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职业高中毕业证样本,西汉的窦太后和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访客82024-04-09 13:29:03

河南知名的烧鸡有哪些

说起烧鸡,河南应该很多地区都有知名的。下边列举几个知名的烧鸡,排名不分先后。

1997职业高中毕业证样本,西汉的窦太后和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郑州:须水邓记烧鸡猪蹄

老郑州应该还都记得以前的须水镇烧鸡老店,现在虽然须水拆迁,但须水邓记猪蹄叫花鸡却在市区开枝散叶。

须水邓记烧鸡猪蹄在郑州是很有名的,他家的烧鸡,烧鸡肉质紧实,不油炸、不上色、不油腻、肉嫩皮脆。

现在发展成了豫菜酒楼的模式,朋友小聚,家庭聚餐,举办宴会都是不错的选择。

开封:马豫兴烧鸡童子鸡

清真马豫兴烧鸡、桶子鸡有一百多年历史,是开封传统食品老店,在开封有很多分店,郑州街头也时常可以见到。

在开封数十家烧鸡店中,马豫兴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一家,以选料考究、配料齐全、制作精细而闻名。色、香、味、形具佳。

焦作:马村烧鸡,博爱县的马记烧鸡、海记烧鸡。

马村烧鸡发源于焦作市马村区,烧鸡很入味,咬一口香气入骨,在焦作各地有几十家连锁店,销量很好。

博爱县的马记烧鸡、海记烧鸡,马记烧鸡也是清真食品,焦作马村烧鸡渗透各县区,唯独在博爱县没有市场,因为博爱县本土烧鸡店很多,在县城到处可见,口感没有道口烧鸡等干,咬一口会带有果冻样的汤汁,别有一番风味。

安阳:这就更不用说了,滑县道口烧鸡,驰名中外。

道口烧鸡是名气最大的,同金华火腿、北京烤鸭一样,成为中华老字号,更有同符离集烧鸡、德州扒鸡、沟帮子烧鸡并称中华四大名鸡。

义兴张的道口烧鸡连锁店开遍了大街小巷,还有武小七、胡云章、御味祥等等品牌开枝散叶。

洛阳虎记烧鸡

古都洛阳并不是只有汤,烧鸡也一样好吃,比较知名的虎记烧鸡,是经过油炸后再卤制,与焦作烧鸡做法相似。

南阳镇平烧鸡

到镇平出差,每次都要来一只镇平烧鸡,口感筋道有嚼劲,香味入骨,侯记烧鸡、刘记烧鸡、高家烧鸡等,随便品尝,味道都不差。

镇平烧鸡以其红润的色泽、浓郁的异香成为当地老少“吃货”们的最爱,也是朋友聚会,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一道硬菜。

周口关德功烧鸡

周口关记烧鸡,是河南周口市的传统名食。外型美观,色佳味美,美口不腻。不论热凉只要提着鸡腿一抖,即可骨肉分离。以独特风味令人倾倒。

河南人爱吃烧鸡,所以各地市都有地域特色的烧鸡,更多未能展示的欢迎补充!

河南的美食遍地都是,烧鸡无疑是美食中的美味佳肴,形如元宝,离骨酥香,味道馋人。但是提起有名的烧鸡,大家通常都会想起道口的烧鸡,其实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烧鸡,品尝过后让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忍不住给大家分享。

道口烧鸡

安阳的道口烧鸡,驰名中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鸡”,其实并不用给大家多介绍,道口烧鸡是特色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世家烧鸡店所制,是我国著名的特产。 道口烧鸡与符离集烧鸡、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

买根烧鸡

宝丰县城老十字街,很多人正在排队购买“买根烧鸡”它家制作精细,原料选用生鲜活柴鸡,每只均由清真寺阿訇进行屠宰。老汤内有二十余种天然名贵佐料,煮后香味四溢,满巷皆闻,口味独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滋补强身,以香、嫩、烂、味美而著称。

开封桶子鸡

说到桶子鸡就要先说一说开封的百年老店“马豫兴”,马豫兴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打着他的旗号开的店,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桶子鸡是开封的特产名菜,以其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几大特点而出名。开封桶子鸡与德州扒鸡、道口烧鸡、杭州叫花鸡并列为四大名鸡。

