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证图片,榆中县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证

访客32024-03-06 13:00:49

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这披麻是啥讲究?有何出处

披麻戴孝不仅在农村流传和盛行,就是在城市也有它的身影。披麻戴孝是行孝的最高礼节,也是对逝者最沉重悼念的表达方式。

榆中县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证图片,榆中县第二中学高中毕业证

只是披麻和戴孝不可分开,要说“披麻”的讲究,不得不从“披麻戴孝”说起:

披麻戴孝的讲究

披麻戴孝的“麻”字,指的是桑麻编织的粗糙麻片,或是指麻子桔杆剥皮的麻丝。有的是用麻片经过缝制成衣服的形状,谓之“孝服”;有的是用白棉布缝成衣服,称“孝衫”,类似于袍子,然后将丝麻束于腰间(我们当地就是这样)。

各地风俗有差异,其穿戴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我们当地只有这几类人才披麻戴孝:

儿子和女儿。他们是重孝之人,也称孝子、孝女。不仅要披麻戴孝,手柱孝棒(柳木梗缠上白纸)还要穿着白鞋,踏倒鞋后帮(脚不能完全放入鞋中)。同样也适合于干儿(女)。

“五服”之内的侄子(女)、侄孙(女)。“五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上四代和下四代之间形成的血缘家族关系网,也就是说,置自己于中间位置而形成的,即九代九族。而披麻戴孝与“五服”有直接的关系。凡“五服”之内的,孝服都是各自家庭缝制,与事主无关。当地人把这叫“生分孝”。将来谁家有丧事,也会如法遵守。

外甥(女):外甥是至亲,他们穿孝衣也只能在丧礼之日,随过了份子钱,管事的才给你孝衣和麻丝。如果为了“戏耍”外甥,主要是嫌份子钱少,太小气。故意不给。当二次补随之后才给你。当庭广众之下,外甥都会乖乖的“就范”,才能“披麻戴孝”。

准女婿。这个才是亮点。民间有句“羊叫唤,穿孝衫”。也就是说,女婿只有牵来了一只绵羊当“祭品”,才会给你孝衫穿。这个都是约定俗成的,女婿多了,路途远了,不想牵羊,也行。随上与羊价钱对等的份子钱,才会给你孝衫。这个当祭品的羊,也不是当天宰杀吃用。而是由事主家喂养,三周年祭日才食用。不过在当时,是祭品,会颇受礼待的。

披麻戴孝,一来可以判断与逝者亲疏关系,二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不舍和怀念;三来也提醒后代人,要善待自己的父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

关于披麻戴孝出处有三。不过,还是倾向于这个:孔子母亲快要去世了,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讯后拿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又用一根捆书的麻绳扎在腰间,沒来得及穿好鞋子只奔家中。等到送葬之时,孔子已经哭得连腰腿都发软,只好柱上了一根柳木棍。

孔子所在的年代,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又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也属正常,且当时的麻布,刚织出时是白色,以后才着色缝衣等;孔子是“圣人”,是个大人物。想必只有这一种说法靠谱些。

披麻(戴孝)的出处并不重要,它只是中国传统丧礼的一部分。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这一习俗想必也会有改变的。大家觉得呢?

【@为生活而提神】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丧葬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但却并没有怎么改变。全国任何地方都有丧葬的习俗,虽然细节上各有不同,但大的方面却都保持着惊人的一致。

但有时候也是奇怪,像是河南离天津那么远,但关于丧葬的规矩却几乎差不多,而河南距离河北、山东、山西那么近,但却有很大不同。

所以,关于这个丧葬这个东西,的确有不少让人感兴趣的地方,但为什么这么远规矩却差不多,跟咱们今天要说的无关,所以略过不提。

我们经常会听到披麻戴孝这个词,在农村葬礼上,也的确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披麻是怎么回事,该什么人披麻?出处又在什么地方?

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披麻的由来和讲究

农村丧葬时的孝服,是用来区分所穿者跟去世者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人们一看穿的孝服,便明白这人跟去世人是什么关系。

但现在,很多农村人并没有弄清楚这个关系,所以导致了孝服乱穿。

比如在一些地方,孝子穿着白色孝服,手里只拉一根麻绳。而别的人,比如说亲戚啥的,除了没有孝衫,也都是白色的孝帽啥的。

其实这是个错误,从古代起,我们丧葬的孝服是有五种颜色的,分别是:白、麻、萱、浅、黄。

五种颜色,对应孝服里的'五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五服跟我们常说的五服是不一样的,两者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这五种颜色,白色是去世人同辈分的人和外亲所穿,比如去世人的兄弟什么的。麻是孝子、女儿、儿媳妇们穿。这两者是去世人最亲近的人,披麻戴孝由此而来。

萱布孝服的穿戴者是去世人的外甥、孙子、侄子这些人穿。浅色的穿戴者是曾孙辈,黄色则被玄孙被穿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颜色的穿戴,不分男女,只是辈分相同,则全部穿相同颜色。

如此穿戴,使观看得或者亲戚们一看就知道趴着哭的人和去世人是什么关系,什么关系,该哭什么,一目了然。

所以,现在一股脑的穿白色,其实改了以前的规矩。

那么,这些规矩来自何处呢?

