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的高中毕业证什么样(八零年高中毕业证样本)

admin142024-02-26 21:24:57

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

六七十年代上高中的还不到10%,从学到的知识对比,当时的高中远不如现在的高中。可是学历是选拔性考试的结果,当时的高中生,放到现在的时代,高考都会考上一本以上的大学。

八零年的高中毕业证什么样(八零年高中毕业证样本)

要我说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那时候的教学质量要比现在好的多。那时候上从小学开始学算盘,毛笔字,钢笔字基本上都会写,而现在的学生有几个会打算盘,错笔字也写不好,毛笔字不要说了,现在都是电脑,计算机,比以前不好比,

我觉得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与现代的高中学历不完全可比,从等级上相比应该是一样的,但所学知识内容不同。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育在完善,目标在提升,追求在不同。所以,两者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看到这个题目,我也来回答一下。

六七十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个年代,读书无用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天天喊,那个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只能说相当于现在的小学生水平,甚至还不如小学生。

我是75年毕业的初中生,由于家庭太困难了,读书也没有什么用,初中读完了就回家挣工分了,不瞒大家笑话,我连拼音都不会,我的拼音,是跟我小孙子学的,他那时还只是上托儿所的小孩子,为了玩电脑,电脑前贴上拼音挂图,让小孙子教我认识字母,怎么发音,怎么拼读,丢老人了。

我是农村人,我上学的时候,整天学农,支农,从种地到收割,在学校的时候,都学会了,唯一应该学会的东西,一样没学会。

前些年,银行我都很少去,那个时候的银行,取钱需要填单子,十个大写的数字不会写,银行工作人员问我,你没读过书吗?我只好说,读过小学,这些数字没学过。

现在的小孩子,小学就学习英语,我初中毕业也没有学过这个玩意呀?

现在赶上了好年代了,也吃饱穿暖了,可惜也老了,希望我们的子孙,永远过上现在的幸福生活。

1966年文革前的高中生基础知识牢固,相当于现在的本科。而文革初的老三届适逢文革运动到北京等各地大串联搞运动,那里有时间学好书本基础知识呢,文革中期的高中生是经过停学一二年后上的中学,成绩都一般般,读书无用论深入人心,那时居民户要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劳动,农业户都是回家劳动二年才能保送上大学,大学是包分配工作单位的,是铁饭碗,但人额有限。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才恢复高考,记得第一次恢复高考学生年龄相差十几岁的都有,因为1966年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和逐年至1976年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同场高考,本科大专中专统一考卷,场面浩大,气氛浓厚,成绩参差很大,有的考满分,有的考二三十分都有,真是混水摸鱼。考得好的还要经居委会或村委会政审合格才能上大学,真好笑。

不说了,谢邀。

要问六七十年代的高中生,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这就要分为四个阶级。即:六一届到六五届;六六届到六八届;六九届到七三届;七四届年到七八届四个价段!

六一届到六五届的高中生,除了外语,其余四门主课,语文数字物理化学基础都相当扎实。他们的知识面及掌握程度,与如今的本科一二年级不相上下!不过那时还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小升初初升高的机率极低。能上高中已是很荣幸的了。

第二阶段,即六六到六八届的高中生。即人们常讲的“老三届”。老三届又可分为三个档次。六六届最强,六七届次之,六八届最弱!他们的,六六届略高于六八届略次于现在的高中生!

六九至七三届的高中生,由于贯彻落实毛主席“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他们的小学已从原来的六年制改为五年制。初中和高中从原来的三年制改为两年制。况且,他们从小学一二年级到毕业都是在文革中度过的。基础知识就可想而知了。他们的文化水平只高于现在的高一。

七四届到七八届的高中毕业生,就更差了,他们从小学到初中只有九年,学龄与现在的初中生相等。又是在十年文革中度过。并且由于五十年代人口增长太快,学龄儿童猛增,教师资源跟不上教学的需求。占一半是聘用没经过专业培训的民办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水平也是可想而知了。所以,他们的水平还不如现在的初中生!大多农村和山区的高中生连封家书都写不好!

不过,城市和农村相比,各层次的水平城市要略高于农村!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如有偏差,请多多指教!

78年的初中毕业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水平

只能说,从总体来看,78年的初中毕业生大多不如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大约相当于现在的5年级学历水平吧。

因为那个时代,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水平都低,小学都是五年制,初中、高中都是两年制,从小学到初中,总共也就七年,学制比现在要短两年。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普遍都很薄弱,绝大部分老师是民办老师,这些民办老师大都是初中毕业生或高中毕业生,极少有大学学历的。初中生教初中生大有人在,尤其是有不少民办老师是靠拉关系开后门讲人情走上讲台的,他们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语文老师懂拼音的能够用普通话教学的寥寥无几,懂语法的也是凤毛麟角。我曾经有个同事,他就是高中毕业生,民办教师出身,他父亲是公社干部。他不懂汉语拼音,也不懂语法。有一次,他拿本语文“学法大视野"来找我,指着其中一个题目来问我答案,我说,答案这本书后面有啊。我就翻到这个书后面的答案,指给他看。他上课很少朗读课文,也不讲解课文,要读也是指定学生读。课文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他都抄到黑板上,有时让字写得好的学生抄。他每教一学期语文,总要买五、六本"学霸"、“一点通"之类教学参考书,并且摆放在讲桌上,随时备查。

而现在的中小学校,师资水平比那时高了不是一点点,至少,教师都有大学学历,通过考试弄到教师资格证的,靠拉关系开后门走上讲台的,应该是很少了。

另外,那个年代,学校的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等等硬件,也是无法与现在相比的。加之常年应试教育的推动,也促使现在的教师在教学上,学生在学习上,都极大地发挥了各自的潜力。整个社会,包括家庭,都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学习高度重视起来。所有这些,都是78年的初中生所无法相比的。

