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邵阳,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湘乡市普通高中毕业证样本

访客32024-03-07 04:29:58

关于邵阳,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人才

关于邵阳,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湘乡市普通高中毕业证样本

魏源、蔡锷,以及湖南富豪排名前十的曾小山和邓伟明就不说了。单独说下廖耀湘。这哥们被誉为“中国巴顿”,美国总统老罗给他快递过自由勋章、英国女王给他邮寄过十字勋章。他是那个时代的“国民老公”,女兵作家谢冰莹说,“廖将军是个十全十美的君子”。他从法国圣西尔军校毕业,仅凭一篇材料《国军今后建军应有之改进》,就由中校升为少将。

血战昆仑关,为了不让日军玩“中心开花”,国军把昆仑关日寇包成了粽子。廖耀湘负责右翼围点打援,在防守与进攻之间来回切换,三进三出昆仑关,不仅爆了日军菊花,还击毙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他率领新六军两次接受日军投降,芷江一次、南京一次。就问一句,你服不服!

2、邵商

邵商是湘商的脸面,有点类似早期徽商,不得不说胆大心细脸厚会武术,天生是个搞事好苗子。早年间,因为人多地少养不活人,大伙背井离乡讨生活。他们利用宗族血缘关系,解决信任危机和抱团取暖问题,生存能力极强,跟潮汕人似的,都是打不死的小强。近代,他们在武汉掀起宝庆风云,在老挝老挝的革新开发中成为华人之光 。

3、雪峰山

雪峰山呈西南-东北走向,一直从绥宁县延伸到洞庭湖南岸区域,逶迤千里。主要在邵阳境内。据说,昆仑山发端出五支龙脉,三支在中国,两支向欧洲延伸。中国的三支龙脉分为北干龙、中干龙和南干龙,雪峰山处于南干龙中段,是妥妥的湖南龙脉。

所以,邵阳这地方看着穷山僻壤,非常埋汰,但却是风水宝地,真正的人杰地灵。

南宋时期邵州是赵昀的封地,后来踩到狗屎的他当了皇帝,改元宝庆,他并未忘记曾经那块封地,破格升邵州为宝庆府,所以说邵阳是真龙天子所在地。从那时起,邵阳人被称为宝古佬。那个时候的邵阳包括娄底和湘乡、安化等地。

近代第一个被外界熟知的宝古佬,应该是魏源。这位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就是邵阳人,再后来宝古佬又出了个军神蔡锷,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军界领袖也是邵阳人。再后来又一位战神—廖耀湘横空出世,这位让日军胆战心惊的人也是我们邵阳人。

邵阳旅游资源丰富,有5A级旅游景区——崀山风景区,这是国内最具代表的典型的丹霞风貌,被誉为国之瑰宝,丹霞之魂,邵阳还有湖南唯一一个国家公园——南山国家公园,邵阳美食也特别多,农家柴火腊肉、猪血丸子、豆豉、霉豆腐、剁辣椒等都是邵阳人最爱的食物,邵阳的美是外面的人想不到的,希望邵阳越来越好。

其实待在邵阳这么久给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邵阳的邵阳旧时婚娶习俗,旧俗议婚,即男方接女方生庚后,压在神龛香炉之下三夜,家中无不祥之事,便可合婚。虽然这老一套的习俗早就不为世人所通用了,但笔者还是觉得这样的习俗更让人印象深刻。

在邵阳,结婚是一个神圣的过程,订婚的步骤是不可省略的。订婚时,男方准备庚帖,即红莺笺与绿凤柬各一张,称莺凤书,庚帖里层左边写男的生庚,留右边由女方填写,再请媒人送往女家。女方将女的生庚填好后,留住象征男方的莺笺,送回代表女方的凤柬,称为拨庚。庚帖也有用龙凤书的,红书为双龙图案,绿书为双凤图案。

在绥宁、城步一带旧婚俗,舅权极大,姑娘的女,要优先嫁舅家,舅家无子或表示不同意时,才能够与别人议婚。彩球作为订婚信物,要永远保存,一旦离婚,必得退还彩球才算了结。当媒人及其他来客宴饮时,一听到爆竹声响,媒人便立刻取伞往回走,守候门口的妇女同时拥上来,将泥巴往媒人身上涂抹,直追到离家五百米处才止,身上沾的泥巴多,象征女方对亲事满意。

那时候旧习俗现在已经没办法能再看到了,不过正因为少了所以才留有深刻印象嘛,不知道大家对于自己家乡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不妨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2008年在邵阳住,对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和母亲一块儿去散步,走过蔡锷路,到过魏源广场,看魏源铜像矗立在火车南站,到过资江河边看廖耀湘故居。财政局左边围墙上有名人墙,市区也有名人铜像,明朝有蓝玉。近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蔡锷、贺绿汀等。

