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韩信起兵自立,他的十万大军能否打败刘邦自立封王,未来20年,苏北哪座城市更具发展前景

访客52024-03-24 14:59:21

假如韩信起兵自立,他的十万大军能否打败刘邦自立封王

上次看到过一个类似的分析文章,说韩信还是畏惧一个人,这个人名字我忘记了,历史上不是很出名,但是这个人很了解韩信,这个人的存在是韩信的死穴。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劣势,刘邦的胜算大大的超过韩信会打仗的优势。

假如韩信起兵自立,他的十万大军能否打败刘邦自立封王,未来20年,苏北哪座城市更具发展前景

韩信起兵自立为王,按当时的情况,打败刘邦是没有问题的。

韩信攻下齐国,又在潍水之战打败了龙且,让一向非常自负的西楚霸王,第一次感到了恐惧,他派来使者,游说韩信和他联合,共同对付刘邦。

当时刘邦和项羽在广武山对峙,刘邦有萧何提供后勤保障,战争条件优于楚军,但项羽勇猛无敌,刘邦只要和项羽正面交战,每战必败,所以刘邦坚守不出,和项羽拼消耗,刘邦凭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是不可能打败项羽的,唯一的胜利希望,寄托在韩信前来,与他合兵一处。

韩信成了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他联合刘邦,项羽就会失败,他和项羽联合,刘邦会被打败,如果韩信聪明一点,既不加入刘邦一方,也不联合项羽,那就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项羽强,韩信就打项羽,削弱项羽的实力,刘邦占优,韩信就打刘邦,这样维持战略平衡状态,韩信就是最强大的一方,而且占据主动,自立称王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韩信非要打败刘邦,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答应和项羽一起,两个战神共灭刘邦,刘邦是没有抵抗之力的,项羽,韩信论政治能力,绑在一起也不是刘邦的对手,但说到打仗,哪一个也能甩刘邦几条街,两个当时的顶级战神,去灭刘邦,刘邦必败。

韩信就是一个天生打工仔的命运!

曾经有一个做老板的机会放在韩信面前,韩信没有把握!

事实上,刘邦的敌人很多,只要韩信竖起反对刘邦的旗帜,自然就有很多刘邦的敌人归附韩信。

只要知人善任,人才不是问题!

可是韩信没有做老板的野心!

再好的做老板的机会也是白搭![捂脸][捂脸][捂脸]

如果韩信起兵自立,他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得早一些。

主要的原因,就是韩信没有根基,没自己的班底。韩信集团中有绝大部分中高级将领是刘邦的死党,像曹参灌婴等。韩信对军队的控制力很弱。从刘邦两次轻松剥夺韩信的兵力这个事实就能证明这点。蒯越这人是纵横家,忽悠韩信罢了。

人生有几何?读史有经验。今天小齐哥不谈收藏,跟大家聊聊历史。

如果历史可以重来,我也可以断言,韩信只能带兵打仗,绝对做不了,一朝天子。

先看一下鸿门宴中的刘邦,项羽得知刘邦趁项家军与秦军在巨鹿激战的时候长驱直入,占领了涵谷关,并有想在关中称王念头。他听从谋士范增的计谋,预在鸿门致刘邦于死地。大家注意了,这时张良、项伯、樊哙他们都舍命挺身而出。反观韩信,他只是带兵打仗多多益善的将才,可以胯下受辱。为了引起刘邦和萧何的注意,他慢悠悠的跑,要萧何没有费太大力气就找到了他,“萧何月下追韩信”。

  • 首先,韩信如果没有身后的大BOOS刘邦,他是绝对打不过骁勇善战的项羽的。如果单凭个人实力,虽然韩信善谋。但是他也是挡不住项羽百万雄兵的,势如破竹之势,所以韩信必败。更何况当时还有范增这块难啃的骨头。
  • 其次,刘邦善于用人。高超的权谋之术,在古代的帝王中也是娇娇者。身边能人辈出,萧何、曹参、韩信、樊哙、陈平等等举不胜举。反观韩信,人缘一般般,居功自傲,只是擅长带兵打仗,身边没有可用之将,更没有辅佐之良臣。
  • 最后,对比一下后勤保障方面,刘邦在萧何的辅佐之下,对百姓秋毫不犯,每次打仗萧何稳定后方,保障有力。不愧是一个好的后勤部长。

这里我还要累赘一下,大家一定听说过这样一句俗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虽然说韩信是被吕后所诱杀,但萧何绝对是幕后的推手,这也就是说像萧何这样的大谋士,他们只会忠诚于刘邦,不可能去帮助韩信起势。

