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天台县高中毕业证图片,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访客42024-03-23 09:48:37

你见过最强势的老人有多强势

我遇到的老人都很强势,刚成家那两年,虽然我妈离我不算远也就五十公里的距离,但我经常会想我妈,有时跟我妈打打电话聊聊天,没想到我婆婆事后竟然不高兴地说,你跟你妈打电话说那么长时间,跟我打电话就没几句话。孩子出生才十五天,婆婆就要回自己家去,不想伺候月子,担心我公公一个人在家,其实我公公身体棒棒哒,一点不需要她担心,她跟她儿子商量说,春天到了要回去帮忙在菜地种一点菜,这是她找的一个借口而已,我在卧室一听婆婆这意思,明显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就说让她回去吧,她儿子不同意她回去,说她根本不会种菜,回去了孩子这么小怎么办?这时我婆婆听见我说让她回去,立马回怼我一句,我住我儿子家,吃我儿子的,也没吃你的喝你的,我想走就走,不想走就不走。我也不跟她计较,因为她是一个自以为是没素质的人,我跟她没必要吵,吵也吵不赢,我以大局为重,因为我孩子睡眠超好,一天几乎都睡得很香,从不哭闹,所以大人心情也很好,哪有吵架的心思,看宝宝都看不够呢。当下重中之重是保持好自己的心情,给宝宝一个安静和谐的家庭氛围,让他在睡眠中发育成长,我不会因为她影响自己心情,那就得不偿失了,想想那时的我还真够心胸开阔的,竟然都没跟她计较,现在的我还是挺佩服那时的我。[灵光一闪]

浙江省天台县高中毕业证图片,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啪”地一声!吊灯掉在了地上!老太太得意洋洋地说:“我让你开,我让你开!”

小美婆婆七十多岁了,身体硬朗。平时,和小美夫妻同住,不过,小美丈夫经常出差,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平时,也就是小美和婆婆、还有儿子在家。

小美婆婆是个强势的老太太,到底有多强势呢?大到小美老公的工资要管,小到小美炒菜放几勺盐也要管!

甚至,家里几点开灯,开什么颜色的灯,都要听她的指挥……

小美家餐桌上方的灯有三种颜色(是同一个灯,但可以发三种颜色的光),白色、橘黄色和粉色。但是,平时只能开橘黄色的!

因为,粉色刺眼,平时没开过。这个都没意见。白色,婆婆说费电,也没开过。只有橘黄色,看起来昏昏暗暗的,肯定也不费电。

平时,不管,开哪个灯,只要不摸黑就行,小美也没太在意。

只是这天,小美晚饭做了鱼,喂孩子吃鱼时,小美去把灯调成了白色光,婆婆看到了,立马站起身调成了橘色。

小美看到了,也没说什么,只时停止了给孩子喂鱼的动作。不一会儿,婆婆去厨房盛汤,小美趁机赶紧把灯调成白色的。

婆婆盛好粥过来一看:儿媳居然把灯调成白色的了!

“说了多少遍,白色的费电白色的费电,你为什么就是听不进去啊,过日子是长远的,就得精打细算!”说着,就要去把灯调回橘色。

小美忙说:“妈,这会儿给小宝剥鱼呢,一会儿再调吧!再说了,灯还是那个灯,不管它发什么颜色的光,用的电不都一样多嘛!”

“不可能!白色的那么亮!怎么可能和橘色的用一样多的电!”

小美站在开关前给婆婆科谱:“耗电量和灯泡的颜色没关系,和瓦数有关,这个灯生产出来后就是这个瓦数,它变不了……”

听着小美在“念经”,婆婆只觉得头疼,于是,转身进了厨房。小美还以为婆婆想开了不管灯了,便安心坐下继续吃鱼。

突然,“啪”地一声!吊灯掉在了地上!婆婆得意洋洋地说:“我让你开,我让你开!”小美愣住了!婆婆居然跳上椅子,拿着擀面仗把灯敲碎了?!

满地残渣,婆婆在椅子上狰狞地笑着。小美还没反应过来要发火,婆婆就从椅子上跳下来了,突然,一个不小心,婆婆踩到了刚刚从灯上掉下来的玻璃球!一下子摔倒在地……

不一会儿,救护车便来了……


题主问:你见过最强势的老人有多强势?

