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早的中国”是二里头而不是陶寺-潼关高中毕业证样本电子版图片

admin62024-03-31 05:17:41

为什么“最早的中国”是二里头而不是陶寺

夏都斟鄩

为什么“最早的中国”是二里头而不是陶寺-潼关高中毕业证样本电子版图片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权国家。偃师二里头是夏朝在此建都最久的国家。

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之间,有四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历经十九位帝王。其第一位帝王夏禹,始都阳城(登封),后迁阳翟(禹县);第二位帝王夏启都阳翟(禹县);第三位帝王太康都斟鄩(偃师),直到第十九位帝王夏桀在斟鄩(偃师)被商汤所灭而立商。其夏代的十九位帝王中,都斟鄩(偃师)的约十七位,斟鄩(偃师)就是最重要的夏都。关于夏都斟鄩,古本《竹书纪年》载:“(夏王朝)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遗存。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洛阳盆地是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和都邑所在。《逸周书·度邑》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史记·吴起列传》:“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尚书·序》载:“太康失邦,须于洛汭。此即太康所居,为近洛也。”《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这些文献表明,伊洛交汇的洛阳盆地是夏人的活动中心。

1959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徐旭生先生率队来豫西作“夏墟”调查时,在伊洛平原的偃师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其方位同古文献所记载的夏都斟鄩相吻合,历史文献与实地发掘考古相互印证,说明这里就是夏代都城斟鄩。斟鄩作为夏朝国都,历太康、后羿、仲康、少康、孔甲、皋、桀等十七位帝王,建都史四百多年。

夏都斟鄩(偃师二里头遗址),北依邙山,南面伊洛(古伊洛河在龙门以下汇流),东南接中岳嵩山,西南接伊阙龙门,四周群山环抱,中部为狭长形盆地。东出黑石关、虎牢关,连接华北大平原;西出函谷关和潼关,连结八百里秦川,成为东西交通的咽喉要地。所处的伊洛平原,土地肥沃,适宜人类休养生息;山河拱戴,形势极为险要,是理想的建都宝地。

洛阳五大古都区,其夏都斟鄩(偃师)就是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中的第一都。那时还没有洛阳,但夏都斟鄩位于“下洛之阳”,即当时的洛河下游北岸,可以说是最早的实际意义上的洛阳。追根溯源,这就是洛阳的源头和洛阳的根。

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将偃师二里头遗址确定为全国大遗址保护的重大项目和重要工程。

都不是,8500年前的地理环境,太行山以东,只有山东泰山露出海平面,沿海地区还处在汪洋大海之中。豫地及周边还处在沼泽湿地地带,是乱像壕猪犀牛蜥蜴等大中型动物栖息之地,还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生活在西海地域的古羌人由西向东漫衍,华夏始祖羌人进入渭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开始发展了农耕文明时代,其中姬姓人和羌姓人较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大地湾、马家窑、半坡文化遗址就是他们其中的代表。才有了后来的整个东北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文化特色。包括中华大地上的所有人类。万年以上看看陕西,西来的祖宗东来的娘这个祖训不能忘。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能够实证的,目前只有浙江良渚文化。三十万平方米的王城,三百万平方米的城址,莫角山大型水利工程,是已知世界上最早最大的水利工程。五千年历史进入王国状态。以此为作标相当于要之前的虞朝。相传夏禹采首山之铜铸九鼎,划分天下为九州。证明那时已进入青铜时代和王国时代,古人之言不虚也,只是年代久远,传世不多的青铜器被秦始皇铸十二个金人用了,因此只剩下传说了。

从侯马开车越过塔尔山到达襄汾,村道如羊肠,在田野里看到一个牌子,写着“陶寺城墙遗址”。夯土的遗迹,看起来规模很大。远处是塔尔山,太行一脉。村里到处有刷在墙上的字迹,写着“尧舜之都”。

陶寺晚期的建筑基址有一座有十一根不同截面的夯土柱排列成圆弧形状的夯土台。从夯土柱形成的圆弧半径十点五米的圆心位置上观测太阳升起时和塔尔山形成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一年里一些特点的节气,比如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简直就是《尚书*尧典》里记载尧“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写照。

