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晚唐却可以吊打吐蕃,这是为什么,明朝时,大明对西藏是否有实际管辖权或册封权

访客52024-03-01 00:19:19

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晚唐却可以吊打吐蕃,这是为什么

盛唐时期与吐蕃作战,唐朝败多胜少,原因肯定是盛唐虽盛,却不持久,尤其是消灭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势力后,唐朝对于游牧民族似乎缺少应对的方法。否则就不会屡屡想到用和亲的办法处理。著名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是与吐蕃和亲的。晚唐可以吊打吐蕃,这种说法有点不严谨,晚唐一般指王仙芝、黄巢起义爆发的一年到唐朝灭亡这个时间段,这个时候唐朝进入了垂暮之年,没有什么实力,内受宦官制约,外有藩镇霸凌,怎么可能吊打吐蕃。如果说有对吐蕃战争的胜利,也是在唐宣宗时期(846年-859年),击败吐蕃,收复河湟。但这个时期并不是晚唐,而是中唐时期。

有人说盛唐与吐蕃势均力敌,晚唐却可以吊打吐蕃,这是为什么,明朝时,大明对西藏是否有实际管辖权或册封权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盛唐时期岂止是和吐蕃势均力敌,太宗朝侯君集和牛进达把松赞干布打的装了二十年孙子。玄宗朝河陇有哥舒翰,西域有高仙芝和封常清,这几个人多方出击,彻底打垮吐蕃。

唐朝虽然在强盛时期能够吊打吐蕃,但是对吐蕃的土地并不感兴趣。唐朝之所以和吐蕃为敌,仅仅是因为吐蕃一直惦记着唐朝控制的青海,西域,乃至河陇地区。而唐朝为了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这几个地方必须要守好,所以把吐蕃打回高原上去就行了,没那么多功夫一直搭理他。

但是吐蕃不一样,当时吐蕃正在处于上升期,古代一个国家的上升期必然伴随着领土的扩张。虽然几次被唐朝堵了回去,但是吐蕃贼心不死,对西域,乃至对大唐都有一种梦想。

终于等来的安史之乱,唐朝不断抽调安西北庭乃至河陇地区的驻军回国平叛,吐蕃趁机大举进攻,几十年后,吐蕃攻陷了西域大唐的最后一个据点龟兹。此时吐蕃的实力才达到鼎盛。而此时的唐朝内部藩镇林立,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此后唐朝对吐蕃基本都处于守势。

但是吐蕃虽然军事实力强劲,但是其社会还是奴隶制社会,赞普的权力也大多来自于其它部落首领的服从,且征服地域太多,境内民族成分复杂,有汉人,羌人,吐谷浑人等众多民族,民族矛盾突出。

更关键的是吐蕃还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宗教之间的倾轧非常严重。吐蕃后几任赞普都是因为宗教矛盾被杀害,墀祖德赞大力崇佛,被信仰本土教派的贵族刺杀,贵族扶植起来的达玛赞普施行禁佛崇本,结果不久以后又被杀死。

达玛死后,他的两个妃子为自己的儿子争位,导致吐蕃发生大的动乱,王室之间互相征伐,领军将领也纷纷割据,不光如此吐蕃境内奴隶,农民还有其它被吐蕃压迫的民族纷纷发动起义。原本强大的吐蕃就此崩溃。

与此同时唐朝虽然已经是垂垂老矣,但是在被称为“小太宗”的唐宣宗的治理下,隐隐也有回光返照的感觉。

唐宣宗抓住吐蕃内乱的机会,出兵收复河湟三州七关。随后民族英雄张议潮发动起义,从吐蕃手里夺回甘凉十三州,并将甘凉十三州版图献于大唐。

后来吐蕃最后一任大相论恐热被归顺唐朝的藩将拓跋怀光杀死,吐蕃王朝覆灭,论恐热传首长安。唐朝终于在垂暮之年收拾掉了这个几百年的敌人。

(敦煌莫高窟里的张议潮出行图)

