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了以后,80万秦军去哪里了-九原区三十三中高中毕业证图片

访客32024-03-07 03:54:00

​秦始皇​死了以后,80万秦军去哪里了

秦军都去哪了

​秦始皇​死了以后,80万秦军去哪里了-九原区三十三中高中毕业证图片

秦国的军队,曾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师”,其战斗力在当时可谓“无敌”;加之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全国的青壮年人口几乎无一例外都参加了军队,故其规模也不在话下。那么,在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这支秦军都在什么地方?

当时由秦国控制的军队,大致可分为三支:一支是之前征服岭南后留守的军队,简称为“南部军”,一支是屯驻在长城沿线主要防备匈奴的“北部军”,还有一支是驻守关中、负责保卫首都的“京师军”。

秦末起义爆发后,位于东南方向的楚国故地反抗最为激烈,以至秦国本土与岭南的交通几乎断绝。而驻守在此的南部军采取了“保境安民”的策略,封锁了五岭边界,隔绝了与北方的联系,完全没有介入到当时的战争中。至秦二世三年,南部军统帅赵佗宣布独立,建立南越国。南部军也因此保留了下来,再未离开岭南半步。

图 赵佗,即南越武帝

其次是北部军。这支部队可以说是秦军的精锐所在,且数量众多:秦始皇三十二年,始皇帝派遣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并设置九原郡,实行移民屯田,修筑长城要塞,常年驻军。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胡人不敢南下而木马”当是指此事。

秦末之乱时,北部军奉命南回参与平叛,在这个过程中,北部军“先胜后败”:在王离的统领下,北部军首先平定了赵国和燕国地区的叛乱,而后与章邯军会合,击溃了围城的楚军,并杀死楚军大将项梁(项羽的叔父)。但在之后与项羽率领的楚军主力在巨鹿决战时被大败,主将王离被俘。自此秦军在战场上彻底转为守势。

而最后的这支“京师军”,“身世”要复杂得多。秦末之乱时,京师军一直留在关中负责京师地区的防卫和皇帝的保卫。至秦二世二年,陈胜部将周文率军攻入关中,在首都咸阳东郊的戏水地区被屯驻在此的京师军击退。这也是这支军队第一次参与秦末的战事。此后,京师军并未乘胜追击,而是继续留在关中,始终也没有卷入关东的战事。

秦二世三年八月,刘邦的军队攻破武关,进入关中。九月,秦军在峣关附近阻击刘邦失利。至此,秦国大势已去:汉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开城投降,刘邦接管了秦国本土的政权和领土,京师军也顺次被接管,成为刘邦军队的一部分。

图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前256年—前195年)

十二月,项羽统领四十万联军进入关中,与刘邦展开决战架势。在之后的鸿门宴上,刘邦表示臣服项羽,将之前所接管的秦国都交给项羽处置,包括京师军各部。翌年二月,项羽分封天下,为防备刘邦借关中东进,项羽将原秦国关中地区分为雍、塞、翟三国,即“三秦”,而原先的京师军也被编入“三秦”的军队中。

同年八月,刘邦大将韩信统率汉军“明出子午,暗渡陈仓”,反攻关中成功,塞国和翟国投降,雍国也在不久后被灭。至此,之前编入“三秦”军的部分京师军再次回到刘邦的军中。

图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

刘邦在占领“三秦”之后,在各个方面继承了旧秦国的政策,“抚关外父老”;并以此为根基,东进与项羽争夺天下。自此,随着战事的开启,旧秦国的将士、来自秦国的兵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汉军,成为汉军的一大来源。汉军的人员结构也由此发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变化。

文:爱影

参考文献:《史记》《过秦论》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公元前的209年,一场大雨,拉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陈胜吴广也是在那天揭竿而起。但是,在战争爆发的时候,秦国用来抵抗起义军的部队却是一支由囚犯组成的杂牌军,而不是自己的正规军队。但是,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靠的是那支令六国闻风丧胆的具有超强战斗力的老秦人组成的军队。那么,问题来了,当时那种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为什么出动的不是正规的老秦人的军队,而是一支杂牌军呢?