陶寺至今没有博物馆。我想是因为城址太大了,没办法建成遗址博物馆。或许会有人觉得真的没什么东西可看。但是不觉得在这片田野里,身在城垣遗址中更能体会到那一段古代文明吗?陶寺是出土了不少文物的,山西省博物院就有一些。那些玉制的礼器:璧、琮、璜、戚、钺、玉神面……似乎能让人看到祭祀礼乐的辉煌。还有更为贴近社会生活的陶器:斝、鬲、豆、壶,则更有助于想象人类早期生活场景。

巨大的土鼓、特磬、彩绘龙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文明?黄河中游的陶寺遗址属于龙山文化类型,如果真如所说距今四千年,那么和西周的建立恐怕也就是差一千年,和商的建立可能只有几百年。“最早的中国”也好,“最初的中国”也好,是哪儿都没有关系,文明的发展不是一人之力,也不是一日之功。就算类似于陶寺文化并不是文明的主干,但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枝脉的汇集和力量。

“唯王初雍,宅于成周…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何尊铭文》何尊里的中国就是成周,

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史记》 洛阳(成周)最早的中国

这个问题下面都有许宏老师现身了,别人似乎也用不着答了。

不过我也读过了许老师的《何以中国》,帮许老师补充一点书里本来就写了、而许老师没在答案里提到的内容吧。

许老师在书里说,陶寺都邑很庞大,它的夯土城墙周长有7公里,宽8米左右,围起的面积有280万平方米。相比起来,同时期的河南的登封王城岗城址只有30多万平方米,禹州瓦店遗址的两处各有40多万和50多万平方米,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作为权力中心的陶寺,它大致的控制范围却不大,基本上就局限于临汾盆地。在同时期的各个区系之中,陶寺文化的发展水平最高,但覆盖面却没有相应的那么大,它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吸纳,而不是放射。这和二里头没法比,说明陶寺还没形成像二里头那样的具有全国意义的文化中心。

这是不是反映了陶寺的统治者是一群比较爱享乐、不大留心开疆拓土的贵族呢?

既然没有形成广域王权国家,那显然不应该把陶寺叫做“最早的中国”。许老师的答案里说,“陶寺遗址处于‘最早的中国’萌芽的雏形阶段,它往往被描述为‘最初的中国’”,“最早的中国”与“最初的中国”之差别,需要仔细体会,可见严肃的学者是不会乱说话的。

不过,陶寺出土的龙盘、鼍鼓、特磐已经体现出中国的礼制,陶寺铜铃又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复合范铜器,以及中国第一件金属乐器。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就算不是“最早的中国”,陶寺也是很发达、很光辉的文化。

三国志战略版开潼关檄文

中都形胜,千载都会,洛阳自古繁华!

巍巍高墙,翼翼风光,雄城壮美如画!

围原野作苑,填河流为沼,奢不可逾!

良田茂林,高山铁矿,竞取之。

楚歌永恒相决,唯洛阳归属,兄弟切磋!

刀光剑影,杀气四溢,跃跃军士雄兵。

千骑聚潼关,磨刀向洛阳,誓破帝都。

异日成雄矣,归去凤池夸。

425服 盛世长青

河北同巴蜀友谊赛定天下,以此檄文积极众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开区至今,我大晋起于河北,兴于关中。

大小征战数百场,皆一寸山河一寸血,

诸君亦是夜以继日,浴血奋战,方成我盟而今之霸业。

时至今日,定鼎之战一触即发,友谊赛亦是争霸赛,

战场纵横之间,不过百二十格之地,

智计百出亦是无用,

唯靠我大晋诸将,众志成城,则可必胜。

此战亦是对诸位的考验,

近三百兄弟,往昔曾刀兵相见,或恶语相向,

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等皆成生死兄弟便是实例。

而今,我大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那就让巴蜀在这百二十格战场之上,

见识一下何为真正的万众一心,英勇无畏,

何为真正的刀锋剑利,举世无敌!

