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高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文殊高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放)

访客62024-05-02 07:50:09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

对于理解各人都有各人的理解,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不喜勿喷)。

文殊高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文殊高中毕业证什么时候发放)

我们应该先理解什么是善,善用什么体现?一个是行动,一个是言语,也就是善言,善行(包括善心)。善行无辙迹,如果有人跌倒了你跑上去把他扶起来(当然了现在是不敢扶了)这就是善行,不需要你遵循什么规距,也不用宣扬。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善言无瑕疵,劝人学好虽语气重了点也不算过份吧?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你是个善言善行的人但又处处收敛自己的锋芒,(泥人也有三分土性)不与人争锋,就是无人保护或者是你的住处门户大开别人也不会去把你怎么样。

善结无绳而不可解,你用善良结识的人特别是生意伙伴你处处为别人着想,就算是在没有签什么合约,合同的情况下别人怎么能瓦解你们的关系或友谊?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所以圣人(包括位高权重者)常常以善言善行去救人感化人,并不放弃每一个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抱着物尽其用的心理,世上就没有废物,这是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善是个人行为,不能让人跟你学,你善,并不代表别人也善。但别人的不善和你的善对比一下的话,这就是你善的资本。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也别想做别人的师傅,也别拿这个当作炫耀的资本,这样做虽然是很聪明其实是很傻。这是关键。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题目是善行无迹,旨在讲一个“善”字,是完美的意思。善于行走的人,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人,不会在语言上留下任何破绽;善于计数的人,不用筹码也能计算;没有门闩别人也无法把他打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结别人也无法解开。有道德的人,善于做到人尽其才,在他眼里不会有无用之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在他眼里不会有无用之物。这叫作内藏聪明智慧。

真正的善就是顺道而行,对有道之人来说,天下没有可弃之物,也没有无用之人。第二十七章提出“五善”,即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这五善都是合乎大道的。

1.4.12.37.原文: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①,善数者不以筹策,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②,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資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資,虽知乎大迷③,是为眇要④.(1.27)

  译:1.善于掌控行动作为的人,能在必须的情况下,如执行政治经济军事保密情报工作时,驾车行动作为,就能利用自然环境空中水上荒原黑夜等,做到隐身慝形无轮辙足迹可循.如有高尚道德品行能自觉做好事的人,就无所谓留迹报恩扬名,终生没有后悔遗憾的阴影痕迹.2.善于说话演讲有口才的人,说话不留口实没有缺点错误.譬如说经典章句至理名言,几乎是没有瑕疵过失.3.善于谋划计算的人,尤其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如战争军事不迷信以筹码占卜而决策.4.善于运用封锁密闭技能的人,好如木工用榫卯凹凸槽眼结构封闭牢固的技术,既无门闩杠楗梢钉而不可打开呀!5.有高明智慧的人,能了解掌控对方的生死命脉,所由缔结约法三章的条约,不必用绳梱索绑拘押暴力强制等手段,也不会随意解约失效啊!所以圣人:1.始终坚持与人为善一视同仁去挽救帮助危难的人,而没有自抱自弃被抛弃的人.2.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坚持不放弃勤俭节约,不劳民伤财的原则,这就是所谓沿袭了精明练达优秀传统的道德品行.因此要成为完善的人,就要以完善成功的人事为师,也可以把不完善失败的人事作为善人的反面教材资料呀!如不学习老师宝贵的成功经验与时俱进,不爱惜研究探讨总结吸取失败的教训,或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虽仅知道些皮毛大概了,其实是个大迷糊的人,还是要为能知道理解其中重要的道理而继续努力学习!.

  参阅:《论语》:(7.22)(11.20)

  注:①瑕xiá:玉石上的杂质斑点,比喻缺点.谪zhé:错误,过失,口实.

  ②关:横杠的门闩叫关.楗jiàn:竖立的门梃叫楗.

  ③迷:迷糊,糊涂.

  ④眇:同妙,奧妙.

告诉我们做人处事,要有山川河海那样

的胸怀,要像清流溪涧那样清澈无染,要像

和风细雨那样润泽着万物而不声张,要

像婴儿那无欲无望。要安于忍辱,像大地

那样承载万物,忍于污染,成为天下之川

谷……

《道德经》乃本体论,即阐述宇宙、万物生成本源及运动变化规律的智慧大道!也就是得道之真谛!

所以,若未达与圣居、与圣语、与圣化之境界,常人很难窥其真象、得其真髓、达其真意!一般多为知解而已!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层次不同,解释各异!