刘员外答:我见过最强势的老人连家里开哪个灯都要管!结果,她的后半生只能在病床上度日。

表伯母,某市国企退休,养老金3000多元/月,一个老太婆维持自己生活,富富有余吧?然而,招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开会,主张给予赡养费:儿子:1000元/月/人,女儿500yuan/月/人。儿女们都说:妈,你养老金那么多,都用不完,干嘛还让我们出赡养费啊!然而老太太说:养老金用完用不完,与你们无关,赡养费是你们做儿女必须给的!谁不给,我就去法院起诉谁。儿女们没办法,只好按月按时如数地把赡养费交到老太太手里。强势不?

64岁老人刘玉芬,患重病住进医院,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她的3个儿女,都不愿意到医院看望,儿子说:我没有这个娘!

01.刘玉芬老人的自述。

我叫刘玉芬,今年64岁,一辈子结了3次婚,前两个丈夫死了,第三个丈夫,共同生活了5年,离家出走了,现在我一个人生活。

我的身体不好,今年住了6次医院,次次医院都下了病危通知书。这一次更严重,医院让家属签字,儿女都不来,是我自己按的手指印。

我一共有3个孩子,两个女儿都出嫁了,我现在和儿子住在一起,不过是各吃各的。

儿子的对象是个幼儿老师,平时基本上不怎么和我说话,两个女儿来得也很少,早晚来一次,还吵架。

前几天,我正在做饭,忽然,倒在了地上,邻居们都吓坏了,当时,儿子一家都在吃饭,是邻居帮我打的120电话。

想想我这辈子造得什么孽?吃苦受累,拉扯大了3个孩子,现在,成了仇人,到哪去讲理去?

02.儿子李志军:

记者同志,哪个庙里没有怨死的鬼?我母亲这个人,就是太会作了。

她年年都住院,光今年就住了6次,我和两个姐姐都吓得要命,她出院了,就像一个没事人一样,一点都不注意吃饭和饮食。

这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有私家车,她偏偏打120,还到处说我们几个不孝顺。

母亲特别强势,一点不合她的心意,就大喊大叫,摔东西,你看看,这些门上,楼梯扶手上,地板砖上,都是她拿刀砍的印子,家具没有一个完好的。

我们也想孝顺她,只要她不这样强势,对儿女说话温和一些,就行了。

03.小女儿李爱莉。

都说女儿是娘的小棉袄,我和姐姐,长这么大就没有和娘说过什么悄悄话。

母亲见到我们,就是指责,就是骂。吓得我们都不敢见她了。

去年,我去看她,给她洗被子,洗好了,母亲嘟嘟囔囔,说我没有洗干净,还说少了1200块钱,意思是我偷了她的钱。

我看电视上,人家母女亲亲热热,我都羡慕,我怎么没有摊上个好母亲?

04.村治保主任。

记者同志,你问起刘玉芬老人的事,我一听到这个事,头都大了。

她们一家人,一年里,经常来村委会,要求调解,吵吵嚷嚷,娘说娘有理,儿说儿有理。

说起刘玉芬老人,她真是个可怜的人,一辈子结了3次婚,都很短暂。

她和第一个丈夫,结婚几个月丈夫就死了,然后,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结婚一年后,这个丈夫疯了,他们生了3个孩子,在第三个孩子刚满月,这个丈夫也死了。

从此,刘玉芬一个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还要养着公公婆婆,在生活里,她渐渐养成了要强的性格,什么人都不能在她的话上。

她靠做保姆,打零工,赚钱把3个孩子养大了,两个女儿出嫁了,她又供儿子读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给他买了房子,娶了媳妇。

儿子结婚后,她在家里处处都要当家,她儿媳妇是一个幼儿老师,和她说不到一块,就分了家。

刘玉芬老人到了晚年,又结了一次婚,是她小女儿给她介绍的一个人,比她大16岁,她感觉还可以,就跟他结了婚,去了外地。

5年后,刘玉芬老人一个人回来了,原来是,那个男人,受不了她的强势,和她分了手。

回来后的刘玉芬,仍然改不掉,看谁都看不惯。

我已经给村委会负责同志,作了汇报,领导决定,要召开一个专门会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把它当作转变村风民俗教育的一个开场戏

05.大结局。

记者会同村委会,召集了刘玉芬老人,刘玉芬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开了一个会议,专门研究老人的赡养问题。