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吐蕃在强盛的状态下,忽然如崩溃一般,如泥足巨人一般突然终结了其历史。而这一个恰恰也回答了题主所提出的这个问题。

盛唐时,确实唐朝和吐蕃势均力敌,如李世民时期,所以很长时间唐和吐蕃采取和亲的方法。甚至在安史之乱之后一段时期,吐蕃略占上风,还是依靠着老将郭子仪,才不让吐蕃能够肆意掠夺,但即使这样,唐朝也损失了不少土地。

但是就在这个时间,吐蕃突然崩溃了,节节败退,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中晚唐远不如盛唐,但也收复了土地。而吐蕃崩溃的原因在于内在的混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

西藏的地形为魔女仰卧,而公主用12座镇寺,12颗龙钉封印了魔女,让吐蕃人亲手埋葬了自己的母亲。百年之间藏区由丰美的草原变成了不毛的雪域。公主带去佛教替换他们的信仰,护佑像雄文明千年的神灵,被自己的后代斥为妖魔。才俊之士出家为僧,用一生的时间探求的谎言。吐蕃贵族将军们被金银珠宝迷惑沉迷于享乐 ,他们之间相互攻杀,忙于内耗再无力外侵。

大唐和吐蕃几乎是同一时间建国的,但是吐蕃的强盛期较盛唐要来的晚一些,吐蕃真正强盛期是在安史之乱后的几十年间,那时候,大唐的强盛不在,内乱不止,国力下降,对吐蕃已经形不成压制之势,所以吐蕃趁机强盛起来。但连年用兵也让吐蕃损耗巨大,国内也出现动乱,在晚唐时期,吐蕃也不可避免的没落了。那时候的大唐虽然同样强盛不再,但还是在几个有为皇帝的治理下短暂的复兴,正是在有“小太宗”之称的唐宣宗时期,大唐收复了河湟之地。吐蕃灭亡之后,大唐又坚持了几十年。

吐蕃与大唐打了近二百年,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是大唐帝国胜的多,而吐蕃最终在频繁的战乱中爆发了内乱,最终被灭。实际上并不能说盛唐和吐蕃势均力敌,盛唐时期,吐蕃的国力根本不能和大唐相比较,但是其军事能力确实是很强悍的,是整个大唐最头疼的边患。

吐蕃自松赞干布开始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并在第一时间和大唐取得联系,松州之战成功的让李世民对吐蕃刮目相看,遂答应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为吐蕃带去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之后的二十年,唐蕃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大唐对外的战事,松赞干布都会予以支持。

高宗李治时期,唐蕃之间的矛盾被激化,自663年吐蕃灭掉土谷浑之后,唐蕃之间友好的过去就真的成了过去。670年的大非川之战,唐军的失败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吐蕃已经成为大唐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在安西四镇的争夺上,双方互有胜负。而李治和武则天在对吐蕃的态度上就是防御为主,很难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但是也并非任由欺负。

实际上,唐军进攻吐蕃的不利因素实在太多,比如吐蕃占据高原的天然地理优势,比如吐蕃民风剽悍,战斗力强悍,再比如长距离作战补给线太长等等,这些都在制约着大唐,而吐蕃正是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向外扩张,试图从大唐的已有版图中夺出点土地。

到了唐玄宗时期,盛唐到来,而对吐蕃的军事政策变为主动,这一时期,唐蕃之间再次和亲,金城公主嫁去了吐蕃,唐玄宗设立节度使制度,在河西、陇右设两军,统兵达到15万,专门对付吐蕃。节度使王忠嗣和哥舒翰都是让吐蕃闻名丧胆之人,这个时期的吐蕃实际上大多时候就是龟缩着的,时不时出来骚扰边境,但是不敢进一步进攻。