洛阳潘金和烧鸡

潘金和烧鸡在洛阳久享盛名。潘金和烧鸡特点:制作精细,味道纯正、皮色黄中透红。肉质外焦里嫩,食后满口余香,远销省内外。潘金和烧鸡以其风味独特,经营灵活,故生意兴隆,远近驰名。有诗为证:“佳肴名声噪,顾客千里至。”

鹿邑孔集烧鸡

孔集烧鸡历史悠久,费独特气味特点是色泽鲜亮,黄中透红,肉烂而筋脆,肥而不腻,清香诱人。嫩鸡骨头可吃,老鸡骨肉分离,而且盛夏苍蝇不叮,存放数日不坏,并有温中散寒,健脾开胃的药理功效。

商丘郭村烧鸡

据载《商丘县志》记录,郭村烧鸡制作技术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1956年,孟昭行烧鸡店由郭村供销社经营,生意兴隆。香味扑鼻、色佳味美,肉质嫩白,形体完整、烂而不腻,回味悠长,如趁热时提鸡两腿于盘上,轻轻一抖,即肉骨脱离,肉落入盘中。

提起河南烧鸡,不管是历史名气,还是制作口味,首数滑县道口烧鸡。

因工作的原因,吃过道口多种有名气的品牌烧鸡,我认为肉烂(不塞牙)、味香(味蕾美的享受)、油腻(不干)、咸淡适中(淡了不香,咸过了泽心),符合这几条,就是好烧鸡,个人感觉齐俊峰牌烧鸡好吃。另外村里一些家庭作坊制作的烧鸡,吃着也不错,且便宜实惠,就是包装一般,适合自家吃,走亲戚显得不是那么上档次。

河南其它城市,新乡有名的,臧营桥烧鸡,解放桥头烧鸡,金鹰烧鸡,都吃过,美味值得品尝。

肉酥骨离的鸡,称做烧鸡。烧鸡的发源地在中国的河南新乡,安阳附近的道口镇。“道口烧鸡”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其特点表皮呈浅色,稍带黄色㡳子,干净漂亮,咸中带甜,味道鲜美,骨头一触即脱,很多烧鸡,扒鸡的制法,都是效法它而来的,所以说“道口烧鸡″最正宗,最有名气,最香,最好吃。

河南烧鸡当属道口烧鸡,百年老汤义兴张,张存有等老字号!画宝刚也有一定名气。符离集烧鸡,孔集烧鸡长垣李记烧鸡等地方特色也不少,名气不如道口烧鸡大,当地口碑确实也不错!开封桶子鸡在当地口碑杠杠地!

洛阳潘金和烧鸡、浚县义兴蒋烧鸡、博爱许良镇马记烧鸡、周口关德功烧鸡(又称关记烧鸡)、淮阳方布袋烧鸡、唐河郭滩烧鸡、

南乐福堪烧鸡、新野冯家烧鸡、内黄韩三元烧鸡等各地地方名吃!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浚县志》及《滑县志》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现在的烧鸡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中海的先祖张炳,偶遇清宫御膳房御厨老友刘义,他在道口镇大集街开了个小烧鸡店,因制作不得法,生意萧条。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当过御厨的老朋友来访,他身怀绝技。两人久别重逢,对饮畅谈。张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诉他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八料就是陈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种佐料;老汤就是煮鸡的陈汤。每煮一锅鸡,必须加上头锅的老汤,如此沿袭,越老越好。张炳如法炮制,做出的鸡果然香。从此,营业兴旺,张炳把他的烧鸡店定名为“义兴张”,寓意“友义兴张”。

道口烧鸡,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还有一个不知道。有的说是熏鸡,有的说是叫花鸡,白切鸡。具体那个不知道

西汉的窦太后和东汉的窦太后是什么关系

汉朝现象,多是短命帝王,长寿的太后。西汉的窦太后无疑是最有福气的太后。东汉有两位窦太后,虽说出身豪门,可比起平民出身的西汉窦太后,福泽可差远了哦!而且西汉窦太后与西汉窦太后没什么关系!

