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役的惨败是女人干政的结果吗,电视剧《新三国》中,汉献帝沉船身亡,为什么在河南省修武县古汉村还有座汉献帝禅陵

admin62024-03-29 23:05:20

土木堡之役的惨败是女人干政的结果吗

土木堡之役的惨败不是女人干政导致的,而是因为宦官王振。王振跟英宗的关系非常好,在英宗的倚重下,王振权势越来越大。

土木堡之役的惨败是女人干政的结果吗,电视剧《新三国》中,汉献帝沉船身亡,为什么在河南省修武县古汉村还有座汉献帝禅陵

1449年七月,北方瓦剌部进犯边境,好大喜功的王振不但轻视敌人的力量,还想建奇功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怂恿英宗亲征。7月17日,英宗便以王振等为随从,率领50万大军出征了。

7月28日,大军到达大同东北的阳和,这里伏尸遍野,血流成河。原来几天前,大同总督宋瑛、总兵武进伯朱冕及都督石亨在阳和迎战瓦剌也先,明军全军覆没,宋瑛、朱冕都战死了。这时的王振才感到害怕,建议英宗御驾回师。

既然要回京就要火速撤军,但这时王振的私心又起了他竟想回老家蔚州看看,带着英宗显显威风。但部队已经走出40多里了,于是仓促改道宣府回京。就在迂回改道的过程中,也先率领骑兵追了上来。派了国公朱勇带3万骑兵抵御,王振和英宗仓皇逃跑。

8月13日,英宗的军队逃到了土木堡。本来可以退到居庸关,确保安全的。王振却担心运送他金银珠宝的车队落入也先手中,坚持留在居庸关等候,于是英宗决定停止行军,在土木堡过夜。而这时的也先消灭了朱勇的大部分兵力,连夜杀到土木堡,困住了英宗的军队。经过一场激战,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虏。战乱中,护卫将军樊忠悲愤交加,用铁锤将王振打死。

英宗就这样,为了一个宦官的颜面,自己做了阶下囚,也导致了大明朝由盛转衰。

土木堡之变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失败事件,和宋代的靖康之耻类似。但靖康之耻是因为金国太强,北宋实在打不过。

而土木堡之变,则完全是大明王朝自己送人头。少年天子明英宗带领五十万明军北上抵抗瓦刺入侵,结果被几万瓦刺军队杀得大败,五十万军队全军覆没,随军大臣几乎全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虏,实在太惨。

在国力强盛的明朝初期,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惨的土木堡之变呢?

1、军事战术上的失误

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从英宗决意出征到军队开拔,仅仅用了两天进行军事准备,50万大军战争所需要的粮草岂是两天就能准备完成的。由于粮草准备不充足,在部队行军到大同之前,军队的后勤补给就已经跟不上了,加之天气寒冷,许多士兵冻死饿死。整个明军的战斗力已经不行。

在英宗选择撤退的时候,更是来回变更撤退路线。这个操作是很致命的,直接让明军后卫京营被瓦刺的军队咬住,英宗先后命恭顺侯吴克忠、派成国公朱勇和永顺伯薛绶迎战,这三人都是跟随成祖朱棣南征北战的老将。

但依旧不敌也先率领的瓦刺骑兵。结果其所率京营全军覆没,先后战死。至此明军最有战力的部队被全部消灭。

2、明朝败坏的军政制度

在英宗眼中自己的明朝是强大的,但其强大也仅仅是英宗的个人幻想,早在英宗即位之初,明军的战斗力就已经孱弱不堪,全国军队缺额严重,明面上10万人的军队,实际人数可能还不到3万。

京营是明朝的禁卫军,可以说是待遇最好的军队,但即使是这样的军队,也出现了大量的缺额,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二。

军队还时常被征召去干苦力,也就是说,英宗时期的明军兵员缺少,训练不足,整个明军战斗力已经弱到了极限。英宗统帅的明军真实数量估计也就20多万。

3、对瓦刺军队的轻视

自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先后七次进行北伐。成祖朱棣即位后又五次出征漠北。几乎打得蒙古各部,望风而逃。可以说英宗之前,明朝对游牧民族作战一直是主动出击。蒙古部族不敢对大明王朝发动大规模的入侵。

而瓦刺部落的入侵,当时惊动了整个大明王朝,但英宗认为蒙古各部依旧软弱不堪,不会是明军的对手。所以在战略和战术上对其都十分轻视。其实也先统领下的瓦刺,战力早已远超当时的明军。明军与瓦刺军队的交战更是几乎无一胜仗。

