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中学毕业证,山西河津市高中毕业证图片

admin32024-02-26 01:33:00

《大决战》中傅作义的服装为什么跟其他人不一样

傅作义在正式场合,比如在北京见蒋或去南京见蒋,是会穿着上将绿呢军服,独处北京天高皇帝远,喜穿一身粗布灰蓝军装,穿老北京黑布鞋,显示自己特殊身份,那是他起家部队35军传统服装,傅指挥的50万队伍中,一半是中央军,穿统一军装,一半是他嫡系队伍,穿晋绥军时军装。

河津中学毕业证,山西河津市高中毕业证图片

傅作义,1918年保定五期毕业后从晋军少尉干起,1926年就升中将师长,提升快,打仗很有一套,是阎锡山得力干将,1936年西安事变,阎锡山尚暖昧中,陆军二级上将傅作义却通电反对张、杨,遂成蒋拉拢对象,抗战暴发后,傅虽穿晋绥军灰蓝军装,但势力自行发展,1941年,为十二战区司令长官,与阎锡山平起平坐,抗战胜利后,傅与手下高级军官都有美式将军服,但只有正式场合穿出来,平时他仍爱穿士兵粗布灰蓝军服,一是表示坚持朴素作风,二是表示所部的独立性。

傅的女儿曾问过他,身为一方统帅,为什么不置办像样的衣服,穿着像普通老大爷,他说:爸爸衣能蔽体就很好,不讲究这些,人一旦讲奢侈了就没心思做正事了。

傅作义的这款军服最早走上荧幕是在电影《大决战》中,后来的很多影视作品基本都沿用了这一风格,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大决战》也同样沿用了这一风格。电影《大决战》可不是现而今的那些为了圈钱而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绝对堪称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也决定了电影《大决战》不会去“无中生有”!既然电影的服化人员给剧中的傅作义这个角色的“定妆”是用的这款军服,那么真实的傅作义本尊肯定是穿过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那么,傅作义的这款军服为何与民国时期的其他将领不同呢?

傅作义并不是所有场合都穿这款军服

作为近现代史上的人物,傅作义留下的影像资料还是非常多的,民国时期的影像资料也不少。根据现存的影像资料来看,傅作义并不是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穿这款军服。在正式场合,傅作义有时候还是会穿他的陆军二级上将军服的。这款军服,主要是在平日里穿着。

再说简单一些,这套军服其实就是“便装”,是私下里或者面对他“晋绥系”的老长官、老部下时穿的。在与老蒋和“蒋系”的人打交道的很多正式场合,傅作义有时候还是会穿上他那套二级上将军服的。当然,偶尔在“不那么正式”的正式场合,傅作义也会穿这款军服。

傅作义并不是“蒋系”将领

国军从建军之日起就是山头林立、一盘散沙,各地的大小新军阀各自为政,老蒋的手根本伸不进去。当然,银子老蒋也是能少掏就少掏、能不给就不给……所以,老蒋虽然名义上收编了大大小小的新军阀,但无非也就是给他们个名分而已,后勤补给之类,老蒋给的银子不过杯水车薪而已!一切都得这些大大小小的新军阀们自己解决。

傅作义并不是老蒋的“蒋系”将领,他是跟着阎老西儿“出道”的、是“晋绥系”的主要将领之一。因为早年间大大小小的新军阀们各自为政,“晋绥系”与“蒋系”中央军的军服一直就不是统一制式,这一点我们从很多老照片中也能看得出。

▲三方势力,三款不同制式的服装

抗战期间及抗战胜利之后,傅作义虽然“另立门户”、不再归阎老西儿节制,也算是成为“一方诸侯”了,但待遇依然还是原来“杂牌军”的待遇,他麾下的部队军服与“蒋系”的中央军不同也便不足为奇了。不过,作为民国正式的铨叙陆军二级上将,老蒋再抠门恐怕还不至于不给傅作义发将军服。他不怎么爱穿,应该是个人原因。

傅作义有可能是在“偷师”的冯焕章

众所周知,在近代史上,冯焕章一直都是一个相当“特立独行”的存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着装上。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新军阀混战时,冯焕章虽然贵为“一方诸侯”,但为了强调自己“爱兵如子”的形象,冯焕章在非正式场合、甚至很多正式场合都喜欢穿着与士兵一样的军服,有时候甚至还会穿布鞋、草鞋!傅作义之所以喜欢穿着这套军服,很可能是在“偷师”冯焕章,无非也为了强调自己与士兵“打成一片”“爱兵如子”。毕竟,新军阀部队的丘八们可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想要聚拢他们无非两条——银子、义气。傅作义喜欢穿士兵制式的军服,大概其就是为了这个“义气”吧……

当然,也不排除这仅仅就是个人喜好。毕竟,将军服这种东西,好看、但穿着真心未必就比老棉袄舒服,尤其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区!穿着老棉袄比将军服方便、舒服多了。