先说说福泽深厚的西汉孝文窦太后:

窦漪房,农家之女,平民出身。汉惠帝时以良家子身份入宫伺候吕后,后来吕后要释放一批宫人,赏赐给诸侯王。窦漪房的家乡清河郡离赵国最近,窦漪房遣送的宦官帮忙把她的名字列入去赵国的名册,可能是宦官忘了这码事,把她的名字列入了去代国的名册中,窦漪房只有哭哭啼啼的上路了!

谁知去了代国,代王刘恒却独宠窦漪房!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亲薄姬,不得刘邦宠爱,薄姬也可以说是一幸而有刘恒,正因如此,刘邦死后,吕后才没为难刘恒母子,刘恒八岁时被封到代国。

窦漪房到代国时,刘恒已有王后,且有几个儿子。窦漪房到代国后,刘恒独宠她。先后生下女儿刘嫖,儿子刘启、刘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代王王后与她所生的儿子都早逝。

吕后崩,诛灭吕氏一族的功臣派陈平,周勃等等决定选一位弱势皇子继位。因刘恒母薄姬出身寒微,娘家没势力,刘恒韬光养晦看起来也是老实人,所以功臣派选中代王刘恒为大汉新君。(薄姬也是有福之人,得高祖一幸而孕,儿子又意料之外承继大统)

刘恒(汉文帝)继位后,先是一番推让,让大臣们上疏奏请刘启为太子(因为刘恒走的是兄终弟及的路线,所以他立自己儿子为太子要故意推辞一番,太子立江山固,母以子贵,窦漪房被立为皇后。

刘恒死后,太子刘启(汉景帝)继位,窦漪房为窦太后,刘启死后,第十子刘彻(汉武帝)继位,窦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

窦漪房窦太后一生安享富贵,福寿双全。

再来说说东汉章德窦太后,汉章帝刘炟皇后。

章德窦太后家世显赫,曾祖父为大司空窦融,母亲沘阳公主,是东汉开囯皇帝刘秀的长子刘疆的女儿。窦氏姐妹一同入宫,第二年被封皇后,宠冠后宫,妹妹被封贵人。

汉章帝宋贵人有子刘庆(太子),梁贵人有子刘肇。窦皇后天性敏捷文才出众,汉章帝对她宠爱有加,可惜她无子。窦皇后嫉妒宋贵人梁贵人,在章帝面前多进谗言,宋贵人遭诬陷自杀,太子刘庆被废。

窦氏收梁贵人子刘肇为养子,刘肇被立为太子。为了稳固窦家势力打压梁家,诬陷梁贵人之父,使其获罪自杀,梁贵人郁郁而终。

汉章帝崩,刘肇继位,为汉和帝。汉和帝尊窦氏为皇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大肆封赏窦氏子弟,权倾朝野。汉和帝即位九年后,窦太后去世(也就三十多岁)。

窦太后一去世,汉和帝姨母要为姐姐梁贵人申冤,朝臣们也复议降窦太后尊号。汉和帝却称窦太后“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有恩德不忍离析,有仁义不忍亏待”,否决了降尊号之请,以太后之礼葬之,与汉章帝合葬。

章德窦太后无子无寿,虽汉和帝未降其尊号,实在不能算福泽深厚之人。

最后再说说东汉另外一位窦太后窦妙:

窦妙与章德窦太后系出一脉,父亲窦武为大将军,窦妙是汉桓帝第三任皇后,虽贵为皇后,桓帝却不喜欢她,桓帝喜欢采女(宫女)田圣等人,桓帝荒淫无度,还与宦官张让有断袖之好。桓帝无子,驾崩后,窦妙与父亲窦武,迎解渎亭刘宏为新君,刘宏即位就是汉灵帝,灵帝尊窦妙为皇太后。

后来窦武诛谋宦官失败,窦太后失势,被迁南宫云台。灵帝迎生母董太后入宫,窦妙后忧郁而死。

这位窦妙窦太后不仅没有生养,连桓帝也没有儿子,连嫡母都做不上,还被迁出皇官忧郁而死!

