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陇县高中毕业证查真伪怎么查

访客62024-03-17 10:25:22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

这事没那么复杂,主要就是因为郭子仪是汉人,李光弼是契丹人。

同为兴唐名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人生结局为何不同,陇县高中毕业证查真伪怎么查

经过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府对异族将领更加猜忌和防备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意。事实上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后对于边军将领的任用是发生了180°转变的。

安史之乱前唐玄宗爱使用异族将领为边将,是的,我不认为这是李林甫的主意,我认为类似这种重大决策肯定是唐玄宗的主意。

唐玄宗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好理解,因为从李世民开始,太子与武将内外勾结发动政变的事情屡见不鲜。

其他人不说,唐玄宗自己就是依靠李仙凫、葛福顺、陈玄礼这些武将发动政变一举铲除太平公主等政敌,间接逼迫自己父亲禅让。

边军大将王忠嗣与太子李亨密切关系也为唐玄宗敲响了警钟,因此,在唐玄宗看来,相比汉人将领,在中央没有根基的异族武将更加值得信任。

而安史之乱后,河北地区“胡化”加剧,使得唐肃宗骨子里是不愿意相信异族武将的,其实大家只要看唐肃宗后来任命的节度使就能看得出来,如无必要,唐朝根本不愿意再任命异族将领担任节度使的。

在这种情况下,身为契丹人的李光弼遭遇比汉人郭子仪更强烈的猜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还有一点,郭子仪是汉人中小官僚家庭出身,而李光弼则是契丹酋长之子。相比“驯服”的郭子仪,李光弼身上保留了更多春秋战国时代贵族的自尊。相比郭子仪被宦官鱼朝恩等人陷害处之泰然,还保留贵族自尊和骄傲的李光弼则不能接受卑贱之人对他的侮辱。

郭子仪可以忍受侮辱,是因为在郭子仪在成长过程中作为小官僚的孩子他已经受过太多类似的侮辱;而对于李光弼而言,他一出生就是酋长之子,后来更是朔方节度副使、蓟国公的继承人和嫡长子,在李光弼的成长经历中,他从来没有被卑贱之人羞辱过。

所以李光弼宁愿被猜忌,宁愿被议论,都不愿意为了平息君王的猜忌和议论放弃尊严,单独去往中枢受鱼朝恩等人的羞辱。

这有点类似于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因为我们这边将军们从瑞金时代开始就经受过了这些风雨,所以再大的侮辱也压不倒他们;但是像黄绍竑这种降将,他最开始受到李宗仁、白崇禧的尊重,后来蒋介石对他也很礼遇,即使他协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蒋介石也没有对他说过一句污言秽语,因此这就造成黄绍竑心理承受力比较低,自尊心太强,太敏感,遇到疯狂年代,只能选择自杀以保存自己尊严。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从安史之乱后,大唐盛世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但是在安史之乱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卓越的将领,像郭子仪、李光弼等,他们为唐朝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为什么他们俩最后结局却如此不同?

先来说下他们俩不同的结局。据史料记载,郭子仪病重时,唐德宗命舒王李谊前往探病,在他逝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停止上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朝廷对郭子仪的厚爱可见一斑。李光弼因不得志,感到耻辱、惭愧,导致忧郁成疾,最后病逝。他死后朝廷是怎么悼念的呢?代宗为他停止上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出葬之日,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很明显的能看出朝廷对待他们俩的区别,他俩都是安史之乱中有功之臣,待遇却是不一样,李光弼还因不得志而终,这是为何?

在于两个人性格的差异。李光弼做人严肃,个性强势,说一不二,治军威严,这对于管理军队是好事,可对于人际交际关系来说却是坏事。李光弼得罪许多人,尤其是朝廷中的掌权宦官,像鱼朝恩、程元振等。李光弼因为得罪了鱼朝恩、程元振两人,所以不敢进朝,对朝廷的任务也不敢执行,怕惨遭小人陷害,甘愿待在徐州。昔日作战时,李光弼手下都很信服他。可在徐州时,李光弼不敢入朝,手底下的将领也不太尊重他了。朝廷内受人排挤,手底下的人轻视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光弼感觉不得志,于是抑郁成疾而终。