影视剧作是吸引眼球的艺术,服装道具做得好,很快能抓住观众。建党百年军事大剧,《大决战》电影改编为电视剧,便于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场面,集中把人物和剧情重新认识和定格。有关三大战役的影视作品不少,经过多年沉淀和把握,此部《大决战》,被普遍认为拍出了新意,其中重要人物傅作义随新的故事展开也有了新的角色诠释。此前还没有得以反映的故事,以及他与蒋之间的微妙关系,都在不经意的一场莜鱼面中,得以展开。

将军穿得是一袭开始发白的国军灰绿色士兵的军装,在忙忙乎乎炊食中,嫌得与威严的蒋的将军服色差异很大。

蒋居襟危坐于餐桌上,用膳时连军帽也未摘,显见对傅的亲自忙活不领情,不只作为浙江人的他,有点吃不惯北方的此种面食,羊肉的腥膻,面食的简单等,都与他对东北的战事的焦虑,形成了鲜明对比。

军情如火,他哪有心情去品味本不喜欢的此种面食呢?直接说不习惯,你不必如此忙活,即迫不急待地将出兵的期待说了出来。傅部尽管多年以来受到蒋的礼遇,但绝非蒋之嫡系,该剧以傅作义抢占张家口进尔得到华北行辕主任的地位的细节,就明白无误地告诉给观众,他傅作义以其能力和实力,在蒋家王朝的餐桌上,其志绝不会限于归绥一隅。

蒋要他出兵,做为实力派,仅靠一纸命令是不成的,这就是蒋降尊纡贵亲自前去说服的原因。蒋以一荣俱荣劝说利害,东北不保,就动摇了蒋执政根基,现在廖集团已明白无误地出动,东集团还指着华北,以便对锦州救援形成东西夹击之势。

傅作义的想法,晓畅军事的卫立煌,不会不知道。面对解放军围点打援作战的危险,推断廖集团不会出动,因此无论蒋如何巧舌如簧和严命威逼,一面虚与委蛇地埋头大嚼着自己炊食的美味,一面不动声色地思考着蒋的话是真是假,饭吃完下定了决心,他们是绑在一起的分割不开,吃完一碗莜面,傅得出判断,不得不出兵,以卫护党国根基。

傅本阎军旧部,晋军军装颜色为灰蓝,剧中傅作义穿的士兵军服发了白,分不清蓝与绿,是有意而为,还是要叫蒋难堪,恐怕都有,但蒋实在说不出什么,因为人家总不能穿着毕挺的将军服在厨房中忙活吧?蒋要见缝插针晓以利害,最终还是逮住了机会,成功将傅说服。

不容易,一定一头的汗,饭也吃不出个滋味来,何况根本不喜欢。军装道具,看似普通,刻意渲染了面和心不睦的气氛。

傅作义的军队不是中央军。

老蒋的嫡系部队基本都在华东地区,拱卫首都南京。华北历来就是老蒋势力范围最薄弱地区,说起来话长,简单梳理如下:

1927年老蒋率领北伐军,从南方一直往北打,力图统一中国。中间历经波折,总算还是打到了河北,直接威胁京津。

1928年6月,北方军阀张作霖军事彻底失败,逃回老家东北时,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暂时一统。阎锡山近水楼台,进占北京,而此时的傅作义是阎锡山手下大将。

随后两年,爆发中原大战,阎锡山败北,退回山西;张学良势力范围极速扩大,除东北地区之外,整个黄河以北都归他管辖。

紧接着九一八事变爆发,整个东北沦陷,张学良的东北军全部撤如京津地区;随后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东北军作战不利;傅作义的晋绥军和原冯玉祥的西北军(29路军),取得了几次胜利。

再然后,北京就是西北军的势力范围,主要是宋哲元的29路军驻防。此时,傅作义在山西和绥远已渐渐成为名将。

全面抗战爆发后,京津很快沦陷,太原也相继沦陷,傅作义守太原也失败了。但一直在山西、绥远坚持抗战。

八年抗战胜利结束,北京顺理成章由傅作义进驻……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决战》里演的那样,直到最后的北京和平解放。

回顾老蒋统治中国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北京地区始终处于老蒋嫡系力量以外,都是所谓的杂牌地方势力范围在统辖。

非嫡系部队的军饷和军费开支等,除中央划拨外,还靠地方自治:财政、税收,甚至发行货币,统统下放,所以傅作义基本就是华北地区的“土皇帝”,权力极大,力量甚至可以与中央抗衡。

细节上,傅作义直辖的嫡系部队,在军服上就与中央军不同,显得更朴素、简陋一点,毕竟北方的经济实力还是无法抗衡南方。加之傅作义本人也是简朴风格,提倡官兵平等,所以他本人也一直是布衣军装。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