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唢呐一响全剧终”,是农村白事上最常见的乐器,为何现在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焦作师范是几本

admin32024-05-02 12:20:40

俗话说“唢呐一响全剧终”,是农村白事上最常见的乐器,为何现在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

说起农村的白事,离不开吹唢呐。

俗话说“唢呐一响全剧终”,是农村白事上最常见的乐器,为何现在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焦作师范是几本

唢呐属于民乐,来自民间。农村专门有一小部分人学吹唢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在白事上表演。

当一串鞭炮响起之后,宣布一个生命的结束。

村里有人死了,首先近亲属给死者穿上寿衣,然后把他停在客厅里,就会有亲朋好友陆续来祭奠。

在屋里停了一、两日之后,就会把死者入殓(装入棺材),然后就在街道上安灵(搭灵棚)了。

安灵之后,吹唢呐的就来了。他们一支又一支的曲子吹着,这时候,姑太太或者姑爷就给他们赏钱了。自然是赏的越多,他们吹的就越多。

等到了安灵这一天的傍晚,该辞灵了。死者的闺女,侄女、侄媳妇、儿子、姑爷(女儿的对象)、侄子、外甥等人都会按照远近顺序,一一给死者磕头,这就是辞灵。

这时候,吹唢呐的要在一边“伴奏”,人们就在唢呐声里给死者送行。

辞完灵以后,吹唢呐的还要吹上几个小时,为的是我增加气氛,吹的时间长短,是由赏钱决定的。都是死者的姑娘或者姑爷,外甥,侄儿之类的人赏赐的,赏多少,没数,自然是越多越好。

第二天,就是出殡日了。孝子扛着白幡,媳妇抱着罐走在送殡的队伍前面,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着唢呐声声,向着墓地走去。

半路上,还要“休息”。孝子们,媳妇们要跪在地上(哪怕是泥洼也要跪),然后吹唢呐的就又表演了。

这时候,又该姑太太家花钱了。为了使丧事办的热闹,也为了死者 ,死者的姑娘,姑爷、侄子、外甥等近亲属就争着给吹唢呐的赏钱。

一通折腾之后,送殡的队伍继续出发。路上得这样折腾好几次。

待到到了坟地,吹唢呐的就完成了“任务”,主家给了他们辛苦钱,他们就回家了。

一个丧事,吹唢呐的白吃,白拿,还挣很多钱。

按照现在的行情算,一个白事三天,其中吹唢呐的得干两天,主家给每个人两天的工资大约是400元,再加上亲朋好友的赏钱,每赏一次100元,这个没数,如果主家姑娘多或者近亲戚多大约得有几千元。

所以,有的地方觉得这样太浪费,无形中增加了负担,所以就取消了吹唢呐的。(仍然有许多地方办丧事还在用吹唢呐的)

老人苦了一辈子的确不容易,作为儿女都想着孝顺老人,为老人尽最后的一次孝道。

  • 但是,这样做的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助长了某些坏风气。

应该厚养薄葬,您说呢?

确有此事。我的家乡自古以来,不管是谁家老了人了(死亡),在办丧事时都要请上一棚锁内吹手们,吹上两天。主要目的就是告诉亲戚朋友和附近邻村的父老乡亲,谁家的老人去世了。以前都是真吹,尤其是在晚上,各种乐音,展示吹手们技术活。那个年代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等现代高科技文艺产品。农民无聊,这个时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去听,直到12点钟后才结束。现在为什么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我认为是这么个情况,现在的锁呐吹手的不靠实力。借助一些现代高科技产品,他们用四个高言喇叭,电子琴等,声音太大,在夜间能传十公里之远。严重影响了附近几个村人民群众的休息。尤其是现在利用妇女艺人们,在台上做出低级下流的动作,吸引人们去看,造成不良影响。现在政府部门为了清理一些不良的习惯,和整顿农村的文艺不良之风,所以就有了很多地方禁吹了。我认为也不应完全禁吹,他们也是传统的民间艺人,在农村传播艺术也是不可缺失的一支队伍。关健是文化部们需加强管理,把挠民的高音喇叭去掉,净化思想,使其走上正轨民间艺术道路就完全可以了。各位师友们,是不是这个道理?[请大家关注幸福一生。如赞同点赞,不赞同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不知道其它地方不让吹,反正我们河北当地农村没有禁止。唢呐在我们那里叫做喇叭,丧事的鼓乐班子就叫做吹喇叭,是老人过世必备。

在我们河北当地农村,老人过世只要是正常发丧,不太寒酸的话都会有请鼓乐班子。如果是老伴还在,那么请人就是单数,如果老伴先走了,就请双数人。

一般最少也是6人左右,其中有两个唢呐手。最多一个班子在20人左右,配4个唢呐手。更隆重的丧礼就要请两个鼓乐班子,每个班子也是20人左右,分别在主家大门口两侧搭台子,叫做打对台。

丧礼的吹唢呐会有一些比较悲凉的曲子,在丧礼的特殊时刻奏响。比如鼓乐班子开始、入殓、晚上亲友行礼、晚上游街开始、出殡开始等等。

如果死者比较年轻,一般整个过程都是选择比较悲的曲子,如果年龄比较大,那么除了特定时刻外也会表演一些经典老歌或者其它曲目。

至于题主所说的很多地方不让吹,首先应该是扰民。在我们河北的县城或者市里就不让吹,只能通过音响放录音的方式。

第二:应该是有低俗演出。现在的丧礼,只要规模比较大的时候,鼓乐班子就不止是正常表演了,还会有些低俗演出。

第三:个别地区手艺人少了,鼓乐班子凑不齐,用音响代替。这种现象我听说在山东农村有个别地方出现过。相信以后可能会越来越普遍,因为年轻人不想学,会的人越来越少,老辈人不能表演以后估计就会逐渐消失了。

办丧事吹唢呐是中国的风俗,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为什么说有的地方不让吹唢呐?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文件,对于老祖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一定要尊重,不要让一些不良风气的出现破坏了丧文化,不让吹的:不是唢呐而是不良风气!


