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哪个直管县会率先升格为省辖市-鄢陵县普通高中毕业证图片大全

admin52024-03-29 16:44:47

河南哪个直管县会率先升格为省辖市

邓州市。首先,国家定位丹江口库区中心城市,而陕西商洛,湖北十堰也为丹江口库区中心城市,人家早就是地级市了,河南库区中心城市还是县级市。其次,邓州升地级后,管辖新野,内乡,淅川等县,可与南阳均衡发展。

河南哪个直管县会率先升格为省辖市-鄢陵县普通高中毕业证图片大全

直管县要升格为省辖市必需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哪个会率先升格呢,这就要分析哪个更有优势。

从人口数量来说,邓州、固始有优势;从经济来说,巩义、永城有优势;从区位来说,固始、鹿邑有优势。

国家对省辖市设置还是慎重的,除非有非常大的必要才有可能升格。深圳是我国国家先行先试示范区,也只是广东一个地级市,并没有升格为省级直辖市。同样的道理,一个县要升格为省辖市也是比较难的。

综合各种因素,如果一定要说出哪一个河南直管县会率先升格为省辖市,那我估计会是固始。

这个问题我还是有点话语权的,我个人感觉河南省永城市会率先升格成地级市,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地理位置

永城位于河南省最东部,是鲁,苏,豫,皖四省接合部,芒砀山耸立于北,浍水环绕于南,东接徐淮,西连梁宋,是河南省东引西进的桥头堡,素有“豫东门户”之称,被誉为“豫东明珠”。

二,交通发达

永城东距徐州75公里,西距商丘75公里,距省会郑州260公里左右,并与合肥、南京、济南等省会城市的距离都在300公里左右。境内有济祁高速,连霍高速,311国道等,郑徐高铁永城北站2017年开始通车,出行更加方便。


三,旅游

永城境内有商丘唯一一座五A级旅游景区芒砀山旅游景区,四A级旅游景区陈官庄淮海战役烈士林园,崇法寺,日月湖等旅游景点!



四,经济

2017年永城市GDP达到了530亿人名币,入选中国百强县市第86名,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面粉展销会,中国唯一一座中国面粉城,两家驰名商标等。有中国500百强企业神火集团和永煤集团,永城的黑白经济发展迅速!

五,获得荣誉

这里只挑有价值的,永城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百强县(市)等!

所以我认为永城率先成为地级市,或者和济源市一样成为副地级市!你的观点呢?

汝州市最有可能率先升格为省辖市。首先,汝州是国家卫生城市,原林城市,国家湿地公园等。其次是功能齐全的省直管县市之一。近几年,汝州市高起点,大跨度的城市建设,让汝州换然一新。再就是汝州文化底蕴深厚,仅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多处,还是宋代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之乡。……汝州市的翻天复地的变化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综上所述,汝州市成为省车辖市的可能性很大。

在现有的十座省管县,比较有希望升级成省管市的是,商丘地区的永城县。

因为升级成地级市,必须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就像济源市一样,是一座优秀的旅游文化城市。地处小浪底库区,依傍黄河,是联接豫山陕三省的重要交通要道。还有现代化的城市布局,优美的生活环境。

永城城市最近发展建设很快,新城区建的十分漂亮。自古以来重要的交通要道,豫皖苏四省通衡要冲。

有优质的煤炭资源保障,是国家级四大煤炭基地。国家500强企业永煤集团,神火集团。省管县的政策重视倾斜,优先发展的第三产业。特别是依托国家,修建的永合杭专线的高铁,永城的发展速度会更加快捷。

永城是一座历史文化旅游城市。有很多古老的人文景观。芒砀山风景游览区,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处。第一个农民起义大涉王陈新胜墓。汉文化游览区等等。

永城现在和济源市一样。致力于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现代城镇建设。已成为国家宜居城镇,文明卫生城镇。

永城还是国家重要面粉基地。面粉和煤炭黑白产业是永城的支柱。还有许多重点企业在此投资,城市经济结构正在日趋合理发展。

相信永城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一定很有希望成为省管市,这也有利于商丘城市的快速发展。从而带动黄淮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先后跑过全省十个省直管县,下面我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

我觉得,短期内河南省不会有县级市升级为地级市。

如果一定要升一个的话,我觉得肯定是巩义市。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在河南省108个县市中县巩义市排全省第二名,2017年度GDP达到730亿。巩义市的经济总量比省辖市济源还高,接近鹤壁市。