但是唐玄宗设的节度使制度最终还是玩火自焚,外重内轻的军事设置,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大唐由盛转衰。安史之乱进行的第二年,吐蕃遣使要求帮助唐肃宗平叛,但是唐肃宗却接受了回纥的援军。大唐天子将河陇地区的边镇军调回来平叛,结果给了吐蕃入侵的机会,吐蕃向东攻占河陇的大部分地区,更是在763年长安兵力空虚的时期长驱直入,进入长安进行掠夺,而唐代宗只能狼狈的跑到陕州避难。

虽然郭子仪在半个月后将吐蕃军赶了出去,但是大唐衰弱无力阻挡吐蕃的进攻已经成为事实。这之后,吐蕃对大唐的入侵相当频繁,更是趁着大唐无力管外族之事的机会疯狂扩张。很快,吐蕃就达到了最强盛的时期,大约在8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吐蕃达到了鼎盛时期,其疆域更是达到了最大值,帝国的安西、北庭、河西、陇右都被吐蕃夺去,吐蕃往西南更是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恒河北岸。

但盛极必衰,吐蕃进入9世纪之后,因为连年征战带来的苦果全部爆发,吐蕃内部发生动乱,直接将吐蕃推向了灭亡,不仅无力对外扩张,已有的土地也无法正常占有。当然这个时候的大唐也已经处在晚期,只是大唐虽强盛不再,但到底还是大国,而且地区军事力量并不弱,再加上又出现了几位有作为的皇帝,因此在848年左右,唐宣宗时期,大唐终于从吐蕃那里夺回了河湟之地。

这一时期,很难说大唐吊打吐蕃,但是收复自己曾经的土地还是做到了。在这之后,吐蕃很快灭亡,而半个多世纪之后,大唐也轰然倒塌。

这个就要说一下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的一个关键领导者,唐德宗,他用了二十年时间全力以赴削弱吐蕃,才使之后的唐王朝摆脱了吐蕃的压力。

史书上对唐德宗评价并不高

首先,唐德宗继位初期急于削平藩镇,造成藩镇集体反抗,唐德宗被迫逃离长安,史称“泾原兵变”,唐德宗下罪己诏,军事政治手段齐出才平息了藩镇作乱。但国都丢失、天子出逃,算是唐德宗的一个大污点;

其次,唐德宗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很多新的举措,废除租庸调制度,改行两税法,并增加了房产税、茶税等税种,反对声音很多。这些措施使唐王朝中央财政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并建立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神策禁军,后来唐宪宗元和中兴也是借助了唐德宗的积累;

第三,唐德宗时期杀了刘晏、杨炎两位能力出众的理财能手宰相,任用奸相卢杞,并把神策禁军交给宦官掌握,这是唐德宗最受后人诟病的地方。

削弱吐蕃,是唐德宗最大的功绩

唐德宗闹出了藩镇造反的大乱子,在国内就不能有什么超常规的举动,这使得他把注意力转向了吐蕃。名相李泌给他理顺了国内外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提出了“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的建议,唐德宗接受了这个建议,这成为大唐应对吐蕃的国策,一直到吐蕃灭亡。

一是瓦解了反唐联盟,形成了对吐蕃的战略包围。

吐蕃占领西域之后,已经与回鹘接壤,双方也是战争不断。唐德宗对回鹘采取怀柔政策,允许和亲,回鹘重新上表称臣,认唐朝皇帝为父;

南诏原本是大唐藩属国,后来唐玄宗时期错误的民族政策使南诏转投吐蕃,但南诏跟着吐蕃得不到什么好处,借机重新投奔唐王朝怀抱;

吐蕃签订清水之盟,唐王朝放弃了一部分土地,一定程度缓解了双方的敌对状态。

在此之后,唐王朝周边的形势转好,原本较为敌对的回鹘、南诏都加入了唐王朝的反吐蕃联盟当中,加上大食、天竺,对吐蕃形成了战略包围。

二是任用名将,攻守兼备,吐蕃从大唐占不到便宜,无法以战养战。

唐德宗任用了李晟、浑瑊、韦皋三位名将,分别在西北、蜀中统御大军,对吐蕃采取了战略防御姿态,静待事态发生变化。

李晟镇守西北三年,是吐蕃的主攻方向,多次抵御吐蕃入侵;他的继任者邢君牙延续了李晟的策略,不贸然进攻,士兵屯田固守,鼓励百姓耕种,十几年边境安宁;

