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字笔的创始人是哪个地方人

admin92024-04-03 17:18:11

女孩应聘被拒,原因竟是“河南人”,女孩奋起状告,要求赔偿六万元,你怎么看

多谢邀请。

,五字笔的创始人是哪个地方人

我是情感原创6293228045君君,回答问题如下:

河南女孩应聘遭拒,原因是河南人。女孩状告,索赔六万。

这家公司肯定因为曾经请过河南藉的员工,应该产生不愉快才致以应聘拒聘河南人。

也算是一粒老鼠屎搞坏了一锅汤。

公司也只是应聘拒绝河南人,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损害。

再说应聘条件,某家公司都有它规定的应聘要求。

如应聘要求五官端正,身高一米六五以上,大专学历,身体健康,有经验等等。

难道有残缺的,或少于一米六五的,没有大专学历的,身体不好的等等不符合公司应聘要求的,都要去告这公司歧视自己么?都要求给予精神赔偿么?

这应聘要求拒收河南人,自有本公司理由,且白纸黑字写着,也只是应聘条件之一。

你不是河南人,你符合其它应聘条件可以去应聘,但也不一定会聘用你。

你是河南人,那没办法,人家公司应聘有这要求,也自有它们说法,何况解释权全在于他们,你再闹再告也无用,反而令他们觉得他们这样应聘要求拒收河南人,是非常正确的。

那么多家公司,不是家家都这样。

闹下去再闹大,对你自个没好处,反而觉得你这人死心眼,也还真缺心眼,就喜欢较劲,对着干。

传开了,哪家公司敢聘请?等于在扼杀自己的前程路。

毕竟咱们应聘是求工作,以生存,求发展,以奋起,而不是求矛盾,求仇恨,更不是求官司。

孰轻孰重,每个人心里都有掂量滴!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r


讲事实,地域不黑:2006至2007年间一河南籍约10人团队到广东进企业打工。一月后,工厂要求他们签劳动合同和办理职工保险,他们却说都工作有点时间了,熟悉了,什么都不用,但半个月后却到劳动局举报用工单位违反劳动法要求赔偿,最后单位赔款,他们走人。随后多地多次发生类似情况

这就跟美国的种族歧视一样,为什么这么排斥河南人?河南人怎么了?支持你状告歧视你的那个单位。因为你已经受到了精神伤害。官司必定能赢。

绝大数河南人是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的,60年代河南人也是饿着肚子为国家上粮纳草的呀!

很多河南青年为保卫祖国的神圣疆域在为国家当兵尽义务。在边防、内地、抗洪救灾、抗震抢险那儿都有河南人的身影。

河南人怎么了?也不否认有极个别的违法犯罪分子,难道中国的监狱全是河南人吗?

河南人怎么了?请你不要以点盖面,否认和歧视河南人。

你听了你那些老些老乡的怂恿打官司要赔偿金!可你想过没有!这样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是河南人的名声更加…第二!你很年轻,还要找工作,谁会要你!谁敢要你!谁再可能愿意要你!醒醒吧!别听别人的起哄,踏踏实实作人!机会还很多!

我是河南人,2006年的时候在东莞石碣镇一个模具厂里干铝模翻沙,到年底辞工老板不给结工资,找老板理论,老板把他的三个小舅子找来帮手,(当时我们也是三个人一个地方的)我们干了一仗,他们四个人没干赢我们。派出所来了,各治各的伤,工资结了走人。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个厂以后肯定也不会招河南人了,可是这能怪我们吗,不打架几个月不就白干了吗?到底是谁的错呢?

我觉得你的问题有些偏颇,拒绝原因是河南人,女孩儿奋起状告,前因后果你都没有搞清楚吧,首先这家企业之所以拒聘原因是“河南人”,原因是这家企业一个省份只招两个名额,甭管你是河北还是东北,人家只有两个名额,她去面试的时候正好河南省这边招满了,而且拒绝的时候跟女孩儿说的很清楚,当时她并没有异议,结果回去就给人家告了,就这么跟你说,之所以拒绝她根本原因是这女孩儿不符合人家企业要求,大白话是不够优秀,所以人家留下了其他河南籍应聘的,人家企业要真是歧视河南人为嘛还招两个河南人呢?结果这女孩儿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回去就给人告了,而且还索赔6万,呵呵,知道河南人为啥在社会上口碑差了吧!随便一个企业老板都怕这种员工,最可笑的是我老公曾经的一个朋友河南的老板,员工不要河南人。想想就挺可乐的,河南人都不用河南人。之所以说是曾经的朋友是因为我老公被他坑了,所以直到现在心有余悸,不是歧视河南人,是害怕跟他们打交道,咱就想不明白,明明看起来处起来都那么老实憨厚的人,怎么坑起人来可以那么狠。

五字笔的创始人是哪个地方人

王永民,1943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者。

196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自己开发的汉卡;1995年至1997年赴美学习;200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票“当代毕升—王永民”;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

五笔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五笔字型自1983年以来,先后推出三个版本:86五笔、98五笔和新世 纪五笔。

你怎么看待河南这个省份

河南作为我的祖籍和家乡,我对自己的家乡感觉非常的良好,整个河南现在的人文氛围非常的好,可以说骨子里透着自豪感,从古到今人才辈出,地理环境也非常适宜我们的生活,每年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都有我们河南人,我们河南人也非常团结,物价也不贵,交通也非常便利,经济活力很有冲劲儿,物产也很丰富,饮食文化非常浓郁,待客之道也是非常厚道的!总之,我是河南洛阳的,我对我们的家乡非常的喜爱!现在网络上到处贬低河南人的形象,我真的不知道他们是亲身经历还是道听途说,河南人多,流动人口也大,估计是抢占了别人的市场和工作机会才会招来一时的嘴贱的骂,让所有诋毁河南人的喷子们摸着良心自问,我们大部分的河南人比你们本地的坏人还坏吗?人心向善,实话实说,我相信我们河南的形象会越来越好的,现在国外看到的中国就像外省人看到的河南一样!慢慢会用事实说话的!