邵阳是一座老城,有两千多年历史,由于没有铁路,发展还没有怀化快,以前只有三条平行线街道为主,资江河沿河路、红旗路、东风路,纵横交错,后来修邵阳大道,高铁通到平让,离邵阳市90公里,(反正不方便),有待今后改造提升。

1、南山风景名胜区

南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部,总共接近200平方公里。占地比较大的部分是南山牧场。南山牧场也是十分有名的一个牧场,也是在南方相当大的一个牧场,平均海拔接近2000米,气候上这里十分温和,雨量也很充足,各种资源都很丰富。其享有“南方的呼伦贝尔”“中国的新西兰”之美誉。

2、罗溪国家森林公园

该公园位于罗溪瑶族乡境内,这里的森林十分茂密,树木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元化,遍布着大面积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及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等森林景观。森林游览区内群峰耸立,地貌景观多样,有高耸的山峰;奇、险、幽、深的峡谷;陡峭的悬崖;奇形怪状、活灵活现的石峰与怪石。

邵阳境内有一座山,它名扬中外,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一雪峰山。第一个将“雪峰”的山脊命命为“刃脊”的科学家,不能不佩服他丰富的武侠小说的联想能力,柳残阳小说中“青龙堂”大哥的“九环大刀”锋刃如寒冰般冷静,宽厚的刀背如山峰的顶端。也许是中国的中东部缺乏可以称得上雪山的大山,邵阳境内的“雪峰山”名称满足了这个愿望,虽然它仅海拨1500米左右。不过最后一次中日大会战却是在雪峰山的范围内进行的,抗战名将王耀武指挥了这场战役,由此,雪峰山名声大振......

‬地灵人杰说邵阳

中国人欣赏山的文化真的是源远流长,赞叹山的诗歌浩如群星。

不过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主流文化欣赏的山基本上都是中国东部的中低山一一泰山、庐山、黄山,三山五岳,佛道名山,包括邵阳的雪峰山,都是因人而名,因诗文而显。

人们看山,很大的程度是被庙观夺去视线焦点。

人们看山,很大程度是被名家诗词的意境“先声夺人”。

而雪峰山,因抗日的最后一战而出名,虽然它一年只有十几天有雪.....

但是,我们记住了“雪峰”的别名“刃‬脊‬”!‬

(雪峰山)

‬邵阳的战将

上面的图片源自网络,可以看出雪峰山宛如仙境,苍翠欲滴,云雾缭绕,如果在草飞莺长的时候,山顶同时出现积雪,毫无疑问,它是一座高海拔的大山,我称之为“雪山”,虽然邵阳境内的雪峰山的海拨甚至无法与我所在的绵阳市岷山雪宝顶比肩,但是,邵阳市境内却是名将如云。

  1. 袁也烈

(袁也烈与毛泽东的合影)

他的原名炎烈,谱名仁荣,字树成,号映吾,曾用名振武、王国栋。1899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洞口县(今武冈市)

时年二十二岁的袁也烈是一个老资格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就与武冈籍同学一起创办《武冈同乡会刊》,宣传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斗争。1925年经聂荣臻元帅介绍,袁也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袁也烈随即进入黃埔军校第四期担任入伍生第二团二营七连指导员。1927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七月底,袁也烈回到故乡,恢复了武冈特支,袁也烈任兵运委员。

在以后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中,袁也烈都参加了,1949年12月袁也烈任华东军区海军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爱萍将军是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0年3月,袁也烈兼任国务院水产部副部长,1962年兼任国家科委海洋组组长。

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1960年一1976年,一直担任水产部副部长。1976年8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1. 萧赞育

他的字是化之,别号铭圭,1905年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清末民初时期,一股崇武救国思潮兴起,各地都在办讲武堂,萧赞育成为程潜为校长的湖南讲武堂学生。

1924年,一批家乡子弟秘密报考了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基本上都予以录取,所以湖南籍的黄埔军校学员比较多,就是这个原因。

可能萧赞育的成绩较好,分别留学莫斯科中山大学和日本明治大学。从这段个人覆历可以看出,萧赞育是深受蒋介石欣赏的人。

从1927年到1933年,萧赞育一直从事反共活动,这时候,国民党改组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扩大为“设计委员会”,萧赞育是委员之一,参与统一和重建国民党政工体系工作。

1938年7月,萧赞育任三青团中央监察委员,中央干事。1947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

上海解放前夕,萧赞育随国民党军政大员溃逃广州,但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国民党的残兵败将犹如雪山崩塌,根本阻止不了人民解放大军的凌厉攻势,最后只能逃到台湾,一九九九年在台湾去世。