成王败寇自古使然,

此定鼎之役,天下英雄汇聚于此,

我等岂可落于人后,为天下笑尔?

那便战他个酣畅淋漓,石破天惊!

此战,我大晋诸将,定全力以赴,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隋朝十大名将都是谁

隋朝虽然只有37年国祚,但它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它结束了中国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是五胡乱华后汉族重新建立的大一统朝代。也因此涌现出很多的名臣名将。我来说说我认为的十大名将。

第一位:高颖

高颖虽然在隋朝做的是宰相职位,但是他在军事指挥能力上也是很强的,不能单纯的把他看作文官来对待。早期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叛乱,高颖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在沁水上架桥大破尉迟迥军,很快平定叛乱。因功进柱国,迁相府司马。

后隋灭陈时,任元帅长史。名义上的元帅是杨广,但实际上指挥全军的是高颖。因灭陈有功,贡献巨大得以再进位,封齐国公。

从上可看出高颖绝对的是能文能武。他的能力不仅表现在治国、处理朝政上,军事上也是不遑多让。

高颖的贡献有主持修订隋律、创立户籍定样,增加国家编户、举荐人才为隋所用(如贺若弼、韩擒虎等),为隋朝一统南北是功不可没。

论功劳,论能力,高颖当为隋朝第一位。

第二位:杨素

杨素,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

杨素在北周武帝时就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杨素有政治头脑,与当时还是随国公的杨坚交好,算是早期投靠过来的。隋朝建立后,平定尉迟迥有功,灭陈时任信州总管,经营长江训练水师,还俘获过南陈主将过。灭陈后拜为荆州总管,进封为越国公。

隋朝刚建立初期,匪患严重,叛军比比皆是,由以江南为最。杨素带兵东征西讨,到处奔波。终平定江南之乱,对隋朝的统一起到巩固作用。后进击突厥,为三大元帅之一。用兵机敏多变,在灵州大败突厥达头可汗。

杨素的军事素养极高,每战基本都是攻无不克。只是为人方面…不好说。所以把他排第二位。

之后的名将如:韩擒虎、史万岁、张须陀、鱼俱罗、刘方、贺弱弼、来护儿、长孙晟等都是隋朝名将,都为隋朝一统立下过汗马功劳,功不可没。排名也就不分先后了。

其实隋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名将远不止十个。很多比如周法尚、宇文述、阴世师等那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战将。

时代更迭,更多的人名只是化为了一段历史,如江河一般奔流而过。只留下了丝丝痕迹,供后人以瞻仰。

以上只是为个人观点!

开隋九老最出名:一、靠山王杨林,二、越王杨素,三、忠孝王伍建章,四、昌平王邱瑞,五、大元帅高颖,六、大都督鱼俱罗,七、上柱国韩擒虎,八、上柱国贺若弼,九、双枪将定彦平。

隋朝自文帝杨坚开基,至炀帝杨广亡国,五十九年之间,名将廖若晨星,屈指可数。

第十名:来护儿

来护儿行军用兵,多谋善算,讨乱翦凶如摧枯拉朽。三征高丽,劳苦功高。

第九名:杨义臣

杨义臣大败突厥,征伐四克,剿除群盗,致三捷之功,名重当年。

第八名史祥

史祥文武兼备,南征陈国,北讨突厥,所向有功。平定杨谅之乱,建独克之大勋。

第七名:达奚长儒

达奚长儒胆略过人,攻城野战,所向披靡。

第六名:史万岁

史万岁雄略过人,南征北战,兵锋所指,威惊绝域,排名第六,舍我其谁。

第五名:长孙晟

长孙晟体姿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离强合弱,以夷制夷,威震沙漠,惠流边朔。

第四名:韩擒虎

韩擒虎武毅威雄,累世将家,威声动俗。排名第四,应无异议。

第三名:贺若弼

贺若弼傥倜英略,克定三吴,居功甚伟排名第三,名副其实。

第二名:高颖

高颖早预枢衡,文帝言听计从,出参戎律,入司禁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天下为己任,立功立事不计其数,排名第二,实至名归。