综合以上所述,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韩信起势必将失败。

在韩信攻下临淄的时候就起兵自立。他是有可能成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韩信的个人能力很强,在当时领兵打仗还真没人是他的对手。凡是他指挥的战役都打赢了。而且不少战争成为后人研究战争的样板。

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2、刘邦在当时是被项羽围困在荥阳的。也就是说当时刘邦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

据史记: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认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于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

从这里看出,刘邦被围困在荥阳,就等着韩信从齐地发兵来救他。事实上也确实是韩信救了他。刘邦听从也陈平、张良的建议"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守。不然,变生。"汉王亦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候,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

3、当时的大环境、战争态势取决于韩信的决定。从盱眙人武涉说齐王可以看出。"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也就是说,天下走势就在韩信的取舍,他当时的实力是足以左右天下的。

4、韩信当时自立,以他占有的地盘和兵力,加上一个不错的行动方针,至不济也是三分天下。看看齐人蒯通当时是怎么对韩信说丽"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丶赵、,出空虚之地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强,以立诸候,诸候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候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

可惜韩信没有听这些,不肯"以乡利倍义"。最后刘邦用张良计,召齐王韩信将兵会垓下。顶羽败亡后,高祖袭夺齐王军。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最后被吕后斩于长乐钟室。

5、从当时韩信自己来看,他当时自立成功率还是很高的。韩信死之前后悔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未来20年,苏北哪座城市更具发展前景

未来二十年后,苏北哪座城市发展最快,我以为当属徐州,徐州的优势还是较多的。

一、己被国务院批复确定为淮海经济圈中心城市,国家和省在政策上会给予倾斜;

二、在苏北的人口大市,现有人口规模和建成区规模均处领先位置;

三、交通枢纽地位突出,处于国家八纵八横的交通节点;

四、广阔的腹地,处于苏鲁皖豫四省交界;

五、良好的发展基础,科教医疗资源占有地区的优势;

六、目前保持快速的发展速度。

盐城,绝不能被小看的城市!

盐城,地区的面积在全省最大,一寸土地一寸金,发展前景广阔。

盐城,有广袤的滩涂湿地,有漫长的海岸线,这在全省是独一无二的。

盐城,地处江苏省的中部,长三角城市群的北翼,省内位置较适中、较优越,东部与黄海相临,海陆空交通便捷,已形成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内河航运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这也是其他城市不好比拟的。

盐城,外资企业看好的地方,带动着盐城的飞速发展。

盐城,市内交通很发达,过去的快速公交很成功,如今的立体交通在全省也是领先了一步。

……

苏北未来最具发展的是盐城,而不是徐州,这不是盐城膨胀了,是基本形成事实。苏北还有宿迁,淮安,连云港,未来发展肯定不如徐盐有竞争力。

徐州和盐城目前发展情况,我们先从二座城市的GDP,人均GDP,人口,财政收入等方面对比:

徐州市2020年GDP7400亿元,常住人口882万人,人均GDP81138万元,全市财政收入481亿元。

盐城市2020年GDP5900亿元,常住人口720万人,人均GDP79149万元,财政收入400亿元。

总结:徐州拥有体量优势,但是平均下来,和盐城同属于一个水平。

徐州与盐城未来发展,一负一正,或者说是盐城发展空间大与速度快,与徐州缩小距离,十年后最终将超过。

徐州市目前优势是铁路交通和重工业;随着京沪二通道的修建通车后,肯定会削弱京沪线的带来的红利,这对徐州来说肯定会利益受损;另外徐州是重工业城市,随着能源逐渐枯竭,严重影响徐州经济发展,而且周边没有大城市辐射支持,这是徐州未来发展不如盐城的客观事实。

盐城市是江苏省三座沿海城市之一,是江苏省未来经济“增长极”;早在二十世纪,江苏省就提出“海上苏东”经济规划;苏东指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大沿海城市,总人口1646万人,GDP总量达21965万亿,其经济规模比一个山西省还大出25%。

随着青连铁路,盐通高铁开通,江苏省沿海经济带全面贯通,拥有五座机场,九个港口,依托“海上苏东”海陆空的优势,与上海形成经济一体化发展,将释放出巨大经济效益;未来可能我国规划“泛黄海经济区”,与日本,韩国形成自由贸易区,那将再创造出另一个“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是徐州无法逾越的。

中日韩经济贸易区,江苏将迎来历史性发展,而盐城,南通,连云港将是我国发展最快的地区。

请大家关注@陈述事实一起交流互动!