  1. 李文

字质洁,号作彬。1905年生于湖南省新化县。严格说来,新化县现在不属于邵阳市管辖,但是新化县的一部分曾经归现在邵阳市的隆回县管理,所以把李文归于邵阳人,也说得起走。

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基本上第一期的优秀生都留下担任以后学校新兵连的见习排长。李文从排长干到了连长、总司令部补充团少校营长。

在军队中,他一直在胡宗南的部队从营长一直到第五兵团司令官。

这是颇有点传奇的人物,因为是校长的门生,又大多时候在胡宗南的部队任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九十军军长。

在和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的作战中,屡吃败仗,在平津战役中,担任北平的警备司令,在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居然带着少数顽固军官从西苑机场乘机逃跑了。

之后,他带领蒋介石的王牌第五兵团逃到了四川,于1949年12月底在四川邛崃县的郊区,负隅顽抗人民解放军,战火纷飞的火光映红了川西坝子的水田,激烈的炮火打了一整夜,在气势如虹的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下,第五兵团彻底崩溃,李文在田间被活捉,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多一个王牌军消灭!

李文被送到西南军政大学高研班学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从重庆歌乐山脱逃,甚至于1951年逃到了台湾,挂了一个什么“国防部中将高参”的头衔。

1977年4月20日病死台北。终年72岁。

结语

邵阳市现在拥有八县三区一市,二万多平方公里面积,人口稠密,达到六、七百万人,地理环境十分优美,名人很多,限于篇幅和手中资料,只列举了三位历史上不同阵营的军人,希望你点评。

如何评价理解《七绝-呈父亲》

古人云“诗言志”,这是毛主席少年时所作的诗,也是走出家乡韶山冲时毛泽东的立志之言。

这是1910年毛泽东前往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就读时,改的写一首赠给父亲的诗,全名为《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表达了自己渴望干出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而不是在家子承父业。尽管他知道父亲并不支持他这样做,但少年毛泽东还是义无反顾地走出去,走到大山以外的世界去闯荡。

此诗写于辛亥革命前夜,少年毛泽东目睹国家衰败黑暗,官府腐败、民不聊生,激起了他的忧国忧民之心,于是就渴望走出韶山冲,走出旧式的私塾教育,去到乡外的新式学堂接受现代教育,学习新的文化和科学知识。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此句点名自己的志向,要出去读书,唯有读书才能明理,才能获得在社会上奋斗从而改变社会的能力。读书金榜题名对于他们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普遍的渴望和追求。毛泽东的这句话也有表达决心、安慰父亲的意思,让父亲放心,自己出去一定会刻苦努力、学有所成,否则就“誓不回”。

而“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句诗就有一个比较大的转折,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四海为家的决心。这里面所要表达的思想应该是父亲所无法完全理解的,这是心忧天下,为改变这个黑暗的、民不聊生的社会所立下的壮志,不把自己的人生局限于家乡附近的“桑梓”之地,而是把自己置身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

结语:这首17岁的少年毛泽东离开家乡诗以言志的作品,与1959年终于再回韶山写下的《七律.到韶山》遥相呼应:别梦依稀咒世川,故园三十二年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两首诗词见证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半个世纪惊天动地、天翻地覆的光辉奋斗历程。

导语

《七绝·呈父亲》这首诗是毛主席去世以后,才公开发表的。据毛泽东的表兄文鉴泉和表弟文东山证实,年轻时的毛泽东主席确实有“赠诗”这回事。这首诗最初见于1984年的《湖南师院学报》。后来又被其它著作所引用。该诗既反映了对父亲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青年毛泽东远大的抱负和志向。那么,在当今时代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毛泽东主席年轻时所写的这首诗呢?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1910年深秋,正是红叶漫野、黄花匝地的时候。正值十七岁的毛泽东,准备离开自己从小生活着的闭塞的韶山,去省城长沙求学。能够到外地去求取学业,能够到广阔的天地间去锻炼,年轻的毛泽东内心十分激动。年少气盛的毛泽东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中,写下了这首大家见到的诗。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就绝不还乡。这是毛泽东主席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激动的心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只是年轻的毛泽东,改写好这首诗后,并没有光明正大地交给自己的父亲,而是在临行前,暗自夹在了他父亲每天都要查看的帐簿里。我们或许可以理解此时毛泽东主席的内心世界:积贫积弱的中国满目疮痍,好男儿就应该志在四方。可这样的话不能给父亲当面说,知子莫如父,从小就性格倔强的毛泽东,需要更广阔的舞台去闯荡。(以上材料根据《毛泽东传》转引记述)

这首诗的创作渊源

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诗,据说是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青年时代的诗略加修改而成的。传说西乡青年时立志的诗,翻译过来的原文是: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西乡隆盛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维新三杰”之一。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毛泽东以他的原诗为底稿进行修饰,也符合年轻毛泽东的性格和时代特征。只是西乡隆盛的这首诗,也不是他的原创。西乡隆盛也是引用了日本幕府末年倡导尊王攘夷运动的僧人月性的原诗。僧人月性的原诗题目是“锵东游题壁二首”,诗的原文是: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靑山。