当时的秦国,统计在册的秦军将士人数多达80万,数字非常庞大,但是,并不都在一处,而是分开作战。首先,是守卫在长城一带的原本由蒙恬统领的军队,有30万人。这支军队的第一负责人是秦始皇,秦始皇死后就是蒙恬,还有扶苏。但是我们知道,扶苏在秦始皇死后没多久就被奸人的一封书信害死了。后来,蒙恬也遭奸人陷害。


所以这支原本战斗力奇强的军队,就好像在一瞬间失去了思考和发挥号令的大脑,之剩下强壮的躯体。再者,这支军队是蒙恬一手带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老秦人,他们和蒙恬的感情已经非常深厚,因为蒙恬的被害,也是彻底伤了这帮老秦人的心,让他们不再热衷于拥护那些奸佞小人。所以,即使接收到咸阳的紧急求救信,依然只是派遣部分军队,慢慢吞吞的往咸阳开进。因为没有了斗志,后来也是不敌楚国贵族项羽的军队。回去的军队和当地驻守咸阳的5万兵马,还有一些囚犯死刑犯,如何能跟项羽这样的强悍的军队较量?

城边境的30万大军,还有50万的秦军已经南下,在百越之地作战并且征服改进百越之地,那时候的军队将领是任囂。他在接到消息以后,其实是有派人回到咸阳去了解情况。但是无奈当时的咸阳,一片混乱。完全不再是当年的那种团结一心的老秦人的局面,而是宦官当道,军阀割据。


还有就是,秦始皇在位后期颁布的一些诏令其实他们也并非十分认同,只是执行军令罢了。到后来的胡亥上位, 赋税加倍,民间早就困苦不堪。他们已经不再从心里愿意追随这样的领头人,自然也就不会回马救援。而是在南越那样富庶的地方扎下根,发展农事,建立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能保证老秦人的血脉不至于断流。

秦始皇完成华夏大一统,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誉为“千古一帝” 。他13岁继位,22岁亲政,39岁时统一中国建立秦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秦朝边境就有80万大军驻扎保卫国家,抵御外敌开疆扩土,其中蒙括率领30大军在北抵御匈奴,任嚣和赵括在南方征战百越。

在公元前209年秋,一场大雨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但是,在战争初期,秦帝国抵抗起义军的部队,竟然是由囚犯组成的杂牌军,而秦统一中国,靠的正是他那只战斗力奇强的军队,那么,秦帝国为什么用杂牌军抵抗起义军,而不用他最强大的正牌军呢?

原来,在这场推翻暴秦的战争初期,秦军最强的两只部队分别在北边抵抗匈奴和南边攻打岭南,不可能一夜之间赶回来守护咸阳,而咸阳的守军只有五万,面对几十万的起义军,兵力上的悬殊使得秦二世不得不释放二十万囚徒组成杂牌军来对抗起义军!

秦军北部主力三十万精锐,镇守在长城沿线,当都城告急的时候,这支秦军开始南下,但是速度却比较缓慢,究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秦二世和赵高当年杀了他们非常敬重的统军将领蒙恬造成的,最重要的是,秦始皇通过过度集权,让他自己一个人成为这支强大秦军的大脑,所以,当秦始皇去世之后,这支秦军就只剩下强健的四肢,但是却失去了统一的指挥,以至于不知道该如何行动!

后来,这支三十万的北部主力军队和二十万的杂牌军汇合了,汇合了之后虽然战胜了几次起义军,但最终却在巨鹿决战中败给了楚国贵族后裔也就是我们十分佩服的项羽,而此时的秦帝国大厦将倾,以至于无论当初多么强大的秦军,也无法挽回失败的局面!