谢悟空邀。先感谢读者 ·炖好一锅汤 朋友的指正,这个问答是我不认真不查书搞错了,西汉的窦太后和东汉的窦太后有关系,东汉窦太后是西汉窦太后弟弟窦广国的后裔。

西汉窦太后

西汉窦太后是清河郡观津人,她家境贫寒,从小入宫做宫女,阴差阳错进入代王宫,更是走运的取代了原代王妃母子,在代王刘恒继位后,和儿子刘启一起升级,一个做了皇后,一个成了太子。

丈夫死后儿子继位成了皇太后,儿子死了孙子继位又成了太皇太后,一个出身寒微的贫家女因为风云机遇而成为帝国的实际掌权人,上演一出麻雀变凤凰的传奇故事。

窦太后有两个弟弟,一个叫窦建,字长君,一个叫窦广国,字少君。窦建早死,儿子窦彭祖被封为南皮侯,传三代,在汉武帝时期除爵。窦广国封章武侯,也是传了三代,孙子窦常有罪除爵。

东汉窦太后

东汉有两位窦太后,这两位窦太后是本家,都是扶风郡平陵人。

第一位窦太后汉章帝的章德皇后,她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曾孙女,也是东汉开国帝刘秀的曾外孙女,父亲窦勋,母亲沘阳公主。

窦融字周公,他的七世祖就是西汉孝文皇后窦太后的小弟弟窦广国,窦融的高祖父窦某,在汉宣帝时以吏二千石自常山徙扶风平陵,遂在平陵繁衍生息。

公元77年和妹妹一起入宫,第二年,姐姐被立为皇后,妹妹被封为贵人,更是在丈夫汉章帝刘炟驾崩后,临朝摄政,成为东汉第一个摄政太后,开启外戚专权之风。

第二位窦太后是章德窦皇后的侄孙女,名字叫窦妙,在165年,汉桓帝二废皇后之后进宫,封为贵人,同年立为皇后。

窦妙善于隐忍,对汉桓帝的各种作死行为都不干涉,终于熬死了汉桓帝,拥立汉灵帝继位,成为摄政太后临朝称制。

猴格说

西汉文帝窦后的小弟弟窦广国,是东汉章德窦后的曾祖父窦融的七世祖,她们都是一个窦氏家族。

不仅如此,窦融的玄孙窦章的子孙更是发扬光大,窦章的第十三世孙女是唐高祖太穆皇后,也就是李世民的生母,还有,唐玄宗的生母昭成皇后窦氏是窦章的第十六世孙女,也就是说,西汉的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就是这一堆窦的老祖先。

就是这样。再次感谢读者炖好一锅汤朋友的纠错,谢谢指正!

请大家多多支持猴格,觉得猴格写的还行的就赏个关注!点个赞吧!

觉得猴格写的有误的也请不吝赐教!谢谢!

咱们史料说话,谢绝以讹传讹。

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男权社会,女子往往不受重视。这种轻视作用到称谓上,就常表现为对女子称姓、称氏而不称全名。但这样称呼就容易出现一种让人尴尬的情况:同样的称呼其实是指不同人。两汉的几位窦太后,就遭遇了这份尴尬。

西汉的窦太后,即孝文皇后,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孝文窦太后姓窦,据唐朝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记载,窦太后名猗房。窦猗房大概出生于西汉建立初年,具体年月不详。但她的出身很明确,她来自贫苦农家,是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汉惠帝时期,窦猗房以良家子的身份进入后宫,服侍吕太后。后来,吕太后打算将一批宫人送给诸侯王,窦猗房正在其中。本来窦猗房拜托负责此事的宦官把自己分去前往更近自己家乡的赵国,结果宦官忘了此事,就把她分去了远在西北的代国。

上命难违,窦猗房只能动身前往代国。结果到达之后,她却成了一行五人中最受代王刘恒喜爱的妾室。窦猗房很快就为刘恒生下了长女,即后来的馆陶公主。之后窦猗房又为刘恒生下了刘启和刘武。

由于刘恒的正室和正室所生的四个儿子都早死,所以在刘恒登基后,刘启被封为太子。之后,刘恒的生母薄太后劝说刘恒,“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即立窦猗房为皇后。由此,窦猗房从一介农家女子,成为了一代皇后。

而在西汉,窦太后共有两位。一位是汉章帝的皇后章德皇后,一位是汉桓帝的皇后桓思皇后。

章德皇后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其曾祖为东汉初年的大军阀、云台三十二将之一的窦融,其父为成息侯窦勋,其母为沘阳公主。不幸的是,窦勋离世后窦家逐渐没落。建初二年(77),窦氏与妹妹才通过层层选拔,一同入宫。凭借过人的美貌和学识,入宫第二年,她就被加封为皇后。