西乡隆盛对月性的诗进行了引用修改,毛泽东又对西乡隆盛的诗进行了再次修改润色。毛泽东主席的这首诗原文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年轻的毛泽东将西乡隆盛原诗中的“男儿”改成了“孩儿”,将“死不还”改为“誓不还”。这样的修改是符合毛泽东的性格和处境的,双亲健在,用“死”字会让长辈伤心。这样的修改,表达了年轻的毛泽东所与人俱来的远大抱负和志向,也表达他对自己父亲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有上面的渊源,所以这首诗又称为《七绝·改诗赠父亲》

这首诗的后世评价

这首诗首先是一首改编诗。通过上面的梳理,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是根据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西乡隆盛借自月性和尚用以自勉的一首诗略加修改而成。年轻的毛泽东踌躇满志地做了改动,以此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和对父亲的深厚感情。

这首改编诗反映了主席早期的人生志向。仅有十七岁,年轻时的毛泽东主席就有了心忧天下,立志四海为家的志向。主席在诗中写道:人生无处不青山。从小立志天下、胸怀天下的毛泽东主席,和年轻的周恩来总理在学生年代所说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何其相似。

用青山来表达诗人的情怀,古已有之。北宋大诗人苏轼在经历人生磨难时,曾经在写给弟弟的诗中说:“是处青山可埋骨”(出自苏轼《御史狱中遗子由》)。陆游也有诗说:“青山是处可埋骨”( 出自陆游《醉中出西门偶书》)。祖国的大好河山正在经受磨难,正需要有志青年去奋发图强。

这首改编诗反映了主席对于父亲的深厚感情。这首诗是年轻的毛泽东主席于1910年赠给父亲的一首七绝诗。年轻的主席始终以天下苍生为已任,始终以为人的一生就是要奋斗。所以他曾在另一首早期诗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父母心中总是牵挂儿女,儿女心中更是眷恋父母。但为了人生理想,只能踏遍青山,远离父母。主席的心中,始终有一种对于父母的深沉的爱,萦绕心际。

结语

年轻的毛泽东,十七岁以前并没有离开过韶山冲,但从小勤奋好学,已经涉猎过日本维新时期的书籍,所以才有了这首改编诗。年轻的毛泽东,还未走出韶山冲,就已经有了以天下为已任的胸怀和放眼天下的视野。

踌躇满志的毛泽东,离开闭塞的韶山冲去长沙求学。想要在广阔的天地中接受锻炼,而且立下誓言,不成功绝不还乡。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所以在激动之余,才有了这首改编诗作。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就与毛泽东主席一生的不懈奋斗连在了一起。这首《七绝·呈父亲》改编诗,就是主席开始踏入革命征程的最好见证。

伟人志向冲云天,少年即显志高远。

别离父母闯世界,不恋乡情出韶山。

遨游湘江中流水,求学长沙万卷览。

投身革命信马列,赴沪创党南湖船。

历经血风与醒雨,革命意志似钢坚。

九死一生扶安危,六位亲人热血献。

扭转乾坤换日月,振兴中华开新元。

公者千古万民念,留下光辉照人间。

在毛主席去世四十四周年之际,对主席及其诗作尤其崇拜。毛主席本人是伟大的诗人,对这首呈父亲诗的评价,按说是没资格的,应该说是体会和感想:诗中反映了主席年少时的远大革命志向,以及豪迈英雄气概,其浓浓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令人感慨万千。

读毛主席充满激情的诗,缅怀主席的丰功伟绩,是全中国人民最真实的感情流露,毛主席永远话在人民心中。🙏🙏🙏🌹🌹🌹🌹🌹🌹🌹🌹🌹🙏🙏🙏

毛泽东这个从湖南韶山冲小山沟里走出来的世纪伟人,从青少年时期就富有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显露出了过人的天资。无论私塾、小学还是师范学校的老师,无不称之为奇才、大才、栋梁材,实事也验证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

1910年秋天,16岁的毛泽东考入了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第一次离家到外面闯世界就留下了“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美诗句,展现了毛泽东强烈的报国情怀和雄心壮志,是毛泽东走向光辉灿烂一生的奠基礼。

同年,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入学考试时根据考题“言志”,作了一首更加自信和霸气的《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字里行间透射着一个睥睨天下、惟我独尊的“天子”形象。校长李元甫阅后大加赞赏,说:“我们学校取了一名建国才。”

这些诗句同后来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众多毛泽东诗词作品是一脉相承的。无不折射出毛泽东的伟人气质,是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和魂。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