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打后金为什么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地去送死,光在辽东就损失了四五十万人,保靖10年高中毕业证丢失

访客42024-04-17 07:29:29

明朝打后金为什么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地去送死,光在辽东就损失了四五十万人

对于明朝和后金来讲,双方军队数量的多少绝不是战争胜败的关键,不是单纯的组建几十万的兵马就能够击败后金。

明朝打后金为什么每次只派十几万兵马,一波一波地去送死,光在辽东就损失了四五十万人,保靖10年高中毕业证丢失

一、对后金的军事政策失利,备战不足——大家没想到后金真没难打

很长时间以来,明军的战略重点都放在防御北方的蒙古,对于女真族确实防范不够。后来有人逐渐认识到女真的危害,但是当时明朝廷内部争斗激烈,等到女真族各部统一以后,已经来不及了。

二、战略防守的战法——再想彻底打败已经来不及了

萨尔许大战之后,明军就处于被动防守的姿态,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就是每次都是十几万军队,疲于应付。在当时,明军已经没有力量彻底击败女真了。

三、国力衰落,人心丧失——根源在于内忧外患

明后期,明王朝内忧外患,内部人民起义不断,外部援朝抗倭战争加剧,对蒙古、女真的战争都让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辽东人们身上附加的负担沉重,无法负担太多的军队同时用兵,这就更一进步说明了真正的战争实际就是后勤战。

总之,在明代后期,朝廷一方面要对付女真族,另一方面更要对付农民起义军队,实在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次性的组建四五十万的人马。再加之军事策略严重失误,到最后再想集中全力一举歼灭女真,已经是幻想了。

十几万人马很少?后来清军下江南,攻下南京,最初的兵力也不过三四万人而已。

兵力的投入是有物理学限制的。粮草补给、道路交通、指挥能力等等都是巨大的障碍。

仅以萨尔浒之战为例,十万明军分四路进兵,其中中路的杜松兵马最多,有四万人。但杜松从抚顺出兵,30里外就是萨尔浒。前队都已经开战,后队还没出抚顺的城门。

古代的道路可不是现在的大马路,泥泞土路并排走四个人就已经是极限。一万军队带上车辆辎重,队伍至少要十里长。要是十万明军全从抚顺这路出来,估计这一路的拥堵将不堪设想。

所以说,所谓一个战场涌进几十万大军,只能是荒野大平原这种“四处都是路”的地方,地形稍微复杂一些的就做不到了。像东北地区这样,四处是山岭和密林,中间还间隔有不少沼泽湿地,根本不可能让几十万人一股脑钻进去,只能分兵出击。

另外,不要小看几万人的作战能力。中国古代大多数战役,都是几万人就搞定的。兵力数量太大,指挥传讯都会是巨大问题。在一个战场内的参战人数超过十万后,作战效率就会随着人数增加而下降。所以,古代战争几万人大败几十万的例子,比比皆是。

真正能够让20万人以上的军队在一个局部战场实现充分的指挥调动,只能是进入20世纪了,甚至在19世纪的近代都很少见到。(陶慕剑)

这个问题需要辩证来看。

明朝最多的时候军队有280多万人,正是因为他的军事制度才能养得起这么多人。明朝推行的是卫所制度。明朝的卫所制是在朱元璋吸取中国历史上屯田经验提出来的,他参照了隋唐的府兵制。明成祖五征漠北时一次能出动50万人,当然这个时候也是国力比较强盛的时候。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努尔哈赤以祖、父留下的十三副铠甲武装部众,宣布起兵,当时追随者仅有三十人。

接下来,打败了尼堪外兰。万历十四年(1586年),尼堪外兰被杀。接下来,努尔哈赤用了五年时间,吞并建州女真的其他部落。在统一建州女真的过程中,努尔哈赤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对海西女真,蒙古和朝鲜修好,对明朝称臣进贡。万历二十三年(1589年),明朝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后,又迫使野人女真归顺。至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海西女真也被征服。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派兵进入黑龙江,征服了散居于此的各部落。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哈拉自称“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年号天命。历史上把这个政权称为后金。他让自己的家族以爱新觉罗为姓。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他以“七大恨”为由宣布与明朝决裂。

萨尔浒之战

在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的过程中,明朝虽有所提防,但双方也没有发生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对女真实力认识存在不足。另一个原因是努尔哈赤与明朝决裂之前,明朝刚经历过万历三大征,三层战役的胜利也让统治集团对于自身军力强大比较自信。在萨尔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出动军队大约有12万人左右,各名将相继出动,而同期女真只有6万多的军队,至少纸面上的实力足够将对手给撕碎了。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最终结果杜松与刘綎死于战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萨尔浒之战中,明朝应该是轻视女真实力,对自己有着迷之自信,但一交手,就被打脸了。