苏北,常说的是盐淮徐宿连,不含南通,人家自称苏中。五市中徐州是老牌工业城市,重工业发达,又是交通要道。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徐州算是有优势会发展得更好,但相对于清新的盐城,我到感觉到盐城发展更有后力。长三角城市群唯一苏北城市,它的眼光是向南看。急切想容入上海都市圈。就看它现在发展的样子。平心而论。城市规模可能小于徐州,但清新脱俗气质不亚于一个苏中甚至苏南的一些城市。而且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中国唯一的世界湿地遗产。二十年后的盐城应该是一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大型工商业城市。

连云港,明年江苏第三大机场投入使用,将作为南北中转航空货运基地,徐圩新区三千多亿石化基地投入生产已见成效分分钟超越淮安,苏北唯一的自贸区投入使用,高铁布局已基本完成。市内有公交铁轨动车,brt。旅游有山有海有镜花缘文化,西游记文化这是其他苏北没法比的先天优势。港口吞吐量已接近国际大港。一个城市不要光看现在,要看前景和未来。还要看国家投入和江苏重不重视。

未来20年,苏北的五座城市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中,我个人最看好连云港,其次是徐州。此外,盐城未来前景也非常好,但是我认为盐城很大可能面临拆分,所以不作分析。我个人看来,连云港未来20年发展前景完全可以媲美青岛、宁波;未来20年连云港可以是江苏的计划单列市,淮海经济区的“青岛”,甚至下一个“上海”。

连云港

连云港目前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有:1.连云港位于江苏最东北角,远离江苏发达的苏南地区,也是距离省会南京最远的一座城市,虽拥有港口,却缺乏腹地;2.江苏长期重沿江而轻沿海,忽略了沿海城市的发展;3.远离我国发达的京津冀和珠三角等地区,自身周边都是欠发达的城市,货运航线大多绕道而行;4.交通滞后,尤其是铁路布局长期落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因此,连云港虽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经济却长期一直滞后。

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也开始意识到发展苏北的重要性,苏北经济近年来发展也比较迅速,2019年江苏GDP苏北的连云港、宿迁两市增速更是排在全省的前两位。

为何说看好连云港,现在来具体分析一下:连云港作为江苏唯一的一座海滨城市,拥有江苏最大最深的港口,也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城市之一。

1.具有地理优势: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中部,处在北京和上海的中间地带,是我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也是我国东西部最便捷、最快速的出海口。连云港主要腹地黄淮海区域,以及陇海线一带经济都相对落后,该区域将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

2.具有旅游优势:连云港是一座山、海、岛、港、城相依相拥的城市,一年四季风景如画。连云港具有江苏最独特的美景:拥有江苏最高峰的花果山风景区、拥有江苏最大天然优质沙滩的连岛海滨度假区、海上云台山景区、渔湾风景区、孔望山景区、大伊山景区、伊甸园童话小镇以及江苏唯一的天然温泉——东海森林温泉等等,连云港的旅游资源独领江苏!

3.具有交通优势:苏北地区的铁路整体得到了改善,并迎来了发展机遇。不仅如此,连云港将在今年迎来第二座国际机场,新机场——花果山国际机场位于灌云县小伊镇境内。铁路、机场、港口交通全部得到了改善,这将对连云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4.具有外贸优势:连云港也是江苏三大自由贸区片区之一,苏北唯一的自贸区所在地,另外,连云港还将积极申请自由贸易港。

5.具有产业优势:连云港医药产业发达,将积极打造“中华药港”;作为沿海城市,连云港也是我国“世界级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投产后徐圩新区石化产值将达到我国石化基地产值首位。石化产业的布局和发展,及其带动的产业链,将是连云港未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世界级石化基地 徐圩新区

6.腹地发展直接带动港口发展:作为苏北及淮海经济区最大的出海口,连云港也将会因腹地的发展壮大而直接受益。

连云港 港口

综合以上因素,我认为未来20年,苏北的连云港市最具有发展前景。

其次,我比较看好徐州,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与安徽、山东、河南交界,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未来徐州将肩负着引领淮海都市圈城市的发展重任。徐州目前也在打造“国际陆港”,与连云港的海港、淮安的空港一起构成苏北“货运金三角”。

可以预见徐州和连云港这对双子星将是未来江苏经济新的增长极,以及淮海经济区最重要的两座城市。未来20年,我认为苏北的连云港市、徐州市最具有发展前景。

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你怎么看呢?