二、披麻戴孝出自哪里

我们中国的丧葬文化源远流长,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丧葬这种事,世界各文明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流传,但就不断层来说,唯有我们做到了,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而形式上并没有多大改变。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如此重大的事,如此繁复的事,又出自哪里?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丧葬文化从我们有人类活动就已经开始,这从我国了土的各式墓葬就可以明白。但真正成规矩则是周朝,周朝时把各类事项都立了相应的规矩,但需要注意的是,《周礼》中关于丧葬的事项,主要是针对贵族们说的,对于平民来说,则还没有那么多规矩。

丧葬真正向民间普及,则要到汉朝的时候,主要来源是《仪礼》,这里需要说一下,《仪礼》的成书年代如今不详,但确实是在汉朝时传开的。我们要知道,古代很多古籍都是在汉朝时期得到了大完善,也就是在汉朝时经过了重新修钉或者编撰成书。而之前,这些东西有可能存在于大家的口耳相传中。

比如《仪礼》,有说是周公旦所作的,如果是这样,那它的成书年代不会比《周礼》晚,也有说是《孔子》作的,但真正传开则是汉初高堂生。所以我们推测,前面都只不过是口耳相传,跟现在农村的俗话差不多,在汉朝时得到了系统编撰和重新校钉,最终成书,化为礼仪。

比如《仪礼》中说停灵三日出殡时:

三日,成服,杖,拜君命及众宾。不拜棺中之赐。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停灵三日出殡时,丧主及众主人始服斩衰或缌麻的丧服,丧主兼持丧杖,拜谢众宾的吊唁和慰问,但不拜谢其惠赐衣物。

我们看这些规矩,到现在其实还在流行。所以,丧葬规矩和披麻戴孝,是从《仪礼》开始下沉并在民间盛行开来。

最后:黑嫂本人对这个农村丧葬有着浓厚的兴趣,个人认为这是一种传承很久的民俗文化,这并不是迷信,也并不玄奇,里面蕴藏着我们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故,张嘴就说这是糟粕其实也是不对的,什么是糟粕?并不能因为流传时间久就定义成这样,假如民俗是糟粕,那么这世间何事不糟粕?

我是黑嫂,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古代的礼数,基本上依据《礼记》上所载而为。农村葬礼上,披麻戴孝的讲究,也是依据《礼记》上所载而为。正所谓祭之以礼也。

《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齐衰,恶笄以终丧。男子冠而妇人笄,男子免而妇人髽。其义:“为男子则免,为妇人则髽”。

意思就是,父亲去世之后,孝子在小敛以后成服以前要用麻束发。母亲去世之后,孝子在小敛以后也要用麻括发,但在成服前就改为用免(免,也就是冠之类的东西)束发。妇女穿齐衰丧服服丧,头上要戴棒木的枝条做发笄,系上麻带,一直要到丧服期满才可去掉。男子戴丧冠,女子着丧笄;男子用免,女子用髽(麻扎成的发髻),这样来区别男女。

如果书上讲的这些,还不是很清楚,那我们看一看现实是怎样的。

父亲死后,孝子要穿白色孝服。衣服的下边口是毛边,称为斩衰。有道古诗云:麻衣不比一般衣,穿在儿身份外凄。孝子绵绵思罔极,泪花并作落花飞。

要穿白鞋,如果是用白布包鞋,仅留后面很小的地方不包白布。

鞋上要用白色棉线或麻扎成球,定在鞋的前上方一。

开祭时,头巾上要扎两个麻球,戴上用竹箬做的冠。把头巾压住,露出两个麻球。头巾是披在头上的,所以也叫披麻。有首古诗云:冠盖原因竹箬成,搓麻结带紧双缨。纵然笼得枯焦发,难免儿曹碎破心。