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瓦刺军队围困北京城,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进行抵抗。1450年)瓦刺放回明英宗,1457年夺门之变英宗复辟。英宗个人结果上比北宋徽钦二帝,要好很多。

在明史中,将土木堡失败的结果归罪于太监王振,但在我看来,太监作为依附于皇权的存在,其所有行为都是受到皇帝认可或者指示的。土木堡之战中,能臣武将数不胜数,怎么可能是一个太监能够完全掌控的呢?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是整个明史中的一段耻辱,皇帝被俘、大臣被杀、随行家眷更是惨遭凌辱,完全就是明版的“靖康之耻”。

中国古代有两大背锅侠,一个是太监,一个是女人。

明朝灭亡,有人归咎于魏忠贤;西周灭亡,有人归咎于褒姒;商朝灭亡,有人归咎于妲己,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其实,国家灭亡是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哪里是一个女人,或者一个太监所能决定的。


有人说,土木堡之变是孙太后,也就是《大明风华》里面的孙若微干政导致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是的!

这个锅,孙若微不需要背,因为她是朱祁镇的母亲,哪有往亲妈身上泼脏水的,亲妈不干净,儿子能干净吗?

朱祁镇不傻,他找来找去,后来终于找了个更好的背锅侠,即大名鼎鼎的王振。

王振恰好是个太监。

1449年,瓦剌进犯大明边境,朱祁镇御驾亲征,带着22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北方,当时瓦剌仅仅有5万大军,以22万对阵5万,平均四个人打一个,似乎怎么打都会赢。


朱祁镇信心满满,摩拳擦掌,仿佛只要他大喊一声“冲啊!”,22万大军就潮水般地冲了过去,瓦剌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狼狈逃窜。

朱祁镇想的太简单了,简直是视战争为儿戏,当时于谦等大臣极力反对,一则御驾亲征风险太大,二则明军准备不足,但朱祁镇固执己见,坚持要打。

这时候,太监王振果断地站了出来,一一驳斥群臣,说道:“皇帝御驾亲征,可以鼓舞士气,大明将士以一当十,不日之内,便可击败瓦剌。”

王振是朱祁镇的代言人。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22万大军全军覆没,朱祁镇也成了俘虏,王振也被杀死了。

京城危在旦夕,好在于谦及时站了出来,稳住了局势,打赢了京师保卫战,几年之后,瓦剌放回了朱祁镇。


朱祁镇“复位”成功之后,局势得以稳定,“秋后算账”的时候到了,22万条人命,几亿财产损失,国力损耗不可估量,谁来为这次惨败负责呢?

朱祁镇自己?

朱祁镇确实是战败第一负责人,但他毕竟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如果他承认了,那他这个皇帝怎么有脸继续干下去啊!

所以,他必须找一个“替死鬼”,这个“鬼”就是王振,好在王振在土木堡战争中死掉了,死得恰到好处,死无对证。

于是,朱祁镇把责任一股脑地推给了王振:“是王振这家伙怂恿我御驾亲征的,是王振为了显摆,让大军绕道而行,到了他的老家,结果被瓦剌伏击的,当然了,朕也有用人失察的责任。”

好家伙,朱祁镇推的一干二净,难道你是个二傻子,王振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嘛?


土木堡战败,孙若微有责任吗?

应该也有,她有不竭力劝阻之责,倘若她寻死觅活,一哭二闹三上吊,你朱祁镇要去御驾亲征,娘就死给你看,这样朱祁镇不就不去了嘛?

呵呵,当然这是玩笑了。

说到底,战败的责任还是朱祁镇,大家认为呢?

有功帝王得,有过后妃背,身为背锅侠,孙太后表示土木堡之役的惨败确实跟我无关。一个王朝的兴盛有其必然性,女性不当为王朝的衰亡背锅。秦始皇为了避免让女性背锅,就没有册封过皇后,这导致所有脏水都只能泼到秦始皇身上。后世帝王没有秦始皇的胆魄,都立了皇后,有的还立了不止一位皇后,如果施政有误,那么就可以让皇后、皇太后来背。

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西汉亡于王太后,西晋亡于贾南风,大唐衰于杨贵妃....按此逻辑,明朝由盛转衰,就可以让孙太后来背了。孙太后跟她的婆婆张太后相比,明显执政手段不及张太后,因此孙太后不可以指挥或者发动土木堡之役。事实上,明英宗被俘后,孙太后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南逃主张,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庶子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终于化解了危机。