在会上,刘玉芬老人首先承认自己是有点强势,得理不饶人。

听了老人的话,几个儿女都感动得不得了,女儿抱着妈妈哭成了泪人。

最后,3个儿女主动提出,每个月每家给母亲赡养费1000元。

写在最后:

老要知足少要乖,父母和儿女,在感情上是最亲近的人,血浓于水,亲情是无法割舍的,但是,也要注意多沟通多理解。

我是@五哥聊情感,专注于讲述生活里的感人瞬间。你们见过最强势的老人吗?请在评论区发表精彩评论。

(材料来自网络,侵删)

我姐的朋友就因为太强势离了婚。兰姐家丈夫性格很好,兰姐急了抽他耳光都不还手,他丈夫还是公务员佷有工作能力就是宠老婆,兰姐一吵架又打又骂还扬言要离婚,这一次因为孩子结婚两人又吵起来了,兰姐又不依不饶非拉着丈夫离婚,她本来是吓吓他,结果丈夫说离就离,就这样就离了。离完后兰姐还等着前夫来救她复婚呢,结果没多久她前夫就找了一个小十来岁的结婚了,这下可不得了了,每天堵着前夫骂,孩子也都不理她,她的几个妹姐就找他孩子,让孩子说他父亲和那女人分手继续和她妈过,孩子说我爸才过了几天人过的日子,你们就放过我爸吧!这下兰姐真傻眼了,后悔也没用,她前夫现在妻子是个温柔的女人,连脚都给老公洗,很庆幸跟她离了婚

明朝未解之谜之朱允炆下落大揭秘,情况究竟如何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一直成谜,以至于成了明朝的一件疑案。虽然朱棣进城后,找出两具尸体,指定就是建文帝和皇后,但当时的人却都不相信。而《明史》中记载:”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如果建文帝确实被烧死,则不必如此曲折行笔,其中史官必有难言之隐。那么,建文帝下落到底如何?

朱棣为何一口咬定建文帝被烧死

明史中记载:”谷王橞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这段描写是很有问题的,给我们留下太多想象的空间。而且,其前后矛盾,是史官故意留给我们的把柄。为什么突然宫中起火?不过是制造混乱,想让建文帝出逃更容易罢了。史官真实的观点,便是”帝不知所终“。后面记载还有这样一句话:”或云帝由地道出亡。“不过这样的记载,显然不能被朱棣接受,朱棣必须要建文帝死。

所以,我们看到”燕王遣中使“,这个宦官是朱棣派去的人。”出帝后尸于火中“,既然建文帝的尸体已经找到,那么前面这句”帝不知所终“岂不是废话了吗?原因就在于朱棣必须让建文帝死。而火中的尸体简直是太好找了,随便扔一个人进去就成。朱棣都说是建文帝了,谁还敢提反对意见?朱棣这就是让天下臣民都绝了希望,以后不论建文帝还是宣称是他的后代,都可以指定为假冒,朱棣这是为后面做准备了。

建文帝出家为僧

建文帝出家为僧的传闻流传最广。我们知道,和尚姚广孝是朱棣靖难时期的大功臣,在他84岁重病的时候,请求朱棣释放僧人溥洽。溥洽当时是建文帝的主录僧,朱棣进南京后,有人举发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于是溥洽一直以散布妖言的罪名被关了十六年。如果建文帝真的被烧死,朱棣对于溥洽,或杀或放,又何必以其他罪名关押十六年?原因便是朱棣尚未得知建文帝下落,对于溥洽还有所期望而已。而传言替朱允炆削发的,便是这位溥洽。

另外,胡濙是朱棣极为信任的官员,朱棣还曾派他监视太子。后来也是因为胡濙的报告,才使得朱棣打消了对太子朱高炽的怀疑。但就是这样一个心腹,却长期打着寻找张邋遢(张三丰)的名号,在全国各地巡游,打听各种传说报告给朱棣。从永乐五年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期间,胡濙因母丧请求回家,都没有被朱棣批准。

等到永乐二十一年,胡濙回到京城,但此时的朱棣却在宣府。胡濙二话不说,转身去了宣府。当胡濙到达后,朱棣已经就寝。

”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半夜两点以后)乃出。“

胡濙在外十几年,是什么消息使得朱棣半夜接见他?而且还一直谈到深夜,想必自然是建文帝的下落,而且是确切的下落。此时的建文帝或者已经死亡,或者已经彻底放下了皇位,否则朱棣不会心安。那么,建文帝出家为僧还是有很高可信度的。