在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对女真的实力有了一个明显的认识,明白自己在野战中没有取胜的把握,因而采用固守城池的策略。明朝后期,内部农民起义不断,财政崩溃,东林党党争不断,政治日益腐败,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就不断加税,而不断加税又迫使更多人起来反抗,周而复始,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而此时关外的清朝势力正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局势中,明朝左右为难,举步为艰。内部的农民起义刚得到缓解,清朝开始不断攻略辽东,甚至通过别的路线攻入关内,这个时候对内镇压的明军又被调到关外应付后金的进攻了。这个时候想出动再多的军队也已经不可能了,十几万的军队已经到极限了

明朝后期是形势不允许,财政不允许,明松锦之战出动13万军队,但也只是一场豪赌,结果是赌输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说到底,还是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已经无以为继。

在第一次战役萨尔浒战役,明军总数是8万,满清是6万。

就战斗力来说,满清这6万军队实力已经大大超过满清8万人。

而要知道,明军这8万人还是四处拼凑来的。

战争开始前,由于军饷短缺,辽东军事力量薄弱,全镇兵力约6万。这6万多人中,很多是老弱残兵,只能驻守各处城堡驿站,能出征的仅有约2万余人。

这主要是明朝无钱在辽东养兵。

无奈之下,明军从全国各防区如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南京等地抽调部队援辽。

具体是这样:

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各发精骑一万,共约三万人;

延绥、宁夏、甘肃、固原四处,各发兵精骑六千,共约两万五千人;

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北直隶、南直隶,各发步骑兵五七千不等,共约两万人;

浙江发善战步兵四千;

永顺、保靖、石州各处土司兵,河东西土兵,数量各二三千不等,共约七千人;

也就是说,当时明军的实力以及军饷情况,凑齐6万部队也必须从南到北,在全国范围调兵,困窘情况可见一斑。

当时能够凑集8万,也是倾全国之力了。

再看最后一战松锦之战,洪承畴出兵高达13万。而这13万其中有8万是洪承畴新练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而且这些部队存在严重的军粮问题,不具备持久作战条件。

所以洪承畴被迫去营救锦州,迅速被清军合围,攻破临时粮库,全军就崩溃。

当时明朝已经内部接近崩溃,维持13万军队已经是尽全力了。

实际上,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1643年) ,辽东巡抚黎玉田题本称,“全宁仅马步四万余,瘦弱马匹数千余”,“堪战马兵仅三千”,且“分守于新旧十二城”,其余将士不过寥若晨星,面对“铸火造药百倍于我”,且虎视眈眈的清兵,如果不增派兵力,加强防守,后果不堪设想。

崇祯十六年八月十七日,每当年定额征税2100万两,结果收税还不到1600万两,缺口高达500多万两。

要知道,那个时候正在全国范围打仗,即便2100万两也是不够用的。在萨尔浒战役期间,为了作战,短短2年多时间,朝廷全力向辽东拨款2000万。

更别说还有巨大的税收缺口,根本就没钱维持最基本的军事作战。

更可怕的是,当时明朝北方已经大乱,各省军头开始截留财政收入,用于自己的军队补给。一些省份则陷入农民军控制或者激烈战乱中,根本就无法收税或者将税款运出。

结果,崇祯十七年上交到国库的税金只有200万两,国家基本等于崩溃了。

明朝到了最后几年,无钱、无粮、无人,摇摇欲坠,不能支持大规模作战。

“只派十几万兵马”这个提法引人发笑。

万历三大征,特别是朝鲜之役和宁夏之役,从公元1592(万历二十年)达到了公元1598年,这两战基本耗尽了帝国最精锐的九边野战部队,李成梁的儿子,辽东总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之中阵亡,同时也宣告着震慑女真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辽东铁骑退出了历史舞台。

时间到了17世纪后,明帝国已经没有能力短时间能组织起来经验丰富的精锐野战军团,这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第一,也就是前文提到的16世纪末的一系列战争的损耗巨大,新的野战部队并没有及时补充上来,第二,就是万历朝的党争开始出现,张居正十年变法付诸流水,朝廷财政陷入空前危机,养军队那是需要钱的呀。

明代的军队,实际上能打的精锐,都是将官们养的效忠于自己的家丁,比如李成梁的辽东铁骑估计有3000人,虽然只有3000人,但是在李成梁时代,足够让女真诸部听话,那是想打谁就打谁的。

战争并不是人越多越好,特别是中国古代的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一般也就是精锐的那么几万人而已,其他的大多随着精锐丧尽而溃败。而具体到明朝,还存在卫所兵的问题,当然卫所兵很多时候,就是摆样子,凑人数,真正作战的都是维持在不超过10万人的九边精锐部队。

然而到了万历三大征结束后,边军精锐不在,帝国的财政窟窿也填补不上,而且边军卫所的糜烂也不可收拾。到了萨尔浒之战的时候,能够凑出来的总兵力,合计11万人,这就是帝国最后得老本了,之后20多年的战争里,明军再也没有这么多稍微能打的野战军了。