由是观之,孙太后对于大明有再造之德,如果孙太后跟慈禧太后一样,在外敌入侵之时果断逃跑,那么大明就亡了。1435年1月31日,明宣宗朱瞻基逝世;同年二月初九日 ,张太后立皇太子朱祁镇为皇帝,张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孙太后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孙太后和钱皇后立刻筹措一批珍宝作为赎金送出,以使皇帝获释。明英宗被俘居于漠北之后,孙太后数次给明英宗寄去御寒的棉衣。明英宗还朝之后,被明景帝幽禁在南宫,孙太后多次前去探视。

景泰八年(1457年),石亨等将领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复立明英宗,他们先秘密告知孙太后,得到了孙太后的同意。正月十二日 ,明英宗复辟为帝,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为孙太后上徽号曰"圣烈慈寿皇太后"。明朝前期发生过震惊朝野的"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孙太后以丰富的政治经验及无可替代的皇太后之尊,力挽狂澜驾驭两"变",对维护明朝统治和国家安定发挥了作用。

“土木堡之变”被视为明代由强盛转向衰弱的国变,明英宗被俘也创造了明朝历代皇帝“天子守国门”最为严重的一次败绩。

当时明军人数大概有五十万,而也先的军队最多不过五万人,在双方军队人数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也先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就全歼了明军,俘获了明英宗,这实在是太离谱了。实际上在这场战役发生前,隐藏着明代军政的腐败,以至于明军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被敌方全歼。
事实上,早在明宣宗时期,京营就存在严重的腐败问题。明英宗刚继位时“在京七十七卫,官军士校尉总旗二十五万三千八百……今各营操练仅五万六千,选用不敷况。”就是上报的40 余万兵额,实际上只有 25 万人;而京营的兵力只有5 万 6 千人,而和上报的18 万总兵额相比,连三分之一都不到。可见当时明军已经腐败到了什么程度。

到了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前,兵科给朝廷上报的 320 万兵额,实际连一半人员都不到。

我们可以参考正统三年,兵部右侍郎于谦在奏文中写到“天下都司卫所发册坐勾逃故军士一百二十万有奇”,这说明在土木之变前,全国卫所的空额问题已经达到了 120 万之多,土木之变时发生明军兵败的情况并不奇怪。

明朝军队空额的原因很多:(1)除了士兵对从军本身的抵触,而且各军官克扣士兵军饷,收受军人贿赂,私设军人为家仆;(2)后勤筹措拨发银两过程中贪污严重,在供给衣装等军资时侵夺军资;(3)从派遣调用角度讲,工部役占士兵营造建筑、替官营作坊劳动等,都是造成明军腐败的原因。

朱元璋在建国时,杀了很多因贪污腐败的官员,而且他设计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监督体制来制约腐败。但朱元璋死后,这套监督体制,并没有被延续下来。

比如以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为例,俺达犯京师,皇帝急命京营出战。

但是京营军在籍几十万人,实际居然只有五、六万在编人员,“户部支粮则有,兵部调遣则无”、“今之提督武臣……平时则役占营军,以空名支饷,临操则四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这说明朝廷的监督机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甚至这些监督机构也参与了腐败。

电视剧《新三国》中,汉献帝沉船身亡,为什么在河南省修武县古汉村还有座汉献帝禅陵

我认为新三国为了收视率也洗清照搬照抄的嫌疑,把某些历史原创做了改动,况且现代年轻人,谁还去探讨历史?只要看着舒心安逸即可,编剧特别懂现代年轻人的心里特点,多年后现在的事实也变成未来的传说了,有谁再去印证真伪?我觉得电视剧用各种方法炒作,只有达到收视的效果而已,我们还是以历史实为为证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电视剧《新三国》既不是像94版的经典电视剧那要照着《三国演义》原著小说来拍,也不是翻查史料根据历史来拍,而是编剧导演塑造了一个既非历史又非小说的他们自己想要的“三国”。

(新三国关羽自刎)

这部电视剧里的原创情节非常多,比如为了表现孙权少年英雄,让还是小孩子的他只身找刘表讨要父亲孙坚的尸体啊;为了表现关羽宁死不屈给他加了段自刎的戏啊;当然还有汉献帝沉船啊。这些都是历史上没有的,演义里也没有的,别当真。

(新三国汉献帝)