建文帝是否有可能到了南洋

”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在胡濙没有半夜前来报道的时候,有传言建文帝出海到了南洋,所以朱棣才派郑和下南洋。等到胡濙报告了之后,朱棣的疑惑才打消。如果建文帝真的出海,那么郑和一次两次出海还可以理解,但长此以往就有些不划算了。

等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他的皇位已经大大稳固,没必要再关心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在明宣宗时期,郑和还是进行了他最后一次下南洋。由此可以推断,郑和下西洋以宣扬国威为主,打探建文帝的下落只不过是附带。况且,建文帝如果真的到了海外小国,自然也无法对大明形成威胁,所以朱棣才会”疑始释“。

综上所述,在朱棣靖难成功后,建文帝并没有大火中烧死,也没有到南洋。而他出家为僧的概率,则是最大的。一直到明英宗的时候,还有僧人自称是建文帝,被知府送到朝廷,”下狱,阅四月死。同谋僧十二人,皆戍辽东。自后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可见,建文帝出家为僧,是被当时的人们广泛接受的。

关于朱允炆的踪迹,在明朝一直是一个谜。朱元璋曾为了明朝皇位的传承,大费周章。他知道太子朱标,为人和善,心不够狠,所以,在临死前就想把朝中官员驯得服服帖帖。所以,朱元璋时期,大臣们几乎都不敢大声说话。没想到,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顺势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长子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比朱标还要温柔,他上位后,与文臣们关系处得十分融洽。但是,他急于削藩,与他四叔关系闹得很不好。而且削藩的时候,又优柔寡断,导致朱棣有机可乘,最后夺了侄子的皇位。

《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方孝儒传》中记载,朱棣攻城之后,建文帝见大势已去,遂下令焚宫,自己携皇后跳去火中自焚。一时间,遍地伏尸,朱棣清理了三天,最后找出朱允炆的尸体,已经分不清男女了。


不过,后来,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都曾记载,朱棣怀疑大火烧死的并不是建文帝,建文帝削发为僧逃跑了,所以派郑和下西洋去找他。但是,建文帝其实并没有南下,他被僧司溥洽所救,此后便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从此再也没有复国之意。此事是朱棣在死前一天才知道的,建文帝死于永乐21年,享年46岁。但这种说法的可信程度到底有多高,一直都没有人能说的清楚,所以只好称建文帝下落不明。

大家好,我是大明皇帝朱允炆,也是你们口中的建文皇帝!

你们不要乱猜了,我性格比较弱,又是皇爷爷钦定的大明皇位继承人,怎么可能会自焚而死?我只是远遁而已,蓄积力量以图复位的机会!

所以当我那位好四叔的兵马突破长江防线,该死的家奴打开了南京城门,我就知道我应该跑路了,不跑只能等死,跑了也许还有一丝复位的希望。

我大明是讲孝道的法治国家,我是法定的大明继承人!

不管我那位四叔打出什么旗号,他不遵守皇爷爷的遗命,就是不孝;起兵造反,就是不忠!

等我到了落脚点后,只要振臂高呼,天下忠君之士定会为我所用。我要反攻回去,我要夺回属于我的东西。

要实现这一切,我需要一位绝对忠诚又有能力的武将。像李景隆那样坑爹的玩意儿,再次让我选择的话,有多远滚多远。

所以,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去云南!

对,你们猜对了,我选的就是西平侯沫晟。

选他是因为两点:我让他继承了侯爵,对他有恩;他老子沫英和我老子感情深厚,听说当年我老子死后沫英还吐了血,追随我父亲去了。

这样的人应该是可以放心的。

让我绝望的是,我那位好四叔采取了一招“釜底抽薪”,断绝了我夺位的希望。

他先用一具烧焦的尸首告诉天下人那是自焚后的我,让天下人认为我已经死去,断绝对我的效忠;

然后采取凌厉的手段对我的臣僚杀一批拉拢一批,我的老师方孝儒因为不肯低头被他杀了,这老爷子虽然误我,但忠心不假啊,捶足顿胸!

最后又大肆分赏爵位,拉拢人心。听说连宫里的家奴都得了分赏,这真的是好手段。

最让我伤心的是,沫晟接受了现实,投靠朱棣了,这真的是天要绝我!