浑瑊镇守河中十二年,修复城池,吐蕃知道是浑瑊统兵镇守,不敢来犯;

韦皋在蜀中任职二十一年,一手促成了南诏重新投唐,并在西南对吐蕃主动进攻。根据史书记载,韦皋累计击败吐蕃军队48万,擒杀各级官吏将领1500人,斩首5万多级,缴获牛羊25万、各种器械630万。

三人都被封为郡王,去世后的谥号都是忠武,大唐289年一共五人获得忠武谥号,另外两位是尉迟敬德和郭子仪。

(李泌)

等到唐德宗末期,吐蕃已经在与大唐的交战中略处下风,内部也是出现了分裂的苗头,虽然还没有战略性的失败,但之前年年入侵的嚣张势头已经大减。在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转移内部矛盾入侵西北,韦皋在西南策应唐军反攻,五万军队十路伐蕃深入吐蕃境内。吐蕃军队回军来救,韦皋设伏大破十万吐蕃大军,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献俘长安。

此战可以说是吐蕃衰落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唐王朝削弱吐蕃战略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吐蕃已经再也构不成对大唐的威胁了。这种情况又持续了20年,唐王朝经过唐宪宗元和中兴国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吐蕃却是日益衰落。821年,双方长庆会盟,标志着双方从初唐高宗时期争夺吐谷浑开始,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唐朝吐蕃战争终于落幕。

至于后面张义潮收复十一州使陇右重回大唐只是吐蕃衰落的一个必然结果,也就是大唐那时也处在国力衰退期,否则借机全面占领高原不是难事。

(吐蕃最强盛时期)

总之,吐蕃对大唐取得最大的战略性胜利有两次,一次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争夺吐谷浑胜利,第二是趁安史之乱夺取了整个西域、陇右。究其原因,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都没有把吐蕃作为主要战略目标,才造成了这两次重大的战略失败。后期经唐德宗时期对吐蕃的削弱,吐蕃已经国力衰退濒于分裂,虽然唐王朝国力下降日子也不好过,但毕竟先熬死了吐蕃。

大唐和吐蕃这对老冤家,大唐笑到了最后。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明朝时,大明对西藏是否有实际管辖权或册封权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您如果认同我的看法,麻烦您点赞关注,谢谢。

众所周知,西藏自治区还有四川康巴地区和青海一部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藏族生息繁衍的故乡。最近藏族小伙丁真更是超级流量网红。不过今天的答案可能会让部分大汉族主义者有些失望,不过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很多人说明朝时西藏是被大明管辖的,这么说真的非常不负责任。很多人的依据就是下面这张地图。

但这张地图很多地方都不严谨,或者说,这应该是明朝势力范围的巅峰时期更合适。因为古代王朝没有所谓版图的概念。只能说是影响力,比如两汉统治的西域,虽说有安西都护府这种政府机构,但西域各个王国名义上是独立的,还可以往长安派使节。

明朝人自己都承认自己的领土面积比汉朝小,略多于宋朝而已。尤其是西藏地区,中原政权真正对整个西藏实行有效管辖是从元朝开始。而进行全面管辖则是从清朝开始的,明朝虽然势力范围也进入了西藏,但说到有效管辖还远远达不到。

明朝中央对元代的官职名称、品秩,大都保留原状。在今西藏中部和东部分别设立“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与“朵甘行都指挥使司”,隶属于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相当于行省级军区机构,兼理民政。但官员基本都是当地贵族,明朝只是负责发个委任状罢了。

西藏西部阿里另设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也基本是这个套路,中央问你们谁是管事的,然后发个任命就得了。

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以西藏佛教和政治合为一体,大小派别各踞一方,为有利于治理,给西藏各地宗教领袖封以“法王”、“王”、“灌顶国师”等名号。