第一名:杨素

杨素志度远大,南平吴会,江海无波,北征朔漠,突厥远遁。考其佐命开国,夷凶靖乱之勋,满朝文武莫出其存,排名第一,当仁不让。

烽火戏诸侯的事,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说起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我想大家都并不陌生,他讲的是西周时的周幽王,为了搏褒姒一笑,听信谗言点燃了烽火台,多次戏弄诸侯,因而导致失信于诸侯,最后被犬戎大军攻破首都镐京,周幽王自己也惨死在了犬戎刀下!

仔细想来,这个看似合情合理的故事,实际上漏洞颇多,首先周幽王身为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荒诞到如此地步。再说了把诸侯们全都吸引过来真的很好笑吗,要知道周天子可不是后世的皇帝,而只是相当于联盟首长而已?

在查阅史料后,成唐发现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最早出现在太史公的《史记》中,而在此前其实还有个另外一个更早版本的烽火戏诸侯,根据《吕氏春秋》这部书记载,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点的其实不是烽火,而是敲的大鼓。

在成唐看来,其实无论是点的烽火,还是敲的大鼓这无疑都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众所周知周王朝作为一个分封制国家,他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诸侯王组成的,而在周天子实力最鼎盛的西周时期,周天子作为国内实力最强的诸侯王,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已经存在了两百多年的周天子势力显然是不可能一下子就被自己的老仇家犬戎干掉的。

其次在现在看来无论点烽火还是敲大鼓,这些行为显然都是非常不靠谱的,要知道在西周时期可没有修建什么万里长城,更没有什么无线电接收站,单是靠周幽王点烽火、敲大鼓能消息又能传播到多远?毫无疑问用点烽火和敲大鼓的方式,号令天下诸侯来支援是非常扯淡的!

再者虽然周天子虽然具备征召天下各路诸侯的权利,但这个权利绝对不是拿来抵御外族的侵略的,想想古代动员军队那低到可怕的动员效率,等各路诸侯点齐兵马,备好粮草再经过少则数十天,多则半年的长途跋涉赶来救援,恐怕周幽王自己的坟头草都至少长三尺高了!

所以说西周的灭亡显然并不是一个因为泡妞而亡国的故事!事实上事情的真相其实是这样的:周幽王由于十分宠爱褒姒,而恰巧褒姒又为他生了个儿子,于是周幽王就废掉了原来的王后申氏和太子,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这就让当时的太子姬宜臼很不服气,就逃到了他外公申候的封国申国。

周幽王知道后非常生气,就要申国交出太子姬宜臼,否则就要灭了申国,而申候当然不可能把自己外孙给交出来,于是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秉着先下手为强的观念,就联合了犬戎里应外合攻打西周的都城镐京,最终在骊山脚下杀死了周幽王和太子伯服!

而姬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周平王,也因为杀父弑弟被绝大多数诸侯所嫌弃,而周王室也因为自身实力大损,渐渐地成为了吉祥物这样一个存在。

历史上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但是抛开后世传言和现代影视剧的夸大,用烽火戏诸侯这样的行为制造的笑点,真的能让褒姒这样清冷的美人笑出来吗?

我们知道,西周自立国以来大大小小分封了上百个诸侯国,这些国家距离镐京的距离不尽相同,最近的晋国离镐京都有差不多千里地,就算收到烽火讯息后披星戴月、马不停蹄地派骑兵赶往镐京勤王,那么按照古代战马八百里加急的时速来算,等到晋国的援军赶到烽火台下,至少是三日后了,更别提燕齐这些相隔数千里的诸侯国了,一般都要一周左右各国才能陆陆续续到达镐京。

所以褒姒这样高傲冷清的美人,在烽火台点燃烽火,静静地等上3天后,终于看到第一队军队热火朝天地赶来了,发现被骗之后,晋国骂骂咧咧得回去了,然后两天后卫国来了再回去;再两天后,齐燕来了......