河南就是中国!中国的中间刚好就是中原,也就是九州腹地,豫州中州。而这个地方有一个名字叫做河南。因为它大部分是在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南岸。顾名思义,叫做河南。

9000多年的一声笛声。唤醒了沉睡的中华文明。河图洛书闪耀出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河南中华文化的肇始地!


在中国历史上,共有1208位宰相,其中河南籍宰相220位,月占1/5。在中国的51个著名贤相名相中,河南有17人,也位居第一(陕西有12人,位居第二)。毛泽东对几位河南籍的宰相,作过比较高的评价。

《河南文史资料》(2003年第4期,第13页)载文《被毛泽东称赞过的信阳人》,写道,1953年毛泽东视察信阳时,对时任中共信阳地委书记的王黎说,《二十四史》里所记“中州名人过半”哟!

中国一柔一刚两大武术源头:太极和少林都在河南!

在网络上看到的,感觉特别写实。复制过来,一起分享!

中國有四大古都,河南有四大古都。






——这个你在中国找不出来第2个。

中國西南有四川盆地,河南西南有南陽盆地。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南地勢西高東低。

中國人口眾多,河南人口眾多。

中國西部多山,東部多平原。河南西部多山,東部多平原。

中國有黃河,長江,淮河,海河流域。

河南有黃河,長江,淮河,海河流域。

中國有秦嶺淮河分水岭,河南有秦嶺淮河分水岭。

中国為天下之中。河南有天下之中。

中國——最早的中國,指的就是河南的河洛地區!

中不中?

送一张空白的邀请函,给每一位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提起河南省,很多人会认为是一个相对贫穷的省份,省内外出务工的人非常多,在江浙、珠三角地区经常能够看到河南务工群体的身影,因为外出的河南人还是保持着家乡话味道,穿着也比较朴素,所以更加加剧了人们对河南的印象。但其实河南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五位。而且河南省的粮食产量非常高,粮食深加工、食品生产行业很发达,我们吃的很多休闲食品都产自河南。另外因为河南省内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数大,难免会产生一些劣迹事件,这就又让很多人认为河南人人品不好,但其实这又是对河南人的一大误会。河南还是朴实人的多,哪个地方没有坏人呢,不能以偏概全的去定义一个省份。真正去河南走一走,你会发现勤劳、善良才是河南的真正品德。河南自古便是华夏民族的起源之地,历史上黄河文明的发源地主要就是河南境内,中国几千年历史,有一半要看中原河南,华夏文明就是中原文明融合了周边文明所形成的。虽然到了现代,世界沟通已经频繁,沿海省份发挥的价值更大,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河南在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河南省目前也是有大型城市存在的,不只是网络上所看到的那些农村民房,有机会去河南郑州走一走,尤其是高新区,你会发现郑州的现代化建设水平非常高。郑州目前已经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这足以看出国家对郑州的重视程度,以及郑州自身的努力,相信河南在勤劳的河南人建设之下,会重新辉煌。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我先说说河南原本的样子吧。思想家:鬼谷子,老子,庄子,韩非,申不害,吕不韦。军事家:苏秦,张仪,范蠡,陈平,司马懿(司马家族),郭嘉,徐庶。岳飞。文学家:韩愈,刘禹锡,杜甫,李贺,李商隐,白居易。政治家:轩辕,汤,周公,商鞅,张良,李斯,诸葛亮,荀彧(荀氏家族)。画家:吴道子。医学家:张仲景。名士:((晋谢氏家族)),阮籍,妲己,玄奘,岑参。以上是部分名人,一些有名的帝胄王侯,才子佳人不在列举

然而历史后期,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难移,地区差异尚不明显,战争时期属于四征之地,闹过震惊世界的大规模饥荒,改革开放后地区差异更甚。沿海有开放,西部有开发,北部是首都,人才甚至有条件的人都打算迁户口,而政府不加以干预,原本与清北齐名的河南大学历经五次资源瓜分,大学更是被打压的无法崛起。河南被政府定位为农业省份,这个人口如此密集,土地不及东北肥沃的河南怎么可能发展,这就是变相的拆分河南来充补沿海劳动力,以抵抗开放带来的压力增强沿海地区的竞争力。这种政治环境极差,经济资源奇缺,教育科研基础薄弱的地区拿什么发展。过度的贫穷思想的匮乏文化教育的缺失与各种资源的稀缺使得这里一些人容易作恶,即便是这样,河南人更多的是辛勤劳动的,而那些吃着河南人双手造出的饭,还在一而再再而三的因为个别案例攻击抹黑河南,还有部分黑心媒体肆意发布假新闻哗然取宠,如果不是历史原因,哪有这些人指东指西的骂他们祖宗的机会

大家都对河南公平的看待,极少数黑河南人的人是不尊重事实的残渣,纵观全国近年来河南人在全国见义勇为占了全国百分之四十还多,请问哪个省能来与河南相比,将心比心,河南好人大有人在,只有极少数的在枺黑河南。

我非豫人,但有一起工作的河南籍同事。

河南乡亲吃苦耐劳,聪明睿智,富含才干。

河南人如杨花柳絮,那里心安即是家。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那里有工矿企业,那里有乡镇农村,那里就有河南人劳作,奋献的身影。

河南历史上人材济济,豪杰辈岀。而且在新中国建立后,好多工业建设,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多发端于河南,再向全国推广。

河南地居中原腹地,被誉为“天心地胆”的富庶之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河南雄镇中州,战略要地地位十分重要。自古就是“群雄四起,逐鹿中原”,谁能夺取中原,江山就能唾手可得。展视古今历史,一目了然。

河南是全国位居第三的人口大省。由于地理交通便利等原因,人口流动性较大,人们对河南人的接触也就多一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们对河南乡亲的有些非议,也并非全是事实。

勤劳,刻苦,睿智的九千多万河南人民,是我中华十四亿人民中的优秀儿女!