诛吕之乱后,汉文帝刘恒可以当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除去汉惠帝之外,其余七个儿子只有四子代王刘恒是唯一活了下来的儿子。在功勋集团铲除诛吕之后,在当时宗室集团里最有资格继位的是两个人,齐王刘襄(刘肥的儿子)。再就是代王刘恒。但最终功勋集团选择了刘恒。

齐王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在诛吕过程里,刘襄居中联络代表宗室与功勋集团联手斩杀诛吕立功至伟。此时,刘襄与亲弟弟朱虚侯刘章实际上控制了京师长安。在功勋集团讨论皇位继承的问题上,刘襄声望最高。也有朝臣举荐,但这个提议遭到堂兄刘泽的反对,说齐王刘襄的舅舅驷钧为人霸道狠毒,又言刘襄其母为人专横,如果立刘襄为帝,那岂不是吕雉第二外戚专权又要重演。(“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舅驷钧,虎而冠;即立齐王,复为吕氏矣。”)刘泽的话得到了功勋集团的认同,可见刘襄母系一家的名声确实不佳,而刘襄就此失去皇帝之位,第二年刘襄就郁郁而终。再就是在刘邦有儿子尚在的情况下,跨辈继承帝位于礼不和。

而代王刘恒远在千里之外,于诛吕无尺寸之功却能被功勋集团推举为皇帝。最重要原因在于他是刘邦唯一健在的儿子,这是他最大的资本。第二就是刘恒母子为人低调,尤其是薄姬过于“渺小”简直被吕后给忽视了。刘恒母子从来就没有收到刘邦的喜爱和重视。这也就避免了刘恒母子被吕后的迫害。长大以后刘恒在封地广施仁义,名声很不错。给功勋集团们留下了谦谦君子的形象。

再有一点是刘恒之母薄姬娘家没实力,不许外戚干政是功勋集团唯一标准,功勋集团绝对不会允许出现第二个吕后,(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固顺,况以仁孝闻天下乎”)这也是刘襄失去帝位原因。由此可见刘恒继承皇位,是最恰当和最符合要求的。还有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刘襄很有才能文武兼资。不利于功勋集团控制,如果刘襄做皇帝,功勋很有可能遭到二次杀戮。而刘恒老实低调。没有政治根基。有利于功勋集团的摆布,这些人不会失去权势。在平衡各方利益的考虑考虑之下。刘恒就成为西汉实际上的第四位皇帝。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吕雉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发妻子,他们在那动乱的年代同呼吸共患难,刘邦在外面打天下,吕雉在家里侍奉老小,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毫无大家闺秀的气质。


刘邦建立汉朝后,吕雉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后,人生就发生了质的飞跃,就对权力产生了无尽的亲和力,特别是刘邦去世后,她几乎是一手遮天,朝中大臣无人敢违抗她,都对她唯唯诺诺,如同见了刘邦一样。


汉惠帝刘盈一直生活在强势母亲的阴影下,终日郁郁寡欢,干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就找他的父亲刘邦告状去了。


没有了老公和儿子,吕后便没有了精神寄托,此时她的性情大变,权力成了她的唯一,控制欲极强的吕后为了大权独揽,就大肆扶持吕家势力,让她的兄弟子侄们担任朝中要职,掌控军队,甚至还对吕氏族人封为封侯,刘氏的天下俨然成为了她吕家的天下。
对于小皇帝,她更是高兴就立,不高兴就废,将他们玩弄与股掌之间,朝中大臣及刘氏宗亲都敢怒不敢言,稍有不慎就会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因此大家都惶惶不可终日,唯恐招来杀身之祸。
吕后去世后,齐王刘肥的儿子刘襄联合陈平和周勃发动了平定诸吕之乱的行动,吕氏一族几乎被屠杀殆尽,天下又回到了刘氏的手上。
接下来是选定继承人的问题,此时的权力掌控在陈平和周勃的手上,他们深知吕氏之所以作乱,是因为皇帝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及其势力庞大的外戚,为了防止重蹈吕氏专权的覆辙,就规定新的皇帝不能有强大的母族。
刘邦一共有八个儿子,被吕雉害死了几个,齐王刘肥当了十多年王爷后病死了,刘邦的八儿子燕王刘建早年打猎时被狗咬得了狂犬病死了,此时只剩下四子代王刘恒和七子淮南王刘长及刘肥的儿子刘襄。
刘襄在诸吕行动中立下大功,又是刘邦的孙子,继承皇位还是很有希望的,但他有一个如狼似虎的舅舅驷钧,非常凶残,立刘襄为皇帝那无异于又一个吕后再生;