“善”,乃得道圆满之境,即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善行无辙迹”,无行之行故无踪迹;

“善言无瑕疵”,无言之言故无差错;

“善数不用筹策”,无算之算故不用算具;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无闭之闭故无闭不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无结之结故无结不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所以,圣人知人善用,而无不可用之人;物尽其用,而无不可用之物。此乃道明之慧也!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所以,有道之人,不好为人师,而以他人之缺失、不足为师为鉴,或承师道以教化人;未明道者,则好为人师,或只是施财助人,。不以教化人为高贵,不以施人资财为仁爱,虽有智慧而不張显,大智若愚,无为而治,这是智慧之真谛!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善”,不是道德层面的含义,他真正的含义是:合适。

《道德经》这类经典,远不是字面上所能解释的,这是需要我们注意到的。正如老子自己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二十七章主要是对善的解释,正如《道德经》开篇所言:名可名,非常名。老子所说的善,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善。他要我们放下仁义善,顺其自然的去生活、努力则好。

所以,学习这类经典,是需要不间断的去学习和领悟,可能才会有所得的。

善行无辙迹:合适的行为是无迹可循的。

善言无瑕疵:合适的语言是没有瑕疵的。

善数不用筹策:很会计算的人,是用不着工具的。“ 筹策 ”:是一种计数的竹码子。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于关闭的人,虽然没有门闩,但别人也不能打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善于捆缚结扎的人,不用绳索而就能够使人不能解开。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帮助人,从来不遗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经常善于物尽其用,从不抛弃物品。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所以做事合适的人可以做为做事不合适的人们的老师,做事不合适的人们也是可以作为做事合适的人的借鉴。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做事不合适的人,其实也丰富了做事合适的人们阅历。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人生不以合适或不合适为标准,不在意好与不好,否则就会陷入到迷惑中,这是人生重要的奥妙。

西游记中文殊菩萨出场过几次

  在《西游记》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狮猁怪,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化作全真道士,迷惑乌鸡国国王,然后把国王推到井里,自己冒充国王。狮猁怪一只可怜的被阉掉的青毛狮。他第一次下界的原因是这样:当初乌鸡国国王喜欢吃斋念佛,估计养了不少和尚,塑了不少泥像。这事让如来知道了,说这国王不错呀可以考虑发展成下线,于是就派文殊菩萨过来给他洗脑。文殊菩萨就变成一个凡僧,跑过来游说。估计是说这个职业很有前途呀,要不辞了职跟我一起去干吧(原文了:佛差我来度他归西,早证金身罗汉)。但他的洗脑本事不到家,不知怎么得罪了国王。用文殊菩萨自己的话说就是被捆住在水里泡了三天,幸亏六甲金身把他救出来。如来就下旨说着还了得,他泡你三天,你就泡他三年。于是就派青毛狮到乌鸡国来,先是变成一个道士,呼风唤雨与之后成了国师。有一天把国王推下井中,自己则变成了他的样子,继续在这里当国王。  第二次,是伙同普贤菩萨的白象坐骑,还有所谓的“如来的亲娘舅”大鹏鸟一起下凡。狮猁怪在后面狮驼岭又再次登场,和普贤菩萨的白象王还有大翅金鹏做起了兄弟。不过在乌鸡国的时候叫做狮猁怪,在狮驼岭叫做青毛狮子怪。有人说这文殊菩萨是不是有两头坐骑呀?其实还是同一头。第一外貌的描写就不说了,都是青毛狮子,描述非常相似,同时其武器也都是大刀。第二坐骑应该属于领导特殊配置,观音、普贤都只有一头,文殊菩萨也没有理由超标。  

文殊菩萨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乌鸡国

来自《西游记》第13集。如来派遣文殊菩萨下界帮助乌鸡国国王归西,谁想因为文殊菩萨的几句刁难,乌鸡国国王捆了下凡的文殊菩萨三天三夜,后如来为替文殊菩萨报三天水灾之恨,将青毛狮子推他下井,水浸三年。

第二次是狮驼洞三怪

来自《西游记续集》第四集,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成精下凡。后如来派遣文殊菩萨下界帮助孙悟空降妖。

求学可以拜佛吗

求学可以拜佛。

求学应拜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诸佛之母、菩萨之师,是智慧的化生,具有一切众智,能说出诸佛之功德,全凭久已证得的无上智慧。

扩展资料:

求学拜佛时,最好本人亲自参拜,一则显得重视,二则表示尊重佛祖。

参拜文殊菩萨时,应上三柱香,合掌恭请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慈悲加持,保佑弟子考上某某学校,合掌念诵“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圣号。

如果自己实在去不了,也可以请求代为参拜,但是一旦心愿实现后,必须亲自去还愿,以感谢文殊菩萨的保佑,否则,以后就不灵验了。

民国的时候是怎样划分民族的?那时中国有多少个民族

1912年为民国元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国退出历史舞台,总计38年。

民国共有5个民族。辛亥革命后,清帝退位诏书明确提出: "仍合满、汉蒙、回、臧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第一次提出了"五族共和"论。由此可知,民国只有5个民族。

值得注意的是,民国时期,民族的划分是以明显的文化和人种差异来区分的。称汉族为"国族",把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称为"宗族",认为它们是汉族的"大小宗支"。包括西南、华南的少数民族如苗族、白族、壮族等,过去一般都把西南的少数民族当成汉族的分支。只把蒙、满、回、臧与汉族区别开来,成为另4个民族,与汉族一起合称民国5族。

秦灭六国,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南越,奠定了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基础。直至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根椐普查结果,中国正式确认56个民族。和民国相比,整整增加了51个民族。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又融汇成为我们伟大的一一中华民族!

