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启示-初高中毕业证不见了怎么办

访客02024-05-17 03:05:49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启示

天地万物皆因缘和而生,缘和而灭,生灭之相各得所缘!此道之机,生生之法!缘和显相,觉相缘生,执相成我!我成缘和!比如我之色身,是我亦非我!我之存因此身显,茫茫然生,茫茫然灭,虽得此身,却不解此身,亦似主非主!其机何在!?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启示-初高中毕业证不见了怎么办

观我身,佛家言四大和合而成、地,水,风,火。因缘和合故,此身为和合之体,生命共同体,或生命组合体!我观此身是我,此身生灭无量众生,亦各自以为我,我以众生得此身?或众生以我得以生?皆无为,而成无不为!皆不仁,以刍狗!非仁与不仁,物自化而已!化而生"我"身相,若此不足生而灵,空,觉,识加色身四大谓之佛家七大!我因缘生,我亦成缘,成生生之机,谓之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缘和生生之意!重在识!万法唯识!识心能集缘法!得报化之身!道法自然者,自以为然也!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各自以为然,各得报化之身!亦成缘之所缘,生生也!妙也哉!皆道之可道之相也成!生化不住故,皆非常也!若明而守之!应化而化,不作自障,不碍自性!静以观化,顺道而为,何以不正!?无物不正,皆齐也!自道而道也!明之机,可道也!乘万物之缘逍遥游也!

一、原文解释

1.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说文解字: 翕 xī ,起也。这里指合、缩的意思与张相对。固,四塞也,四塞者無裂漏之謂,在此个人觉得是坚定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

如果要想收缩合拢一个东西,那么就该坚定的让它向四周扩张。如果要想削弱它,那么就该坚定的让他强大。如果要想灭亡它,那么就该坚定的让他兴旺。如果要想获取它,那么就该坚定的先给予他。总之:物极必反,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表面上看,老子是在告诉我们一种辩证的世界观,又或者说是一种手段。所以后世从这句话总结出纵横术、诡诈术。但个人一直觉得老子从不提倡阴谋,他老人家一直都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如果说是谋那都是阳谋。

2.是谓微明。

说文解字:微,隐也。上一句说的方法都是隐形的,无质无相,无色无味,都是大道的象。因为如果有形了就不可能成为永恒,就会灭亡。所以说:是谓微明!

3.柔弱胜刚强。

表面意思是柔弱可以战胜刚强,个人觉得这也不是老子想表达的根本意思。现实中看一个婴儿怎么可能打赢一个成年人。那老子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庄子说: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所以个人理解这句话本质为:以无可胜有。你若有形有质,别人自然可以把握你,能把握你便能打败你,反过来你无质无相,别人无法把握你就无法打败你,如太极攻则无其要点。

4.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说文解字:渊,回水也。鱼儿离不开水,国之利器不可以让他人知晓。这样解释的话似乎上下文衔接不起来。那老子到底想说的深层意思什么呢?鱼儿离不开水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世人都明白,那么他潜意识下一句应该引出“国之利器”离不开大道(也就是告诫统治者治理百姓须臾不能离开大道),鱼🐟离开水会死,国家的财富权力制度离开大道自然会崩溃。然后接着说不可以示人,因为国之利器老子希望统治者须臾不离大道,要与大道融在一起,可现实总没那么完美,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告诫统治者不要什么都明明白白告诉他人,以免被他人抓住弱点,那就完了!

二、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一章表面上看老子是在告诉我们方法策略,实质上说还是在讲无为胜有为的道理。大象无形🐘,无形的东西最是难把握,但却最是有效。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人做事能够做到无形、无迹可察,那么自然是王者。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不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完美的德,不是为显着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而是因为为道而有德。虚伪的德,为了有德而去做有德的事情,也就是俗话说的装,作秀。完美的德,遵从于道,所以能心想事成。虚伪的德,背离道,必定会无所作为。尚仁者不求回报,将仁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去遵守,以仁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义者欲求回报,以义的言行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尚礼者,以礼所规范的言行模式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脱离道而行事。要求别人有礼而得不到回应,就生气,抱怨、发牢骚,摔东西。所以失去了道,德就是真伪的。没有了德,仁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仁,义就是虚伪的。没有了义,礼就是虚伪的。虚伪的礼忠信最薄,是祸乱之首。