章和二年(88),汉章帝去世。梁贵人所生,窦皇后所养的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作为养母,窦皇后在晋升为太后之后,垂帘听政。窦家也随着窦太后的得势起死回生,逐渐成为专权外戚。

桓思皇后本名窦妙,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是大将军窦武的长女。而窦武正是窦融的后代,章德窦皇后是窦妙的奶奶辈长辈。不同于章德皇后的识大体、有才华,窦妙更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大小姐,残忍、善妒。

窦妙能入宫,能坐上皇后之位,靠的不是汉桓帝的喜爱,而是自己的家世。她用一年就得到了后宫其他人要奋斗终身都不一定能获得的地位,但却没有享受过皇帝的宠爱。仅仅入宫两年,窦妙就变成了皇太后。五年以后,即熹平元年(172),窦妙离世,与汉桓帝合葬于宣陵。

纵观历史,“窦太后”其实有很多。汉朝的这三位,西汉窦太后与东汉的两位并无关系。而东汉两位窦太后,虽出自一家,但差了几辈,并无交集。

西汉窦太后窦漪房是普通的农家女,平民出身。生年不详,卒于公元135年。

东汉姓窦的太后有两位:第一位是窦太后是汉章帝的章德皇后,她是东汉开国功臣窦融的曾孙女,也是东汉开国帝刘秀的曾外孙女,父亲窦勋,母亲沘阳公主。在丈夫汉章帝刘炟驾崩后,临朝摄政,成为东汉第一个摄政太后,开启外戚专权之风。

东汉第二位窦太后是章德窦皇后的侄孙女,名字叫窦妙,在165年,汉桓帝二废皇后之后进宫,封为贵人,同年立为皇后。

窦妙善于隐忍,对汉桓帝的各种作死行为都不干涉,终于熬死了汉桓帝,拥立汉灵帝继位,成为摄政太后临朝称制。

这三人生卒年间相距两百多年,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嘛,能有什么关系呢?

请听有书君一一道来。

一切先要从西汉窦太后说起,这位窦太后不简单,她家境贫寒,从小入宫做宫女,阴差阳错进入代王宫,更是走运的取代了原代王妃母子,在代王刘恒继位后,做了皇后,儿子成了太子。

丈夫死后儿子继位窦漪房成了皇太后,儿子死了孙子继位又成了太皇太后,一个出身寒微的贫家女因为风云机遇而成为帝国的实际掌权人,上演了一出麻雀变凤凰的传奇故事。

某种程度上,西汉的窦太后名气较大,在现代影视剧中出镜也较多,从《汉武大帝》到《美人心计》,都有窦漪房的身影。

言归正传,到底这位窦太后与后面的那两位近亲窦太后有什么关系呢?

她们的关系缘于西汉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

窦漪房的小弟弟窦广国,是东汉章德窦后的曾祖父窦融的七世祖——这仨都是一个窦氏家族,是有据可考的。

说到这里,有书君不得不赞叹窦氏家族自窦漪房后,一跃而起,长盛不衰,跨越几个朝代,还能成为名门望族,让几代皇帝都与之联姻——不是刘家人非要恋窦家人,是窦家人太厉害。

不过,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西汉窦太后,没有她,窦广国还在给人当仆役呢,更不用说后来的这些出色子孙了。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在古代,女子地位低下,一般都是只有姓氏没有名字,称某氏,大户人家的小姐会被按照排行尊称,如张大小姐、李二小姐这般;女子成亲以后,会在父姓前面冠以夫姓称呼,如为岳飞刻上“精忠报国”的岳母,娘家姓姚,则称其为岳门姚氏,岳姚氏。若是遇上父姓相同、夫姓也相同的,这女子就算重名了。

即使是嫁入皇室的贵女们,也几乎都是称呼“姓氏+位分”,有封号的直接称呼封号,所以不同朝代中姓氏相同、位分相同的后妃很容易引发乌龙。

西汉窦太后、东汉窦太后,咋一看都是汉朝的窦太后,都会认为是一家子,毕竟古代后宫女子都肩负着光大家族的使命,得势之后都要安排母族女子入宫,继续家族的荣耀,但是西汉与东汉的窦太后并非一脉相承,纯粹是巧合。