中国汉字输入法之父

王永民,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43年12月生于河南省南阳地区南召县贫农家庭。

1962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通诗文、书法、篆刻和音乐。

1978-1983年,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提出“形码设计三原理”,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发明了25键4码高效汉字输入法和字词兼容技术,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

1983年后,又以15年之力推广普及,使之覆盖国内90%以上的用户;曾五次应邀赴联合国讲学,以“五笔字型”在全世界的广泛影响和应用,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1984年又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1988年4月成为国务院特别命名的十名“全国劳动模范”之一。

1994年后陆续发明“98王码”、“阅读声译器”、“名片管理器”等五项开创性专利技术。

1995年8月赴美学习,1997年5月回国。

于1998年2月“十年磨一键”发明了我国第一个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能同时处理中、日、韩三国汉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成为我国汉字输入技术发展应用的里程碑。

王永民教授从1996年起研究用数字键输入汉字的方法,首创“首部余部取码法”,于2000年8月实施完成了“五笔数码”汉字输入专利技术,开发了“6键6码”和“9键6码”两套成品软件。

五笔输入法发明人是谁

王永民,1943年12月15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者。

1962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1987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自己开发的汉卡;1995年至1997年赴美学习;2003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纪念邮票“当代毕升—王永民”;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

据传1989年社会科学院召开诸葛亮躬耕地专家认定会,其结论及其证据应当公开吗?为什么

要说权威,襄棒,来看看这权威不:元《敕修南阳诸葛书院碑》,明《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檄文碑记》,知道“敕修”、“敕赐”什么意思吗?来说说这两通碑分量够不,与你所谓社科院等等相比如何?你所说的权威无怪乎官职大小吧,看这够不够权威!


后汉书中记载,南阳郡,秦置,洛阳城南七百里~南阳。这里的南阳七百里怎么计算都是现在的南阳市。与襄阳毛线关系没有。不要以为襄阳人所说的专家学者怎么样。都是吃盒饭违背历史事实发生地。公元8年王莽篡位改制所谓五均京师,宛城为五均京师之一。莽称南阳为前队号曰南阳。东汉延续刘秀认可。东汉汉皇帝刘秀起兵南阳宛城淯水成功称帝后,钦定南阳为帝都南都,比诸葛亮时代早二百多年。以上的南阳从来没有更改过地方。一直都是南阳郡治所地宛城。南阳郡治所地什么南阳城,其他地方叫南阳更没有资格。所以说襄阳人所说的专家学者难道不知道这些历史事实发生地吗,只能让人瞧不起。看做伪专家学者。就像前不久纪连海胡说八道说过的话,南阳郡治所地在湖北省境内。引起全国各地的反驳。此事发生,说明我们国家一些所谓专家学者太文盲水平。像纪连海这样的学者专家。怎么能给历史事实发生地定论?强烈呼吁国家整顿教育界,让一些土货专家学者,别再歪曲中国历史文化。危害下一代,祸国殃民。历史文化真的就是真的,不能让吃盒饭,公关,赞助费绑架历史文化。更改地名碰瓷造假另一个地方的名称一模一样的叫发。明目张胆造假历史事实发生地。历史事实发生地既能是现代人去更改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正在造假之中。

以“隆中"地名立论探讨诸葛亮躬耕地者,脑子都有点……,因为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还没有“隆中”这个地名。哪一位文史地理大家拿出标有三国时邓县隆中的地理图,我就信你。

再说,后人也一直指称“隆中"是家,是旧宅,哪有躬耕地之说。

再说,刘备因建议刘表立刘琦为世子而遭蔡氏家族打击,诸葛亮也因与刘琦结交而受尽谗言之苦,整天念叨《梁父吟》,最后还是被逼离开襄阳。所以,诸葛亮成功后,讲述自己发家史时,给了当时不认可他、谗言诬陷他的襄阳“时人”一个大脊背------“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举行诸葛亮躬耕地问题专家论证会的结论意见


近年来,国内有的报刊发表了一些关于诸葛亮躬耕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的讨论意见,并由此影响了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的某些决策。这一情况,引起了史学界的关注。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于1989年12月6日联合邀请北京地区各历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史学专家共27人,举行了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论证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
一、历代史籍文献记载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
二、东汉末年,南阳宛(今南阳市区)一带战乱频仍,中原士人避乱荆州(襄阳)。刘备三顾茅庐时,宛属曹操的地盘。荆州是刘表治所。诸葛亮的叔父同刘表是故交。因此,他和他的叔父只能住在荆州(襄阳),而绝不可能住在宛县(今南阳市区);
三、诸葛亮在襄阳结交了众多的名士师友,他的亲戚全都住在襄阳。诸葛亮的亲友中,没有一人住在南阳宛县;
四、元代以前,今南阳市区没有任何有关诸葛亮隐居的文献记载和文物古迹。元代以后,今南阳卧龙冈才出现了武侯祠纪念性建筑;
五、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在古今中外史学界,是一个没有任何疑义的问题。所有有关三国史的论著,均认定诸葛亮躬耕隐居之地在襄阳城西20里之隆中。在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亦明确指出襄阳为“隆中诸葛亮故居”,而南阳则为“武侯祠”,这对两处名胜地的内涵作了科学的表述。
鉴于以上理由,论证会一致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市区卧龙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章)