而在南方的五十万大军,在屠睢和任嚣两位主将先后死后,赵佗就成了最高行政长官,然而在秦朝灭亡前,赵佗手上有五十万大军,然而赵佗却选择按兵不动,如果说此时还不是最佳时机,那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时,赵佗如果能在此时杀出,无疑能坐收渔翁之利,而且统一全国也是有可能的,然而赵佗却并没有这样做,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赵佗之所以选择按兵不动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赵佗在守卫南越时,秦始皇就曾密令赵佗,无论中原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前来救援,因为一旦赵佗的士兵从南越撤走,南越就会重新被人占领,那么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因此赵佗在秦朝灭亡时,虽然手握五十万大军,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秦朝灭亡,因为他牢记秦始皇的命令,无论何时都不能进军中原。估计秦始皇也没有料到大秦帝国灭亡的如此快吧。

几年之后,赵佗选择了自立为王,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建立南越国后,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科技都带到此地,促进了南越的经济发展,直到汉武帝在位时,赵佗才重新投降汉朝,南越重新纳入汉朝的版图之中,由此可见,赵佗的心仍是向着中原的,如今在南越当地,很多人仍供奉着赵佗的雕像,将他当成是他们的祖宗,可见赵佗在当地的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秦始皇没死的时候,就派出去两支军队。一南下,一北上。

南下是攻打南越,这就是“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带领军队的是屠睢和赵佗。当时那是一片没有开发的地带,战争打得很苦,连主将都被打死了。这里必须有留有重兵把守,先期派过去的有五十万军队,由于分兵作战,真正跟着赵佗他们到了南越的有二三十万。秦始皇死后,秦国大乱,当时的领导任嚣对赵佗说咱们就在这避乱吧,不要参与中原的战争了,大概他们也看到了蒙恬、扶苏被弄死,心都寒了。这些士兵就留在了南越。

北上的就是蒙恬率领的几十万大军在对匈奴作战,这就是著名“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些人打败了匈奴,还在这里修筑长城,等蒙恬死后,这部分军队就到了王离的手里。

后来王离带着这部分军队去攻打张耳的赵国,结果在巨鹿这个地方遇见了项羽,结果上演了著名的破釜沉舟的故事,霸王大破秦军二十万,章邯投降,王离被俘,这二十万军队自然就成了项羽的了。

后来这些投降的士兵思想不稳定,项羽这个又不善于做思想工作,就把他们全部杀害了。

可怜秦始皇的虎狼之师,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锦翼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在两汉之间,其实还有十位皇位,没被历史承认,他们都是谁

也不是不被承认,只是不把他们看做是汉朝的皇帝而已。

所谓“两汉“就是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与东汉(公元25-公元220)两个朝代,合称为汉朝。

不过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有一个大分裂时期,所以出现了10位割据皇帝。对于统一的大汉朝来说,这些非“正统”的皇帝就是逆贼、反贼,所以不被汉朝皇帝承认。

西汉的建立者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史记》误作汉高祖),先后经历了惠帝、少帝、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废帝、宣帝、元帝、成帝、平帝、哀帝,一直延续到儒子刘婴为止。公元9年,外戚权臣王莽篡位,建立“新朝”,西汉由此灭亡。

不过,王莽在位时期,滥行改革,并且激化了西汉末年以来的阶级矛盾,结果导致农民起义在全国爆发。王莽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失败,反而被农民起义军杀死,新朝迅速灭亡。由于全国陷入分裂时期,所以出现了众多的割据“皇帝”。

在群雄之中,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消灭了群雄,建立了一个新的汉朝,史书称之为东汉。从公元9年西汉灭亡,到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再到公元37年刘秀统一全国,其中出现了很多“割据皇帝”。

