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南京文章的选本书有那些,有哪些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

访客82024-02-24 00:24:57

描写南京文章的选本书有那些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为它留下无数篇章,其中不乏名诗名篇,“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乌衣巷口夕阳斜”;“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空梦鸟空啼”……都是南京的名诗句。描述南京的名篇也有很多,宋濂的《阅江楼记》,张岱的《钟山》等等。民国至今,文人也写了很多关于的南京的散文,出版了很多书籍。张恨水的《两都赋》,黄裳的《金陵五记》都是。

描写南京文章的选本书有那些,有哪些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

关于南京文章的选本已经出版了多种。

1、丁帆选编《江城子——名人笔下的老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收录文章97篇,包括苏曼殊的《致刘三》,觉余的《游灵谷寺记》、石评梅《金陵的古迹》等文章,其中张恨水文章有12篇之多,包括《白门之杨柳》《日暮过秦淮》《清凉古道》,并且选录了张恨水小说《丹凤街》的片段。选编标准:一是历史价值,二是文化价值,三是欣赏价值。

2、蔡玉洗编《南京情调》,译林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收录鲁迅、陈独秀、胡适、朱自清等64位作家、文化名人写南京的文章。包括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南京情调》,书名即以此文命名。

3、薛冰编《金陵旧事》,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出版。

所选文章均出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报刊书籍。选编文章39篇,包括叶灵凤的《家乡名称严格的小考证》、曹聚仁的《南京印象》,纪庸的《白门买书记》,以及日本青木正儿的《南京情调》等。

4、丁帆编《金陵旧颜》,南京出版社,2014年8月出版。

收录文章92篇,这是《江城子》的新版,主要文章是相同的,个别文章进行了调整,删掉了几篇,又补充了几篇。拉掉了《江城子》中的陈明中、高长虹、丁玲、白克等文章20篇,新增白韬《革命军攻入南京》、荐庵《南京与北京》、陈修《秋在栖霞》、卢前《鸭史》、周锦泉《后湖泛舟》等文章10篇。

5、林冬冬编《南京:桨声灯影里的金陵旧梦》,北方文艺出版社2016年6月版。

分为南京情调、南京烟云、南京味道、南京人家四编辑,收入文章45篇,包括民国时期作家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的《南京》,倪贻德的《秦淮暮雨》,现代作家姜德明的《莫愁湖遇雨》,叶兆言《南京的吃》,余光中的《金陵子弟江湖客》等。

俞平伯、朱自清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南京》,储安平《豁蒙楼暮色》,黄裳《白门秋柳》。

有哪些令人感慨颇深的诗词

当然是岳飞的《满江红》,那种爱国的气节,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那种为国家去赴死的品格,以及那种悲壮,特别震动人。

再就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一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多么悲壮!谁人无死,但要死得其所!

所谓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说的他们吧。


谢邀。我推荐阮籍的《咏怀》(其三十九)。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

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

良弓挟乌号,明甲有精光。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

岂为全躯士?效命争战场。

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

垂声谢后世,气节故有常。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思想家。曾任步兵校尉。擅长五言诗,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注释:

1.八荒:八方的荒远之地,这里指天下。

2.远行役:服兵役之人的辛苦跋涉。

3.受命:接受国家的命令;念自忘:排除个人私念。

4.乌号:良弓名字。

5.明甲:一种质量好的甲衣。

6.全躯士:苟全性命的人。

7.令名:好的名声。

8.垂声:留名;谢:告诉。

9.有常:与世长存。

导读:阮籍的《咏怀》诗共有八十二首,这是第三十九首。这首诗讴歌了受命不顾私、报国忘其身的英勇将士们。

诗作前四句开门见山,一吐情怀:好男儿应有吞吐天下的凌云壮志,御敌卫国理当毫无私念;“良弓”以下六句,展现了将士的英姿和志向:手执良弓,身披明甲,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宁愿血染沙场,也绝不苟且的活着保命;最后四句,诗人激情继续奔腾,深情咏叹捐躯将士们的崇高精神:忠心义举、百世而荣,美名昭彰、千古长存。

全诗文字刚健有力,情感激昂壮烈,特别是“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这句,早已成为英雄主义精神的鲜明写照!