我们都知道今天咱们中国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我们同为中华民族血脉,同是同胞兄弟,五十六个民族的划分是在新中国建国之后,根据调查统计而正式确定的,那么在新中国之前的中华民国又是怎样划分民族的呢?那个时候中华民国所承认的民族又有多少个呢?

说道民族,除了汉族以外,从秦汉时期起我们就知道还有匈奴,到了五胡乱华时期的鲜卑、羯、羌、氐,唐朝时的藏族,宋朝时期金国的女真族和之后的蒙古族,所有的民族或因为战争,或是文化交流,几千年来我们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交融,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国家始终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并没有进行完整的民族调查统计,在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就提出了“五族共和”这样的一个政治口号,这个口号的内容主要是强调:汉,满,蒙,回,藏五大族群和谐相处,注意回并非特指回族,而是信仰伊斯兰的主要民族,北洋也用五色旗为国旗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藏族(黑)。

但是很显然“五族共和”这个口号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我国集聚在我国西南地区,数量众多的其他少数民族,以致于这个口号提出之后,被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势力以此来挑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情绪,后来这也引起了当时国民党的重视,1939年民国中央研究院进行了一次大致的调查,确定了六十多个聚居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但是之前的朝代并不重视这些少数民族,对他们也常常用虫兽偏旁命名,如“犭,带有歧视的意思,,所以民国政府就决定在命名上,一律将“犭”改为“亻”,并施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开化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政策。

后来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开始强调,民族是大的宗族,各民族同源的观点,我们中华民族是由多个宗族融合而成的,这些宗族本来就是一个种族,或是一个体系的分支,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虽然这是我们产生了分别,但是在五千年历史中,我们不断的融合,不断的交流,迁移而不断融合成为一个民族,共同谱写了中华五千年璀璨的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同源论的大概内容,我们简单的概括就是今天中国海峡两岸,所有的各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同是炎黄子孙。

至于民国时期到底有多少个民族,由于没有详细的文献资料,也不可妄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今天我们确定的很多少数民族,像白族,傣族,壮族也早就有历史的相关记载,白族在唐朝《南诏图志》就有记录。但是真正对各民族进行详细划分主要还是到了新中国建国后。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相信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人人都会唱上两句。在大家的印象里,中国当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但是,56个民族的划分其实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在新中国之前的民国时期,中国对民族的划分并非是56个民族,而是五个民族。

武昌起义成功后,辛亥革命迅速席卷全国,短短两个月内,全国15个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元旦,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成立。成立后的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以五色旗(红、白、黄、蓝、黑)为国旗。而这个五色旗中的五种颜色,代表的就是五族。

五族共和,指的是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和藏族(黑)五个民族。当时临时政府认为,中国是由这这五个民族共同构成的,他们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号,强调中国五大族群和谐共处,共建共和国。

为什么当时的革命者会将中国分为这五大民族呢?原因也很简单,其实是为了团结中国边疆地区,因为中国当时的民族不止五个,但大部分都位于传统汉地,并不具备多大影响力。

而位于内外蒙古的蒙古族,位于西北新疆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当时将其统称为缠回,五族共和中的回族主要指的也是缠回),位于西藏的藏族,和刚刚被推翻的清朝统治者满族,在中国,尤其在边疆地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为了团结这些地区,因此提出了五族共和之说。

其实,最先提出五族概念的并非是革命者,而是由清末的立宪派。清末立宪派一直希望“化除满汉畛域”,“五族共和”,“五族大同”。因此,立宪派们纷纷宣传五头五族共和思想。

而清末革命党最先提出的“驱除鞑虏”的口号和排满思想比较狭隘,因为如果真的按照这个口号来实行的话,意味着除了传统汉地,中国东北、新疆等边疆地区将有可能失去,这当然不可能让任何一个中国人接受。

因此,这些革命党也逐渐接受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正式提出了五族共和的概念,并将五色旗定为国旗。

而且,中华民国是清朝的唯一合法继承者,他也理所应当的继承了清朝的所有遗产。因此,清朝的疆域自然也是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在清朝皇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中,也明确了这一点。清廷退位,诏书中写道,