1992年7月5日

以上是社科院诸葛亮躬耕地专家论证会结论的意见,包含有出台这一意见的原因。因为某地学者在没有任何史书记载诸葛亮到过宛城,无任何史书记载躬耕卧龙岗的情况下,凭个人想象,强拉硬扯,要把诸葛亮拉倒南阳卧龙岗去躬耕。他们不负责任的言论已影响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所以社科院邀请专家,经过两年多认真查阅,给出此结论。

有人说社科院没有依据,没给证据。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专家当然以史书为证据。下面列举一下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朱大渭的关于躬耕地的文章  

《诸葛亮躬耕地析疑 作者:朱大渭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因其对后来建立蜀国和三国鼎立局势的准确预见,被誉为千古佳话。但关于“隆中对策”的地址,即诸葛亮躬耕地问题,论者颇有争议。一说在南阳邓县隆中,一说在南阳郡治宛县。(1)最近在发行三国系列邮票的实际工作中,即产生了这一争议。实际上,诸葛亮躬耕地不仅牵涉到三国系列邮票的发行,从史学和人物评论的角度看,他10年躬耕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交往,对其青年时代的成长和后来的军政业绩以及刘备能够请其出山建立蜀国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联系这些问题作全面的考察,是很有意义的。

(一)诸葛亮躬耕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我认为前者论据充分,符合历史真实;后者实据不足,难以成立。关于诸葛亮躬耕南阳邓县隆中,在他死后300余年内最为可靠的重要资料就多至七条。

第一,《晋书》卷八八《孝友·李密传》说:西晋刘弘镇襄阳,密子兴(又名安)“在(刘)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唐修《晋书》此条资料应根据最早的王铨王隐父子所著《晋书》)。

第二,王隐《蜀记》记此事最详。他说:“晋永兴(304—306)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2)

第三,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说:“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3)

第四,《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记载,他从荥阳太守任上回襄阳后,给桓温弟秘信中说:“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东眺白沙,思风雏之声;……遗事犹存,星列满目”。又说:“若向八君子者(此信共追思八人),千载犹使义想其为人,况相去之不远乎!”

第五,郦道元《水经注》卷二九《沔水又东迳隆中》条云:“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应为和季)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又《沔水东迳乐山北》条云:“昔诸葛亮好为梁父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第六,刘宋盛弘之《荆州记》说:隆中“(孔明)宅西有三间屋,基迹极高,云是孔明避水(暑)台。……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习凿齿又为宅铭。今宅院见在”。(4)

第七,萧梁鲍至《南雍州记》载:“隆中诸葛亮故宅,有旧井一,今涸无水。”(5)   上述七条资料,尽管出自五人之手,时间也有先后,但它们明确指出,诸葛亮躬耕地只有一处,即南阳邓县隆中,而无任何疑点。李兴的《碣文》约423字,全文载王隐《蜀记》。(6)习凿齿的《宅铭》约80字,载《艺文类聚·居处部·宅舍》、《初学记·居处部·宅》。他给桓秘的信,节录256字,载《晋书》本传。王隐既然在钓蜀记》中全文转载李兴的《碣文》,他在撰写《晋书》卷八八《李密传》时,必然会提及此事。私家撰写《晋书》虽多,而王隐《晋书》写作时间较早,开始于东晋之初(318—321),完成于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334—340),并上呈晋廷。故现存正史《晋书》卷八《李密传》中关于李兴写诸葛亮《文》的记载,当从王隐《晋书》或《蜀记》而来。习凿齿所处的时代,稍晚于王隐,他所撰的《汉晋春秋》、《宅铭》以及给桓秘的信,所记诸葛亮隆中故居,既是在家乡的耳闻目睹,又必然参阅了王隐的《晋书》和《蜀记》的资料。《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经过实地考察,所以沔水经乐山北、隆中流向极为准确。所记李安作《宅铭》,无疑从《蜀记》而来,因所引前三句与《蜀记》碣文无异。关于习凿齿所写《宅铭》,显然郦道元必定亲见《宅铭》文字,才可能有具体的年号和年数记载。《荆州记》和《南雍州记》所载,既参阅了前代人的资料,又增加了一些景物。可见上述各条资料,互相关联依存,彼此印证可靠,形成完整的一体,要否定其中任何一条,都必然牵涉其他六条,因而诸葛亮躬耕南阳邓县隆中的结论,乃是无法动摇的。

