天就写到这里,往后篇章会详细介绍37天骑京杭大运河,请关注#野猪林511,谢谢

82年的历史文化名城是24座,我这些年旅游也没刻意选择过游览历史文化名城,只是走着走着一不留神,走过了22座。

1、北京(天安门城楼)

2、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3、大同(云冈石窟)

4、南京(中山陵)

5、苏州(留园)

6、扬州(瘦西湖)

7、杭州

8、绍兴

9、泉州(安平桥)

10、景德镇(瑶里古镇)

11、曲阜

12、洛阳(龙门石窟)

13、开封(大相国寺)

14、长沙(橘子洲公园)

15、桂林(漓江)

16、成都

17、西安

18、延安(宝塔山)

19、遵义(遵义会议会址)

20、昆明(石林)

21、大理(古城)

22、拉萨(布达拉宫)

以上22座都去过,只是早期去的都是胶片机拍的,照片不好找了,不妥之处请指正,谢谢。

没去过的有:

23、广州(经停过几次)

24、江陵

我是大漠,用图文和视频与你分享旅途中的美景,旅游攻略,旅行体验,欢迎关注@大漠旅游 ,谢谢。

我国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为标志开始的。而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是历史性的事件,很有代表性,这些名城无论是重大历史价值、还是革命意义都在全国排在了前面,应该说这是中国最具很有代表性历史文化名城。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的弟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共有24个:它们分别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西安、延安、遵义、昆明、大理、拉萨。

受各种众多因素的制约,我去的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并不多,大约去过的仅一半多点,且去了的也次数也不算多,大多都在一次多地。县体去过的情况是:北京最多,不下十次,其次是西安3次,南京3次,杭州2次,大同2次,桂林2次,苏州、曲阜、洛阳、长沙、广州、成都、延安均为一次。

以上去过这些名城,除北京和西安因工作和子读书等关系原因去的外,大多都是通过旅游方式去的。

而至今没有去过的名城有:承德、扬州、绍兴、泉州、景德镇、开封、江陵、遵义、昆明、大理、拉萨。确实没有去过的还不少。

不过来日方长,我有信心以后都要去看着,人生就是一段美好的旅程,我不想留下遗憾。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