西汉的窦太后,即汉文帝刘恒之妻窦氏,影视剧中的窦漪房,汉武帝刘彻的奶奶,大约是汉高祖初期生人,降生于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一户贫苦农家。

在汉文帝还是代王的时候,窦氏入宫侍奉时为太后的吕雉,恰逢吕雉要向各诸侯国派遣宫人以示皇家恩典,实则充当吕太后的眼线,监视各诸侯王的一举一动,以防诸侯王犯上作乱,威胁她们母子的江山。

窦氏就在这批被派遣的宫人名单上,且她要去的地方就是位于汉朝北陲、实力最弱还屡受匈奴侵扰的代国。其实窦氏在出宫前曾请求管事宦官将自己分配到离家乡清河郡最近的赵国,无奈未能奏效,窦氏满腹抱怨的去往代国,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去彻底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

窦氏到达代国后,受到了代王刘恒的宠爱,生下了长女刘嫖、长子刘启、次子刘武,窦氏虽为宠姬,又生育两子,但本是与后位无缘的,因为刘恒的原配妻子代王后生下了四个儿子,无论尊卑还是论长幼,都轮不到刘启继位,可是造化弄人,代王后与其四子在刘恒登基前后相继去世了。于是本着立长的原则,刘启捡了一个大馅饼,被立为太子,窦氏被册封为皇后,汉景帝刘启登基后,尊奉窦氏为皇太后。

窦太后一生历经三朝,拥戴汉武帝、辅佐汉景帝、教导汉武帝,可谓是对西汉政治影响深远的女人!

比起西汉的窦太后,东汉窦太后的知名度就比较低了,其实东汉共有两位窦太后,她们倒真的是同宗同源。

章德窦太后,汉章帝刘炟之妻,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出身显赫世家,其曾祖父是大司空窦融,其母乃是光武帝刘秀的孙女沘阳公主,

长大后的窦氏与妹妹一起入宫伴驾,次年被封为皇后,妹妹仅为贵人,宠冠后宫。

窦皇后膝下无子,通过谗言诽谤废掉了原来的太子刘庆,扶持养子刘肇为太子,但刘肇亲生母亲梁贵人仍在世,窦皇后担心刘肇日后以梁氏为母族,为了稳固窦氏家族的外戚势力便诬陷梁贵人父亲,使其获罪被杀,梁贵人也郁郁而终,自此窦皇后在后宫中一手遮天,圣宠不衰。

汉章帝去世后,刘肇继位,是为汉和帝,尊奉窦氏为皇太后,窦太后临朝听政,大肆封赏窦氏子弟,一时间窦氏荣耀无比。

窦氏去世后,刘肇的亲姨母就为梁贵人枉死鸣冤,痛指窦太后恶行,朝臣也复议降其尊号,不与汉章帝合葬,刘肇承蒙窦氏养育十余年,称“窦氏虽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减损,有恩德不忍离析,有仁义不忍亏待”否决了降尊之请,将窦氏以太后之礼与汉章帝合葬。

东汉的第二位窦太后,是汉桓帝的第三任皇后,汉桓帝后宫充盈、艳福不浅,可惜三位皇后都非他的良人,第一位梁皇后是当时把持朝政的梁太后之妹,汉桓帝为了巴结梁家立得梁皇后,梁太后去世了就把梁皇后废黜了;第二任邓皇后是汉桓帝宠幸的女人,可惜膝下无子,不久就遭到厌弃被废黜,幽闭而亡;第三任就是窦皇后,当时汉桓帝中意的皇后人选另有其人,只不过那女子身份卑微,朝臣阻拦,汉桓帝无奈选了窦皇后,因此窦皇后并不受宠,也没有子嗣。

汉桓帝去世后,窦皇后与其父迎立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窦氏为皇太后。

汉桓帝的桓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是章德窦皇后之父窦融的嫡系后代,东汉初年窦氏的门庭在章德窦皇后年少时就已经没落了,章德窦皇后是靠自己的实力获得宠爱,登上后位,也让窦家再次辉煌,可以说桓思窦皇后之所以能登上后位,完全是靠章德窦皇后奠定的窦家门楣!