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新王才能即位。按照朝廷的规定,每年元旦,王须遣使或亲自来京参加朝贺典礼,呈递贺表贡物。

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活佛系统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格鲁派在明代兴起,三世达赖喇嘛本是格鲁派的一个寺院的住持。明朝中央特别开例,准予他入贡,1587年封赐他以“朵儿只唱”名号。

对于入贡期限、来京人数、所取路途、沿途各地供应,都有具体规定。至今西藏有的喇嘛寺内还保存着当年必须朝拜的皇帝万岁牌。

看到上面这些是不是觉得很熟悉,对的,和明朝与朝鲜的关系非常相似。不管是宗教还是地方领袖,都需要大明名义上的“册封”才算合法。哪怕只是程序上的。

如果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明朝只对西藏宣誓了宗主权,但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管辖权和有效行政权。大明也没有真正派任何行政官员去统治当地。最多只是去一些使节类的官员或者说顾问团。

甚至在正德年间双方还闹的很不友好,一度刀兵相向。

成书于明朝的《大明一统志》里明确的把西藏和朝鲜、日本并立,只不过西藏当时没有真正的统一政权,政教合一统治方式比较模糊所以在《大明一统志》里统称为西番。可见明朝人自己都把西藏视为外国,但明确了自己是宗主国的地位。明清时期的这种朝贡体系是东亚特有的一种体系,和后来的殖民主义宗主国差别很大,各位读者一定要分清。

这几年一些皇汉们更是叫嚣大明领土4800万平方公里,我也不知道是谁给的他们勇气,整个亚洲才不到4500万平方公里。就这竟然还有大把人相信。不光西藏,甚至云南很多地方也不是中央直接派官员治理,而是委任当地土司。明朝也属于宗主国性质,只不过地方上小势力很多没有达到国家规模罢了,类似于欧洲的一票小公国吧。要知道改土归流是清朝雍正年间的事情了。

“我朝疆域,不及于汉,略胜于宋而已”——《皇明地理述》

“我大明,东据辽东、西极四川、南逾广东,北达长城”——《皇明地理述序》

上面那两句话可都是明朝人自己说的,而且是官方出版物。

明朝中后期真正的疆域面积大概只有400多万平方公里。下面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明朝中后期有效行政权地图(明朝对河套地区的统治一直处于和蒙古争夺中,下图默认河套地区属于大明)

西藏在明朝时称乌思藏。明朝对西藏是有实际的管辖权的。

利用当地人管理

从元朝开始,西藏便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明朝建立后,因袭元朝在西藏的制度,也利用当地的宗教势力来统治西藏。洪武二年(1369),明政府在平定陕西后,便派使臣到西藏地区招谕,宣布承认元朝所授僧侣的封号。然后,朱元璋又派遣陕西行省员外郎许云德到西藏,“令举元故官赴京授职”。于是,乌思藏摄帝师喃迦巴藏卜就在洪武六年来到了南京,明政府根据他提供的名单给60人授予了封号,并封喃迦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明成祖时,明朝制度了西藏的僧管制度,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等级别,法王为最高级僧管,由明廷封授,法王没有任命下一级僧官的权历,各级僧管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

设立机构管理

朱元璋洪武年间,明政府便在西藏建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还建了朵甘行都指挥使司来管辖今天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东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和青海省的南部地区。后来,又增设了一些宣慰司、招抚司、万户府、千户所等,通过这些机构来管理西藏地区。

征发赋税和徭役

明朝政府对乌思藏还有征税权。洪武二十五年(1392)规定,乌思藏在平常年份应向明朝政府交纳良马200匹为常赋,如有紧急需要,朝廷还可额外征发马匹,称为“差发”。永乐年间,明政府命乌思藏僧官修通了由四川雅州通往乌思藏的驿道,驿站所用的马匹也是向当地人征发的,同时,还征发当地人为驿夫。