我们应当注意,前面所分析的最重要的前五条史料,是以王隐和习凿齿两人的著作为核心。王隐父王铨为魏晋时人,略晚于诸葛亮。他“少好学,有著述之志,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7)王铨搜集《晋书》资料时,离三国时间最近。据证实,王铨约生于魏嘉平五年(253年),约卒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年),年约43。(8)王铨弱冠醒世时,也即搜集整理材料时,离诸葛亮躬耕隆中只不过66年,离诸葛亮死只有39年。所以他留给王隐的“遗业”,即《晋书》和《蜀记》资料或部分稿本,更具有权威性。王隐为西晋末东晋初人,“博学多闻,受父遗业,西都旧事多所谙究”。(9)东晋元帝建国之初,即太兴(318—321)初年,便召王隐为著作郎,令撰晋史。所以王隐《晋书》开始时实为官修正史。当时另一著作郎虞预“私撰晋书,而生长东南(预为余姚大姓),不知中朝事,数访于隐,并借隐所著书窃写之,所闻渐广”。(10)据此,知王隐父子皆为史学名家,实际上《晋书》和《蜀记》应为其父子两人共同写成。习凿齿为襄阳人,襄阳离邓县隆中只有20里。他所活动的时代,离诸葛亮躬耕隆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也是“相去之不远”。关于邓县隆中诸葛亮故宅,他除参阅王隐《晋书》、《蜀记》外,必定亲自目睹及听故老传闻。习氏本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深为时人所器重。荆州刺史桓温辟为从事,转西曹主簿,后迁别驾。温常征伐,以“凿齿或从或守,所在任职,每处机要,莅事有绩”。(11)桓温对其“亲遇隆密”,曾褒奖说:“徒三十年看儒书,不如一诣习主簿”。(12)具有一流军政才能的桓温,对习氏如此推崇,其才学人品素质,便可想而知。习氏所撰《汉晋春秋》,起自汉光武帝,终于晋愍帝,凡54卷。从其临终上疏和《三国志》、《后汉书》注引内容看,该书尊蜀汉为正统的史观虽未必可取,其叙述汉晋间约290年历史,体例统一,史实完整,确为一部谨严的史著。(13)主张“南阳宛县说”者,贬《汉晋春秋》“实际是一篇杂文”,乃是带常识性的错误。像习凿齿这样一位严肃而著名的学者和史家,记述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乃其家乡近代史事。再联系离诸葛亮躬耕时间更近的史学名家王隐父子的记载,以及郦道元参考他们的资料,又经过实地考察,再次追述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的史实,可谓证据确凿充分。毋庸置疑。

(二)东汉末邓县隆中在政区上虽属南阳管辖,但为其边远地区,中间又隔着一条大江沔水,因而同郡治宛县的隶属关系不紧。由于邓县隆中离襄阳很近,在当时割据势力纷争中,它一直在刘表割据势力范围之内。因此,我们再进一步从荆州治所襄阳和南阳郡治宛县所处的地理政治军事形势,以及诸葛亮所结交的亲友来考察。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把州治移至襄阳,并平定了当地的战乱。从初平二年(191年)至建安十三年(208年)的17年中,刘表所控制的以襄阳为政治军事中心的荆州地区,“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14)政治形势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15)而且襄阳“跨连荆豫,控扼南北,三国以来,尝为天下重地”。(16)这里东西南北水陆交通都极为便利,被称为“水陆之冲”。(17)陆路由襄阳往北,经新野、南阳宛城,北至京都洛阳;往南经江陵、长沙可达广、交二州,这是一条贯通南北的主要通道。从水路来说,发源于陕西汉中地区的沔水,流经襄阳、樊城,成为陕、鄂间的主要交通动脉。由襄阳沿沔水南下可达夏口,沿江东下直达扬州,溯江西上可达益、梁二州。由于襄阳政治经济形势稳定,交通方便,从而成为当时各地文人学士的避乱场所。加之刘表“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爱民养士,从容自保”。(18)史称“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19)王粲《荆州文学记》说:“五载之间,道化大行,耆德故老……自远而至者三百有余人。”他还对曹操说:“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20)王粲本人就是初平四年(193年),由长安逃到荆州的。邓县隆中既离襄阳很近,又在沔水之南,地处刘表政治势力统治的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范围之内。

南阳宛县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恰好与襄阳地区相反。南阳郡本为东汉帝乡,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当董卓之乱发生后,司空袁逢之子袁术南下占领了南阳郡。东汉南阳人口最多时有240余万。袁术“在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而不修法度,以钞略为资,奢恣无厌,百姓患之”。(21)史载:“南阳户口数百万,而术奢淫肆欲,征敛无度,百姓苦之。”(22)因而袁术占领南阳时期,该地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其政治统治不稳。同时,南阳宛县往东北方向离许昌很近,曹操为了巩固后方,势所必争。从南阳宛县南下又威胁襄阳,所以刘表也在暗中窥测。袁术在南阳处于曹、刘两种势力夹击的地位。初平二年(191年)冬,袁术曾派兵欲袭夺荆州,为刘表军所败。初平四年(193年)正月,刘表主动向北进军,袁术退驻陈留郡,为曹操追击,败退至九江。从初平四年冬到建安元年(196年)大约三年内,刘表曾一度控制南阳郡。建安元年(196年)冬,东汉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率兵入荆州界,攻南阳郡穰县,为流矢所中死。济族子张绣代领其众,占领南阳宛县。张绣虽然表面上联合刘表,实为独立割据势力。所以从建安元年冬开始,南阳宛县实际上为张绣的势力范围。(23)  

