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13县是什么,山西垣曲县子弟高中毕业证

admin62024-03-17 10:16:37

运城13县是什么

运城13县: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临猗县,万荣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闻喜县,夏县,平陆县,芮城县。

运城13县是什么,山西垣曲县子弟高中毕业证

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春秋时属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

1949年,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销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改为地级运城市,辖区一区两市十县。

盐湖区:

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1954年7月,解县和虞乡合并为解虞县;1955年7月,运城镇并入安邑县;1983年改运城县为运城市,2000年运城市改为盐湖区。

永济市: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古称蒲坂。秦置蒲坂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升蒲州为府,附郭置永济县,县名源于境内有明代水利工程永济渠。2018年12月,永济市的古蒲州历史文化游入选2018《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魅力榜年度魅力主题线路。

河津市:

河津古称绛州龙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

临猗县:

临猗县组建于1954年,系临氏、猗氏两县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临晋”一名的由来,一种解释为:春秋时期,秦国在黄河西岸筑城堡“以临晋国”,故名临晋。“猗氏”一名的由来,可追溯到夏代的古猗国。《路史》云:“夏有猗国”汉代置猗氏县。

万荣县:

万荣县系万泉、融合两县合并各取首字而得名。万泉以“城临山涧、地多涌泉”得名,唐武德三年(620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地置万泉县。

稷山县:

商周称稷。春秋属晋,称清源。战国属魏,后属赵。秦属河东郡。西汉以汾河为界,汾南为左邑县(今闻喜),汾北部分属长修县(今新绛)。因境内有稷王山而得名稷山县,沿用至今。

新绛县:

北魏登国元年(386年)称太平县;隋开皇三年(538年)设正平县;大业二年(606年)改称绛州,领正平、翼城、曲沃、稷山、龙门、垣曲、太平、绛县等8县。

绛县:

因境内有绛山而得名。春秋建“车厢城”。周惠王八年(公元前669年),晋献公派大夫建都城聚,将群公子全部杀光,将车厢城首次命名为绛,从此即定都于绛。

垣曲县:

位于山西省南端,因境内群山如垣,而又地处于九曲黄河之畔得名。

闻喜县:

秦称左邑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武帝刘彻去河南缑氏巡幸,途经左邑之桐乡,闻南越(南越国,今广东、广西一带)被攻破之喜讯,遂改桐乡为闻喜县。

夏县:

古为安邑地,因夏禹古都而得名。4500年前大禹在此建都,大禹因治水有功取得帝位,封国号为夏。夏属翼州,为侯国地。

平陆县:

夏称虞,周初武王封仲雍之后于此,国号仍为虞。春秋属晋,为大阳邑。汉始置大阳县,又名太阳县。

芮城县:

西周初,武王封姬姓子弟于此,称魏国。晋献公灭魏,封大夫芮毕万于此,因名芮城,亦名魏城。汉置河北县。西魏于今县东境置安戎县。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