而郭子仪做人宽厚,待人和善,深谙官场之道。连朝廷中的宦官鱼朝恩都被他感化了,可见其在官场中人缘是相当不错的。他也不怕别人陷害自己,朝廷叫他打仗就打,对于唐朝来说,郭子仪是“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两人结局的不同,在于他们俩各自的选择。郭子仪面对国家危难时,不顾年老体弱,仍率兵出征,为唐朝打下安稳的局面,李光弼军事实力不亚于郭子仪,可是畏惧小人陷害,屡屡退缩,不为国效力,造成了自己不幸的结局。

从李光弼和郭子仪的历史相关文章中,可以看出:李光弼为人正直,但心胸狭窄。而郭子仪则心胸宽广,会看局势,能做有拿起放下之情。这两人虽各为军中主将,但由于性格不同,结局就不同。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为兴唐名将,功勋不相上下,而人生结局却相差很大。郭子仪在85岁那年安详离世,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奇迹;而李光弼却在57岁那年抑郁而终,心中始终有遗憾。如此的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

若论在安史之乱中的战功,郭子仪是逊于李光弼的,李光弼在史书上被认为“战功推为中兴之一”。而且就前半生的人生经历来说,李光弼是比较顺遂的,即便打了败仗,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既没有解除兵权,也没有降职),但郭子仪则坎坷的多,他数次被解除兵权、降职,好在郭子仪始终忠于朝廷,心胸豁达,具有远见卓识,被认为“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比李光弼大十一岁,李光弼能在安史之乱中崭露头角,还是源于郭子仪的推荐。在冯梦龙的《智囊全集》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大意是安思顺在任朔方节度使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都在安思顺的军中担任牙门都将,但是两个人互相看不顺眼,即便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是互相瞪眼,恨不得对方立刻消失不见。后来郭子仪接替安思顺做了朔方节度使,李光弼怕郭子仪打击报复,想离开却又不敢,一直在犹豫。不久,唐玄宗让郭子仪率军出征,李光弼见不能再犹豫了,就面见郭子仪,说:“我情愿一死,只求你能赦免我的妻儿老小。”而郭子仪快步走到李光弼面前,扶着李光弼的肩膀说:“现在国家正在遭受战乱,皇上也迁往别处避难,没有你的帮助,我又怎么能打胜仗呢?现在不是心怀私怨的时候啊。”

这个故事的真假姑且不乱,但两个人的对对话中不难看出两个人的性格。李光弼正直、刚强,但过于看重自己的权势;而郭子仪在国家面前,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乎身外之物。

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后,因功获得食实封2000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于凌烟阁。这是无上的荣耀,当然伴随着荣耀而来的还有宦官们的羡慕嫉妒恨,鱼朝恩和程元振都害怕李光弼战功太卓著而威胁到自己,于是开始排挤李光弼。李光弼曾亲眼见到郭子仪是怎么被鱼朝恩害得失去了兵权,也见识到了程元振是怎么把来瑱害死的。于是李光弼格外忌惮宦官们。

当时大唐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把大部分的兵力都调离了原来的重镇,河西、陇右军也被召回平叛,以至于和陇之地空虚,吐蕃趁虚而入。而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不报,最终代宗不得不跑去了陕州,然后下令让李光弼到陕州护驾平叛,但是李光弼惧怕宦官们给他使绊子,竟一直拖延出兵,代宗又重新启用郭子仪,赶走了吐蕃。代宗回到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而李光弼再一次寻找借口拒绝赴任,反而带兵回了徐州。即便代宗召李光弼入朝,李光弼也拒绝了。

李光弼的做法不过是在保护自己,坚守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被宦官陷害,但这种行为落在别人眼中就是拥兵自重。昔日信服、拥护他的那些老部下渐渐也不再敬畏他、服从他,这让他更加苦闷,终于在764年病逝。距离安史之乱被平定不过一年半的光景。

反观郭子仪,无论兵权在不在,官职在不在,他都不在乎,至少表现出来的是不在乎。只要皇帝需要他,他永远都在,平定安史之乱有他的功劳,后来他又退吐蕃军,平定仆固怀恩叛乱,退回纥兵等等。代宗怀疑他,他就把肃宗给他的一千多件诏书全部呈给代宗看,以证明自己的忠心;代宗让他做尚书令(唐朝只有李世民做过),他就坚辞不受,低调低调再低调;宦官鱼朝恩把他父亲的坟墓挖了,代宗把这件事告诉了他,他就对代宗表示是他自己做的不够好,是他没有管束好自己的部下,以至于士兵们损害了不少百姓的坟墓,现在轮到他的父亲了,那也是上天在惩罚他,和别人没有关系。

