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下乡的知青吗,1955年授衔时,一共授衔了多少位上将?都是谁

admin42024-03-11 05:41:06

你见过下乡的知青吗

五十年前的我,做为一名知青,踏上了广阔天地。

你见过下乡的知青吗,1955年授衔时,一共授衔了多少位上将?都是谁

在这片广阔天地里,向贫下中农学习,学会了许多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三年的农村生活,把我从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城市娃,彻底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现代农民。

一转眼,五十多年过去了。可是,当年知青岁月的一点一滴,让我永远铭记在心中。

知青进村时,是一辆解放牌大卡车送来的,男男女女十几个。村里把他们安排在学校西南角的两口屋子里。正是下午放学时,孩子们都围着看。他们背着行礼进了屋,有些孩子好奇,也跟着进了屋。因为人多,屋里太挤,那个叫小刘的知青就往外赶,口里说着:“没毛的出去!”意思是让嘴上没有胡子的小孩出去,大人留下。

我们队里分的是女知青,她姓丁,小青年们都喊她丁姐。丁姐身材不高,长得很纯谨,她人品很好,忠厚,肯干。她来到不久,就给队里的女青年们处的像姐妹一样。

我们村的知青都是济南人,离家三百多里,春节他们都回家过年。

春节后,丁姐从济南回来,买来好多火柴。晚上,由妇女队长陪着,给本队的社员们挨家分发火柴,每家两盒。那火柴是大盒的,火柴梗又粗又长,当时在农村很少见。

往事如烟,现在的丁姐已经是老太婆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当时有的知青入了党,当了大队干部,为日后的发展积累了财富)

这问题问的好无知,难不成你是外星人?提的问题让人啼笑皆非,最后一批上山下乡截止日期是1978年10月,这些知青现如今也才六十大几岁吧?哪个城市也不在少数,难不成你想把他们变成古董?[捂脸][捂脸][捂脸]

我是坐了末班车的知青,现如今我和我的知青朋友依然健在,我也见经常见到身边比我年龄大的知青,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幸福快乐的生活着[耶][耶][耶]

下图为前几年和知青朋友结伴儿回当年插队地方的留影。

【原创】

七十年代后期本人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工作了三年,知青不仅认识,有的至今还保持联系。

大批知青是1968年下半年插队,安置形式有两类,一类是知识青年农场,另一类是投亲靠友的单插,每个知青有一套生活用具,床、方桌子和凳子、小木箱、木盆各一个;安置在农场的知青,除了生活用具,文体活动很充实,有篮球乒乓球排球等器材、手风琴扬琴等乐器,

安排的很周到,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

知青生活费第一年每人每月补助近10元。

每年开一次知青代表大会,表彰优秀知青,鼓励带动其他知青。

有招工指标,知青插队表现好的,满二年陆续招工进有关单位。

至1979年末,在农村和农场的知青基本上都回城了,招工到不同的系统部门,有的是考进高校去学习深造。

正因为知青在农村的广阔天地艰苦环境的锻炼,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做事能吃苦耐劳,很多人都在各个单位是业务骨干,有的极少数人走上了部省级领导,有的在北京名牌大学任教授。

知识青年插队算工龄,国家肯定他们在农村所作出的贡献,一直很重视知识青年的工资待遇等问题,未达标的逐步落实到位。

你提到“下放的知青”这句话,听起来很別扭,看来您不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统称为上山下乡,这是常识,根本没有下放之说。所谓“下放”是指干部到乡下和边远地区劳动锻炼或接受改造,两者有着不同概念、不同指向的区別。我是六九下乡,度过了六年半的知青岁月,上山下乡这个名称早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背井离乡>54年前夲人卷着一套铺盖一口脚箱随着几百号老三届知青人,在轮渡处的专船,岸上送行的父母亲眷送行的人黑压压一片,离开船前鸣笛声开启,于是岸上船里哭声一片,似乎是生离死别移情难舍,离乡背井永远的别离了生养的土地,故乡故里,曾经生命成长的沼泽地,再穷过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下放到垸乡成了一名知青人,第一年插队落户,吃住安排到一户人家国家给补助于农户,本人身份正式变异为农民,出工劳做争工分同工同酬,毫无客气不去做不计工就没收入,加上一切都是陌生五谷不分,还得小心異異低下架子当农民,除了卖劳力不懂还得问,谨慎的跟着学还怕搞错。现在想来也算是实习期吧时间一年,第二年住进国家统筹的安置房茅草屋,配有菜地猪栏屋小厕,单间独户一处与夲地农民没有区别。