另外,刘襄文武兼备,很有才能,他做皇帝,这些大臣们是控制不了的,他们很可能失去权势甚至被杀,因此刘襄被抛弃了。


淮南王刘长从小由吕后抚养长大,因为吕后的关系,刘长恃宠而骄,非常跋扈,他的母族也是势力庞大,因此刘长也被排除在外。
剩下的代王刘恒在代国治理有方,在代国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把代国治理得十分的富强。

再过,刘恒为人低调不张扬,性格内敛,在朝堂无背景、无靠山,好控制,他在诸吕行动中没有功劳,一旦做了皇帝,必然感恩戴德,功臣们的权势也就保住了。

还有刘恒的母亲人品好,背景清白,与吕氏毫无瓜葛,从来都是低调做事,也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家族,因此,刘恒就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事实证明,汉朝在刘恒的统治之下,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为文景之治及汉武帝的宏图打下了基础。


关于诛吕后为何让刘恒上位问题,主要是出于避免外戚干政再度发生,这点关键在于琅邪王刘泽的力争。在立汉文帝刘恒问题上,首功应该是琅邪王刘泽。《史记*荆燕世家》和《悼惠王世家》说得很清楚,不须再去猜测刘恒为何上位问题,太周折。我在《头条》发过《权吕后而封王,立文帝以安汉》的文章,介绍了琅邪王刘泽在吕后时期封王和立刘恒问题的由来。这里只就刘恒上位问题简单说几句。

一、诛吕之后,首推齐王

琅邪王刘泽封王不久,吕后死去。赵王上将军吕祿、吕王丞相吕产二人把持军政,意欲谋反。齐王刘襄之弟朱虚侯刘章从妻子吕禄之女处得知消息后,速告齐王刘襄发兵长安,刘章、刘兴居兄弟两人为内应。刘襄舅父驷钧为齐相,诈称请琅邪王刘泽带兵伐吕,将刘泽骗至临淄,软禁刘泽而发琅邪兵伐吕。刘泽耻于被孙子算计,诈称自己为老臣,宜先入长安策划立刘襄为帝事宜。齐王及驷钧很高兴,送琅邪王刘泽入京。灌婴等文武诛杀诸吕后,在刘章、刘兴居倡议下,共推齐王刘襄为帝。

二、刘泽入京,力排众议

刘泽恰逢议新帝时入京,力排众议,便将齐王刘襄无能,舅父驷钧专齐政之事讲出,警告众臣若立齐王,必将使朝政再次沦于驷钧等外戚之手。而代王刘恒母子贤惠,特别代王母薄氏不会干政,代王为现存刘邦长子,不应该舍子立庶孙。由于刘泽的福祸分析,经历过吕氏外戚干政的文武大臣,十分恐惧。遂同意刘泽提议,改迎代王刘恒入朝登极。

三、文帝的厚报

文帝刘恒即位后,十分感激诛吕各功臣。升封琅邪王刘泽为燕王。燕国处北疆边陲,国土比琅邪13县大多了。成为北方藩屏。刘泽燕'王传三代五十年,因孙子乱伦而国除。应该说,诛吕之功,刘泽不大,但立文帝安汉功臣,刘泽为首功。后人多把诛吕与安汉混二为一,忘记刘泽之功。假若齐王刘襄上位,驷钧必为相。以驷钧之奸诈,文景之治不会有,汉武之勃也不会有。


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

在齐王刘襄与绛侯周勃及太尉陈平等人共同荡平诸吕之后,大臣们就选择新皇帝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种讨论是在一明一暗两个前提下进行的:

所谓“明”的前提就是现在诸吕的势力已经被铲除了,朝廷的威胁似乎降低了,但是还有一个巨大的威胁没有除掉——那就是当今皇帝啊!当今皇帝是谁——是吕太后所立的少帝。但是!大臣们必须把少帝彻底否认!除了不承认他的皇帝身份,更不承认他是惠帝亲生子的身份,因为他的存在就代表着诸吕势力的残留。也就是大臣们所合计的:“今皆已夷灭诸吕,而置所立,即长用事,吾属无类矣。”

所谓“暗”的前提就是齐王刘襄虽然在铲除诸吕的战争中立下了巨大的功劳(他率先起兵并在起兵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但是他必须在皇位候选人中剔除出去——因为他太强势了,太适合当一代雄主了,但是当他的大臣会很累,会很危险!所以,以琅琊王刘泽(刘襄起兵过程中得罪过他)为首的大臣们坚决反对拥立刘襄为帝,其理由是刘襄的母亲太强势了,将领可能会成为吕后第二。

就在这一明一暗两个原因的作用之下,一直保持低调的代王刘恒被大臣们拥立为新君,是为汉文帝。

汉文帝即位后不久就用实际行动证明,功臣们的算盘打错了。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