腰上扎上麻条,脚头穿着草鞋,手上拿着竹杖。有一道诗讲道:腰间今日束麻条,愁比丁香更结牢。骨肉分离真惨切,呼天抢地恨今朝

儿媳妇公姑去世了,在头上要扎上用白线做的花。

女儿在扎这样花的时候,花中要掺杂部分红色,叫花红孝。

披麻戴孝是最重的孝,叫斩衰三年,斩衰,用粗麻布为之,斩边,不缉毛边。

另外还有齐衰,用次等粗麻布为之,齐,边为折齐边

大功服,大功者,言布之用功粗大也,九个月孝。

小功服,小功者,言布之用功稍小也,五个月孝。

缌麻服,缌,缌麻布,因以制丧啵。《礼记. 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三个月之服。

总之,披麻戴孝是最重的孝,只有孝子孝媳为之。其他人都是不能戴披麻孝的。有一首古诗云:孝子披麻五内愁,椿庭永寂恨悠悠。昊天罔极恩难报,抱恨终天血泪流。

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有养、死有葬是中国孝道文化的重要基石,“养老送终”,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骨髓。《中庸》记载 :“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也就是说,体现地给去世的双亲安排后事,是孝道的最高表现。所以,自周朝开始,我国已经有了明确的丧礼,而后经过孔孟的“复礼”及后来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的孝道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所谓“慎终追远”,就是仔细谨慎的办好父母的丧葬礼仪,并在日后办好父母死后的祭祀事项。

中国的丧葬礼仪中,孝子孝女披麻戴孝是基本的讲究,其他还有,孝大孝女必须腰间捆着麻绳,孝子必须手柱孝杖,孝女孝妇必须有人搀扶,孝子的鞋不能完全穿上,必须汲拉着鞋,就是不能把鞋完全提上,要踩着鞋的后绑。那么以,这些规矩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以个意思呢?

其实,传统文化的形成,大都不是一个人立下的规矩,是在长期的发展传承甚至演变中而形成的,但人们习惯把每一种事情都找一个源头,而这些源头,往往被安排到大人物身上,因为只有大人物才有号召力。

民间关于“披麻戴孝”的来历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来自原始社会。那时候人的尾巴还没有完全退化掉,人到老了快要死的时候,尾巴就会发黄无力,这时候其子女知道其大限已到,便要将其吃掉。这种规矩相沿很久,随着人们的大脑越来越发达,有一个老人快去世时,感受到这种悲哀,感觉这是人类的奇耻大辱,因此离家出走。其子女拿着麻袋到处找他,又当席子又当被,在山上找了他几天,找到他时,他已经死在一个山洞里,身体已经发臭。子女用麻袋盖着头捂着鼻子嘴,放声大哭。其实,这个传说经不起推敲,因为人还没有脱去尾巴的时候,还没有文明到发明麻袋。

还有一个传说,说是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儿子,但老太太渐渐老去的时候,两个儿子都不孝,老人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自己死后不要厚葬,找个席筒卷出去即可,但要求三个儿子在他死前,每日都要看看门前树上的乌鸦和猫头鹰。这样,老人死前的这一两年,三个儿子发现小乌鸦会反哺老乌鸦,而小猫头鹰会吃掉老猫头鹰,这样一辈一辈传下去,乌鸦老了都有很好的归宿,而猫头鹰都要被子女吃掉。终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为了记住乌鸦与猫头鹰善恶孝逆的教训,在母亲死后,他们他们模仿乌鸦羽毛的颜色,穿一身黑色衣服,模仿猫头鹰毛色,披一件麻衣,并下跪拜路。后来,人们便世代相传,在亲人去世后穿素色衣服,披麻戴孝。

更流传更广的传说,便是来自于克己复礼的孔子。说是孔子母亲快要去世时,孔子正在陈国讲学,闻报后抓了块白麻布当头巾,穿了件白袍当外套,拿起一条捆书简的麻绳束在腰间,未及穿好鞋就往家里奔。等到送葬的时候,孔子已经哭得腰疼腿软,只好拄着一根柳木棍。要知道,古代的学士们,头上都要戴头巾的,所谓“羽扇纶巾”,是学士们的基本打扮。而孔子所在的时候,已经有了丝织品和麻布,孔子设馆讲学时,并未受到统治阶级重视,所以那时候不是上大夫,戴个麻布头巾完全正常。而当时,棉花织出来的麻布本来就是白色的,如果需要其他颜色要人为地染上去,所以白色代表素净和纯真,孔夫子披麻戴孝,就是表示他对母亲的纯真孝心。而他柱的柳木棍后来演变为孝杖(我们这儿是用几根高粱秸子扎在一起当孝杖),表示父母死后自己失去依靠,只得拄杖而行。而踩着鞋绑,就是说明父母丧事是天下最要紧的事,急得连鞋都顾不上提上。

应该说,把披麻戴孝的来历演变到孔子身上,是人们对于孔子的尊敬。而事实上,丧礼的形成不会来源于某一个人,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孔子之前,周礼已经有了"五服制度”,根据人们和去世之人的血缘远近,规定了不同的 5 种丧服,血缘关系越亲、服制越重 ;血缘关系越疏、服制越轻。而披麻戴孝,便是血缘最近的人,也就是子女的服饰,称为“上孝”。后来,这种五服制度,演变为人们论家族亲人间血缘远近的一种称呼,通常指五服以内为近亲,不可通婚。

综上,披麻戴孝是中国传统葬礼中的一部分,是表达对亲人的终极哀思和尊重,来源于谁并不重要,只是表达了人们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承。当然,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观念,改薄养厚葬为厚养薄葬,老人生前尽孝,那是最为重要的。死后哭得再厉害,礼道再全,老人也啥都不知道了。

农村葬礼,对于披麻戴孝是有一定的讲究!