在10个直管县中,巩义市的GDP也排第一名。

其次说区位。

巩义东距省会郑州市82公里,西距古都洛阳市76公里。郑西高铁、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等均在市内设站。 巩义市处于郑州和洛阳之间,郑州是河南省经济第一大市,洛阳市第二大市。巩义升格为地级市,可以平衡郑州和洛阳,有利于全省地级市之间的协调发展,不至于出现一市过于巨大,而且他市过于弱小的情况。

再次,说说巩义的地位。1992年以来综合经济实力连续22年位居河南省县域首位,连续13届跻身全国百强县。巩义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市、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文明城市等。

第四,说说巩义的历史文化。巩义在西周、春秋时,巩为巩伯国,前249置巩县, 西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

三国魏、晋代均属河南郡。

巩义位于黄河之滨,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拥有邙山,民间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宋代皇家陵墓选在巩义,巩义还是杜甫故里,拥有康百万庄园、雪花洞等景区。

最后说说工业基础。巩义以工业见长,在所有县级市中工工业水平最高,升格为省辖市后,可以发挥工业优势,迅速做大做强,同时也可以带动周边县市快速发展,改变偃师等市的产业结构。

欢迎大家讨论。

年号、庙号、谥号分别是什么

庙号(即祖与宗)与谥号

西汉文帝为“汉太宗孝文皇帝”。此称谓前五字各有特定函义。在封建社会有“以孝治天下”风尚;“太宗”为庙号:“文” 为谥号。

汉代皇帝生前一般为自己死后办两件事: 一是建陵墓,二是建庙,将来让后辈子孙祭祀自己。

除此类庙外,还有两种特殊之庙为“万世不毁”的永存庙。一为“祖庙”,每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对本王朝缔造建立,有丰功伟绩,所立之庙为祖庙。二为“宗庙”,皇帝在统治期间有重大建树者,死后所立之庙为宗庙。

例如西汉时期,开国皇帝刘邦庙号为太祖,自刘邦后,文帝庙号为太宗、武帝为世宗、宣帝为中宗。查两汉史料,除去短命天折皇帝外,相传共20帝王,其中庙号为祖者2帝,称宗者5帝,其余13帝既无功,也无德,平平庸庸。

祖宗庙号是皇帝死后的特殊待遇,但两汉后对此传统有所变化。如曹魏政权相传三皇帝,武帝曹操为太祖,文帝曹丕为高祖,明帝曹睿为烈祖,三帝都称祖。唐代时除李渊一人开国有功,称为高祖外,以后每位皇帝都称为宗,这样祖、宗的使用与两汉有了不同。

谥号为臣子在皇帝死后将其身前功绩概括为简短的称号,有一字、两字或多字。谥号始起于奴隶制时代,如殷纣王、周文王、周武王,纣、文、武三字都是谥号。

到封建社会,继续奴隶制时代传统,如汉文帝、光武帝等。唐代以后为了给死去皇帝歌功颂德。谥号字数越加越多,成了一长串的褒美大帽子,如清圣祖康熙帝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褒美之词长达23字。

以上简述可使我们清楚认识到,我国封建社会皇帝特殊人格的长期存在,其目的在于保持皇权的绝对权威性。之所以如此,是因生产力落后,农业经济占支配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而导致了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加之广大人民的穷困和愚味,把一切幸福的希望都寄托在“上帝”身上,这便成为皇权及皇帝特殊人、格得以长期存在与不断强化的重要因素。

读中国历史,常会看见某某皇帝的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等等。秦始皇是帝号、汉武帝用的是谥号、唐太宗、宋太祖用的是庙号、康熙帝、乾隆帝用的是年号。
太庙庙号当为各种称号中最早出现的。庙号是皇帝去世之后在太庙里祭祀时,由群臣商议立定的。一般称祖或者宗。《礼记》中有“祖有功,宗有德。”汉应劭注:“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称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称太宗是也。”看到什么祖、什么宗就是皇帝的庙号了。如上述,汉代之后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一般称什么祖,有创立基业之意。如刘邦是汉太祖(谥号高皇帝,后世多称汉高祖)、李渊称唐高祖、赵匡胤称宋太祖等等;朝代继位的第二个皇帝一般叫做什么宗,有继承祖业、为后嗣所宗法之意。如李世民是唐太宗、赵光义是宋太宗、皇太极是清太宗等等。太宗之后还有高宗、中宗等等。列祖列宗也成了开国数代统治者的代称。谥号,是皇帝、贵族或大臣死后依据生前事迹所予以的褒贬评价。谥法起源于周代,相传由周公制定。皇帝的谥号由礼官评议后交由继任的皇帝认可后公布,大臣们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唐代之前。谥号一般都是一个字,少数有两个字的,如周威烈王的“威烈”、魏安釐王的“安釐”。个别有三个字的,如卫武公谥号睿圣武公,曹魏的曹芳谥号劭陵厉公等等。与庙号一样,西汉惠帝之后,谥号又一律加“孝”字,如孝文帝、孝景帝、孝武帝,一般也可省略“孝”字。武则天打破了谥号三字以下的惯例,她追谥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唐玄宗李隆基决定将列祖列宗的谥号都改为七个字,李渊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极重名号的女皇武则天明清之后谥号的字数规定下来,明代皇帝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明成祖朱棣的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清代皇帝21字(光绪帝)或23字或25字(努尔哈赤),亲王1字,大臣2字。如乾隆帝:“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恭亲王奕䜣的谥号是“忠”。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唐代之后谥号过长,所以人们一般称唐、宋皇帝的庙号。明、清皇帝因为一世一号,每位皇帝只有一个年号。相比庙号,年号更好区分,因而称其年号。最后,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后,决定用“皇帝”作为称呼,他觉得什么庙号、谥号啊都是“子议父、臣议君”,我堂堂皇帝怎么能让你们瞎评论,遂废除谥法,也不用庙号。还是始皇、二世、三世、万世这样来得方便,姑且称之为帝号。