感谢邀请。

传统思维认为老子书是玄学,从而以玄证玄,搞成玄而又玄。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高深莫测,其于人性的发掘最有功力。他感叹当时的道德体制逐渐崩溃,提出匡救之法。先分析道德是如何一步一步沦丧的,这便是本章的那些排比句。看着挺深奥,其实不然。随着私有制的不断扩大,社会财富越多,社会矛盾越尖锐。解决的办法是返朴,即倒退。但倒退是行不通的。所以他的学说被束之高阁,只有哲学思想在闪光。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奴隶社会的末段恰是封建社会的开端。百家争鸣的结果是,统治者从纯事鬼神转变到关注民生。社会福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向着大同走去。这一过程直到现在仍在运行中。重归公有制是不现实的,如何平衡公私关系,才是主要的为政之道。比如限制特权,惩戒贪腐,同时尽可能地把经济发展的红利以福利形式分享给全体民众,使民众降低攀比心,消除歧视,和谐相敬,增加幸福感。

老子的学术以及同时代的儒家思想可谓横空出世,如果你看到当时社会产生的巨大矛盾对这些思想家形成的巨大推力,你就毫不奇怪了。总是有人在做,有人在想,有人在说。中外学者往往诧异为何在数百年间世界文明出现思想大爆发,其源不过如此。差别在于社会形式的先后和思想传播交流的迟速。

肢解老子的思想,甚而细数毛发毫无必要。老子从未远离我们,就在我们左右,举手动足都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道德经》通篇在讲什么是“道”。“道”是“非二元对立”。这种“非二元对立”不仅是一种哲学概念,更是宇宙的本来面目。

任何一个事物A成立时,一定存在这个事物之外的背景“非A”。如果没有“背景”的衬托,这个事物根本无法存在。

比如说,我拿着一张“空气纸”,在“空气纸”上写了个“空气字”,其实,什么也没有。我如果拿着一张真正的白纸,上面有个黑字,你就能看见,因为有纸之外的背景反衬,纸才成立;有白纸的衬托,黑字才成立。

所以,一切事物都是二元对立下的产物,或者说,事物A成立时,一定同时出现“非A”(除了A之外的所有)。左右、高下、贵贱、善恶、美丑这类相待而成的概念,更是二元对立。

那么德也是这样:当人们树立“德”的时候,是因为“无德”的出现。“德”与“无德”一定是同时出生的孪生兄弟。没有恶就谈不上善,没有“无德”就谈不上“有德”。如果人们全都是纯善状态,那么根本不需要“德”来约束,连“德”的概念都不会有,所以“上德”之时没有“德”,不需要德,谈不上德。

一旦“德”的标准被提出来时,说明社会风气已经衰落了,恶已经出现了,所以才需要“德”的约束,那么这时候“不失德”是人们所提倡和追求的,但是,这时候已经不是“上德”时期了,已经是“下德”、“德下(衰)”了。

然后老子继续展开:

上德时(符合道时),谈不上德、不需要德。那么恶出现了,上德(自然纯善)没了,才提出德;德也衰落了,才提出仁;仁衰落了,才提出义;义衰落了,才提出礼。(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到了大家不得不用规矩(礼)来约束的时候,说明道德仁义的自觉性都丧失殆尽了,只能被动的用礼要求,这说明社会已经“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了。

所以老子指明了社会上道德仁义礼的规范不断细化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法律越详细反映的是违法情况越复杂。老子希望大家都遵循“道”的规律,复归于纯善的状态,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和谐,回复到圆满的社会形态和精神境界。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怎么解释?给我们什么启示?

先看原文:

将欲歙(音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大意):

要使乎吸顺畅,就先要把鼻孔嘴巴张开;想要削弱他,就先要让他强大起来;想要废除他,就先要让他兴旺起来;想要夺取他,就先要给他一点好处。这就是所说的微妙的道理,就是所说的柔能克刚,弱能胜强。鱼离不开水,保护国家安全的利器,不可以向别人展示。

简单解读:

在这一章,老子认为事物都有两重性,都是对立而又不断转化的。老子列举歙与张、弱与强、废与兴、取与与四种状态,说明事物转化、生灭是不可回避的。深刻地反映了老子的物极必反的辩证法思想。事物的不断转化、生灭,正是“道”的巨大作用和“道”的充分体现。在事物的对立中,老子赞同柔弱的一面,认为柔弱的东西发展的余地大,生命力旺盛。而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甚到会走向灭亡。所谓“柔弱胜刚强”就是这个道理。鱼跳跃出水面,君主把国之利器示人,都是刚强的表现,是危险的,因此是不可取的。

这一章给我们的启发是,要牢记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道理。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