看来云南是去不了,要重新规划逃跑路线了。我不甘心啊,我的大明江山真的要易主了,虽然他也姓朱。

为什么忠臣良将这么少,难道他们都忘了我皇爷爷的恩赐,忘了我父亲的宽厚,忘了替我复仇呢?

不和你们说了,我打算把身上这套僧袍洗洗,然后往南去泰国。

听说那里信佛,过去后也许能混个法师当当,反正大明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期望皇爷爷保佑!

再见了,我的大明!再见了,我的四叔!希望你不要为难我的小儿子朱文圭,两岁的娃娃起不了风云的。

希望大明繁荣昌盛!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意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问题。


有关这个问题,我个人的意见倾向于确实失踪了。朱棣把他干掉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理由有这么几个:

1、朱棣不会留活口。对于这么个大宝贝侄子,朱棣是很清楚他有什么政治能量的。只要他还活着,这个国家就会有不少忠于他的人以及更多的野心家聚集在他的身边,时刻准备造自己的反。只要有能力弄死朱允炆,朱棣会活口吗?不会的。事实上明朝政府也一直对外宣称是朱允炆死在大火里面了,即使是这样都有一堆人猜测他没死,逼得朱棣大开杀戒。试想,如果朱允炆真的坐实了已经死了,朱棣会那么慌,以至于必须杀一堆人灭口吗?

2、确实派人出去进行了搜寻。《明史》中的《郑和传》和《胡濙传》,都明确的记载了这两位一明一暗,就是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就算郑和还有别的目的,那胡濙在外面飘荡二十多年,总不能真的是为了寻找仙人吧?这个说不通。

3、胡濙的对话。《胡濙传》记载:“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找了十六年朱允炆的胡濙,急吼吼地从南方回到北京,又从北京跑到宣府,就为了见皇帝一面,如果只是跟他汇报建文确实死了,不太现实,也不可能说那么久。因此这一番长谈,很有可能是汇报建文的现状。至于是什么现状,那就任由后人猜测了。

欢迎您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之谜。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太子朱标之子。洪武二十五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在太祖朱元璋死后,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朱允炆认识到被朱元璋分封在各地的藩王是巨大的威胁。于是他动手削藩,可是操之过急,燕王朱棣趁势起兵靖难。燕王军事能力极强,手下士兵英勇善战,朱允炆的军队胜多败少。

建文四年,燕军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门迎降,京师遂破。

燕兵进京,四处寻找朱允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他为啥这么着急呢?废话,当然急了。朱允炆活着不要紧,朱棣可以弄死他,他死了更好,朱棣可以安心做皇帝。可是,竟然找不到了……

那朱允炆到底咋样了呢?后世有这样几种主流说法。

一是死亡说。当时燕王军队攻城时,皇宫起火,大火熊熊燃烧。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它们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长子的尸体。朱棣当机立断,哭着说哎呀侄子你咋这么糊涂啊!言外之意很明显,不用找了,这就是朱允炆,他死了该我来当皇帝了。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但这种可能性较小。

二是出逃说。出逃说比较复杂,容我细细说来。

据说朱元璋临终前曾经给朱允炆一个盒子,说到走投无路时就打开它。到朱棣攻城时,朱允炆突然想到这个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把剃刀,一张度牒。得,这不是让我出家吗。朱允炆一想,出家就出家,还是命重要,于是就在心腹太监的陪同下逃出了皇宫……对建文帝有同情心的臣子也多持这种态度,认为建文帝没死,只是躲起来了。

几十年后,有人说在云南驿见到一云游老僧。老僧在墙壁上题诗一首,扬长而去。根据诗的内容判断,他就是建文帝。

那么建文帝真的遁入空门了吗,我们看看朱棣方的一些材料。

朱棣知道自己和皇位不是合法取得的,一直提心吊胆,并秘密地寻找建文帝的下落。他在陆上派遣胡濙(ying)寻找,海路则派遣郑和寻找。

“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从这句至是疑始释,并且他们交谈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可以看到朱棣终于找到了建文帝的下落。

朱棣自己也不相信朱允炆自焚了。根据上面材料来看,朱允炆应该是出逃了,得以保全性命。但他的下落却被胡濙找到,朱棣有没有派人去灭口就不好说了……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