这10位皇帝分别是王莽、刘玄、王朗、刘婴、公孙述、刘盆子、刘永、孙登、李宪、刘芳。

王莽是新朝的建立者,最后被农民起义推翻,史称“新太祖”。刘玄是汉室后裔,史称“更始皇帝”,最后被赤眉军消灭。

王朗自称是汉成帝的后裔,最终被刘秀所消灭。刘婴就是儒子婴,是王莽篡位之前拥立的傀儡,最后也被起义军所杀。

公孙述是王莽的部下,在王莽死后割据四川一带称帝,史称“公孙述跃马而称帝”。刘盆子是汉朝的后裔,被赤眉军拥立为汉朝皇帝。

刘永是汉朝后裔,自称梁王,后来称帝。孙登是农民起义军“铜马军”的首领,称帝后被刘秀打败。

李宪也是王莽的部下,在王莽死后称帝,割据淮南。卢芳冒充汉朝后裔,自称皇帝,结果被刘秀打败,最后逃到匈奴人那里去了。

最后,取得天下的还是“位面之子”,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也就是东汉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刘秀出自南阳刘氏,祖上是西汉的长沙定王刘发。到了刘秀这一辈时,距离西汉王朝的嫡系皇室血统已经十分遥远了,所以刘秀只能算是汉朝的皇室远支。

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刘秀,经历了明帝、章帝、和帝、殇帝、安帝、前少帝、顺帝、质帝、桓帝、灵帝、后少帝,在汉献帝时期为权臣曹丕所篡,享国195年。

刘秀虽然建立了东汉王朝,但是并不符合宗法制,因为汉朝的宗法制要求“嫡长子、嫡系血统”,而刘秀距离西汉的平帝、哀帝关系十分遥远了,只是汉朝一个的普通皇亲,像刘秀这样的皇亲到处都是。

根据西汉的“推恩令”,诸侯王的封地逐代递减,王国变郡国,郡国变侯国,至无地可封为止。到了刘秀的父亲刘钦这辈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了。不过,刘秀最后依靠河北士族的支持,最终取得了天下。

历史上将刘邦的西汉与刘秀的东汉合成为汉朝,而汉朝的“四百年江山”就是这么来的。不过,由于西汉与东汉之间存在一段分裂时期,在这段时期出现的割据君主并不被承认,只能算是“伪朝”的皇帝。

谢邀。题主大概是说两汉之间不被承认的草头王,从新莽代汉,到东汉统一,中间的确有十个政权十三位帝王。

01,新莽帝国(9.1-23.10)

1,王巨君同志建立的大新帝国,立国15年,知名度还是可以的,就是因为一代而亡,后继王朝又是前朝后裔,王同志就悲催的不被承认了。

02,更始政权(23.2-25.10)

2.更始帝刘玄是和光武帝血缘最近的,出自舂陵侯大宗,长沙王后裔,被起义军拥立,立国不到三年,投降建始帝,封长沙王,后被杀。

03,建始政权(25.6-27.1)

3,建始帝刘盆子是齐悼襄王刘肥的九世孙,被赤眉军拥立,立国不到两年,投降刘秀。

04,梁王政权(25.11-29)

4,梁王刘永是梁孝王刘武的八世孙,23年起兵反新,投降刘玄,封梁王,25年十一月自立称帝,27年被刘秀攻打,被部下庆吾所杀。

其部下苏茂、周建拥立刘永儿子5,刘纡为梁王,29年失败奔董宪。

05,王郎政权(23.12-24.5)

6,王郎自称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刘林就拥立他为帝,次年刘秀攻打邯郸,这位王郎皇帝就被杀。

06,淮南王政权(23-30)

7,李宪自称淮南王,27年十一月称帝,30年正月,刘秀来攻,就被部下杀掉投降了。

07,龙兴政权(23-36)

8,龙兴帝公孙述,在位十四年,自称蜀王,25年四月称帝,号成家,36年十一月,被刘秀军攻破成都,被杀。

08,燕王政权(26-29)

9,燕王彭宠,自称燕王,29年二月,被奴仆子密杀,其尚书韩立拥立彭宠的儿子10,彭午为帝,国师韩利杀彭午降汉。

09,卢芳政权(24-37)

11,卢芳字君期,自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24年被匈奴单于封为汉帝,36年与刘秀作战,部下背叛,头被匈奴,39年投降刘秀,40年十二月被封代王,41年又反,42年被匈奴迎接出塞,十余年后病死在塞外。

10,隗嚣政权(25-34)