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而且,需要指出的是,五族之说其实主要指北洋军阀时期。到了常凯申的国民政府时期,五族之说逐渐被淡化,常凯申更在抗战期间所发布的《中国之命运》中认为,中国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如其他满族、蒙古、回族、藏族等,是与汉族有血缘关系的宗族。因此,常凯申认为:“我五族在实质上本是整个的一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革命党最初打出的口号,也就是说推翻满人的统治,恢复汉人的天下,但是这个口号后来被废弃了,因为他们忽略了中国土地上不止汉族一个民族。推翻清朝统治之后,民国建立,自然也面对民族划分的问题,但也没有什么弯弯绕绕,毕竟国内的军阀混战和国外的外敌入侵够让政府头疼的了。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建立了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就宣布不能存在帝政,要有统一的内政,而后的北洋政府也开始大肆宣传五族共和,五族共和的思想便在中华大地传播开来。

五族共和哪五族?就是汉、藏、蒙、满、回五族,这五大民族分别代表中华的五大区域,长城内、青藏高原、蒙古草原、内外东北还有新疆。汉族基本上就是生活在汉地十八省的人,云南、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没有细分全部划入了汉族,藏族就是生活在西藏地区的人群,蒙古族生活在蒙古高原,满足就是女真人,活跃在东北一带,回族是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多个民族的混合体,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与我们如今所说的五十六民族相比,民国的五大民族好像也太少了一点,在这里呢大家要搞清楚,并不是说民国的时候只有这五个民族,准确的来说是五大族群,中华土地上该有的民族一个也没有少,只是在当时是比较笼统地划分,这五大民族人口较多,也就是说这五大民族是主体民族,对于很多少数民族政府只是没有精力去细分,直接划在了五大民族里面,并不是代表他们不存在。

随着国民政府的发展,出现了“边疆民族”的说法,所谓“边疆民族”就是指没有被汉族同化的边疆地区的民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便开始逐渐地增加民族划分,有学者表示,孙中山对于民族构成的说法中是有苗族的存在的,而那时的苗族也与当今的有很大区别,当时的苗族基本代表了整个南方的少数民族。

1935年,人类学专家刘咸发表《国防建设与边疆民族》一文,向国民政府提出建议将“边疆民族”进行更加具体的划分。1939年,民国中央研究院对中国的民族构成进行了一次大致的调查,确定了六十多个聚居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将一些带有歧视意义的民族名称进行了更名,为了避免歧视,将所谓的“少数民族”改称为“边疆民族”。民国时期的民族划分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发展进步,整体来说是比较混乱的,因为在那个年代,战争已经让他们应接不暇了,中国土地广阔人口繁多。根本没办法对此进行细致的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家逐渐稳定,政府也没有忽略民族划分这个重大问题,立马开始投入人力、精力着手进行调查,最终确定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一些人数极其少的和调查无果的则为未识别民族。

实话实说,当初的中华民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民族划分。

由于汉人的辛亥革命,不仅仅是要推翻满清的腐朽统治,而且还要对其为祸三百来年的罪恶进行彻底的清算,在这种特定历史情况下,满清统治者出于自保,整出了满、汉、蒙、回、藏五个民族。其意是告诉世人,不要"驱逐鞑虏"了,咱们都是一家人。孙中山等人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认可并接受了这种划分。

后来清庭迫于形势,在袁世凯的干预下,下诏退位,其中诏书言及:"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庭的民族划分,大致是以分布的地域为标准的粗线条的归类。汉主要指的是内地十八省,蒙是今内外蒙古所在地,回是新疆,藏即现在的西藏。

其实孙中山包括后来的蒋介石一直禀承国族这一宗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的民族无非是三大块。一是汉,即国族。二是北方的游牧和渔猎组成的民族,即满丶蒙。三是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

其中回族当时并不包括散居在内地的回民。散居内地的回民时称汉穆,由于历史原因,与汉族有血亲,当年很多地方的回民称汉人为老表,老表即表亲的意思。蒋介石也曾私下称呼西北的马步芳为表弟,所以民国政府一直视内地回民为自己人。

至于藏族,在民国高层人士眼里就是汉族的一个大的分支,别的民族,如建国后来划分出来的苗族、瑶族丶侗族丶土家族等等吧,就是汉族。因为这些民族完全不同于新疆的民族,之所以民国把新疆的民族单列为一族,原因是长相明显有别于汉人。用现代话讲属于欧罗巴人种,而且语言、风俗等完全不同,肯定不是汉族。但是南方的这些民族除习俗与汉人略有不同外,别的完全一样,所以民国政府更是不把他们当外人看待。

因此,民国时期不可能详细划分民族,当然这也与当时的战乱局面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丶国内原因,为了充分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国家专门成立了由专家组成的民族识别认定委员会,在经过了大量的艰辛细致的调查统计工作后,最终确定了56个民族。后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调整,因为待遇问题,使得一些原本属于汉族的族群,脱离了汉族,被认定为未识别民族。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