这样的一个功勋卓著又为国着想,心胸豁达之人,又怎么能不被皇帝信任?所以即便他曾数次被解除了兵权,但关键时刻皇帝还是会起用他。而他,成了古代功勋极高的武将的一个特例。在宦官当政的年代居然活到了85岁。

这就是情商高与情商低的区别,郭子仪可以‘’功高盖世主不疑,位极人臣众不嫉‘’荣宠不衰。七子八婿满床笏。而同样战功赫赫,(就战功而言,李光弼高于郭子仪)。却惊惧而死。身后无名,实在是让人唏嘘。

李光弼,生于708年。今天的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中唐期名将,将门出身,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之子。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 参与平定安史之乱。是和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两大功臣。公元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史平定之后,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位居郭子仪之上。进封临淮郡王。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但晚年的李光弼为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公元764年在徐州病逝,年五十七。追赠司空、太保,谥号“武穆”(与岳飞一个谥号

李光弼的起点比郭子仪高,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的官位也比郭子仪高,但最终却惊惧而死。原因何在?除了得罪宦官集团之外(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宦官的顶峰)。在就是情商低,还有些眷恋富贵。当年。史思明统兵数十万临河阳城下,指名要见他的老对手——李光弼。二人对于对方的了解甚至过于自己。史思明和李光弼撕逼已经有些时日了,当时的李光弼领兵两万,军粮仅能支持几天,但他毫不畏惧,登城对史思明道:“我三代无藏地,一身必以死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全;我若不死汝手,汝必死于我手。” 每次我看到这里都是热血沸腾,一副金戈兵戟之声不绝于耳。喊杀之声直震心胆的场面直仆而来。但就这样一个有胆气的主帅却让一个没卵的太监给吓死了。

郭子仪听话,心胸开阔。而李光弼为了自保而不听,过于刚烈。鱼朝恩挖了郭子仪家祖坟,这是最大的侮辱了,但郭子仪主动去找鱼朝恩,言道:我知道此事非您所为,乃叛军所为,也是我德行不够的原因,如此一说让鱼朝恩羞愧难当。而李光弼竟却没有这样的胸怀。他拥兵自重盘踞,吐蕃大举入侵,一度攻克长安。唐代宗急令李光弼率军勤王,国难当头之际他拒绝出兵。后来皇帝多次委任他官职,让他进京陛见,应该说代宗没有杀他的意思,是为了成全君臣知道。但李光弼一概不理,此时的李光弼与藩镇也差不多了。他的作为也让麾下不解和轻视。这其实就是李光弼惜命和眷恋富贵的表现,他在意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就怕丧失。已经没有当年与史思明相持的勇气了。

再就是,程元振、鱼朝恩这些宦官与李光弼不对付,并不断对李光弼进谗言和陷害。尤其是李光弼看到来瑱遭程元振谗言被杀后,李光弼更怕的要死。绝对不敢回京了,其实只要李光弼回京,代总是绝对不会,也不敢杀李光弼的,可以说李光弼是误会代宗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代名将、执军法如山的李光弼不敢临朝。实在是可悲。

由于他拥兵自重。也仅仅是为了自保而已,绝无造反之心。不敢临朝,连手下的将领都看出问题来了,也就不听他的了,逐渐离心离德。不得皇帝信任,宦官又记恨。下属又离心离德,李光弼真是众叛亲离。李光弼完全是心魔难除,被朝廷的猜忌的阴影笼罩着也就在惊惧和窝囊中气死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郭子仪(697-781),唐代杰出的名将、政治家兼军事家。安史之乱爆发以后,郭子仪受命担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协同广平王李俶(即后来的唐代宗)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以此大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八月,更进位中书令。

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爵封汾阳郡王,享年85岁高寿,可谓大富贵亦寿考。传说郭子仪大寿,子女皆往拜贺,七子八婿满床笏,帝恩之盛古今罕有。有关故事还被演绎成戏曲,成为后世常见的吉祥戏码。