题主正好问反了,顺序应该是谥号、庙号、年号。

谥号一般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前行为而给予的一种称号。虽然目的是用于褒贬其人,但实际用起来却多为褒美之词。而且赐谥的情况也有多种,或在将要下葬的时候,活人在将死的时候。如齐桓公、晋文公就是一个桓字或一个文字。有的则用两个字,赵孝成王、楚考烈王、孝武帝、孝文帝。同时,也有用三个字的谥号,如春秋时的贞惠文子。到了后世,除皇帝外,谥号一般就用两个字。如诸葛亮谥号“忠武”,欧阳修谥号“文忠”,岳飞是谥号“武穆”。另外,有的时候谥号还不是朝廷赐予的,而是其亲友加给的,这叫私谥。如像晋代陶渊明死后,颜延年加给他一个“靖节征士”。其实,私谥不过是古代将相与文人之间互相逢迎、吹捧的手段。

令人意外的是,也有一个没有谥号的霸道皇帝——秦始皇。史载始皇帝曰,“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虽然秦始皇废除了自春秋就流行的谥法,但是到西汉谥号又恢复了。此外,西汉皇帝不仅有谥号还有庙号。所谓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祖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西汉开始,历代王朝的第一个皇帝都被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嗣位之君则称太宗、世宗。如西汉刘邦是开国皇帝,庙号是太祖高皇帝,简称汉高祖;汉文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再如,唐有高祖、太祖、高中、中宗、玄宗等,北宋有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等。从唐代开始,皇帝又有了尊号,但这是生前奉上的。如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此外,也有死后上尊号的,如唐高宗死后,于公元754年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同时,死后追尊者也算是上谥号。所以,一个皇帝在生前死后可以上几次尊号,结果谥号是越来越长,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典型就是宋朝诸帝,其谥号大多有18字之多。其中,宋神宗的谥号为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心皇帝,达20个字。如此,让人叫起来就极其不便。所以,唐代以前对驾崩的皇帝简称谥号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因谥号加长而不便称呼,又改称庙号。到了明清,又开始使用年号称呼。

年号是指古代帝王纪年的名号。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即位,这年称为建元元年,中国之有年号便从这年开始。此后,每逢新君继位,总要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时,同一个皇帝可多次改元。如汉武帝曾改元为元光、元朔,元寿、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等。再如唐朝武则天称帝不满20年间就用过17个年号。但是,明清两代新君即位改元后便不再改元,一代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此后也使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称洪武皇帝,明成祖称永乐皇帝,明世宗称嘉靖皇帝,明神宗称万历皇帝,明毅宗(思宗)称崇祯皇帝,清圣祖称康熙皇帝,清高宗称乾隆皇帝等。

年号、庙号和谥号三者有什么区别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来说应该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皇帝,为什么有的要叫帝,有的又称宗,今天小祁就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者的区别,让大家以后一看就明白!


(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画像)

要想讲清楚这个,我们最好是找一个例子,这样大家就比较好理解了,这里我选择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来作为例子,大多时候都称呼朱元璋为洪武皇帝!为什么选择他,我后面会讲。

因此,朱元璋一共可以有三种称呼,即“明太祖”、“明高帝”和“洪武皇帝”。

明太祖就是朱元璋的庙号。

那么什么是庙号呢?所谓庙号就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最初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因为朱元璋是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因此他毫无疑问的获得了“太祖”的庙号。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画像)

从中也可以看出,称呼中带有“祖”或者“宗”的就是称呼的庙号!