感言:轻身重义的气节操守,彰显军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以身许国的雄心壮志,锻淬军人耀眼的精神钢火🔥。

谢邀,唐诗宋词像春天的风又像秋天的雨,时而浪漫时而又使人陷入深深的惆怅,有的诗词读后,让人产生春风拂面般的惬意,有的却让人看后禁不住的泪流满面,这种心灵与诗词的碰撞产生了强烈共鸣,使人禁不住在闲来无事之时就会拿起一些诗词来好好的品赏一番,一来可以愉悦身心,二也可以感悟生活。

最近读了苏轼先生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很有感触,这里拿来分享一下。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苏轼著名的悼亡词,在词中苏轼表达了对亡妻深情的怀念与情感上的悲伤,使人读了心中也不禁生出了许多的伤感,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妻子的爱恋和对过往的念念不忘。

诗人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正处于政治上压抑、生活里困苦、琐事上缠身的局面,这样的悲凉的处境,使他更加怀念自己已经亡去十年的妻子,想起爱妻在以往生活中的无微不至,想起二人之间情眷和谐心神合一的场景,禁不住的潸然而泪下,诗人将现实的感受融入梦里,使梦境也令人感到无比的凄凉,最后三句不说自己如何,反说长眠地下的爱侣因眷恋人世而柔肠寸断更有意蕴,整首诗情调悲伤,写尽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美好而纯真的爱情一直为人们所向往,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好的人,相爱、相知、相伴与最爱的人共渡美好的一生,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期盼啊,可是爱情的道路又哪能处处都一帆风顺呢,爱最怕的是离别与再也不见,一方可能远走他乡暂时不见,一方也可能已经撒手人寰今世再也不能相见,所有的相思、所有的爱恋、所有的那些过往的时光都成了肝肠寸断,回忆一段段最后都成了相思的雨在心中纷纷的落下,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把泪珠儿又挂在了脸旁。

谢邀!令我感慨颇深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卖太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灰尘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人在卖炭翁这个典型形象上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心酸和悲苦。在卖炭翁的一件小事上,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透过卖太翁,仿佛有许许多多种田的、打鱼的、织布的,在田租或赋税的重压下流着辛酸和仇恨的泪水。《卖炭翁》令人记忆深刻,感慨万千。

让我感慨万端的古诗词有很多,现在列举一些,看看能不能引起朋友们的共鸣。

1.顺境逆境,顺流逆流,关键看你的心态!严寒总会过去,春天很快就会到来!关键是有一种期待明天会更好的心态!

游山西村

宋代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困难又如何?也许熬过去,就是一个晴天!

2.登高才能望远,人生总要有个目标,目标越高,也许你的人生境界就越高!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时光也许只能带走年龄,带不走我们对梦想的求索!年龄不是问题,受困于年龄才是最大的问题,曹操不是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吗?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梦里走了很多路,醒了还是在床上,人生的道路,只有去走了才知道!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人生如意与不如意,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而已!就然忧愁难免,人世难逢开口笑,何不开心一点,在五湖之间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人生的快乐在哪里?你看人家苏东坡是怎么说的,不解释,你懂得!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7.世事如梦,人情似冰,该怎么做?及时行乐而已!

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宋代:朱敦儒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8.看了这首诗,你知道友情是多么的珍贵!

题长安壁主人

唐代:张谓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

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这首词出自南宋女词人严蕊。在这首词中,她表达出自己的心志。

并不是我贪恋虚荣,爱慕风尘生活,而是这沦落风尘的命运,似乎是被前尘因缘所耽搁,并非我靠着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扭转命运。

花开也好,花落也罢,这是种自然规律,并非人力可以掌控,毕竟,花开还是花落,是由司春之神做主。

脱离风尘生活,这自然是我的心愿,毕竟这种靠着色艺为生并不能让我生活得更长久,所以,如果能早日离开,自然是好。但是,如果不能脱离这种以色艺为生的日子,那么,我真不能想象以后还会遭遇怎样的苦楚。