我姨夫是有名的“孙大喇叭”,附近十里八村谁家“老人了”,必请我姨夫到场,只要我姨夫到场,大喇叭一吹,那大悲调吹的凄凄惨惨,悲悲切切,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我姨夫所在的一带农村,都有这样的丧葬习俗,只要家里有老人去世了,不论家庭多困难,哪怕是借钱,也要请乐队,美其名曰让老人风风光光的去那个世界,这样的乐队一般有四人组成:两名唢呐手,一名电子琴手,还有一名叫“哭道”的,从事这个角色一般都是女同志,到了晚上,开始给逝者“辞灵,逝者所有的儿女儿媳姑爷和孝子贤孙跪在灵前按辈分大小,分批次的给逝者三拜九叩头进行辞灵,此时”唢呐手”和电子琴手给“哭道”做伴奏,“哭道”的便边哭边说边唱,唱的都是什么《哭七关》,《娘怀儿十二月》,《哭坟》等追忆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曲子,“哭道”的唱得声泪俱下,逝者的晚辈们更是哭声一片,整个村子在漆黑的夜里笼罩在哭声和唢呐的大悲调之中,令人恐怖,整个过程要持续接近一个小时以上。一般家族大的人家或者是有的势力的人家,还有把逝者“放三天”,期间,唢呐天天悲悲切切不绝于耳,另外,逝者在去世三周年时,也要请唢呐队,在墓地里,唢呐也要凄凄惨惨的吹上一会儿,算是儿女为逝者做最后的告别,回家还有大摆宴习,招待亲友和乡亲,当然,亲人和乡亲也不能白来,要“随礼”,为此,整个“白事”过程才宣告结束,姨夫管给丧主吹唢呐叫“上活”,基本每个星期都有活,每天至少300元,因此,每年姨夫“上活”的收入也不少,但是也比较辛苦。

题主所说很多地方白事不让吹唢呐了,但是,并不是所有地区都禁止了,在我姨夫家一带的农村依旧盛行,丝毫没有限制,可能是一个地方一个政策,但是,我觉得政府还是应该限制为好,原因有三:其一,丧事吹唢呐,是一种扰民行为,悲悲切切的大悲调吹上好几天不绝于耳,全村子人都被唢呐声感染的心神不宁,无法专心做事,影响工作效率,何况唢呐产生的声音本身也是一种噪音污染;其二,国家提倡红白喜事要移风易俗,从简操办,如果白事大操大办,对于家庭困难的农户来说,白事雇乐队,无疑是增加了一笔不必要的开销,会令困境的家庭雪上加霜,即使家庭境况好的农户,花这笔钱也是冤枉钱,没把钱花在“刀刃上”,有请乐队的钱在老人活着的时候给他们买点吃的比什么都好;其三,白事雇唢呐,其实都是一些封建遗留思想在做作怪,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的思想也早就与时俱进了,如果不全面剔除封建思想,人类就无法进步,社会也无法向前发展了,所以,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很多地方白事不让吹唢呐了。

我想,我们做儿女的还是趁着父母还在世的时候,多为父母做一些孝道才是正事,多回家看看父母,多给父母买点好吃的,多帮父母干点活,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这不比他们去世以后雇唢呐要好吗,活着不孝死了操办的排场再大又用什么意义呢?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 巧克力725,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转发与收藏都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全剧终,曲一响,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棺一抬,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抬,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以是棺中人。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蹦黄泉迪,一路嗨到阎王殿,从此不恋人世间

焦作师范是几本

焦作师范属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没有几本之说。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之一。

高考填报志愿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几本以及到底是本科还是专科学校是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开信息可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专科学校,不是本科学校,当然也就不是几本大学了,具体信息如下:

说明:是几本只是民间说法,通常认为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大学是一本,在本科二批招生的大学是二本,不过教育部公布的高校信息中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毕业证也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没有一本二本之分。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备注 省份 所在地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 专科 公办 河南 焦作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源自清光绪33年(1907年)的'怀庆府师范学堂',200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焦作教育学院、焦作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基础上组建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之一。

栉风沐雨,世纪沧桑,弘文励教,薪火相传。建校百余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始终高扬师范教育旗帜,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术唯真、教学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毕业生。

学校占地面积710余亩,建筑面积25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馆藏中外文图书110万余册。具有完善的教学实验条件,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局域网、多媒体语音室、微格教室、数码钢琴教室、精品课程录播室、动植物标本室、红外光谱实验室、气质色谱实验室、紫外可见光谱实验室、原子吸收光谱实验室、液相色谱实验室、三维实景模拟导游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电子商务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等教学仪器设施与实训场所。现有在校生12000余人,现设有12个学院,46个专科专业,3个联办本科专业。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