在唐朝以前,并非每位皇帝都有庙号,尤其是汉朝,严格按照功绩标准来给皇帝上庙号,因此两汉仅有六位皇帝有庙号,分别为汉太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世祖刘秀和汉显宗刘庄。就连延续了文景之治的汉景帝也没有捞到一个庙号,由此可见汉朝庙号评定之严格!

但是唐朝以后,庙号开始泛滥,每位皇帝都会给上庙号。

“明高帝”就是朱元璋的谥号。

当然“高”不是朱元璋全部的谥号,他的谥号全称是“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朱元璋影视形象)

谥号起源于西周早期,它的作用就是对死去的人盖棺定论,有褒有贬也有平(带有同情意味)!比如说文、武、明、睿、康、景、庄、宣,这些都是褒谥;炀、厉、灵、幽,这些都属于恶谥;愍、思、怀,这些都是属于平谥!

在早期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容易通过谥号来看出这个皇帝的好坏,但是后期谥号也逐渐掺入了水分,通过谥号也不能判定这个皇帝的作为了!

不同于庙号,谥号不局限于皇帝,诸侯、嫔妃、大臣或者有名望的人等都可以有谥号!

(范文正公范仲淹画像)

一般来说,谥号只有一个字,多的两个字。但是当到了唐朝以后,为了美化吹捧先帝,谥号开始不断加长,多的时候能达到20多个字,但是通常将谥号中的倒数第三个字作为主谥或者真正的盖棺定论的谥号!因此称朱元璋的谥号时多简称为“明高帝”。

因此称呼某某帝的就是谥号,比如说汉武帝(实际为汉孝武帝,因为汉朝奉行以孝治国,所以谥号前都加孝字)、隋文帝等!

洪武皇帝就是称呼朱元璋的年号

年号由汉武帝刘彻始创,公元前140年为“建元元年”,建元也就是第一个年号。

(汉世宗武皇帝刘彻画像)

顾名思义,年号的作用就是用来纪年的。但是在朱元璋以前,皇帝每逢一些大事儿就喜欢改元,因此皇帝一般都有好几个年号,比如汉武帝就有11个年号,唐高宗李治有14个年号,但是也有不改年号的,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

到了朱元璋这里,他明确规定了朝廷以后不封禅、不受尊号、不受祥瑞等等,这种做法使得皇帝改元的欲望大大降低,而他自己也做出了表率,只用一个年号就是“洪武”,因此明清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先后两次登上帝位,因此有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

比如说我们熟悉的嘉靖皇帝、康熙皇帝,都是称呼的年号。

(清圣祖仁皇帝玄烨画像)

因为年号是从朱元璋这里发生的改变,而且年号、庙号和谥号他都有,因此我就把朱元璋拿出来举例说明了。

看到这里,估计朋友们对于为什么有的皇帝要称庙号,有的又称谥号,还有的又称年号有所了解了吧。

这是因为汉朝庙号制度很严格,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而年号又不唯一,因此汉朝到隋朝多称呼谥号。唐朝到元朝期间,谥号过长,年号仍然不唯一,而庙号开始普及,因此这一时期称庙号。到了明朝朱元璋确立“一世一元制”,因此明清两朝就称呼年号更为方便了!

这个问题,丝路说有准确回答,请看:

这个问题中只提到年号、庙号、谥号,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徽号!

谥号、庙号、年号、徽号皆为皇帝所用,现分别详细介绍如下: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褒贬善恶的一种称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按性质分三类:

第一,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日元,温柔好乐曰康,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圣善闻周曰宣,安民宣政曰成,照临四方曰明,聪明睿智曰献,布德执义曰穆。

第二,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的曰后,好内远礼曰炀。

第三,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庙号:庙号是指皇帝去世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起的名号,专用于皇帝。例:高祖、太宗等。

年号: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皇帝用的。这种纪年方法,始于汉武帝。

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

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丝路说”】

对皇帝的三种称呼,庙号和谥号是死后才有,年号是活着时候就有。

通俗的说,明太祖,唐太宗,宋高宗,xx祖,xx宗,。。。。这是庙号

汉武帝,魏文帝。。。xx帝,这是谥号

明嘉靖,万历,清康熙,雍正。。。这是年号

每个皇帝登基都会改年号,有的还经常改。明清的皇帝基本一个皇帝一生用一个,所以通常用年号称呼他们。古代纪年不用公元多少年。比如嘉靖上一任明武宗年号是正德多少多少年,到了嘉靖继位,就是嘉靖一年。

综合举个例子,比如刘彻,谥号汉武帝,庙号汉世宗,至于年号:太始元封后元征和元狩元光天汉建元。。。。。。。。

2333333333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