若是真能脱离风尘,过上自由的生活,那么我必然用山花插在发鬓上,过着寻常妇女的生活,您也就不必问我的归宿在哪里了。

词的前两句,看似突兀而起,实则是严蕊强烈抒发落入风尘之后的苦闷心理。想来,严蕊平日里也少有倾吐内心想法的机会,在词的开头她便说起自己的内心想法:自己并不是爱慕风尘生活之人,而自己之所以沦落风尘,大概是因为前尘宿命的安排吧。人被命运拿来捏去,总是自由不得。严蕊在这里既有面对命运安排得无可奈何,也有无限的忧伤。自己的命运,根本不由自己安排,不论是生是死,是浮是沉,总觉得有一种隐秘的力量在主导着。词的前两句,透露出严蕊的无奈,也隐隐地表达出她对风尘生活的厌倦。

接下来的两句词,严蕊做了个比喻:自己的命运不能自己安排,这就好比,花落花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令,这一切都依靠春神东君来安排,而并非由花草自己做主。这两句看似是说自然规律,实则是严蕊借用自然现象来诉说自己的命运。像自己这样的歌妓,俯仰由人,而那些有权有势者则好比春神东君,能够操纵自己的命运,而她自己在命运面前则完全是无力的、柔弱的。

既然不能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命运,那么终于等来能够从风尘生活中脱离开来的时刻,自然是要与之前的这种生活断然告别的,严蕊用一个“去”和一个“住”,两相对比,表达出内心的想法,这种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她心中的担忧更为深刻地展现出来。“去”,意为彻底告别歌妓生活;“住”,则意指继续做歌姬。严蕊说得很是曲折委婉,离开风尘生活,总会有那么一天,只是这一天越早到来越好;不然的话,继续做一个以歌舞娱人的歌妓,终究也不是个办法。在这两句词中,严蕊很婉转地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愿景:脱离目前的风尘生活,只想做个普通妇人。

“山花插满头”,意指乡野间的自由生活,而且“山花”这个意象,极富有生命力,这也象征着严蕊对自己未来的山野生活的憧憬。严蕊说,如果哪天,能在发鬓插上田野间的鲜花,过着普通妇人的生活,那么就不必问起我的归宿了。严蕊这两句词,语气极淡然极真切,却也彰显出一副傲骨。

从整体上看,这首词是一位虽然身份低微却依然傲骨芬芳的风尘女子的自白。她不卑不亢地表明自己不愿继续这种风尘生活的心迹,同时也申明自己最初沦落风尘,实在是不由得自己。在那个年代,像严蕊这样柔弱的女子若要脱离苦海,必得依靠外部力量的帮助。在看到一线曙光时,她既没有哭天抢地,低声下气以博取同情,也没有自轻自贱,以无所谓的姿态面对决定自己命运出路的刑狱长官岳霖。

可以肯定的是,严蕊在词中是有所祈求的,但她却以有理有据的态度,对自己的命运进行了申诉。

落入风尘,并不是严蕊的错,因为那种牵引着人的命运的力量,实在强大。言外之意则是,那些掌握权力之人,能够左右严蕊的命运,严蕊就像花朵一般,依赖着春神能够眷顾自己。她的期盼说得很含蓄,以自然现象来自比命运,也非常妥帖。

严蕊的内心,向往着脱离歌姬生活,但她并不是急吼吼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她的这番自白入情入理又见出三分傲骨,若说岳霖掌握着释放她的权力,那么严蕊的这番自白则为自己争取到了岳霖足够的尊重与同情。

或者也可以说,最终得以脱离苦海,岳霖是个重要的外部因素,而严蕊本人的学识、才华、人格魅力,则是能够充分利用外部因素的先决条件。

刘晓庆、姚笛和邓婕演的王熙凤你们各给多少分

大家好,我是爱看娱的小团子,欢迎关注。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一部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小说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如此经典的文学作品,在经过后代的翻拍成电视剧后,有了不同的版本,自然也有很多人饰演过王熙凤这个经典角色。

如果偏要分个高下的话,那则是邓婕版9.5分>刘晓庆版8分>姚笛版6.5分

邓婕版

在所有翻拍的版本中,87年的《红楼梦》被大部分人认可,称为经典。87年版的《红楼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除了还原小说之外,在选角上也是十分的贴合。87版的《红楼梦》由邓婕饰演王熙凤。邓婕饰演的王熙凤像是书里走出来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她的一颦一笑,嬉笑怒骂,举手投足都活灵活现。