(《打金枝》又称《满床笏》《汾阳富贵》《福寿山》《百寿图》等)

李光弼(708—764 ),契丹族出身的名将,天宝十五载(756),在郭子仪的推荐下担任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

与武举出身的郭子仪相比,李光弼因为本身就是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的身份,一开始就袭封蓟郡公,起点较高,后来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因为功勋卓著,也进封临淮郡王,及至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的功绩也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但其收稍是因为被宦官程元振、鱼朝恩等谗害,应对又不得宜,招致朝廷的不满,部下不服,因而忧谗畏讥,愧恨长逝,其人生的结局与郭子仪可以说不同。

《新唐书·李光弼传》记载:

(李光弼)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代子仪朔方也,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而光弼一号令之,气色乃益精明云。

《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

(郭子仪)始与李光弼齐名,……威略不逮。

正如黄永年先生所言:

至于郭子仪,政治上可能有点办法,军事上则并不算是怎么杰出的人才。
……
郭子仪之所以成为“中兴”元勋者,无非因为他是朔方军的首脑而已。

然而,或许正因为此,郭子仪自我定位比较准确,为人宽厚谨慎、谦退低调,和性格刚毅、个性强悍的李光弼不同,换言之,李光弼在处理人际关系、统御部下方面有不如郭子仪之处。

两人的不同结局,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性格因素无疑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当然,这只是千年之后的事后分析,就事论事,不希望得出圆润低调则平安,英雄气概早晚要完球的结论,这很酱缸。

学历史有什么用,你为什么喜欢历史

我不知道别人学历史喜欢历史的缘故是什么,就谈谈自己这些年的感受好啦。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我们学校小小的图书室里面,发现了一本连环画,讲宋史的,貌似是90年代出品的一部关于中国通史的连环画册。

制作精美,画的也很好看。那时候对历史没有什么概念,就觉得:哇,这个画好好看,那些个武将穿的真好看。

当认真开始阅读以后,就被赵匡胤的故事给迷住了,一发不可收拾。可惜那时候我们学校图书室这套画册只有宋史的部分。

当然那时候正是青少年兴趣萌发的时期,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不一定什么都能坚持下来成为一生的兴趣。

大概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家老久的电视机成为了陪伴我童年最好的伙伴,一开始看的都是那些年大火的电视剧,封神榜呀,西游记呀什么的。

直到某一日,山东电视台播了一套从新加坡引进的电视剧《绝代双雄》,哈哈,不是讲小鱼儿和花无缺的哦,而是讲赵匡胤和李煜的 ……



帅气的赵大

这部电视剧拍的真心很赞,虽然在今天从网上找来的资源看起来画质感人,技术也很落后,但真的还是很考究的。

再次与赵大相遇,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喜欢上了历史,而喜欢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精彩的历史故事吸引着我。

在这样的兴趣影响下,我初高中历史课是所有学科里面成绩最好的。

在此之后,我开始从粗浅的历史读物入手,以猎奇的心态,去看那些历史人物精彩的人生故事,但越是读下去,就会觉得每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人的笔下,有不同的形象。

于是开始正儿八经地阅读史料,这种心态就好像,我非要搞清楚事情的真相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发孤独起来,同龄人里面一谈及历史,总是一副头大的表情,并且他们深受历史教科书的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一直停留在教科书上所刻画的那个脸谱化的形象。

那时候我就开始思考,我喜欢历史,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在身边朋友面前抖机灵,展示自己读的书多?可问题没人愿意听。

随着读的历史书越发的多,我渐渐想明白了,每一段历史下,都隐藏着两个真相,一个是历史本来的真相,一个是记录解读历史的人的真相。

我终于明白,弗兰西斯培根的那句“读史,使人明智”的含义了。历史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能明白社会规律的演变,能清晰地辨别表象之下隐藏的实质。

从大的地方说,读史,能开阔我们的世界观,深刻我们的人生观,凝聚我们的价值观;从小的地方说,读史,能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扩宽我们的思维角度和方式,更能清晰地认知我们是什么,我们身上所具有的属性,以及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所以我们需要去了解历史,了解它们,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讨论交流,如果喜欢我的文章,顺手点个赞,关注也是极好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