然而,这一战,由于杨镐的四路出击战术,葫芦娃救爷爷一个个送死在了萨尔浒,帝国也就只能转为守势,真的就没有再派军队跟后金野战了。

后来打的那些仗,并不是明军一波波去送死,而是基本上被围点打援了。老奴带着八旗兵攻击明军辽东的城池,总是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屡试不爽,而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明廷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守土有责”,丢城失地,处罚是极其严厉的。

而这些派遣的援兵,本身也不是精锐野战军,大多都是守城部队,野战经验不足,毕竟自萨尔浒之后,明军不但失去了野战精锐,也失去了跟八旗野战的信心。

所以从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基本没有什么野战军了,可能存在一部分精锐家丁部队,比如传说中的“关宁铁骑”,规模大概也就3000人,战力如何不知道,但就战斗意志而言,是大明最后一支可以正面炕清兵的部队了。

之后爆发的战争,除了宁锦之战、宁远之战,这两场是因为袁崇焕依仗坚固的城防,加上犀利的大炮,打赢了守城战以外,其他的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等,基本都是被八旗围点打援干掉的。

朝廷最后一次组织大规模军队出征满清,是崇祯十三年的松锦之战,军队大多来自于跟高迎祥、李自成作战的军队,结果也是在崇祯的逼迫下,总指挥洪承畴放弃步步推进的战术布置,急忙赶去救援锦州,最终在松山被努尔哈赤围点打援歼灭。而这一次左闸安明军总计出动了13万人马,这已经是帝国出兵的极限了。

或许有人会说,明朝以前,不是动不动就几十万的大会战么,怎么到了明朝就只有十几万的军队作战了?要知道古人在记录的历史的时候,对于数字向来不怎么严谨,有时候为了壮声势,就报个夸张了好几倍的虚数,战胜了之后的歼敌数目也往大了说,(为了军功)。

超过10万人的军队,对于古代的后勤水平而言,差不多是极限了,10万指的是战兵,为了保障这10万人能够正常作战,至少还需要超过20万左右的辅兵和民夫,来承担后勤。

再者而言,即便明廷有能力派遣几十万正兵作战,在辽东地区,面对后金八旗这种行踪不明,飘忽不定,不需要后勤保障,机动性极强的部队,根本没有机会掌握主动,一旦露出破绽,就会被人家分而击破。总不可能几十万军队一起行军吧,

明朝末年,社会矛盾被激化到顶点。农民起义不断,并且迅速蔓延到全国。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后金在这段时间迅速崛起。
崇祯帝从哥哥天启帝手中接过大明这个烂摊子的时候,大明王朝就已经是千疮百孔,风雨飘摇了。崇祯帝虽励精图治,却无奈帝国大厦将倾。后金在万历末年就开始不断地和大明打仗。大大小小的战役几十场。比较出名的有抚顺之战、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宁远和宁锦大捷。大明王朝当时全国总兵力达到110万,而后金起兵时只有几万。在经历过数场大战后,大明在辽东地区的四五十万精锐被消耗殆尽。
大明王朝在和后金的战争中,很难看到明朝组织超过十万兵马的大规模战争。因为明朝在万历三大征时候,国库已经被掏空。崇祯皇帝一上位,又把虽然贪腐但是忠心天启帝的魏忠贤铲除,使得东林党一家独大。天启帝是木匠皇帝,一门心思研究手艺。当时朝政被魏忠贤把持,但是边境相对稳定。因为魏忠贤,知道如何从土豪乡绅手中搜刮钱去填补国库亏空,边境将士的军饷也很少被克扣。魏忠贤一死,东林党就和商人勾结,免除商税。而大明那时候恰逢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百姓食不果腹,东林党却对百姓加征重税。社会矛盾被激化,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当时李自成,张献忠两股势力最为强大。大明在平叛农民军已经焦头烂额了,能分去辽东兵当然所剩不多。各地又要有军队驻守,南方的军队又不可能被北调,因为南军北调,成本太高。
在松锦大战,明军在辽东的最后一支十三万的精锐被后金打完了。明朝别说对后金作战无兵可派,就是京师都没多少兵拱卫,李自成就那么轻易的拿下北京城。总而言之明朝在对金作战初期,压根没有把后金放眼里,而是把镇压农民起义作为主要任务。后来农民起义全国蔓延开了,明军四处扑火,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抽调辽东战争。国库空虚,更是无法让崇祯帝组织大规模对金作战。对内农民起义,对外后金,还要防备蒙古趁机攻打北京,辽东地区虽有四十几万兵马,当时确实一次性可支配的军队少之又少。萨尔浒之战,明军号称四十几万,最后只集结到十万之兵,还有一万是朝鲜的援兵。可谓是东拼西凑才有这十万的规模。
大明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最后却败给了还处于奴隶制的后金,着实可惜可叹。崇祯皇帝最后也被逼无奈自缢煤山。他直到死都做到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