邓婕版的王熙凤自然带有泼辣的美,说话心直口快,刀子嘴豆腐心,妥妥帖帖地打理着贾府一大家子的杂事琐事事情。从各方面综合来看,邓婕所饰演的王熙凤在所有版本中可以说是最经典,且不可逾越的。后面的翻拍的,再没有邓婕版王熙凤那个味道了。她一出场,那眼神,那气质,那容貌,那厉害的样子,活脱脱是王熙凤的还原啊。

刘晓庆版

出演王熙凤那时,刘晓庆已经是30多岁了。就扮相像来说,刘晓庆版本输于姚笛版的风骚,输于邓婕版本的泼辣韵味,反而让人觉得扮相老气。当时的刘晓庆已经有太多的经典角色被观众熟知,再次挑战先有邓婕版的王熙凤,难度自然极大。

虽然不可否认,刘晓庆本人身上也有泼辣干练的味道,且她的演技不俗,在89年电影版把王熙凤的毒辣,圆滑,世故都演的劲儿够足。但刘晓庆演王熙凤这一角时稍微显得用力过猛,演出了王熙凤的狠毒,霸道,却缺少了一股大家小姐的名媛风范,反而显得不自然。

姚笛版

姚笛版的王熙凤在三人中,可以说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很多人评价姚笛版的王熙凤演出了一种风尘女子,狐狸精的感觉。虽然姚笛出演时的年龄,容貌体态上的风骚,更符合原著。但姚笛版的王熙凤,眉宇间没有王熙凤的泼辣和强势,反而因为她的妆容给人一种尖酸刻薄,妖艳的感觉。

除了外型上没有王熙凤的神似之外,举手投足之间也没有了那股泼辣精明的劲儿,缺乏王熙凤不怒自威的气场,撒泼起来更显得做作。在整个饰演过程,还是看得出姚笛饰演王熙凤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演技过于稚嫩。在和其他版本王熙凤比较下,拼不过其他版本的老戏骨,还需要好好磨练演技。

你们会怎样打分呢?欢迎留言讨论

三个版本我都看过,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刘晓庆演的王熙凤像个泼妇!浑身上下透着一种粗野放浪!并且年纪过大,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刚有一个孩子的少妇,撒泼的时候感觉就是一个更年期大妈!真的一点都不好看,勉强给打三十分吧。邓婕演的王熙凤真的很经典!不论是扮相还是性格的刻画都十分到位,一颦一笑既透着妩媚狠辣又不失大家闺秀的风范,衣服和化妆更是锦上添花!可以说邓婕演的王熙凤就和我想像中一模一样!这个必须给打满分!姚笛演的王熙凤虽然没有邓婕的经典,但是年龄和美貌还是加分项,美中不足的是姚笛没有理解角色,更没融入角色,尤其是笑声,真的很突兀很惊悚!把王熙凤那种不怒自威的狠厉劲儿演成了青筋暴露的嘶吼!打分的话勉强给个及格,这主要是我觉得姚笛的扮相有时候真挺漂亮的!个人拙见而已,不喜勿喷!

刘晓庆的演技很好,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王熙凤的扮演上还是输给了邓婕。而后起之秀姚笛,还是可圈可点的。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出彩的角色之一。书中对她的描写,丹凤眼是三角形的,眉毛弯成吊梢眉,说明此人霸气精明,泼辣狠毒,所以她又有一个称呼:八面玲珑的凤辣子。关于人物外貌描写,邓婕就是活脱脱的一个王熙凤,嘴角微微上扬,不露形色内敛的演技,宛如王熙凤再世。

刘晓庆的王熙凤,从扮相上就输了,五官不够精致,更没有王熙凤的神韵,感觉更像一个什么什么夫人的样子,年龄也偏大。

姚笛版的王熙凤很符合角色的设定年轻漂亮,但少了一些狠毒劲。

邓婕在剧中,针对王熙凤的“辣”,有多种独到的表现方法,都把握得很好。


微辣,笑里藏刀。


甜辣,嘴甜心苦,眀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不避锋芒的狠辣。



毒辣,让人心寒的肃杀之气。


对老祖宗阿谀奉承,善于辨风测向。


对平辈和蔼可亲,绵里藏针。


对下人软中有硬,恩威并施。


邓婕的王熙凤霸气侧漏,“辣”得刚刚好。

刘晓庆气场不够强大,“辣”得过度。


姚笛有时候还是能很好的诠释“辣”和“狠”度,但稍显稚嫩。

纵观三版王熙凤,邓婕是最出色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