言归正传,说回历史。汉献帝刘协,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后,其子曹丕继为魏王、丞相,不久即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于自己,汉献帝不能不照办,从此,东汉王朝寿终正寝,曹丕建立魏,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封地保留汉朝的服色和宗庙。此后,汉献帝刘协一直住在自己的封地,兖州山阳郡(今山东省西南部),一直到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寿终正寝,享年54岁。众所周知,东汉皇帝多短命,30岁以上已算少见,故而汉献帝54岁,是东汉皇帝名列前茅的高寿了。

(汉献帝禅陵)

刘协死后,魏明帝曹睿将其葬于禅陵,也就是题主说到的那个。这是《后汉书》、《资政通鉴》等史书都明确记载的。这应该是没有疑问。

当然,刘协禅让后,刘备为了称帝获得自己政权的合法性,号称刘协被曹丕所杀,在成都给刘协上了谥号,于是自己继位称帝,这是为了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并非真实。历史上的刘协,确实应该是正常死亡,葬于禅陵的。

呵这《新三国》只有三国之名而无三国之实,无论从史实还是大家从演义耳闻眼看的“历史”来说,毫无关联。演义还能根据历史走向而只把人物事件加工渲染,而结果沒有偏/离历史的主线。

《新三国》这剧电视剧却只是导演编剧以三国为名施以加工的垃圾作品,或者可以说是架空历史的作品。在这类电视电影文学中历史还是那段历史,人还是那历史名人之名,却无须遵从历史,历史走向,人物性格,人物的去留得失之间都可以随心所欲,也就是我要你怎样死就怎样死,要你活着你就多活一段时日。就像在这剧中关羽自刎了。所以汉献帝沉船而亡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说白了这类作品只因导演编剧无题材但又想要赚钱,低能的他们照搬历史和过往作品翻拍又不甘,怕自己拍了比不上,又没有个人特色,所以他们只有玩“颠覆”历史而求特色。骂声又与我何干,收视率和钱才最重要的)

在此劝说戏迷们,你们喜欢看电视电影的就看,但不要把电视电影的情节事件带到现实中跟人讲历史,会误导自己和他人的,或者遭人嘲笑的。

其实历史上,汉献帝刘协最终是善终的。在他40岁的时候,禅位给了曹丕。之后,他又一直活了14年,在魏明帝曹叡时期去世。

刘协禅位之后,被曹丕封为山阳公,国都位于浊鹿城,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附近。

刘协去世后,魏明帝素服发哀,并以天子之礼将他安葬在禅陵。禅陵位于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士为知己者死——为知己,更为大义!

看门人候赢一出场便是巅峰,一出场又将迟暮!候赢用通天之计,信陵君以弥天大勇,改写了赵国的历史,也谱写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感恩故事,给“士为知己者死”诠释得淋漓尽致,令人敬佩!

也留给了人们无限的忧伤,无限的遐想——

如果候赢早些时候遇到明主该多好啊!他的计策环环相扣,却繁而不乱,可谓是算无遗策!只可惜还未完全绽放,便已凋零……


候赢高义

国家安危,走卒有责,始为知己,终于大义

不谋高位,不畏强御,大隐于市,去留无意

前无思量,后无牵挂,无欲无求,殉情于义

危难之际,义无反顾,不问得失,世之高义


候赢之才

一派清流,灵静致远,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动声色,韬略万千,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略施小计,窃符救赵,雄兵百万,力挽狂澜

千钧一发,杀伐决断,举重若轻,世之罕见


候赢为人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七十古稀,甘为小卒

交友待人,才德至上,君子之交,恬淡如水

志存高远,超凡脱俗,安贫乐道,与世无争


候赢与信陵君

公子厚礼,慕名而来,候赢拒之,不为所动

执辔御车,毫无谦让,市井会友,公子苦等

暗中窃观,和颜悦色,候赢大喜,和盘托出

候赢苦心,以壮其威,公子闻之,感动涕零

推心置腹,相谈甚欢,候赢动容,成座上宾


窃符救赵

秦急攻赵,赵求于魏,晋鄙引兵,停兵不进

公子有知,唇亡齿寒,苦无良策,以命相搏

公子临行,同候赢别,候赢无话,公子独行

公子不解,旧路返还,候赢早料,恭候多时

公子拜之,以求良策,候赢妙计,窃符救赵

诓得兵符,令将进兵,若其不从,朱亥毙之

夺权代将,救赵却秦,若依此计,大事可成

吾已年高,不得同行,进兵之日,自刭之时

……

结语

观候赢谋略过人,算无遗策,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才之风;另处事干脆,不拖泥带水,杀伐决断……

如此贤才,却甘为监门小吏,洁身自好数十年。还毫无怨言,不卑不亢,安贫乐道,自在其中!