这个问题不好答。

文化水平,可能不及现在初中。

原因是他们71年入学,76年小学毕业,78年初中毕业。当时基夲上村村有初中,老师绝大多数(90%以上是本村的。有公办教师,更多的临时人员,和支书关係好的初中毕业,小学毕业,甚至更低文化水平都能教学。管理学校的是贫下中农。我熟悉的一个村很小,也有中学,支书叫革委会副主任他爹,七十来岁去管学校。

闫老汉不识一个字,只能座在办公室干瞪眼。可是小学生知道他不识字,总想挑逗他。一会来个学生问老十爷(小名老十),"这是啥字"?闫老汉说"我不认,去问您先生(老称呼)。"

又停一会,一个学生边笑边向外看进了屋,又问"老十爷,这是个啥字?“。这时闫老汉看出小孩子是戏弄他。就说"来我跟,叫看看。"

小孩到后,闫老汉按住头,往臀部狠狠打了两巴掌,并说"这叫个打字。

至于什么水平,我难以评论。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因人而异。78年初中毕业,当时的年代和现在沒有可比性。教材也不相同。课外补课也沒有。可是每个人的学习水平也不一样。和现在一样,在一个班里学习好的能给学习差的当老师。

当时普遍的学习比现在稍差一些。可七八年恢复了高考,还是有很多学生学习是很好的。为他们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础基。现在很多作家,科学家,书法家,文学家及成功人事,大的企业家,大学教授,科学院院士,很多都出自于那个年代。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的栋梁。

但也有一些人学习差一些。能力有限变成下岗工人的也不少。和现在一样,现在高考括招了很多,还是有很多考不上大学的。你说78年前后的初生毕业,是说那些现在的成功人事,还是说那些下岗工人。谁跟谁比都没有可比性。谢谢!

本人於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在家务农四年后的七八年参加高考而录取(七七年全国恢复高考),所以对那时的情况是亲身经历而具有发言权。

那时小学五年,初中二年,高中二年,即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除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参加政治运动,要抽出时间学工学农学军。当时书本知道较为肤浅,但能学好的也不多,主要是物质条件差,许多人生活都难以为继,学习就相对吃力了。

七八年的初中知识与现在的初中知识不在同一档次,相当肤浅的多。那为什么当时初中生可走上讲坛教书呢?当然是由当时的情况所决定,通街无饭卖耶!故当时的初中毕业生相当于现在的专科毕业生的作用吧。

不管怎么说,历史的车轮都在滚滚向前。无论在那个方面都在向前发展,这是不可抗拒的。

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知识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想跟大家讲个笑话:我有一个玩伴,就是一九七九年的初中毕业生。就在这一年,他闹出了一个大笑话。这年秋天,他的奶奶害了红眼病(结膜炎),奶奶拿出一个眼药盒,让他按照这个盒去卫生所拿眼药。我这个玩伴看了一眼眼药盒,记住了眼药的名字。到卫生所,他问医生有没有“气雨类眼亮”。医生一头雾水,说没有。我这位儿玩伴儿很急,怎么没有?上一次都是在这儿拿的眼药。医生说,你回家把眼药盒拿回来。我的这位玩伴儿就跑回家去拿回来了眼药盒。医生看了看,让他再念,他还是念“气雨类眼亮”,医生大笑后,问你的语文老师是谁?我这位玩伴,告诉了医生语文老师是谁?医生说,这是“氯霉素眼膏”,什么“气雨类眼亮“,五个字念错了四个,你这初中不知是怎么上的?。

事儿也凑巧,没几天,这位语文老师到卫生所拿药。医生是赤脚医生,和这位老师是一个大队的,就当笑话讲给了这位老师。这位老师很尴尬。第二天上课,就把”氯霉素眼膏”五个大字,工工正正地写在黑板上,并当众把我这个玩伴叫到黑板前,让他念。全班哄堂大笑,又找几个同学念,也有念错的。不管怎么说,我这位玩伴就出了名,大家送他个外号叫”气雨类”,叫的多了,”气雨类”就成了他的名字。

现在回答题主提出的问题,七八年的初中毕业生,水平差的多,水平高的少,总体来说,没有现在的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高。

01:1979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仅三年,无论的城市和农村,学校教学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绝大多数地方还是两年制,所以,那时的教学质量就大大折扣。

02:特别是农村,当时的初中是村办初中,也就是说,一两个大队或有是两三个大队办一所初中,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落后,没有教学设备和仪器,根本不具备办初中的条件。办学条件决定办学质量,所以,那时的学生半成品多。

03:一个公社有十多所初中,在当时师资力量极差条件下,当时的初中教师根本就不达标,有很多教初中的教师处于应付状态。

国家没有能力给正规师范毕业的教师,大多都是村里派的民办教师,这些民办教师大多都是乡农中毕业的高中毕业生,并且,这些老师上高中的时候也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教小学可以,教初中就困难了。所以,师资力量就决定了当时初中的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现在的初中是三年制,办学条件也好了,老师大多都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合格老师,所以,那时的初中毕业生与现在初中毕业生相比,文化知识水平肯定有差距。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时的初中毕业生,比现在的初中毕业生懂事,有头脑,有意志。这些东西现在的教育缺失了,现在毕业的初中生,在这些方面远远不如以前的初中毕业生。

如果要真问那时的初中毕业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可以这样说,那时好一点的初中毕业生,也勉强和现在的初中毕业生相当,一般的初中毕业生,恐怕和现在六年级学生的水平差不多。

这篇文章恐怕要得罪不少网友们,但我是从客观上说的,你们想一想,我说的对吗?欢迎大家批评指出。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