12,隗嚣,字季孟,起兵反新朝,24年投降刘玄,25年反,自称西州上将军,31年被公孙述封为朔宁王,33年正月薨,少子13,隗纯被臣子拥立,34年刘秀来攻,投降,被迁徙弘农。

上面这十三位草头王都不被正史承认,其一时间太短,其二多是割据一方,也没有统一,都是乱世逐鹿的炮灰。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公元8年,王莽废除刘婴的皇太子之位,建立新朝,宣告西汉正式灭亡。等到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开国称帝,标志着东汉正式成立。在这两个朝代之前,有近17年的乱世,在这乱世之中,除了光武皇帝刘秀外,其实还诞生过十位皇帝。

第一位是“新朝”开国皇帝王莽。王莽原本只是外戚,但在汉平帝病死后,王莽为避免年长的新皇帝登基,使自己不能任意操纵政局,便立只有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为皇帝,但刘婴当时太小,还不足两周岁,就只好先立他做皇太子,王莽以“摄皇帝”代行皇权。

三年后,王莽逼迫刘婴禅让给自己,并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这一年,王莽54岁。

当时,西汉朝廷腐败,地方搜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经济和政治危机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王莽推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王莽改革”。

王莽的本意,是以想通过打击地主官僚阶级的利益来救济广大农民。但问题,封建社会说到底就是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王莽的改革几乎得罪所有的地主和官僚,于是在他们勾结和唆使下,各大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恰恰这时候,全国又发生各种蝗灾、旱灾和饥荒,农民起义越是越演越来,并形成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最终在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将王莽的头颅砍下,由此这位“新朝”开国皇帝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69岁。

第二位是更始皇帝刘玄。他是刘秀的族兄,在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时,被绿林军各部首领拥立为傀儡皇帝。

公元25年,更始政权在赤眉军和刘秀大军的两路夹击之下,土崩瓦解,刘玄向赤眉军出降,献出传国玉玺,更始政权灭亡。不久,刘玄被赤眉军所杀。

第三位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太子刘婴。这位刘婴,是汉宣帝的玄孙,也是西汉最后一位皇太子。

当初汉平帝死后,王莽打算立他为皇帝,但因为其不满两岁,便让他先当皇太子,王莽代行皇权。两年后,王莽将其废掉,自立为皇帝,此后刘婴就一直被王莽囚禁在长安。

公元23年,王莽被绿林军所杀,一个叫做方望的起义军领袖认为刘婴才是天子正统,便将刘婴迎至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并立他为皇帝,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复辟”。但是,这个复辟政权仅存活不到一年时间,就被刘玄击败,刘婴也被乱兵所杀,享年21岁。



第四位是建始皇帝刘盆子。这位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的后代,在绿林赤眉起义时,他被赤眉军掠走,被迫给他们放牛。再后来绿林军拥立刘玄为更始皇帝后,赤眉军因对其安排的职务不满,便自己拥立刘盆子为皇帝,改年号建始。

两年后,赤眉军被刘秀击败,刘盆子投降刘秀。刘秀厚赐刘盆子,任命他为刘秀叔父赵王刘良的郎中。后来刘盆子因病双目失明,刘秀又下令用荥阳的官田租税来奉养刘盆子,直到他去世。

第五位是梁王刘永。他是梁孝王刘武(汉景帝的弟弟)的八世孙,在王莽篡位后,被剥夺掉梁王继承权。后来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后,又恢复其梁王爵位。当时正值乱世,恢复爵位的刘永也是野心勃勃,他占据梁国,不断笼络关东势力,逐渐成为割据关东的霸主。

在刘玄的更始政权覆灭后,刘永自立为天子,定国号为“汉”建都睢阳(河南商丘)。

当时,刘秀已经在河南洛阳称帝,于是关东地区就形成两个汉室宗亲争夺正统的局面。此后两年,两人为争夺汉朝正统多次大打出手,最终在公元27年,刘永兵败被杀,刘秀取得最后胜利。