现实的距离与脚力根本不允许各路诸侯立马一同闪现在烽火台边,再发现被骗后怒火中烧一哄而散,所以,关于烽火戏诸侯的笑点的史实根本禁不起推敲,又怎么可能逗笑本就清冷的褒姒呢。

其实,在现代文学界的探究下,早已确认烽火戏诸侯的内容更多的只是戏说而已,西周确实是亡于申候与犬戎的前后夹击,但是与幽王褒姒戏诸侯并无实际关联,只能说这是改朝换代必需的借口和理由而已,就算没有烽火戏诸侯,也会被找到其他的端口,使谋朝篡位成为顺应天命、名正言顺的正义之举。

美人相对于男人而言,有相当的吸引力,有时甚至是 “致命” 的;而更为 “致命” 的,却是男人的谎言。西汉的司马迁,就曾撒了个弥天大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出自于《史记》。不晓得司马迁堂堂的史学大家,缘何整出了这么个看似寓言的典故?

是为警示后人 “色字头上一把刀” ?还是要将亡国之责打包甩锅?若以《史记》整体的严谨度来衡量,似乎可将警示的可能性加以剔除。如果故事是真实存在的话,背黑锅的也该是实施美人计的褒珦之子褒洪德才对。

苍蝇不叮无缝蛋,无蜜不招彩蝶蜂。周幽王若不好上那一口,任谁也奈何不得。追根溯源,进献之人本就投其所好另有所图,周幽王不仅欣然笑纳,还亲自操刀制造笑点。舍弃因果求证出的 “红颜祸水”,多少有点不那么厚道。

西周版“狼来了”之烽火戏诸侯

据《史记·周本记》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能得到如斯美人,周幽王欣喜若狂。开心之余顺带也将褒珦释放,让其官复原职。一个抱得美人归、一个历尽艰辛终父子团圆,故事到这本应是皆大欢喜式的大团圆结局。可是,周幽王发现,褒姒这姑娘是个高冷美人。

无论周幽王如何取悦,仍难搏美人一笑(恐怕此刻的周幽王心底也发怵,这姑娘莫不是不会笑的吧?)。这时,上卿虢石父为周幽王献了一计,说翻山一带有二十多座烽火台,只要点燃烽火,邻近的诸侯看到后,定然前来相救,咱们戏弄一下,让他们白跑一趟,或许可以博娘娘一笑。

周幽王听完后,果真在烽火台上点燃了烽火。烽烟燃起,救人如救火,手执兵器的士兵玩命似地一路狂奔。等到了地方,褒姒瞅着一大帮大老爷们,气喘吁吁一脸诧异的狼狈样,顿时开怀大笑。

这一幕,确实要比耍猴好看,周幽王的这番操作,在其后又实施过几回。最后,敌军终于来犯,烽火虽再次燃起。可这时,曾被多次戏弄的诸侯再也不愿出兵相助。周幽王终被敌军所杀,西周随之灭亡。咋看这典故都与 “狼来了” 的故事如出一辙。

“战国竹简”让历史还原真实一面

《史记》中记载的烽火戏诸侯,就故事本身而言也存有“硬伤”。首先,西周号称 “方圆千里”,就算与邻近诸侯相距不远,哪怕只是隔山相望,那也是隔山跑死马。

何况大部队从集结到长途奔袭驰援,耗上几个时辰是再正常不过,褒姒是否有此耐性长时间蹲守还是个未知数;其次,西周的灭亡,主因是戎族与申侯内外勾结。

2012年1月,清华大学对外界公布,在2008年获赠的2500支战国竹简中,发现并整理出其中的138竹简为一部战国时期的史书,是现存考古发现最早的一部史书,这部史书后来被命名为《系年》。其中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描述,且西周的灭亡与之毫无关联。

同时,将《系年》与《竹书纪年》相互印证后可以得出,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的 “烽火戏诸侯”,完全是编造出来的。其后,在人教部出版的初、高中历史课本里,只有西周灭亡,而不见 “烽火戏诸侯” 这个细节了。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