披麻戴孝总体体现为,儿女对去世老人的悲痛而痛之痛所在!也是从不同的衣着上更能分辨出哪位是长子,次子。

在山东鲁西南,长子腰细麻最粗,次子相比较细一点。头戴孝三尺三,身穿孝袍,腰系麻,一手持哀棍白纸缠绕,一手挑幡就是长子!

如果去世老人,还有一个健在,头戴三尺三的孝一定要系的一边长另一边短,让路人知道还有一位老人还活着。

父母都去世出丧头戴孝系的孝巾相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头戴孝一定在眉头一侧针缝上一个棉花,意思是老人去世了,一切事交给街坊忙人们啦,孝子贤孙只有哭的份,不要其它顾虑!听不到外人的闲言碎语!尽量把老人顺顺利利安葬!

(原创)丧葬文化由来已经非常久远了,披麻戴孝就是丧彝文化之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看成是一种封建陋习,而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一种。直至目前,不仅在农村,即使在城市也是一样讲究,只不过形式不同罢了。

上古时候,因为经济水平和科技落后,虽有丝绸,那是富人穿的。普通老百姓穿的衣服大都是用麻织成的布。所以披麻带孝是普通老百姓常穿的衣服,丧服当然是麻衣方便。久而久之,“披麻”便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披麻戴孝的出处众说纷纭。有说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当然这种说法也许是一种猜想罢了。

有说出自古时候,有一个母亲,生下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不孝顺,并且互相远离母亲。母亲到了晚年,将两个儿子叫到面前对他们说:“我死后你们不必安葬,用一床席子裹着尸体,抛向乱岗坟中就行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你们天天看着,那门前大树上有一对喜鹊和一对猫头鹰”就算是尽孝了。

两个儿子一听,喜出望外。想到母亲逝世后,不用花费银子了,天天望着门前那棵大树上两对鸟儿。

眼看着那两对鸟儿,从下蛋、孵蛋到幼鸟长大。小喜鹊长大后,将母亲留在窝里,每天从外面寻食让母亲享受三天,然后再离开。这就是“反哺之恩”的来历。那小猫头鹰长大后不仅不喂食母亲,反而将其食之。

兄弟两被喜鹊报答母亲的孝举深受感动,从此精心地侍候母亲。待母亲逝世后,一个穿着与喜鹊羽毛一样的白色衣服,一个穿着黑色的衣服送葬,表示白色学习喜鹊,黑色是以猫头鹰为戒。从此白色和黑色衣服便成了孝服。

孺家文化在中国古人中是深深地扎根于民间,由于文化人的带头,民间便流行起来。

比较靠谱的是传说是孺家的始祖孔子先生,周游列国传授他的孺家学说。有一天,家里传来消息说他母亲已经病故。孔子急坏了,也不讲究,急忙随手抓了一件麻衣披在身上,并戴上白帽,立马赶回家安葬母亲。所有的宾客见孔子这身打扮,认为这么有学问的人的穿戴一定有道理,是一种很好的纪念方式。从此披麻戴孝流传下来,便成了后人丧葬的礼服。

随着人类的发展,在我们家乡有穿白衣服,头上裹着一条白帕为丧葬礼服的;有腰上缠着一条白帕,头上裹着一条白帕送葬的。到目前,也有手臂上戴着象当年红卫兵一样的袖笼,只是袖笼的黑颜色代替了丧葬礼服。

至于丧葬的讲究,那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了。

在我们家乡,老人去逝后,自有专门的所谓支客士根据当地的时俗,安排各项治丧活动。亲人首先是儿女都要穿孝服迎接宾客,并行跪拜礼。这个跪拜礼是不分辈分大小,都要行的。当地有句俗话叫做“孝子头,值狗球”,也就是孝子看到狗都该磕头的意思。

接着就是亲朋好友参灵。参灵前,后人以长子为首,全家按长幼、辈分依次从左到右一字排开,向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左邻在舍行跪拜礼,以示对前来悼念者的感谢。直到悼念结束。

披麻戴孝的主要讲究是从儿女开始至孙辈及以后辈分,家中无论大小都得穿丧服。丧服至少要穿戴三天才能脱去。这就是家乡当地的讲究。

传统的丧事礼仪并不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落后习俗,它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并且是对逝者无尽缅怀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是文明的,它不同于风建迷信活动,又不污染环境,是值得传承的传统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