东西两汉一共出现过3位窦太后,分别是西汉孝文窦皇后、东汉章帝窦皇后、东汉桓帝窦皇后,这3位窦太后都曾临朝称制,掌控过汉朝的朝政大权。

西汉孝文窦皇后

她是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儿子是汉景帝刘启。吕雉掌权时,窦氏以良家子身份入皇宫伺候吕后,称窦姬,后窦氏被安排入代国为宫女,不久就得到刘恒的专宠。前180年,吕后去世,刘恒被推举为帝,次年正月,窦氏长子刘启被立为太子,三月在百官“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的建议下,窦氏被立为中宫皇后。

窦氏被立为皇后,曾经是普通农家的窦氏从此一步登天,窦皇后的父亲被追封为安成侯,母为安成夫人,其弟窦广国被赐予诸多财宝。汉文帝崩,窦氏的儿子刘启登基,是为汉景帝,窦氏从皇后一跃成为太皇太后,其后窦广国封章武候,窦长君之子窦彭祖封南皮侯,窦家自此权倾朝野,景帝、武帝初期皆受制于窦氏。

东汉章帝窦皇后

她是汉章帝刘炟的皇后,其母为光武帝刘秀长子东海恭王刘疆之女沘阳公主,父为大司空窦融之子窦勋,汉和帝刘肇是她的养子。77年,窦氏与妹妹同时入宫,次年被立为皇后。之后十余年时间,窦氏独占后宫之爱。

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是为汉和帝,窦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其后,窦家权倾朝野,窦氏的哥哥窦宪官至大将军,封冠军侯。弟弟窦笃官至官至黄门侍郎,封郾侯,窦景官至执金吾,封汝阳侯,窦瑰,官至光禄勋,封夏阳侯。

东汉桓帝窦皇后

她是汉桓帝刘志第三任皇后,大将军窦武长女。165年,窦氏入宫,受封贵人,同年被立为皇后。当然窦氏虽被立为皇后,可却不得桓帝的恩宠,几乎是被冷落的。167年,汉桓帝去世,因桓帝无子,于是窦氏派光禄大夫刘儵持符节,率领左右羽林军到河间拥立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后刘宏登基,窦氏被尊为太皇太后,临朝称制。

168年九月,窦氏的父亲窦武预谋诛杀权宦,被曹节等宦官发现,后曹节等抢先动手,窦氏失势,其父被杀,她被迁居南宫云台,窦家全族被流放到比景。

介绍了这三位窦太后的生平后,再回答题主所问的,她们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有!

东汉章帝窦皇后、东汉桓帝窦皇后皆为窦融之后,章帝窦皇后的父亲窦勋是窦融的儿子,也就是说她是窦融的孙女。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是窦融的玄孙,也就是说她是窦融的来孙女。而窦融的七世祖就是窦广国(孝文窦皇后的弟弟),也就是说窦广国是章帝窦皇后的父亲窦勋的八世祖,是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十世祖。反之就是说窦广国是章帝窦皇后的九世祖,是桓帝窦皇后的十一世祖。



如此,你说窦广国与孝文窦皇后是姐弟,那东汉章帝窦皇后、东汉桓帝窦皇后岂能跟他们没关系呢?这三人都是孝文窦皇后的父亲安成侯一脉。

当然,孝文窦皇后与东汉章帝窦皇后、东汉桓帝窦皇后的关系已经是很疏远了,早就出了五服了,连远房亲戚都不是。不过东汉章帝窦皇后与东汉桓帝窦皇后之间的关系倒是很近,桓帝窦皇后的父亲窦武的父亲是窦奉,而窦奉的父亲窦宣就是章帝窦皇后的父亲窦勋的弟弟,也就是窦武是窦勋侄子,而桓帝窦皇后就是窦勋的侄孙女。反过来,章帝窦皇后就是窦武的堂姑,那章帝窦皇后就是桓帝窦皇后的堂姑祖母,两人关系还没出五服,还算是亲戚。

安阳有多少个乡镇

安阳市的五县四区共有97个乡镇。其中林州市有十七个乡镇,原安阳县有24个乡镇,,汤阴县为14个乡镇,滑县有19个乡镇,内黄县有15个乡镇,龙安区有1个乡镇殷都区有2个乡镇,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