第六位是赵汉皇帝王昌,又称汉继帝。这位王昌是邯郸人,主要靠卜相为生。王莽建立新朝时,有人自称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遭到王莽诛杀。王昌便利用这一事件,诈称自己是真正的刘子舆,并因此结识到赵王之子刘林。

公元23年,王莽被杀后,刘林也想逐鹿中原,于是他便以王昌是汉成帝之子刘子舆,是大汉真正的正统天子为由起兵,并拥立王昌为皇帝,定都邯郸,史称赵汉。但仅仅只过去一年,刘秀的大军就攻破邯郸城,刘林和王昌都被乱兵所杀。

最后四位皇帝,分别是割据成都的公孙述,国号成家,年号龙兴,成立时间公元25年,灭亡时间公元36年。割据安徽的淮南王李宪,在公元27年自称为皇帝,定都庐江(安徽合肥),公元28年被刘秀所灭。

割据内蒙古的西平王卢芳,公元29年建国称帝,定都九原(包头),公元40年归降刘秀,被任命为代王,不久反叛后逃亡匈奴。割据陕西的孙登,公元26年建国称帝,定都上郡(陕西绥德),公元26年被刘秀所灭。

两汉之间只有短暂30年,除更始帝刘玄及刘盆子外,草头王谁当他是皇帝?

时间放宽点,倒确实是有正统性质的皇帝没有被东汉政权所承认。

第一,前少帝刘恭(前190—前184年)

前188年9月至前184年8月继位,正统的汉朝第三位皇帝。刘恭本汉惠帝周美人子,吕后令皇后张嫣佯为有孕,取为己出,鸩周美人。接着就在汉惠帝死后确定为皇帝。

7岁时,周围人悄悄告诉少帝这些事,小孩子当然非常激动,说,后(吕后)安能杀吾母而名我(给我张嫣太后儿子的名份,并借机掌握权力)?我未壮,壮即有变。

吕后得知即囚禁少帝于永巷(皇宫监狱)并宣称皇帝有病。又说,皇帝重病而已经无法治理国家,应该有人接替。大臣默认后吕后秘密杀害了少帝。

第二、后少帝刘弘(?——前180年)

前184年至前180年在位。前少帝死后,前184年6月15日,吕后再选汉惠帝第四子常山王刘义继位及改名刘弘。

前180年9月,吕后死。经过周勃、陈平等人努力,诸吕平定。勋贵大臣们认为,后少帝及兄弟刘太刘武并非汉惠帝儿子(当然得将吕后血脉全部铲除,以免后患),商议另立势力单薄的代王刘桓。

11月14日,是极其血腥与黑暗的时刻。当日代王等来到大殿前,多数士兵散去,警卫后少帝的十名贴身武士整齐喝止说,天子在此,足下何为者而入?

最终,太尉周勃命令十人去职弃兵散去,勋贵粗鲁将少帝拉下皇位,代王完成登基仪式,少帝三兄弟被推入永巷砍成肉泥。

此后,西汉历代统治者为否认两位少帝的身份而煞费苦心,因为哪怕只承认前少帝,后少帝也无法自圆其说。就算是大史学家司马迁也不敢公开承认前后少帝的地位,搞一个不伦不类的《吕太后本记》作遮掩,以示汉惠帝绝嗣。

根本原因在于,后少帝是合法且已经得到大臣承认的皇帝,他被杀绝对是勋贵集团的武装叛乱,汉文帝自然就是叛逆。

第三、废帝刘贺(前92年——前59年)

在位27天。

前74年6月5日,汉昭帝死。7月18日,大将军霍光等迎立昌邑王刘贺。结果——在位27天干了1127件的荒唐事,霍光等人请上官太后于8月14日废除刘贺,迁回昌邑王,食2000户。

现代分析,刘贺应是操之过急,急于提拔自己带来的班底而得罪了霍光。此后刘贺终于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生育大量子女,日常纵酒为乐,30多岁就死了。

第四、西汉末代皇帝刘子婴(5至25年)