当获一知己,不能赴汤蹈火同上战场,却愿舍命以死相陪……

当然候赢绝不是愚忠,他如此的结局估计还有勇于善后、承担责任的含义……

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尊敬的人吗?


本篇已讲完,对本次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敬请关注@共赏五千年 ,获取更多的往期内容,继续更新中,让我们一起海阔天空、畅意抒怀,谢谢朋友!

南京大屠杀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就是两个小人物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

1940年,日本人和汪伪政权统治下的南京。18岁的年轻人吴旋(原名吴连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参加汪伪政权开办的“交通电讯集训队”。在这里,他和其他100多名年轻人,白天跟随日本教官学习,晚上就睡在旁边佛寺的佛堂里。

集训队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一不小心就会招来训斥和打骂。但是,为了吃口饱饭,也只能忍了。

1941年初的一天早晨,起床哨还没有吹响。吴连凯早早起来,一路小跑来到后院上厕所。突然,他发现厕所的矮墙下,砖缝中间似乎有一个灰蒙蒙的东西。吴连凯小心翼翼的掏了出来,才发现这是一本只有巴掌大的相册。

相册的封面,写了一个很大的“耻”字,还有一把血淋淋的刺刀,以及被刺穿的心脏。吴连凯小心的翻开相册,里面的内容瞬间震撼了他。

一共16张照片,每张只有两寸半大小。上面的内容,都是日军残杀侮辱中国同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景象。

震惊之余的吴连凯,不知道是谁,为什么把这本相册藏在这里,但他知道,这本相册非常重要,也非常的危险。


作为中国人,吴连凯毫不犹豫的把相册揣进怀里,回去之后小心翼翼的珍藏了起来。

1946年2月,南京成立了“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那些日本战犯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

10月3日,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出庭受审。在此之前,谷寿夫一直否认存在南京大屠杀,装聋作哑,答非所问。

(被押往刑场的谷寿夫,两腿瘫软)

谷寿夫的到来,让南京市民群情激奋,无数人来到临时调查庭,哭诉当年的悲惨遭遇。南京政府也贴出了告示,鼓励市民提供人证、物证,帮助法庭审理。

得到消息的吴连凯,把那本珍藏多年的相册拿了出来,送到了军事法庭。这本相册,也就是南京大屠杀“京字第一号证据”。面对照片上日军的残忍屠杀,一直装聋作哑死不认罪的谷寿夫,当场色变,浑身发抖。大量的证据面前,谷寿夫低头认罪,被判处了死刑!


那这本相册,到底是谁藏在那里的呢?

1938年,有一个名叫罗瑾的15岁少年,在南京“华东照相馆”当学徒。此时的南京城,刚刚经历过血腥的屠杀,罗瑾也对日本人恨之入骨。

某一天,一个日本军官来到照相馆,要冲洗两卷胶卷。罗瑾在冲洗的时候,赫然发现里面有大量侵华日军屠杀凌辱百姓的场景!罗瑾悲愤不已,但是作为一个小学徒,他没有报仇的能力。

于是,罗瑾偷偷的多洗印了一份,自己保存起来,希望以后能作为日军暴行的罪证。后来,他专门找了一个小相册,挑选了16张照片放了进去。这个相册,他也一直小心翼翼的保存着。

时间到了1940年,同样为生活所迫的罗瑾,也参加了“交通电讯集训队”,成了吴连凯的同学。不过,因为当时人数众多,两人并不相识。

罗瑾把那本相册一直藏在身边,直到1941年初的一天,他们所住的寺院忽然要进行大检查。慌乱之中,罗瑾只好把那本相册带到厕所,藏在了墙缝中间,糊上了泥巴。

此后的几天,罗瑾每天都会来查看。直到每一天早晨,他忽然发现相册不见了!

害怕是被日伪分子发现了,所以罗瑾连夜逃出了南京,跑到福建省大田县隐居了起来。

就这样,直到吴连凯把相册交给法庭,成了侵华日军暴行的铁证,罗瑾才知道,当年那本相册的去处。

此后,两人才又取得了联系。


吴连凯和罗瑾,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1998年吴连凯逝世,2005年,罗瑾也去世了。

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小人物,也是会被永远铭记的“小人物”。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