苦在与农民的区别是因为城里的学生十几岁,初来窄到一片茫然,稀里糊涂发誓扎根农村一辈子,日子在起早摸黑,出门一把琐进门一把火,面朝泥土背朝天一个工日贰角多钱。自给的菜鸡生的蛋,要打米或油盐就靠鸡蛋换,春夏秋冬与农民同过时下还受纪律约束,没人敢违抗尤以知青,下意识里似乎还是被管制对象。

农活的真苦是每年的双抢即抢收抢扦抢季节,这当口又是每年的七月中旬正值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时段,天不亮生产队里哨声一响,出工的人立马就要即时赶到田间地头,按照队长的分工要求,收割抢扦按要求标准。垸乡因为河堤每年都有秋冬修的任务,河床连年涨大堤年年挑又是农民的使命,知青人也是一样,起早摸黑满担大步跟着跑。苦熬着难忘的岁月,还得坚韧不屈否则还会当逃兵,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的中国上山下乡的知青,付出担当赋予过的使命。<原创>

1955年授衔时,一共授衔了多少位上将?都是谁

1955年共授予了55位军队干部为上将军衔。

1956年和1958年分别补授了王建安、李聚奎为上将军衔。

55名上将名单:

甘泗淇、彭绍辉、贺炳炎、 陶峙岳、谢富治、郭天民、苏振华、阎红彦、

叶飞、唐亮、许世友、韦国清、钟期光、乌兰夫、韩先楚、赖传珠、

洪学智、黄永胜、吕正操、邓华、朱良才、赵尔陆、董其武、

刘震、刘亚楼、肖华、肖克、张爱萍、张宗逊、宋时轮、宋任穷、傅钟、傅秋涛、

周桓、周士第、周纯全、杨勇、杨至成、杨成武、杨得志、王平、王震、王新亭、王宏坤、

李达、李涛、李克农、李志民、李天佑、陈士榘、陈伯钧、陈再道、陈锡联、陈奇涵、陈明仁、

上将在一九五五年授衔55人,一九五六和一九五八年又补授了两人,一共是57人。他们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志成、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渠、陈伯钧、钟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是五六年补授,李聚奎是五八年补授。

1955年,新中国首次全军大授衔,十大元帅十大将之下,第三阶军衔就是上将,当年共有55位高级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1956年和1958年又有两位将领被增授上将军衔,这57位优秀的高级将领被统称为开国上将,他们的卓越贡献和英雄事迹将永载史册。

人员构成:

上将作为仅次于元帅、大将的军衔,他们与十大元帅、十大将的人员构成、内部级别又不尽相同。

开国上将之首萧克,是唯一一个资历堪比元帅的将领;独臂上将贺炳炎,授衔时是上将中唯一一个准兵团级的将领;李克农上将是隐蔽战线的佼佼者;乌兰夫上将则完全没有军队级别;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等三人是起义将领。

名气、领域区别:

57名开国上将中,名气最大的当属许世友、王震、杨得志、韩先楚、刘亚楼等人,也有较为低调的如郭天民、唐亮等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所做贡献的领域不同,像许世友、王震、韩先楚等将领都是赫赫战功,战场上都是猛将;而李达、王平唐亮等将领更多的擅长参谋、政治工作,相比带兵一线作战的将领,幕后的将领们显得名气稍微小了些。

年龄构成:

1955年授衔的开国上将中,年龄跨度较大,当时,年龄最大的陶峙岳,时年63岁,1892年出生,与刘伯承元帅同龄;年龄最小的是肖华,时年仅39岁,是最年轻的开国上将。

关于开国上将们,其实有很多轶事趣事,本篇不多赘述,另附开国上将名单,希望我辈永远铭记: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宋任穷、赵尔陆、刘亚楼、邓华、杨得志、王宏坤、李达、杨成武、李涛、萧华、甘泗淇、赖传珠、陈奇涵、宋时轮、苏振华、陈锡联、陈士榘、王新亭、谢富治、叶飞、黄永胜、朱良才、杨勇、傅钟、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陈明仁、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成、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贺炳炎、乌兰夫、阎红彦。

文章下方广告位
热门标签
关注我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