公元6年至8年在位。

作为旁支,平帝死后,王莽选2岁不到的刘子婴,做皇太子。此时,王莽是摄皇帝,等于刘子婴的干爹+代理皇帝。公元八年,王莽改摄皇帝为假皇帝,强迫皇太子刘子婴禅让皇位(这关系令人晕菜?),封其为安定公,不过没有杀他。

25年正月,平陵人方望起事,劫持刘子婴逃离长安,在临泾拥立为皇帝。次月,更始帝刘玄进攻方望,混战中,刘子婴死。

第五、更始帝刘玄(?——25年)

23——25年在位。

23年刘玄被绿林军拥立。当年攻入长安覆灭新朝。两年后,刘玄投降赤眉军,随后被杀。史上称为玄汉,但东汉未承认。

此外,未知还有谁是皇帝未承认?

谢老哥邀请。

这很正常,每逢乱世总有那么几个给点颜料就想开染房的人,而且这人数还不止十个。

第一个孺子婴,这孩子比较可怜,他属于被迫当皇帝型,当年平帝死后,王莽立孺子婴为皇太子,然后自己当了假皇帝。王莽篡位后就被关在深宫大院里禁止任何人和他接触。后来刘玄当了皇帝,平陵人方望把孺子婴接到临泾立为皇帝。很快就被刘玄派人杀死。

第二个刘盆子,这也是个傀儡,为赤眉军领袖樊崇所立,别看刘盆子是个放牛娃,情商奇高,轻松将赤眉军的骄兵悍将收复,可惜碰上位面之子刘秀,打到最后只能选择投降。刘盆子投降后刘秀待他也算不错。

第三个王郎,这货一不姓刘,二不是宗室,全靠忽悠,居然把一众河北豪强团结在身边,于更始元年12月称帝,史称赵汉,当然最后还是被刘秀收拾了。

第四个李宪,这人原来是王莽部下,庐江暴乱,王莽派李宪带兵平叛,但是叛乱刚被平定王莽就没了,没办法的李宪只能据庐江郡自守。建武三年,李宪估计是想过过皇帝瘾,刚占了九座城池就敢称帝,建武六年被刘秀剿灭。

第五个刘永,他是汉景帝弟弟梁王刘武的八世孙,王莽称帝后他被削了梁王的爵位,天下大乱时他又趁机占据梁国故土,刘玄只能封其为梁王,刘玄死后,他和刘秀争夺汉室正统,自立为帝,被刘秀收拾的东逃西篡,最后被部将杀死。

第五个公孙述,只要天下大乱,川蜀这快地一定有人关起门来当大王,西汉末年就是公孙述,他原本是益州太守,天下大乱时各路军阀都在中原以及关中厮杀,没人搭理他,他就收拾收拾家当自立为帝,建国号成家,后来被刘秀派大将吴汉剿杀。

这五个是明确当了皇帝最后又都失败的,还有几个人虽然没称帝,但是实力上也差不多了。

邓让的地盘在中国最南方,基本就是现在的两广地区,存在感极其低下,刘秀基本统一后他也就降了刘秀了,被封为交州牧。

楚黎王秦丰,他于地皇二年起义,占据着以湖北为核心的广袤地盘,他曾联合田戎、延岑等割据势力对抗刘秀,然而还是被刘秀消灭,斩首于洛阳。

扫地大将军田戎,割据荆州南郡一带,被刘秀击败后投降公孙述,最后被一勺烩了。

武安王延岑,原为王莽一郡守,后投降于更始政权,更始政权崩溃后他割据汉中,自立为武安王,曾一度趁乱占据关中、南阳郡等地,先后被冯异、耿弇等大将击败,不得不投奔楚黎王,后来又降公孙述,最终被刘秀一锅端。

西平王卢芳,这货最窝囊,他占据五原、朔方、定襄、雁门、云中五郡,依附匈奴,后来他众叛亲离,投降刘秀,被封为代王,然后又背叛刘秀,投奔匈奴人,最终客死匈奴。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