 张绣占领南阳后,对曹操的许昌形成威胁。随即,从建安二年(197年)春正月到建安三年(198年)春三月,曹操连续三次征讨张绣,双方激战于南阳宛县和穰县一带。(24)建安三年四月,曹操围张绣军于穰县时,闻袁绍欲攻许昌,遂解围北上。建安四年(199年)九月,曹操派军守官渡,预作与袁绍军决战的准备。此时,袁绍派人与张绣结好,欲借以牵制曹军。张绣从谋士贾诩议,率众降曹操。从此,南阳郡东北部地区(包括宛县),成为曹操的势力范围。建安七年(202年),刘表曾遣刘备北侵,兵至宛县东北叶县,曹操遣夏侯敦、于禁等之。双方战于南阳宛城东北的博望县。(25)刘备烧屯退兵新野,后屯驻樊城。以后刘表再也不曾派兵北上,南阳郡西南部(包括邓县)为刘表所据,其东北部则为曹操所占领。诸葛亮叔父玄于兴平二年(195年)冬在豫章太守任上,汉廷遣朱皓代玄,双方兵戎相见。玄被朱皓战败后,退守西城。史称“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26)他携家带口,辗转流离,大约于建安二年(197年)依附刘表。(27)此时,南阳宛县既非刘表辖地,又为曹操、张绣长年激战争夺地区。诸葛玄自应去好友刘表所统辖的政治环境安定、文人学士云集的襄阳,而绝不会去兵荒马乱又无所依靠的南阳宛县。建安四年(199年)以后,诸葛亮更不会去刘表敌对势力曹操管辖的南阳宛县躬耕。同时,襄阳四通八达,聚集着众多的学士名流,对全国各地的政治军事信息灵通,这给诸葛亮交游士林,寻师访友,增益学问,讨论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诸葛亮十年躬耕时期结交的众多亲友,如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庞统、马良,以及长辈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人,他们或是襄阳人,或在襄阳地区活动。这些人与诸葛亮同辈的是其学友,常切磋学问,议论时事,关系极为密切。(28)长辈便是他的师长,诸葛亮常亲自登门跪拜求教。(29)这些师友中,如徐庶、庞统、司马徽、庞德公都是当时襄阳才高识广的著名人物。徐庶“听习经业,义理精熟”。(30)庞统被称为“南州士之冠冕”。(31)司马徽是东汉末著名的古文经学家,在襄阳招收弟子讲学,尹默、刘廙、李撰、向朗、庞统、诸葛亮等人都曾是他的学生。(32)庞德公名高一时,荆州牧刘表曾多次登门请他辅佐,都遭到拒绝。(33)他们的帮助和教诲,对诸葛亮从17岁到27岁政治思想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无疑起了重要作用。从蜀国建国纲领《隆中对》的完整提出,充分证明了诸葛亮在隆中的10年学习研究,以及向师友求教,使他在政治思想上已完全成熟并为他后来的事业从思想理论上奠定了基础。诸葛亮在后来治理蜀国时,还亲切地回忆当年躬耕时友人的启诲说:“昔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徐)元直,勤见启诲。”(34)可见他们之间交情深厚,相互帮助,使诸葛亮受益匪浅。不仅如此,诸葛亮大姐嫁襄阳大族蒯祺为妇,小姐嫁庞德之子山民,他本人娶刘表内亲襄阳名士黄承彦之女为妻。刘表亲信襄阳大姓蔡瑁一姊为刘表“后妇”,一姊嫁黄承彦,所以刘表实为诸葛亮的姨父。(35)而且刘表长子刘琦曾多次请诸葛亮为其“谋自安之策”,以及吴国晚期丞相襄阳张悌儿时曾为诸葛亮赞誉,可知诸葛亮躬耕期间同当地政界和大族人物常有接触。(36)诸葛亮在十年躬耕时期,已同襄阳地区的刘表割据势力,以及地方豪族和名士,结成一种超过师友情谊的亲缘关系。他的这种亲戚和师友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只有长期在邓县隆中躬耕,离刘表荆州治所襄阳很近,才有可能形成。因为宛县距离襄阳120公里,合今240华里之遥,加上古代交通极不方便,步行大约要三天,往返需要六天。况且,南阳至襄阳的通道,常为兵乱所阻,难于通行。假如诸葛亮在南阳宛县躬耕,上述社会关系岂能建立。而且,刘备建安七年(202年)以后退屯新野、樊城,只有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两处相距不远,在挚友徐庶的推荐下,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刘备才有可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辅佐他,从而经过14年的斗争,使刘备建立了蜀国. 试想,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倘若他在南阳宛县躬耕10年,魏晋至元初1000余年,不留一点遗迹,也不见有片言只语的记述,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三)关于主张“诸葛亮躬耕南阳宛县说”的文章,主要有三条所谓“依据”,经过仔细考辨,实际上无一条能够成立。   

第一,诸葛亮《前出师表》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他们认为秦代划分南阳和南郡的边界是以沔水为界,而沔水之南的隆中,不属于邓县,所以“躬耕于南阳”,指的是宛县(37)。他们还举出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汉代部分,隆中属于南郡。(38)我们认为,首先不能把两郡边界以沔水为界绝对化,何况秦建制离东汉末已400余年,边界变化较大。东汉时,实际上南阳和南郡已开始突破沔水界限,如南阳郡之武当、筑阳、山都三县均在沔水之南,即是明证。(39)隆中是个小地名,在地理志中不可能找到它到底属南阳邓县或南郡襄阳县。习凿齿在写《汉晋春秋》时,似乎已经注意这个问题,由于他是当地人,又是史学名家,对100多年前家乡的地理沿革,无疑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他特别明确肯定地指出:“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日隆中。”习氏所言南阳邓县隆中,是从行政管辖上讲的,正好解释了“躬耕于南阳”的疑窦。因为当时人谈籍贯或所处地区,可不讲县以下小地名,而以郡名代之这类事例在魏晋史籍中常见。至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句,则是从隆中所处地理方位上讲的,因为当时襄阳城已为襄阳名郡治所。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襄州·襄阳县》条说:“万山,一名汉皋山,在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日:‘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这条资料十分重要,它更加具体地说明,自古以来襄阳县西边地界短促,其与邓县分界线,在襄阳城西11里的万山,诸葛亮躬耕的隆中不仅在邓县境内,而且距离该县分界处还有九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集汉、魏、六朝各家地记,又采《水经注》及《括地志》,旨在“审户口之丰耗,辨州城之疆理”,历来被誉为是一部地理名著。点校家“通过查证,认为此志最可依据”。(40)它讲邓县和襄阳县边界的沿革,恰好似在给《汉晋春秋》诸葛亮躬耕邓县隆中条作注释,从而更增强其可靠性。试问,我们应当相信离诸葛亮躬耕时间较近的李兴《碣文》及习氏《宅铭》和《汉晋春秋》的明确记载呢,还是相信400多年以前的秦代南阳和南郡边界的笼统划分为依据的推论呢?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无疑只能是相信前者。关于《中国历史地图集》隆中属南郡,那是1975年旧版的东汉南郡辖区。但该地图集1985年新版,在第三册的三国部分已改正了旧版的错误,将隆中划归南阳邓县,而且邓县还包括沔水以南小部分。(41)这同《汉晋春秋》和《元和郡县图志》完全相吻合。作者已改正了旧版南郡对隆中的错误辖区,主张“南阳宛县说”者却仍征引旧版南郡对隆中的管辖,说穿了无非是想使自己的论点多凑一条依据,这种学风是极不严肃的。   