我是白龙赤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导语:凉州会盟

要论明朝与西藏的关系,还得从元朝说起。公元1246年8月,当时后藏地区最有实力的教派“萨迦派”第四代传人萨迦班智达带着他的两个孙子抵达凉州。直到1247年年初,萨迦班智达才见到了当时坐镇凉州的蒙古汗王阔端,他们在凉州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谈”。此次会盟为元朝更加直接地管理西藏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原王朝管理西藏的模式,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事。

明朝与西藏

1.明太祖朱元璋的贡献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朱元璋统治初期,明朝对于西藏没有实际的管辖权,因为西藏的大多数地区还处于蒙古贵族的统治。这时,蒙古贵族和藏族首领的关系非常密切,令明朝头疼。明太祖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值得分析。

①对地方势力招抚。明初,西北地区的大部分还没有得到明朝政府的实际管辖,朱元璋一方面派人征伐西北的同时。另一方面又派人去安抚藏族地区有威望的地方人士,从而让他们在笼络西藏民心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②取得甘青藏族地方中有威望的人对明朝的信任,其中,藏族地区的僧俗首领得到了重用。另外,也有利于明朝势力在西藏的深入。

③解放西北时取得了显著性的胜利。公元1370年,智勇双全的徐达摧毁了蒙古贵族在西北的势力,使得藏族首领为之一惊。

④对萨迦势力和帕竹政权采取宽厚的政策,这是当时藏族地区最大的两股残余势力。明朝表示,如果他们投奔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则继续让他们管理自己的部众,给予优厚的条件,赢得了这两派势力的依附。

综上,经过以上政策的实施,明太祖时期实际上对西藏地区有了管辖的权力。以后,在藏族地区确定了明前期对藏族乌思藏等大部分地区的管理。

2.明成祖册封西藏主要势力为教王

此时的西藏,宗教力量依然是其社会的主要领导力量。随着明朝对西藏地区认识的深入,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分别设立了五大教王,这些教王都是当时西藏地区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人。所以,朱棣对他们的册封对于西藏的管辖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分别如下:

①阐化王。其领导的帕木竹巴之地较早归附明朝,相当于今天的山南乃东。

②赞善王。管辖之地为“灵藏”地区,相当于今天四川的徳格一带。

③护教王。管辖着“馆觉”地区,相当于今天的昌都南部。

④辅教王。萨迦派的首领,在此时期势力依然很强大,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日喀则的吉隆县。

⑤阐教王。是“必力工瓦”地区的领导,相当于今天的止贡。

有明一代,明王朝与藏区五大教王一直有着较好的联系,他们为明藏关系的巩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三大法王的册封进一步加强了明代与西藏之间的关系

①大宝法王。其势力在元朝非常活跃,一直在西藏社会的主要领导位置上。

②大乘法王。此法王的先祖曾与元朝帝师的儿子有过很深的矛盾,并进行过激烈的斗争,可见其势力之大。

③大慈法王。这是今天青海一带的主要藏族领袖,其教派为格鲁派(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后起之秀)。

这三大法王的册封,与前面五大教王相对应,可谓是“双管齐下”,明朝政府稳定了西藏的宗教势力,为其统治铺平了道路。

此外,明朝还在藏族地区册封了一系列与宗教有关的人物,奉他们为“大国师”、“禅师”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册封的这些人看重自己的统治,而忽略明朝政府的感受。但是,到了明代中后期,随着“万历三大征”的进行,明朝国家的实力明显的有了滑坡,《明史•神宗本纪》中记载道:

明朝的灭亡,实际上开始于神宗。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熟悉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结束语

明代前中期,尤其是太祖至成祖时期,明朝对西藏地区的控制体现着强势的特点,促进了汉藏民族的融合。但是,有明一代,明朝在西藏地区政治、经济的管辖一直没有元朝达到的高度,这是让人感到遗憾的。但是,对待民族地区的管理,要把它放在比较长的时段来看待,正是有了明朝的奠基,清朝对西藏则更加进步。1727年,雍正皇帝设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历史上有深远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朝对西藏的管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