第二,主张“宛县说”者,还有一条所谓“过硬”的材料,即李兴所撰《碣文》中,开头便说“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古人以山南水北称阳,那么诸葛亮躬耕地应在沔水之北。(42)这是不明史实真相,对李兴《碣文》的曲解。其实,《碣文》第一句乃是讲刘弘奉诏于南阳镇压张昌起义。西晋太安二年(303年)五月,张昌起义发生,“江沔间一时焱起……以应昌,旬月之间,众至三万”。(43)当时镇南将军新野王司马歆镇襄阳,向朝廷告急。晋廷派刘弘为荆州刺史,与前将军赵骧、平南将军羊伊领兵至南阳宛县。张昌亲自挥师北上,在樊城一战,击毙镇南将军司马歆。晋廷诏弘代歆为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同年六月,刘弘以长史陶侃等率大军进据襄阳。张昌则避开陶侃大军,径直北上围刘弘于南阳宛城,败赵骧,杀羊伊,刘弘败退梁县(属豫州汝南郡,与南阳接界处)。张昌义军回军进攻襄阳不克。七月,张昌退回江夏郡。刘弘带兵击杀范阳王硫所派荆州刺史张奕后,正式领荆州刺史,进驻襄阳。接着,陶侃大败张昌军,前后斩首数万级,昌逃入长沙下隽山。次年(永兴元年,304年)正月,益州刺史罗尚为李雄义军所败,遣别驾李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粮,“(弘)遂以零陵米三万斛给之。尚赖以自固”(44)。李兴去荆州求粮的时间,《蜀记》为永兴中。永兴只有三年,据《通鉴》考订为永兴元年(304年),完全符合史实。(45)李兴本为蜀人,因公事去襄阳趁机观看前蜀相诸葛亮故宅,以示缅怀。刘弘忠于晋室,也是“奉命于危难之间”,抚今思昔,追念诸葛亮之为人,与李兴同往,并命兴为《碣文》,应为情理中事。李兴所撰《碣文》第一句为全文序句,讲刘弘受诏为荆州刺史以镇压张昌起义,为义军所阻于南阳,而且开始为义军所败,部属死伤甚众。接着,“听鼓鼙而永思”到“轼诸葛之故乡”,是讲陶侃等击败张昌义军后,刘弘镇守襄阳,在平息战乱之余,要发扬诸葛亮的“遗光”,彻底平息战乱,把国家治理好。这是刘弘与李兴观诸葛亮故宅,以及撰写《碣文》的主旨。所以下文用较长篇幅写诸葛亮的功业。最后又回到诸葛亮的故宅:“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今我来思,觌尔故墟。”(46)文中“故乡”、“此宅”、“故墟”,均指诸葛亮隆中故居。这样,《碣文》从头到尾,意明理惬。如果说,“沔之阳”指诸葛亮故宅在沔水之北,那么“天子命我”如何解释呢?难道当北方刘渊已起兵,西南李特、李雄起义如火如荼,特别是长江中游的张昌义军向北挺进,京都洛阳震动,晋惠帝还有闲情逸致,专门下诏命刘弘去拜谒诸葛亮故居,岂非天大的笑话。   

第三,《水经注》卷二九《沔水注》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指诸葛亮)宅铭焉”。主张“宛县说”者提出,西晋只有惠帝司马衷在位有永平年号,但当年即改元元康,所以永平五年应为元康五年(295年),上溯60年为魏明帝曹睿青龙三年(235年),这时“李安(又名李兴)的父亲李密才14岁,李安是李密的第二个儿子,这时还未出生,怎么会写《孔明宅铭》呢”。(47)这是有意把时间搅乱,企图达到否定李兴《碣文》和习氏《宅铭》的目的。但这是徒劳的。因为李兴写《碣文》的时间,前述在永兴元年(304年),准确无误。再过60年左右,只有升平(357—361年)和太和(366—370年)两个年号有五年。从升平至太和时,习凿齿恰好在桓温荆州府任职。也就是说,李兴为文后50余年至60余年,习氏均在荆州。他一直反对桓温篡晋,作《汉晋春秋》尊蜀汉为正统,追思诸葛亮忠于蜀汉而作《宅铭》,以抒发情怀,符合其心志。习氏若在升平五年(361年)作《宅铭》,则在李兴作《碣文》后58年,离60年差二年;若是在太和五年(370年)作《宅铭》,则在李兴写《碣文》后66年,正合“六十余年”。《水经注》在北宋以前,靠抄写流传,在传抄中经注文混杂,错行错页,甚至某些篇残缺不全,年号和年数尤多错讹,本不足为怪。李兴和习凿齿所写《碣文》和《宅铭》尚存,白纸黑字,岂能否定。至于习氏《宅铭》写于何年,这是另一回事,不能因写《宅铭》的年号或年数有误,便将写铭文的事实也加以抹煞。当我通读“南阳宛县说”的文章后,总觉得其中多杂有感情用事,从而对许多重要史料,或轻率地予以否定,或随心所欲,凭臆妄解,至于带常识性的错误,俯拾皆是。这种不严谨的学风,应是史家所不取的。   

综上所述,从魏晋时的文献记载,当时所存遗物,襄阳和南阳的政治军事地理条件,诸葛亮在躬耕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他政治思想形成的过程,作全面的考察,诸葛亮躬耕地只能在南阳邓县隆中,即今襄樊市隆中,绝不可能在南阳宛县。如果他不是在离襄阳很近的邓县隆中躬耕,便不能得到襄阳地区那么一批出类拔萃的师友的教诲帮助,以及对当时全国形势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而也就很难产生《隆中对》中的政略战略思想,而且也没有机缘同刘备见面,至于辅佐他建立蜀国,也将不可能成为事实。   

应当指出,作为诸葛亮躬耕的准确地点,必须辨析清楚,使其符合历史真实,这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但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襄樊和南阳两地武侯祠和文物,都是中华大地上闻名遐迩的文化遗产和游览胜地,都应当充分发挥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如重此轻彼,或互争高下,都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妥当的。

注释:

(1)前说以丁宝斋《‘三顾茅庐,’发生在襄阳隆中》(《集邮》1989年4期),唐明礼《“诸葛亮隐居南阳说”质疑》(《南都学坛》1998年1期)为代表;后说以李兆钧等〈诸葛亮躬耕地质疑》(《中州今古》1988年4期),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为代表。

(2)《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3)《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4)《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5)《太平御览》卷一七七《居处部》五。

(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

(7)《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8)参阅曹书杰《王隐家世及其晋书》,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

(9)《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0)《晋书》卷八二《王隐传》。

(11)(《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2)《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3)《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

(14)《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

(15)《三国志·魏书》卷六《刘表传》裴注引《搜神记》。

(16)《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襄阳》条,中华书局1955年版。

(17)《晋书》卷一《宣帝纪》。

(18)《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19)《后汉书》卷七四下《刘表传》。

(20)《三国志·魏书》卷二一《王粲传》。

(21)《后汉书》卷七五《袁术传》。

(22)《三国志·魏书》卷六《袁术传》。

(23)《三国志·魏书》卷八《张绣传》。

(24)《资治通鉴》卷六二《汉纪》献帝建安二年至三年。

(25)《三国志·蜀书》卷二《刘备传》。

(2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

(27)《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献帝春秋》载:“建安二年正月,西城民反,杀玄。”陈寿不采此说。他治史谨严,当另有实据。玄可能于建安二年西城民反后去荆州依刘表。

(28)《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29)《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裴注引《襄阳记》。

(30)《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

(31)《三国志·蜀书》卷七《庞统传》。

(32)《三国志·蜀书》卷一二《尹默传》、卷一二《李误传》、卷一一《向朗传》裴注引《襄阳记》、《三国志·魏书》卷二一《刘寡传》。

(33)《后汉书》卷八三《庞公传》裴注引《襄阳记》。

(34)《三国志·蜀书》卷九《董和传》。

(35)参考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卷一《人物·蔡瑁》条,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三国志·吴书》卷三《三嗣主传》。

(3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问》,载南阳《活动月报》1985年6月。

(38)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

(39)《续汉书》卷三二《郡国四·南阳郡》,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魏·荆州》,中国地图学社1975年版。

(40)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前言》,中华书局1983年版

(41)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地图出版社1985年新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新版东汉部分虽仍沿旧,谭先生在有关学术座谈会上表示,再版时将予以改正。

(42)张晓刚等《“三顾茅庐”不发生在襄阳隆中》,载《集邮》1989年第lO期。

(43)《晋书》卷一OO《张昌传》。

(44)《晋书》卷六六《刘弘传》。

(45)《资治通鉴》卷八五《晋纪》惠帝永兴元年。参考《晋书》卷四《惠帝纪》、《晋书》卷六六《刘弘传》、《晋书》卷一二一《李雄载记》;《魏书》卷九六《赉李雄传》。

(46)《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蜀记》。

(47)张福增等《诸葛亮受“三顾”处答或人间》,载南阳《活动月报》1988年6月。

如果不是受人请托,那些专家闲的没事干了,去开那么一个论证会?诸葛亮躬耕地争论由来已久,但国人包括史学界基本是认可诸葛亮本人说的“躬耕于南阳的”。甚至毛主席在《中原我军占领南阳》一文中也是持此观点的。俗话说:无利不早起。如果不是利益驱动,那些参与论证的专家,怎么会放着清酒不喝去喝浑酒?最后弄个不伦不类手写的结论去欺骗世人!看来现在没有什么所谓的“圣人”,不正之风真是无孔不入啊!既然是论证会,与会人员观点不可能出奇的一致。哪怕有一个人持不同观点,也不能说“一致认为”。同时,是谁自发发起或是受人请托发起、与会人员姓名、论证的过程、作出结论的依据、多少人持不同意见,等等,都应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不然就是暗箱操作。别看发起单位多么高大上,发起人多么有权威,其结论都是难以服众的,也会遭到有正义感的人们的鄙视和唾弃的!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